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诗马又腾空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诗马又腾空 ————序张永平诗集《大地飞歌》


作者:耕野 布衣,19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0发表时间:2014-05-24 15:31:02

朝 兰
  
   学海苦中行,心花相继红。
   文鹏追月去,诗马又腾空!
   ——致永平
  
   好一匹“诗马”腾空!这已是诗友永平出版的第三本书了,实乃可喜可贺! 苦心人,天不负,现在他已是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圆了作家梦!
   我与永平相识,缘在《红杏》。曾收到他写于1999年2月5日的一封长信,信中谈到《红杏》,系他“偶尔得之,珍惜备至。将报装在包里,生怕《红杏》出墙。”接着不久的一天,我便将他的一篇得意之作,亦即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小桥流水人家》(其散文集也以此文命名),在1999年8月28日的《红杏》报响亮地推出,于是他文似江涛,诗如泉涌,很快地占领了省、市、县的大小媒体……
   笔者曾一度查阅其散文集,竟有《红杏》报上发表过的十多篇作品。是的,他一度为“诗国红杏树,摇天生劲风”(朝兰句),立下过汗马功劳!
   永平的散文集里,是收进一批散文诗的,其实,他的诗才,早露峥嵘;以其今朝的诗词来看,他的诗才决不亚于文才。文学创作,确实是需要天才的。何谓天才?天才就是汗水,艺术就是三行删去两行……
   诗友永平,任过乡书记、副区长、副镇长,由于醉心文学创作,后调进文化局任副局长。这一来,对文学创作十分有利,不仅自己搞好了创作,同时还带动了一批文学作者,成了泗县文学界的领军人物。
   在文学创作上,永平是个多面手,戏剧、散文、小说,诗歌、戏剧、评论等无所不写;平生他所到之处,总有诗文留下,尤其是诗词、诗歌方面竟有数百首之多。
   谈到写诗,我觉得他是从新诗开始的。《红杏诗选》曾选过他的新诗《点》……。新诗中《三月的风》别具一格:
  
   三月的风,被绿染亮
   三月的风,被雨拉长
   三月的风,复苏了田野
   三月的风,撩醒了村庄
   ……
   蚯蚓吐出的新泥
   潮湿了乡路
   忙捕昆虫的蜘蛛
   正在惬意地晾网
  
   这“拉”、“撩”、“惬意”、“潮湿”……多么准确、形象、有味……这首《三月的风》可谓他新诗的代表作了,其清新、明丽、韵味悠长,读者不妨仔细欣赏。他那首新诗《虞姬墓》,亦写得凝重、深沉,尤其是它的开头和结尾,更为生动、形象,情意深厚。
   再看他的诗词。在他的整个诗作中,其诗词创作,可谓是主流。他所到之处,几无空白,可谓诗如泉涌。他的诗,组诗居多,其诗词有古风、绝句、律诗等等。古风《梦游玉泉山》,可谓是典型的一首,全诗数十行,靠梦境忆象一挥而就,富有诗意。
   他有两首佳作七律:《春游》写得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情趣;《栏杆柏山杏林行》亦写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其是末联:佳丽几多忙拍照,更有兼采蒲公英。
   近年来,永平所创作的诗词,不仅数量较大,其佳篇佳句亦为数不少,如:《鹿鸣山》《春游》《登腾王阁》《大别山行》等等。总之,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绩显著,就连稀有的楹联创作,2010年亦荣获了全省一等奖第一名。
   诗友永平是异常勤奋的,收获颇丰,所以我说他“学海苦中行,心花相继红。”尽管成绩显著,不足之处也是有的,尤其是他的一些绝句、律诗,有的还需进一步锤炼。这里有他的《天门山观杏花》小诗一首:
   满山杏花云里开,红杏诗人牵情来。
   香海幽梦天风醉,诗文如歌弥春台。
   这是他写的小诗之一,不妨试改如下:
   满山花好伴云开,红杏诗人结队来。
   香海悠悠天客醉,诗情淹没晒书台!
   这样一改,该诗既合律而成七绝。首句可省去一个“杏”字,因题为《天门山观杏花》,亦可免与第二句的“杏”字重复。第二句的“牵情”不如“结队”明确。第三句的“幽梦”,亦不如“悠悠”二字更为浩渺自然。末句七字全是平声。因天门山上有孔子晒书台,何不写进诗里?以上仅供作者与读者参考。这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
   “写诗太难了!宋代诗人叶绍翁毕生只留下一首名作,一首名作中只有一个名句,一个名句还是借来的,那就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只因他借得妙,用得奇,竟使得读者将原作淡忘,独留他的横空一枝,光照千古……”这是我的诗词集《天鸟》自序开头的一段,借此以激励大家,努力创造名句,愿共勉之。
  
   2010年6月于宿州三里湾
  
  
   作者系:中国·红杏诗社社长、《红杏》总编、著名诗人,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外哲理名言》金奖获得者。
  
   心系百姓情自浓
   ——读张永平的散文集《小桥流水人家》
   高正文
   张永平是很帅气的皖北汉子,高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智慧的脑门较开阔,五官不仅端正而且标致,笑容荡着亲和,眼睛很有神,忠厚和风流都写在他的脸上。
   永平嘱我为他的散文集《小桥流水人家》作序,我是再三推辞的。原因有二:一者我已经为《新桐城派文汇》美伦丛书作了总序,搞“一言堂”未必是好事;再者大病初愈,怕力不从心,别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可我们是好友,好友之间是没有道理可论的。何况他是泗县文化局副局长,长期分管文艺工作,又是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对我本人的工作多有支持,推脱不掉,只好“从命”。于是,那小桥、那流水、那人家便映入我的眼帘,作者的乡土情结、百姓情结、农家情结在字里行间千绕百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张永平是农民的儿子,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当过多年的镇党委书记和副区长,对农村的况味有着根深蒂固的记忆。所以,在他的笔下流淌的是情系故土、心系百姓的汩汩清泉,是乡音浓重、人物鲜活的村郭雅韵。收藏原始的记忆也罢,采撷生活的浪花也罢,驻足历史的凝眸也罢,感情无不真挚而又热烈。这真挚是与生俱来的,而血浓于水的感情决不是作家的浪漫,而是作家的情怀。
   做文首先做人。张永平为人正直,性格属于绵里藏针一类,嫉恶如仇是深刻在骨子里的。他当副区长的时候,因为兴修水利事,一位领导瞎指挥,老百姓的对立情绪很严重,一直闹到上面。张永平不是站在当官的立场上,做欺负老百姓的工作,而是不惜官位,为民请命,并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报告文学《悲壮之歌》。文章在北京获了奖,但未能全文发表,而主要情节却被电视剧《希望的田野》剽窃了。好在编剧还有点良知,把剧中的村名改为永平村,算是对原作者的精神“补偿”了。
   心系百姓情自浓,田野的色彩原本就是农家的本色,也是永平生命光片的底色。因此,从张永平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才那么自然、那么贴切、那么清新、那么恬淡。真地是“小桥流水人家”,如诗也如画。“山光西落,水月东上。四野凝暮,绿暗红香……”。“家家门前的土场上,老树下,摆放着几张铺上芦席的网床。辛劳一天的人们在网床上或睡或坐,披星戴月浴着清凉,谈天说地话桑麻。媳妇和姑娘们是忙碌的,她们在婆母的唠叨里忙着底一把上一把地烧火做饭,她们把家人一天的劳顿梳理成万家灯火,缕缕炊烟,邀来满天星汉,月光一片。饭做好了,她们搬来桌子放好碗筷,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面条或稀饭往桌上一放,招呼家人:‘吃饭喽!’那声音又甜又脆,话音落处温馨串串。这时,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从网床上下来围着方桌共进晚餐。有的干脆端起碗来夹点咸菜或拿块饼抹点蒜泥又坐在网床上,边吃边和邻里继续闲聊,不时引起的笑声在夜海里醉星迷月般飘荡。”这就是他的“故乡的夏夜”里,一幅美丽而又温馨的原生态乡村夜画!
   他在《寄语<青青的竹>》中写道,“青青的竹啊,你尽情地舞,你给我欢乐,给我遐想;青青的灯啊,你尽情地亮,你给我热情,给我辉煌;蓝色的夜啊,你静静地流,在那载满浓荫的竹林,在那绿树掩映的河床,哗哗哗,将那报晓的鸡声流响;让那一束思念的羞红在黎明里流啊流啊,流向高远,流向永恒……愿那一束思念的羞红伴你同行,愿你像竹年年青青……”诗的意境、诗的语言,诗的描写,诗的情感! 尽管语言质朴得像麦粒、红薯、黄豆,却是具像的、多采的,玲珑剔透,充满了语言的动感和魅力。
   写景是这样,写人也是这样。他在《大哥》一文中写道,“大哥,朴实厚道,是个帅男,长得漂亮、标致。可在旧社会包办婚姻的禁锢里,大哥却娶了个不称心的媳妇。因此,在他爱唱的小曲里,他最爱唱那首《十二月盼郎》。……大哥唱了一辈子情歌,可到新中国真正实行婚姻自由时,他又自认倒霉,他眷恋着他的“贫贱之知,糟糠之妻”,深爱着他的孩子、家庭。大哥这种对婚姻、家庭认真负责的美德是值得我们永远称颂的。”又如《疯子》,“疯子就是用他那股疯劲带领村民取直了千年古路,扒好了大沟、中沟、东沟、西沟,修好了路沟石桥,建成了两座电灌站,打好了两条渠道,送走了涝灾,迎来了数百亩旱涝保收田,还种上了百余亩高产水稻。村人吃着大米饭感叹说:嘿,五八年大跃进时就栽水稻,曾希圣一心想把淮北变成江南,可就是没成功!没想到在今天倒变成了现实!谁说淮北不能种稻?……”这些地方贤达,人中才俊,在张永平文中具有山一般的高峻,蕴有河一般的胸怀。人物形象鲜活在张永平笔下,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永平多才多艺,写诗、写词、写散文、小说,也写剧本。十八般兵器,他都能过招。他写散文有自己的章法:通俗的文学语言,夹杂一些乡村俚语,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渲染而不雕琢,抒怀而不矫情。他写小说也有自己的特长,情节跌宕,语言质朴,自称为“山药蛋”派。
   这本厚重的散文集既有绵绵情思、深切缅怀,也有感悟随想、访谈实录,还有散文诗雨、萍踪览胜。是值得一读的。“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且看,小桥多么奇巧,流水何其欢畅,至于那些人家,也让我多了几分牵挂!是为序。
  
   2008年10月30日于宿州

共 39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篇赏析的序,充分肯定了作者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如继往地不舍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虚心学习,踏实从事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是一段具有指导效应的优美文字,梧桐文苑欢迎您继续赐稿支持。倾情推荐广大读者朋友欣赏。【编辑:丹枫醉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5-24 16:56:23
  欣赏美文,问候朋友。
2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24 17:14:35
  欣赏老师美文,学习!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