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北】惜别——“老江桥”(散文)

编辑推荐 【东北】惜别——“老江桥”(散文)


作者:天之骄 秀才,106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40发表时间:2014-05-19 22:33:08

今年的五月,哈尔滨的天,雨水象送君惜别的眼泪,一直恋恋不舍,淅淅沥沥地下个没完没了。
   难得的一个好天,又赶上个休息日,同很多人一样,汇合在一起,来到松花江边,再一次目睹一位老人,为它送别留念。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112岁。它伟岸,横卧在松花江上;它瘦削,瘦骨嶙嶙,特殊骨感的美;它坚强,风霜雨雪中昂首天穹。
   它是一座大桥,哈尔滨的滨州铁路桥,冰城的人都习惯叫它“老江桥”。
   “老江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梁。它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是哈尔滨市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线。
   滨州铁路桥是专一供铁路用的桥梁,桥上的铁路线由哈尔滨通往满洲里,进入俄罗斯。这座桥由当时的沙俄从1896年开始测量、设计、修建。1900年5月16日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大桥铺设的铁轨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新型的铁轨,每米重32公斤。通车后,桥上轨距随滨洲铁路多次发生改动。1935年3月,日伪收买中东铁路后,于1936年8月1日将宽轨改成准轨。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攻东北,因军事运输需要,又将准轨改为宽轨。1946年4月,前苏联红军撤退回国,东北民主联军接管滨洲线,又将宽轨改为准轨。大桥共19个孔,桥宽7.2米,全长1015.15米。桥墩为石膏白灰浆砌筑,花岗岩石镶面。当时负责大桥施工的是俄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他招募来350名专业沉箱工人,从事桥墩基础沉箱施工。18个桥墩上的桥桁梁是波兰华沙铁工厂制造,从俄国敖德萨港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经乌苏里铁路运抵伊曼港,再装船顺乌苏里江而下,溯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在现场拼装架设而成。新中国成立后的1962年7月,由东北铁路工程局设计并进行该桥梁的加固工程,全部抽换8孔76.8米钢桁梁,加设两侧人行道,加固11孔33.5米钢桁梁,铲除17号桥墩身,9号桥墩用混凝土加固,一直工作到现在,光荣退役。
   滨州铁路桥见证了中东铁路通车的历史,见证了哈尔滨由几个渔夫猎户居住的村屯,迅速发展为远东文化经济贸易中心重要城市的过程。如今这座大桥已经走过了112多个寒暑,将自己的身影深深地烙在冰城人的心屏上,成为哈尔滨的一个人文旅游观光点。
   哈尔滨人是最重情重义的。当他们目睹在“老江桥”东侧,新建的哈大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年末就可以通车,“老江桥”在 2014年4月10日起,停止了使用后。很多人情不自禁到这桥上来走走,拍照留念,珍藏永远的纪念。
   迈着沉重的脚步,跨上高高的台阶,路过早年武警战士守桥站岗的岗楼,我扶着铁栏杆向桥中间走去。
   啊——这座桥太刺激了。整座桥都是钢铁组合的,四面漏风,上下通透,铁路两侧是窄窄的人行道,供人在上面行走,人行道的下面,就是几十米深的滚滚流淌的松花江水。过道板是厚钢板铺就,上面有一排排的小窟窿,感觉很坚固,能万无一失,人往下瞅,有天旋地转的反应。扶手的栏杆也很细,有不敢用力推依的感觉,铁轨架在桥墩上面的钢梁上,宏伟又有点胆寒。人在铁轨边走,隔一道铁丝网,可以想象,以前火车经过大桥时,车、轨、桥、人、心,在一同震颤。这种感觉该是什么样子啊?一位经常走江南跑江北的人告诉我,那就是一个字:爽!
   滚滚的松花江水,猎猎的东北风,走在“镂空”大桥上,有不少初次登桥的人和我一样,好奇又心惊胆战,刺激腿又有些打颤。然而,也有的人健步如飞,有的人在上面骑自行车,他们是大桥的熟客,是大桥经常见面的老朋友。
   站立在老江桥的中央,天高云淡,江风拂面,眺望四野,顿觉心旷神怡,大有一洗尘俗之感。
   望西方,宽阔的松花江江面上,一艘艘装扮花枝招展的游船穿梭在防洪纪念塔和太阳岛之间,汽笛声,欢笑声,引来很多水鸟在空中盘旋;松花江、阳明滩、四方台公路大桥摇手传语,互比谁娇。飘荡在江面上空中观光缆车如彩蝶在蓝天上翩若惊鸿,如飘舞的风筝好玩、好看。
   向南看,美丽的斯大林公园绿树繁花尽收眼底,青年宫,江上俱乐部,友谊宫绿瓦红墙,花簇靓男俊女。防洪纪念塔前,游人如织,中央大街上,花海似潮。
   翘首北方,松北新区厦楼林立,绿柳藏古寺。大地里,一块块白晶晶水面上波光粼粼,那是农家的养鱼池,可见小船在池中游戈,渔嫂正把渔食撒向鱼儿。一辆火箭头的列车飞驰而来,这是临时改道的特快列车。今年冬天,它将在我身边的高铁轨道上穿行。
   回望东隅,滚滚远去的江水驮着长长的大货轮慢慢地远去,方向是下游的佳木斯,俄罗斯口岸。高耸入云松浦公路斜拉大桥,欲与飞翔的燕子比高。桥上的车辆不时地鸣着汽笛,是在与“老江桥”这个哥们告别?还是为“天堑变通途”唱着赞颂的歌!
   望远赏美景,看近览“圣地”。这座桥曾是无数青年男女谈恋爱的“鹊桥”。在桥的“圣地”上,可见一个个同心锁,可看写满爱的句句誓言。我到过泰山的玉皇顶,看见过那里的同心锁,登过万里长城,看见过方砖上留下的爱情誓言,没有想到,在这座铁桥上,爱情的誓言写满了每一根钢梁,没有一个空白的地方。
   是啊——我们的哈尔滨人,同这座城市一样的浪漫。爱的张扬,爱的坦荡,爱的疯狂。
   走在“老江桥”的桥面上,我好像踏进历史的隧道里。面前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耳边响起来那熟悉的声音。大桥上,火车曾经载着沙俄、协约国、侵华日军的部队在这里路过;大桥上,苏联十月革命时期的大批俄国移民通过这里来到了哈尔滨定居;大桥上,还有我们早期的中共领导人从这里踏上通往“赤都”莫斯科的红色旅程,为新中国迎来了光明,才有了天安门上礼炮声。
   这座桥——记录着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去前苏联访问,视察哈尔滨的身影,如今,“学习”“奋斗”领袖的题词仍在鼓舞着龙江人民。
   这座桥——送走过“铁人”王进喜带领的钻井队,去往萨尔图,从此,一列列载着原油的列车从这座桥上驶过,奔向全国各地。
   这座桥——迎接过去往北大荒的十万官兵和成千上万下乡知识青年奔向大北方,北大荒从此变成了“北大仓”。
   依偎在大桥的钢梁上,就象靠在一位饱经风霜老人的肩膀上,它是那样慈祥,那样地温暖,那样地坚强,它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是哈尔滨人民永不言败,拼搏争上精神的影像。
   告别了,老江桥,哈尔滨建设的功勋者,兴安黑水不会忘记你。你一定会同你一起长大的城市——哈尔滨一起,披戴共和国奖给振兴东北这块老工业基地那枚奖章。
  

共 25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惜别——“老江桥”】五月的晴好天气,“老江桥”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此情此景中,作者在体会着“老江桥”与哈尔滨这座北方名城的发展与变化的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了对于这位老朋友的牵念与不舍。新建的哈大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将于年末正式通车运营,而这也意味着百年“老江桥”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停止使用。这一切的一切让作者回想起了“老江桥”辉煌的历史,曾经它承载着哈尔滨人民的希望与寄托,承载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变迁,它更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着哈尔滨人民永不言败、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它镶嵌着哈尔滨人民的爱, 篆刻着时代的烙印,以及某一时刻上历史的辉煌瞬间!这篇文字作者把哈尔滨人都熟悉的“老江桥”比喻成一位跨世纪的老人,它饱经沧桑与磨砺,临风沐雨见证了百年哈尔滨的历史与巨变。而如今面对即将告别的老朋友,相信哈尔滨人会永远铭记住这位不朽的功臣!欣赏老师的真情文字!文笔流畅,落笔生花!彧儿问候了!祝创作愉快!推荐共赏!【东北风情编辑:彧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彧儿        2014-05-19 22:35:48
  东北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已经尽收老师笔端,钦佩!彧儿学习了!敬茶问候!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回复1 楼        文友:天之骄        2014-05-20 12:36:41
  谢谢彧儿,你辛辛苦苦做的衣服非常合体,漂亮,打眼儿。祝你快乐。编安!
2 楼        文友:黑虎一文        2014-05-20 14:44:21
  还是姜老的辣。在老师的笔下,一座老江桥,拉开历史的帷幕,将现代与久远相赞,演绎了百年的故事,歌颂了当今人的风范……惜别了老江桥,那是腾飞的需要,历史不会忘记,人们不会忘记。我十分赞赏老江桥的风格,不弯的脊梁,不变的使命,不改的方向,铭刻荣辱,见证沧桑。敬佩老师在日常中挖掘素材,升华作品,赞美历史,歌颂生活!拜读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天之骄        2014-05-20 15:10:32
  上个星期六去的,见物思情,感受许多。你一般不评论文章的,写这么多的字,不容易啊,真的感谢。祝你快乐。
3 楼        文友:呼兰河        2014-05-20 17:24:07
  感谢你,你用你的文才讲述了老江桥的始末。让老江桥的功勋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力。
回复3 楼        文友:天之骄        2014-05-20 17:30:16
  谢朋友的评论。祝雨中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