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机缘巧合识灵璧

精品 【梧桐随笔】机缘巧合识灵璧 ————系列灵璧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0发表时间:2014-05-24 17:26:05

【梧桐随笔】机缘巧合识灵璧 昨天,一家子带着外孙女回了一趟苏州。女儿他们两口子要去办护照。一家子户口在苏州,不得不经常往返上海与苏州之间。不过,也好,平时我们也很少有全家出游的机会;于是,每一次去苏州,就变成了一次快乐的合家出行日。
   两个孩子去市民事务大厅办事,我和老伴儿抱着外孙女,去了旁边一家肯德基。在那里可以找个座位,让孩子喝一点水,吃点什么。这一点,肯德基和麦当劳做得真好,任凭你什么也不买,坐在那里享受空调,免费的开水,从来不会像其他店铺那样赶人。其实这种亲民的营销手段,很高明,所有这两家大陆连锁店,永远都是充满人气。无论是开在哪个角落?绝不会出现门可罗雀的冷落。
   我给孩子找来一只儿童餐椅,然后给她喂水、吃东西。老伴在旁边问起孩子们办护照的目的。
   我劝导她,孩子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打算、安排。
   老伴辩解着自己询问的本意,对女儿未曾告诉她详情似有不满。
   我笑着说她,他们总不会是出国旅游,别说他们。我想出去几天都不行。我和老伴谈起,前几天江山文学网,梧桐文苑的社长晚霞晓文打电话,邀请我一起去参加灵璧的一个奇石展。正巧说到灵璧的时候,隔壁邻座一位男士手中拿着一本画册,将身躯朝我探过来问:“老先生,你好!你说的是这个地方吗?”
   我转身看去,那是一位精干的年轻人,看上去40岁模样。他的手里是一本《五彩奇石,魅力灵璧》。
   我好生奇怪,随手接过来看了一下,回答:“是啊,就是这个灵璧县。怎么你也去参加了?”
   我心里暗想,今天巧了,居然会遇到了参加过这个奇石会的人。
   这位年轻人比我更有兴趣,拿着那本册子移坐过来,伸出右手,极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自我介绍:“老先生好。我就来自灵璧。”
   说完,递给我一张名片。我看着手上的名片“灵璧县人民政府招商局副局长周利”
   我大为惊奇,天下竟有如此巧事?因为前几日邀请我去灵璧的,同样是宿州人。
   说起来也是一位素未平生的文友,我们有缘相识于江山文学网,结缘于梧桐文苑,她是梧桐文苑的社长晚霞晓文。应了她的盛情,我走进江山第二天,担任了梧桐的编辑。20天后,又在她再三盛情下,出任了梧桐文苑的主编。……不过几天前,晚霞曾邀请我一起去灵璧采风,我实在走不开,便婉言谢绝了。谁料几天后居然在苏州的一家肯德基里,见到一位来自灵璧的朋友!灵璧招商局副局长。实在太有些戏剧性了。
   当他得知我是江山文学网的签约作者后,热情地说:“老先生,来灵璧吧。灵璧真诚欢迎你们这些文化人来。我们太需要老先生这样的作者了。”
   我微笑指着孩子,说:“不是有了她,我应你们宿州朋友的邀请已经去过了。真是走不开。”
   周诚恳表示:现在的灵璧不缺投资,不缺商人,缺的就是高素质的文人。还提到灵璧县长要亲自来上海请人。
   两个人谈得投机,我也忍不住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很多地方,不是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底蕴,而是政府没有把握好挖掘和发现的方式,甚至为了寻求所谓历史的厚重感,在那里制造历史,营造古迹。
   周连连点头,说:“老先生的话极有道理。可另外一方面,我们灵璧这样有古老历史的地方,灵璧人还不如外面的人了解灵璧,有很多时候,仅知道一些表面的东西。这次也遇到过尴尬事,被人问到灵璧的一些与历史和传说相关的事情,我却答不出来。”
   我笑起来,说:“灵璧可是个古战场啊,那样的历史谁也造不出来。那是楚汉争霸的决战之地!就像下象棋将军的位置,呵呵,西楚霸王就是在灵璧的垓下被刘备将死了吧?”
   周也大声笑起来,说:“哈哈,老先生,对我们灵璧真知道不少,今天不要走了,我们好好谈谈吧。”
   我摇摇头说:“不是很熟悉,不过回去尽可能熟悉灵璧。呵呵我既然有了两个宿州朋友,就应该去了解朋友的家乡了。”
  
   两个陌路相逢的男人,而且是年龄相差20多岁的男人,就这样在这家肯德基快餐店里侃侃而谈,边上还有一个可爱的童婴和一位老妇人。在不知情的外人眼里,宛如一家人。我谈文学,谈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谈网络文学的快捷与普及面的广泛性,谈江山文学网,在国内的地位与影响力。他谈灵璧,灵璧的山山水水,灵璧的古迹,当然重点还是灵璧石。他也简单介绍了自己和妻子,他是一位军人的儿子,自己也是一位退役的军人,现在有个4岁的孩子,父亲已经故世,他说要很好敬孝老母亲。
   听他说到自己是军人之子,我大笑起来,拍着他肩头说:“我们真是很有缘了,我也是军人的儿子。”
   这位41岁的招商局副局长,对自己的家乡充满热爱,也对未来充满信心。谈起灵璧来,就会不由自主地格外兴奋。
   随着我们推心置腹的话题,我仿佛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旷古的年代……
   公元前二〇二年十二月。
   位于淮北大平原的垓下地区,一派萧瑟的初冬气息。大地上早就没有了庄稼的痕迹,有的只是千军万马践踏后的泥泞,一片狼藉的丢盔卸甲,横七竖八的旌旗和刀枪剑戟、长长短短的冷兵器,来不及收殓的尸体,瘸着拐着、相互搀扶着,走在这片大地上,遍体鳞伤、血肉模糊的残兵败将……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大战,七十多万人马举着各种冷兵器相互奋力厮杀。当时没有人会知道,因为这场大战,将改变中国以后数千年的历史。
   ……数年前。
   公元前205年4月,汉王刘邦,乘着楚军攻齐之际,由洛阳率众诸侯,合兵56万,攻占项羽的都城彭城,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汉军大捷,刘邦在军中举行盛大宴会,饮酒贺功,收取财宝美人,自以为已经大功告成,疏于防范。楚霸王项羽得知都城沦陷,立即亲率精锐3万,由鲁地出胡陵到肖县,乘其不备,大破汉军,歼灭20余万人,收复彭城,掳去刘邦的父亲和夫人吕雉。将汉军压迫于谷、泗、睢水地区,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围出奔下邑(今安徽砀山),收集残部,退守荥阳。
   此战可谓楚方完胜。不但一举歼灭刘邦的主力,使刘邦陷入危机重重的局面;更扭转了项羽自己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了楚汉争霸的主动权。原来投向刘邦的各路诸侯也纷纷背叛刘邦,投靠项羽。
   所幸的是汉军退到荥阳一线收集残部暂作喘息休整之际,后方的萧何在关中征集到大批兵员和给养送到荥阳来补充前线,汉大将军韩信也带部队赶来与刘邦会合。汉军得到休整补充后,实力重新振作起来。汉王刘邦又拜了一个叫灌婴的人为中大夫,统率骑兵在荥阳以东地区,大败准备乘胜追击的楚军,成功地将楚军遏阻于荥阳以东地区,稳定了战局。
   荥阳及其西面的成皋地区,在战略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这个地区南屏嵩山,北临黄河,汜水又自北向南穿过,是洛阳的门户,函谷关的咽喉。公元前205年五月起,汉、楚两军为争夺该地区的战略地位,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成皋之战以汉胜楚败而告终。此战前后历时一年半左右,双方共投入百万以上兵力。杀得中原大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无数生灵惨遭涂炭,千百万百姓陷于战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成皋之战,又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彻底的改变,原本战争的胜负又被颠倒过来,汉军露出胜利曙光,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公元前203年八月,楚汉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下过中国象棋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棋盘中央红蓝双方之间,有一道分界线,左右分别写着“楚河”“汉界”。其实这条分界线,就是来源于当年的鸿沟楚汉分界。
   鸿沟和议之后,,西楚霸王项羽以为双方都会信守条约,便于九月,率十万楚军绕道南路、迂回固陵向楚地撤军。
   就在刘邦也打算率军西返之时,手下谋臣张良、陈平却建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在背后发动偷袭。
   张、陈二人当时的原话是这么说的:“现在咱们大汉已经得了一多半天下,而且大部分诸侯小国也都成为汉的附庸。而楚国呢,兵疲粮食也吃完了,这就是老天爷要让楚国灭亡的时候到了。(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倒不如利用这个机会。乘势追上去消灭他。(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刘邦本来就不是个君子,这样背信弃义的主意肯定采纳,立刻下令撕毁盟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刘邦为了一举歼灭项羽,还约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结果,韩信和彭越两个人因为条件盟约得不到满足,居然爽约把刘邦给搁进去了。单独追击楚军的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吓得慌忙率军退入陈下,然后高筑起堡垒坚守不出,反而被楚军又一次围困了。
   躲在壁垒里的刘邦向张良询问:“他们都不遵守盟约,如今之计怎么办?(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他:“楚国就要被打败了,可韩信和彭越都没有得到土地,所以不肯发兵过来。您如果可以与他们共分天下土地,可能马上就会发兵。如果不能做到,这事儿就不好说了。大王如果肯把从陈以东一直到海岸线的土地,全部给韩信;把睢阳北面到谷城之间的土地,全部给彭越;让他们为各自的利益而战,那么楚军是很容易被打败的。(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南地区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此时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公元前202年,十一月,项羽退至安徽灵壁东南韦集镇垓下村一带,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汉军参战兵力已超过60万人,十二月,五路大军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的来历,所谓五路大军,十面埋伏围困楚霸王与垓下,描述的就是这段战争史。
   战役初,汉军以著名的大将军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汉军初战受挫被迫后退,在楚军准备追击时,汉军左右两翼迂回夹击楚军,两军短兵相接陷入胶着状态,此刻韩信立刻带领大军翻身再战,三面兵马夹击楚军,项羽被迫率领楚军退回垓下城堡。
   弹丸之地的垓下,集中了70万人马日夜厮杀,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楚军虽被打败了,不过汉军伤亡同样十分惨重。双方一时都无力再战,陷于僵持中。汉军夜间高唱楚歌。传说中有称是张良用计,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以瓦解楚兵斗志,但《史记》中实际并无谁故意“用计”的记载,很可能是同为楚人出身的刘邦部队看到数年征战,最后胜利在望,自发地唱起楚歌。楚军中都以为汉已尽得楚地,士气顿时崩溃。
   项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爱妾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的这一首《垓下歌》,真是历史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垓下歌》,拔剑自刎。
   项羽悲恸万分,在仓促间只好草草掩埋了虞姬,随即带著八百骑兵连夜突围而出,一路汉军穷追不止,直至乌江。乌江亭长说:“江东还是霸王您的地方,汉军没有船,让霸王您不如即刻渡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王说:“当年与我一起出征的江东8000子弟,已经全部战死,我又岂能苟且偷生?何况也无颜面再见江东父老。”项羽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将乌骓马送给乌江亭长引渡。然后,率领剩下的28个子弟兵,执短兵器和杀来的汉军再次拼杀。最后,项王见到自己的旧部下吕马童,说:“不是我项羽不能打,今天天要亡我,我又奈何,既然老朋友都来了,那就让老朋友得万户侯(刘邦当时用重金购项羽首级)。”项羽用宝剑割下自己的头颅,慷慨地送给了吕马童。
   ……
   垓下古战场、霸王城、虞姬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我在时光隧道里,仿佛亲眼目睹这一幕幕悲壮的大戏。历史的回放,让我走进一座一座位于淮北大地的小城,它叫灵璧。
   刘邦建汉后,灵璧曾经分属虹、谷阳、符离、夏丘、下邳诸县领辖。三国时代灵璧属魏国下邳县。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边缘,淮北平原的东部,县境东邻泗县,西连宿县,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界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

共 761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与两位朋友的相识竟然是这样的巧合。作者运用真挚的语句,记述了与“灵璧”的认识,“灵璧”的过去让人记忆,而“灵璧”的现在和未来更是让人喜爱和骄傲。让我们为真挚的友谊喝彩,为秀美的“灵璧”喝彩。非常优美的文字,梧桐文苑欢迎您继续赐稿支持。倾情推荐广大读者朋友欣赏。【编辑:丹枫醉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25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5-24 17:31:33
  欣赏先生优美的文字,遥祝愉快。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25 07:51:00
  祝贺江南老师喜摘一精,恭喜、恭喜。祝创作丰收!
3 楼        文友:慕容凌云        2014-05-25 17:42:42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凌云来贺~
慕容凌云
4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25 22:12:22
  欣慰老师佳作,恭喜获精!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