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杂文】婴幼儿的潜能

编辑推荐 【梧桐杂文】婴幼儿的潜能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00发表时间:2014-05-23 08:28:57

【梧桐杂文】婴幼儿的潜能 自从做了外公,几乎是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小家伙的身上,竟是惹得女儿有些“吃醋”起来,说:在我的心目中的排位,只剩下外孙女了。我笑话她,居然要与自己女儿争风吃醋。其实,在我心中,女儿永远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从她出世的那一刻起,我便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女儿的身上。我是那样的盼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成龙成凤。于是在孩子3—4岁开始,就希望为她找到今后的发展方向。也许因为自己好歹算个文人,我做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学会琴棋书画。
  
   我的父亲很喜欢书法,也很注重孩子的字体。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字如其人”,于是,父亲成了我女儿的第一个书法启蒙老师。
   父亲是个合格的老师。他虽然宠爱孙女的程度,比起我对女儿的宠爱有过之而不及,但是,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是非常严格的,而且严格得一丝不苟。从女儿3岁开始学习毛笔字到孩子13岁。在这整整的10年里,父亲规定她的作业是每日百字,雷打不动必须做到。每次女儿练字的时候,父亲都是把孩子叫到自己的书房,亲自督促着她写好每一个字。而且不允许用墨汁,一定要孩子用砚台磨出浓度恰如其分的墨汁。
   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父亲告诉我,用毛笔写字本身是一种全身心的活动,只有气定神闲才能写出好字。研墨就是为了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凝神,把思想和注意力逐步集中,为开始写字作好准备。二是,活腕,写毛笔字其实需要很强的腕力,研墨就是要把手腕活动开,才能开始写字。
   女儿用的砚台是父亲早期珍藏的一方“有眼”端砚。虽然谈不上是极品,也是一方上品的端砚了。砚台还有原配的红木砚盒,暗红的砚盒素雅大方,衬托出上品端砚的高贵厚重。笔架也是红木的,同样是精雕细刻的珍品。还有一只乾隆年间的笔洗,也是上品的官窑青纹细瓷,下面的托也是红木的。最珍贵的还是笔洗里面的一只青铜水勺,是正宗的出土文物了。那是一件汉代的作品。
   我很明白父亲让孩子学写字,启用这样一些珍宝的原因。中国的文字本来就是一种象形文字。文字的本身就有很深的文化沉淀,而用毛笔写出来更加变成了中国的国粹,是一种很高的艺术。父亲就是要女儿在使用这些写字的工具中,在不知不觉里,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
   父亲教毛笔字是从描红开始的。女儿从3岁开始习字,到6岁上学前,整整3年多的时间,都是在描红。柳宗元、欧阳修、王羲之、等等、等等,父亲几乎收集了中国古代所有书法家的描红字帖,来提供孩子习字。
   直到女儿开始上学了,父亲才叫她改成临摹。正是因为女儿已经有了很好的毛笔字的基础,在学校开设的大字课上,她总是非常轻松就完成了作业。
   以后女儿虽然没有继续在书法上发展,却很是写出了一手好字,直到现在还常常有人夸奖她的字骨架稳健秀丽刚劲,有很强的毛笔字功力。
  
   除了由父亲教女儿书法以外,我也曾经教她围棋。我的围棋和象棋都是当年父亲教的,当时我是3年级,学了3年以后,也算有小成了。曾经在北京市少年棋赛中,分别获得了象棋第5名和围棋第4名。不过直到现在的水平可能还是停留在这个水平,因为我以后很少有时间去下棋的缘故吧?
  
   但是,棋道却对我的为人处世,应对突发事件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学过“孙子兵法”的人,看待和处理问题一样,总是会很善于去了解和掌握对手的情况和心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就是写文章也一样的。所谓布局,本来就是棋道的术语。下棋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开盘时的“布局”,还是战至酣处,为了战略目的的诱敌“设局”,或者到决定胜负深刻的最后“结局”,其实都是体现了双方的智力水平和心态。
   写文章看起来是没有对手的,把它比喻成下棋似乎不妥。其实不然,文章是给人看的,读者就是对手。你想写给谁看,或者写给怎样的阅读群体看,那个群体或个人就是对手了。于是,就有了用什么样的文体,用怎样的口吻,如何去开头,怎样去行文,写个什么结果,包括在中间的“设局”,或者用文学创作的行话“设包袱”,“解局”就是“抖包袱”,应该说就是一盘完整的棋局。对写的人来说,写出来的东西有人看,有人爱看,而且耐看,就是赢了这一局。如果写出来的东西令人乏味,看之昏昏欲睡,勉强看过,没有一点可以回味的东西。不用说,这局肯定是输了。
   看看又把话扯远了,还是拉回来说教小女学棋。
  
   我选择了教她围棋,因为在我看来这黑白二色组成的围棋,看上去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棋类,骨子里却是包罗万象,蕴藏着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万千哲理。说实在的,我的宝贝女儿不是学棋的材料。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她还是引不起对下棋的兴趣。勉强学会了“死活”,就再也教不下去了。
   我在教育孩子上是从来不强迫的。在我看来,学什么最要紧是兴趣。父母的愿望不等于子女的兴趣,你逼也没有用的。于是我马上“收兵”,不再去逼着她面对在她看来索然无味的360道棋盘格子了。专门托了一个出国的朋友,从日本带回来一架“卡西欧”电子琴。
   、5年前这样一架原装“卡西欧”差不多要接近3000“大洋”,成了当时家里最昂贵的财产。琴是朋友亲自送来的。女儿开心的不得了,抱着琴在那里“叮丁东”弹个不停。
   为了让她学琴,我又千方百计的托了朋友,请了一位专业老师上门教授。女儿对学琴的兴趣显然比学棋高多了。尽管由于老师只是每周末,来一次,我们又谁也不懂乐器,无法像书法那样有父亲去随时督促她,女儿的琴艺进展很慢。半年下来,她还是基本掌握了指法,也可以弹奏曲子了。老师是专业的,教的曲子基本上都是一些世界名曲。像《蓝色多瑙河》莫扎非的G大调,等。我对《蓝色多瑙河》也是那个时候才熟悉的,直到今天我还是喜欢,特地存进了自己的博客。
   为了女儿进一步的提高,我送她参加了市里少年宫的电子琴幼儿班。每次上课我都和她一起听课,帮她作好笔记,回来再督促她练习。说实话我自己没有什么音乐细胞,对什么五线谱之类的东西实在很陌生。看见那些想蝌蚪一样的符号,就仿佛在读天书。女儿却还是学会了,可以读懂了,她用来练琴的谱子都不是简谱,而是五线谱。
   到了上学的年龄,她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弹奏一些名曲了。一次我台湾的叔叔来看望我们,6岁的女儿像模像样表演了一套节目,有她最拿手的唐诗朗诵,以及我用电子琴给她伴奏的舞蹈,最后是她的电子琴演奏。她分别利用电子琴的变音功能,以钢琴、提琴、小号演奏了《蓝色多瑙河》《梁祝》《春江花月夜》。在傍边欣赏着从女儿小手指下流淌出来的这些中外名曲,真的觉得是一种世界上最美好的享受。
  
   其实,我也知道,女儿在这个方面未必有什么造诣,只是觉得一个中国人对琴棋书画略知皮毛,可以提高孩子的修养、陶冶情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女儿虽然没有成为书法家、棋手和音乐家,却奠定了很浓厚的文学修养的功底。从她只有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她唐诗宋词,不到6岁已经可以背诵大量的诗词。这一点对她以后的文学修养带来许多好处。
   记得我们初到苏州,女儿才4岁的样子,一个星期日,我带她去苏州拙政园,我妻子就在那里工作。我和妻子在拙政园东部的天香阁聊天,女儿独自在外面的草地上玩。她倒背小手,在草地中间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唐诗,惹得一群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远远看见女儿被人群围住,连忙走出去。走到人群外面,听见她正在背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当她一字不差背到最后几句,人群里寂静无声,只听得女儿稚嫩的童音。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等女儿一口气将36句全诗背诵完,人群中情不自禁爆发了阵阵掌声与赞美。
   “这小姑娘太厉害了!她才多大!”
   实在不简单。这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共36句,252个字,小丫头一个字都没有错!”
   我站在人群里,心里甜丝丝的。
   女儿看见我,张开小手朝我扑来。
   “爸爸!”
   我走出人群,正要把她抱起来。
   一位外国游客走来,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对不起,先生,请允许我和您的小女儿合个影,她太棒了!”
   我笑着点点头。
   这位先生对人群中的同伴打个招呼,然后抱起我的女儿在草地上合影。接着一群中外游客一起涌上来,要求和我女儿合影……
  
   女儿在小学四年级写出来的作文,已经达到和超过了初中二三年级的水平。
   当时我在教高二,看到女儿一篇在学校的得奖作文,便拿去在班上阅读了一下,然后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大家公评是一篇很优秀的作文。我叫他们猜测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写的?竟没有一个会猜想是一个小学4年级的小姑娘!
   大家知道了是我自己的女儿,都说是我教的好。其实,我从来没有教过她写东西。她是完全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对事物的感知。
  
   我是个率性而为的人,也是很率性地实行着自己的教育方法。随着女儿的逐步成长,我觉得自己是成功的。
   如今,女儿已经是做了母亲的人,也许出于信赖,也许因为知道我对孩子的热爱?也许是她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她又把自己女儿的教育重担,交到了我的手上。
   前几天还在开玩笑,说:老爸应该写一本关于怎样教育婴幼儿的书。我笑着回答她,真有这样的打算。
  
   我给外孙女专门建了博客,目的有两个,一个让孩子长大可以更好了解自己成长过程;另外一个,就是作为素材,准备今后写书时用。外孙女博客里,几乎记录了她出生以来的所有点点滴滴,除去文字,还有大量的照片。这是我给她准备的一份大礼包,当孩子十周岁的时候,我会交给她自己去管理。
   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对不对?外孙女不过14个月左右,我已经在坚持不断教她去学习各种知识。
   说了也许很多人不信,有几个小例子:
   大约一周前,那时候外孙女是13个月零几天吧?她坐在小餐桌上,将一副筷子装进一只脉动的空瓶子里,然后再自己拧好瓶盖。一个人独自完成这一整套动作,并不断重复着,成为她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想告诉大家,从来没有谁教过她这件事。这只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游戏而已。不过,我的确教过她应该怎样扭开这类瓶盖。
   第二个例子,半个月前,我为孩子买回一辆儿童三轮车。外孙女一直在想弄明白,几个轮子为什么会转?总是在我推她的时候,将头凑近轮子,看着轮子转动,用手去拨。仅仅第三天,竟然用她的小手,拧下了后轮轴外面的并帽螺丝。
   我发现的时候,她把已经扭下来的螺丝帽放在了另外一只手里,正在拧下里面那个螺丝!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13个月的小女孩!尽管,螺丝帽可以拧下来,还是因为没有拧紧,真拧紧了孩子不可能拧下来。可是,在没有人教过的情况下,很可能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成年人,或者不懂丝毫钳工常识的成年人,照样可能做不到。
   我想说的是,婴幼儿充满创造力。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具备的潜能。一个成功的婴幼儿教育者,最需要做到的,只有一点:去发现和开发它们尚未被彻底埋没的潜能。
  

共 43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女儿和一个乖巧玲珑的外孙女,作者对她们的施教煞费苦心,即不但要让她们学到知识和有关技能,还要让她们能够从繁杂的功课中做到举一反三。作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外公,每天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花费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孩子也非常争气,尽管没有成为名家、大家,却成了自己和生活的管家。她们热爱生活,充满创造力,并能获得与众不同的快乐。作者的舐犊情深,完全融入了对孩子的教育中。试问,我们现在的父母,能有几人可以做到像作者一样。好好学学怎样当父母,怎样当外公吧!不要只是满足孩子们的物质要求,而把教育放在次要的地位。感谢作者给我们年轻父母的有益启示和切实有用的教育方法。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美文共赏。【编辑:宁夏何老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23 08:31:42
  老弟的教育方法太绝秒了,可能很多人都做不到。一是没有这份耐心,而是没有这种能力。
2 楼        文友:诗词        2014-05-23 08:53:28
  老师的佳作连连拜读学习了
3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23 14:53:47
  欣赏老师的佳作,问好!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