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五台礼佛苦 正定闹天宫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五台礼佛苦 正定闹天宫 ——旅游撷趣(二)


作者:宁夏何老三 举人,3709.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73发表时间:2014-05-19 13:30:46

【梧桐散文】五台礼佛苦  正定闹天宫 (一 )五台山旅游闲言碎语
   太行山过去一点,就是五座平顶山组成的五台山,在五座山的中间,有一片平地,叫作台怀。我们一般去的,就是这个怀里。但是古人、朝圣者不会错过那五座平顶山。五个台顶,代表法身的五种智慧,也代表五个文殊的化身,甚而是代表文殊的五字真言。
   其实五台并不是只有五座山,而是有许多山,不过主要的就是那五个。在这南台、西台、中台、北台、东台里,北台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三千多米。其他的都有两千多米,疾速爬山,会有点喘。台怀本身的海拔也不低。可是,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会有小小的高原反应。不过放心,有文殊师利。佛陀对于一切众生细如微尘的心念都能了知,那么你到了文殊大士的地盘,大概是不用担心他老人家不知道你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了吧。曾有师兄高原反应,在普化寺的藏明老和尚塔前诵南无藏明老和尚七字,忽感加持,痊愈如初。说到朝圣,很多时候所谈的,只是历代朝圣者所累积的八卦。
   五台山,清凉山,居我国佛教四大名山首列。那雄伟高大的山峰,多姿多彩的寺庙古建筑群和那充满佛地的风情,古往今来,不知吸引着多少文人墨客、高僧名师,来此观光旅游、弘扬佛法。
  
   九九八十一难
   五台山地处山西东北部,乃典型的干旱地区,十年九不雨。然而那年夏天,这里却大雨不断,连绵二十几天,把山路都冲坏了。
   我们乘坐的小面包车还没有开始爬山,就被一道五六米宽的水沟挡住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们的面包车刚开始爬山路,天又下开了大雨。深山中雨雾茫茫,周围什么都看不见,只有一条狭长的山路,一条一边是万丈深渊的山路伴随着我们。我们的小命都捏在司机的方向盘上。于是,大家不住地哀求司机:“您慢点儿开吧!”
   第二天去朝拜南山寺,进山的路又被山洪冲断了,只搭着两根弯弯曲曲的树作临时渡桥。一个北京来的小伙子,望着桥下那湍急的山洪,战战兢兢抱着树,连爬带窜了过去,留下了一片善意的笑声。我们几个,拉家带口,又有老又有小,互相鼓励着,手拉手搀扶着走过了这不亚于大渡河铁索桥的歪脖树桥。后来听人说,一个姑娘不慎从桥上掉了下去,被山洪冲了一里多地。
   同行友人之子王卓,大发感慨:“真跟唐僧取经的八十一难差不离!”
  
   上当受骗
   早在北京时,就见到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褒扬五台山家庭旅馆的文章:那里清洁卫生,店主人热情好客,并以牛肉、鸡、台蘑等十几样菜招待顾客,饭费一天只收3元。
   我等非饕餮之徒,然如此丰盛而又近乎免费的美餐,怎能不叫人神往?
   我们拿着报纸,找到了这位店主人,敢情满不是那么回事儿!环境差不说,而且根本就没有那丰盛的菜肴,要吃饭,对不起,请到镇上的饭馆去!
   后来一打听,写那篇文章的,原来是一位报社的记者,怪不得呢!
  
   戴戒指的乞丐
   想象中的佛国,乃普天同乐的大千世界。然而在佛教圣地五台山,却见到了许多要饭的。有的是缺腿断臂的残疾人,或跪或趴在地上向游客伸手,其情悲切,其状凄惨。也有一些乞丐,身强力壮,膀阔腰圆,也伸手要钱索物。让人厌恶。
   最新鲜的是,我们在显通寺前,见到了一位戴着戒指要饭的乞丐,让人哭笑不得。你说他穷,他可戴着戒指:你说他富,他可要饭,怎么解释这一二律悖反的现象呢?
  
   僧人没有自助餐
   在碧山寺和显通寺,有幸看到两次僧人吃饭的场面,那情景真不亚于文化大革命时的“早请示晚汇报”。主持端坐正中,僧侣们排着队鱼贯而入。进入斋堂按级别分两路坐定后,他们还要念上一顿,不知念的是经书啊还是“感谢佛祖赐予我们饭吃”之类的虔语,然后再动碗筷。进餐过程中,斋堂内鸦雀无声,庄严肃穆,仿佛他们不是在完成人类求生的第一需要,而是在履行着一种更为神圣的义务。
   我问六岁的小王卓:“让你当和尚干不干?”他赶紧摇头,极为认真地说:“不行!和尚没有自助餐吃!”
   的确,僧人的饭菜太清淡了——黑馍、黑面条,缺油少盐的熬卷心菜。两个寺的僧人都吃的是这种斋饭。
   您觉得这清苦吧?嘿,就有人赶着来当僧侣。我们参观显通寺的时候,一位十六岁的农村少女就来寺里当尼姑来了。看她那站在骄阳下岿然不动的虔敬神态,大有“不给剃度,誓死不归”的劲头呢!
  
   (二)《西游记宫》观后
   有人说,人的一生至少有两件事不能等:一件是尽孝,一件是旅行。
   有人说,人的一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不能错过:一次是为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次是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一个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到一个别人呆腻的地方。
   而我却认为,旅行是一种正能量的行动,是一种想要重获新生的勇气。旅行,是生命里一段故事的结束,又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只是,没有彩排,你我他互为主角与观众,我们都在每一段故事里演绎另一个自己,在另一片天空里呼吸不一样的空气,等待并感受已经跟不上躯体步伐的灵魂。
   旅行,如此的重要,而我们,有几个能冲破现实的阻碍,去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生命的脚步在既定的轨迹上总是走的太匆忙,有多少人还记得在最终走向坟墓的人生之旅还可以停下来笑看风云,还可以聆听花开,还记得曾经勾勒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年华。青春易逝,韶华易老,在我们尚能甩起胳膊腿的时候,去旅行吧,哪怕只有一次;去旅行吧,哪怕风景遥远;去旅行吧,哪怕,只有一个人。
   于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态,我们来到了河北正定。
   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以北15公里的古城正定,除了古迹“九楼四塔八大寺”,还有一处格外引人注意的旅游景点,那便是根据吴承恩的名著《西游记》构思的“西游记宫”。
   “西游记宫”分为南北两宫。南宫曰“降魔幻境”,北宫为“西游记宫”。两宫有武戏文戏之别。
   北宫再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龙宫夺宝、如来戏悟空等场景,较为平和,又有“凌霄宝殿”、“海底世界”、“天竺国”、“雷音古刹”等逼真的建筑,祥光五色,瑞霭千里,青鸾对对,彩凤双双,仙乐声声,宫娥翩翩......文戏之谓也。
   而南宫的十四景均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所经妖洞:芭蕉洞、火焰山、九曲连环洞......加上现代化的声、光、电的配合,使得游人如入阴曹地府,恐怖异常:九曲连环洞内,白衣女吊死鬼披发吐舌,吊死鬼、无常鬼、大头鬼、外国鬼皆披头散发。忽而又听“咔哒”一声,一架白骨从天而落,险些掉在游人的脑袋顶上。及至你躲闪时,另一个面目狰狞的厉鬼又在弯腰躬身,向你表达他对活人的“青睐”。“七绝山”内,红鳞大蟒袍眼射火星,鼻喷毒雾,牙似利剑,爪像金钩,盘踞大柱子之上,不时凑近游人面前,似作欢迎之状......南宫,武戏之谓也。
   其实,即便是称之为文戏的北宫,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依然不少:“白骨洞”内,寒气逼人,人骷髅灯幽光闪闪,四壁钟乳石上架架白骨争相跃,骷髅椅中妖蛇盘绕,一位妙龄女郎随着一股浓烟,一阵荡笑,现出了白骨原形;“阴曹地府”,阴风飒飒,丈把高的黑白无常吐着红红的舌头;牛头马面,目眦尽列,一架小磨旁,两个厉鬼正在磨着一个活人,对面的两个厉鬼正在锯活人,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我不明白,正定和孙猴子并无任何瓜葛,为什么要建这么一座“西游记宫”?正定也并非鬼城丰都,却缘何把这么多厉鬼充斥其间?
   正定旅游局的同志解释说,正定并非有怀古嗜好,而是根据民间传说,魏征梦斩泾河老龙以前,唐王李世民曾应允赦老龙不死,便约魏征在原定斩老龙之时和自己下棋,使魏不能掌刑。不料魏征却在梦中斩了老龙,老龙便到阴曹地府状告李世民爽约。阎王大怒,勾李世民到阴间对簿公堂,幸遇崔判官相助,并借得常山(今正定)人杨和一库纹银,买通各个关节,才使李世民重返阳世。李世民还阳后,送还杨和钱财,杨和夫妇坚辞不受,李世民即命人在正定建了杨和楼。所以在正定建《西游记宫》是师出有名的。
   此说恐怕过于牵强。
   中国是一个被鬼神文化统治了几千年的国家,善鬼、恶鬼、各路神仙、妖怪......俯拾皆是。如果都像正定这样,全国不知要建多少个西游记宫、封神榜宫、聊斋宫......
   然而,我却赞赏正定人的心齐,更惊愕他们的旅游效益。
   正定是河北省的穷困县之一,1986年以前,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他们却集资1045万元,建西游记宫、荣宁府、游乐场等。而且,西游记宫从1988年2月破土动工,当年8月就已竣工,门票收入达300多万元。当年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这种速度和效益在全国旅游业企业中也是不多见的吧?
   至于《西游记宫》中为什么要安放那么多鬼,正定的同志解释说,这是要教育人们,只有历尽千难万苦,才能终成正果;只有把邪恶毫不掩饰地展示给人们,才能使世人认识到惩恶扬善的必要和艰巨。这倒使我想起四川丰都鬼城的“鬼门关”外的一副对联:
   名山并非冥山搜纵觅横何曾找着罚孽刑鬼
   阴王哪是阴王张冠李戴原来为了化顽摄好
   原来“化顽摄好”,就是鬼城、西游记宫的宗旨。
   我似乎觉得,光是这种解释也还是没说到点子上,大概这里还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以及美学中的狞厉美的效应问题。
   当过惯了四平八稳生活的国民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到名山大川、古宇寺庙时,他们会有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悸动,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在撩拨着、引导着。然而,当他们游过一些山川、参观过一些寺庙后,他们有感到了新的彷徨。他们不再满足于这种静态的山、庙和庙里的三世佛、八大金刚、五百罗汉,他们希望有一种更刺激的美感来驱动自己并不丰富的美学经历。狞厉美 ,就是一种最刺激的美感。当一个面目狰狞、阴森恐怖的场面使你毛骨悚然时,你心中原有的美学观一下子破裂了,美被撕碎了,它不再是美女、太阳、仙山琼阁......而是狰狞、阴森、恐怖。然而,“丑到极处便是美”。它变成了一面镜子,映出世象的丑恶,映出你心中的丑恶。它 提醒你,“化顽摄好”,改恶从善。至此,你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你的审美情趣得到了一次新的升华。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参观完西游记宫后,你都会铭记那句被世人说烂了的名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这,就是狞厉美的效应。
   (本文即将发表的时候,听河北正定的朋友说,“西游记宫”已经关张了,没有了宫里的建筑和鬼怪了。这个西游记宫已经被“正定中国乒乓球队训练基地”合并了。一个当时非常时髦的旅游景点,就此寿终正寝了。)
  
  

共 42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台礼佛苦 正定闹天宫》作者在“五台山旅游闲言碎语”中,将游历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上当受骗、戴戒指的乞丐、僧人没有自助餐’描写得淋漓尽致,让读者阅读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五台山风景的秀丽,目睹到上当受骗,乞丐也戴戒指,僧人没有自助餐的鲜活动人场景;《西游记宫》观后,作者将南宫、北宫的景物栩栩如生描写,使得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所经妖洞一一活灵活现一般跃入眼前,让读者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以及美学中的狞厉美的效应问题。散文文笔优美,游历景物生动详实,凸显了五台山的传统文化特色,抒发了狞厉美的效应。推荐赏读,感谢赐稿梧桐,祝福创作愉快!【编辑:吴兴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19 13:34:19
  这篇散文文笔优美,游历景物生动详实,凸显了五台山的传统文化特色,抒发了狞厉美的效应。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2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19 13:41:29
  谢谢吴社的点评与问候,辛苦了!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5-19 13:55:15
  五台山好地方写的全面拜读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19 14:33:23
  谢谢诗词朋友的到访。
4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4-05-19 14:32:35
  刚从山西旅游回来,又读到了何老师早年的游记,很亲切,我这次去五台可惜只上了一回东台,北台还有积雪,车子上不去。问好朋友。
回复4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19 14:34:52
  老朋友,你好,五台山真值得你再去一次。不过,时间要充裕一些。
5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14-05-19 19:17:31
  欣赏大哥美文,领略别样风情
云烟深处懒读书
回复5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19 20:54:42
  高原老弟,你好,最近心情咋样,买卖还顺利吧?
6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14-05-19 21:03:14
  嘿嘿,大哥,生意老忙了,腰痛把我放倒了
云烟深处懒读书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