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怀念祝福父母亲大人

精品 怀念祝福父母亲大人


作者: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秀才,2097.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54发表时间:2014-05-25 16:10:07

最近几年,父母亲大人相继去世,我常常思念双亲,晚上无数次地梦到双亲,醒来之后每每泪湿枕头,心里隐隐作痛。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村里的乡亲们,都倍感亲切,特别是看到和父母亲年纪相仿的乡亲们,我就忍不住过去说说话,觉得如同见到了父母亲一般。
   “像俺二叔那样的好医生很难再有了!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位跟父亲熟悉的老乡不久前感叹着对我说,他对父亲的崇高评价让我再一次想起了父亲的事迹。
   父亲是一个传统的农村赤脚医生,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经常跟小伙伴们在村里玩,往往蹦蹦跳跳地就玩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看到一个很小的村卫生室,父亲和他的助手在里面忙碌着,大概是为乡亲们抓药看病做准备工作,我心里开始朦朦胧胧地觉得父亲很不简单。
   后来我上了小学,看到父亲经常来到我们学校为我们全体小学生接种疫苗,校长和老师们都对父亲非常尊敬,我的心里更是每每升起自豪感。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里,看到墙上贴上了一张崭新的奖状,母亲说,那是上级为表扬父亲的贡献而发的奖状,我觉得父亲真的很棒,我感到生长在这样一个赤脚医生的家庭里很幸福。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经常背着的那个药箱子,我觉得父亲的药箱子就像宝葫芦似的,在我心里,父亲背着它给父老乡亲们看病总是药到病除,那么神奇。后来,也许是受父亲影响,大姐烟台卫校毕业后也在市人民医院做了一名白衣天使,而且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工作第二年就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长,和父亲一样为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身心病痛贡献着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一九八五年以后,国家开始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个称谓,后来据说各个村里的赤脚医生开始自己开诊所或者药店,成为看病收取费用的个体户,但是父亲依然保持着他的一贯作风,依然极热心地为乡亲们看病,依旧从来不要钱。有时在我心目中,父亲只是个本色的淳朴农民,但是乡亲们却说,父亲最崇拜的人是毛主席,父亲之所以不改初衷一直继续他的义务行医,就是因为打心眼里佩服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以父亲长年累月地用朴素的行动践行着他为父老乡亲服务的人生观。他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总是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我记得常常是在寒冷的冬天深夜,乡亲们来敲门喊父亲去给感冒发烧的孩子或者大人看病,父亲总是立即披上一件旧棉袄火急火燎地去上门看病。据村里人说,父亲给父老乡亲们看病和打针时,因为始终不要钱,乡亲们过意不去,就给父亲倒几杯白酒,父亲喝了酒身心暖和,脸红扑扑的,心满意足地高兴很久。
   曾经听母亲和大姐说,其他村很多比父亲行医晚得多的赤脚医生,人家后来也都开了药店或者诊所,都收入不错,有的在城里买了楼房,或者挣够了给子女读大学的钱,唯有父亲“老脑瓜”,痴心不改,守着一个上级政府为表彰父亲义务行医三十年而发给他的奖状和证书而继续清贫终生。
   当时听到这一点,少不更事的我对父亲的“老脑瓜”曾经一度不理解,渐渐地对父亲有过怨言,特别是我从高中到大学阶段,因为父亲的清贫,我的学费大部分是大姐资助的,所以我那一段时间对父亲颇有些不满,也忘了父亲曾经对我的好。前些年,父亲和母亲身体不好,在我家住的时候,正是二老最需要我照顾的时候,可是我那几年忙于工作,对双亲照顾得不够尽心尽力,留下了很多遗憾……其实现在想想,那个年代里父亲和母亲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很疼我的……
   小时候,记得父亲有一次亲自给我洗脚,用他那双赤脚医生的大手按摩着我的小脚,母亲在一旁欣慰地微笑着。父亲还经常给我和哥哥抓衣服上的虱子,一边抓一边数着:“一个、两个、三个……看!又抓了一个!”晚上睡觉时我则负责给父亲挠痒痒,直到他幸福地睡着……父亲喜欢甩网捉鱼,每每父亲捞上鱼来,我就迅速地放进父亲的鱼篓里,我们爷俩配合得很默契。有一次他在河里捉了一条很大的鱼,舍不得吃,养在水缸里很久,我每一天放学之后都要看几眼大鱼朋友,很亲切……
   记得我上小学时的一天,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去八里地外的一个村子赶集,赶完集要回家时,一向过日子很仔细的父亲很罕见地停下来,买了两根热腾腾的油条给我吃,当时我坐在自行车上,只吃了一根,很香!另一根我舍不得吃,回到家里,我拿着那根油条在哥哥面前炫耀了一番,哥哥当时馋得直咽口水……
   初中二年级时我的腿做了一次骨科手术,住了一个多月的院,花掉了家里二十八块多一点的费用(那时不算小数目了),出院后已经是深秋时节,坐在车上看到窗外落叶遍地,心中很是忧伤。从坐车到达家乡的那个站点,距离村子还有八里地,一出车门,发现父亲早已经推着小推车在那里等着接我了……
   而母亲在我心中始终一位菩萨心肠的慈母。听大姐说过,母亲是个苦命人,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她的哥哥又不幸英年早逝,母亲每一天凌晨跟着她的嫂子一起编席子,练就了过硬的手工活。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母亲给村里的父老乡亲们编席子,我们炕上铺的席子就是母亲亲手编的,大家都夸母亲编的席子细致结实。小时候我还经常看到母亲给父亲、哥哥姐姐们和我做各种针线活,看到母亲那朴素而熟练的动作,穿针引线,缝缝补补,觉得母亲在我心中是那么无所不能。岁月悠悠,慢慢地,母亲的年纪大了,眼睛可能有点花了,认针时,常常好几次认不到针眼里,每当此时,我便高高兴兴地帮母亲认针,往往一下子就把线穿过针眼了,我非常高兴,母亲也很高兴,夸我好棒,我也觉得蛮有成就感的!——我想,母亲也许在心里也很有成就感吧!
   母亲做针线活时,我喜欢在炕上看着,看到母亲不紧不慢一针一线地细心地缝制着家里的被子和我们穿的衣服,我觉得特别温馨,同时觉得自己远远不如母亲,我虽然一直读书,却不会做针线活,母亲一个字也不认识,却兰心蕙质心灵手巧——我觉得我的母亲很聪明,我有时候想,如果母亲有机会读书,一定会是个更加了不起的女子。
   每当晚上盖着母亲缝制的被子,我总是感觉暖暖的,心里特别踏实。有时候,我睡得不好,被子往往不贴身,半夜翻身时感受到母亲那双温暖的手总是细心地给我掖一下被子,我就感到格外贴心,便睡得格外香甜。
   母亲亲手纳的鞋底总是针脚密密的,非常结实,每当我穿着母亲亲手为我做的鞋子,总是感觉那么跟脚,那么舒服。无论走多么远的路,我都觉得母亲深情的目光在陪伴着我——那一针一线,都倾注了母亲的无尽牵念。
   母亲去世后,有一天我整理母亲的遗物,看到我的一本旧书里面夹着很多鞋样,我想起来这本书是我在高中时买的,很久没有翻过了,放在老家,母亲便用来放她剪的鞋样子,到母亲去世前,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做成鞋子或者鞋垫。每每睹物思人,泪水忍不住流下来……
  
   我现在经常想,在那个贫瘠的年代里,父母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们这么多子女(我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以孩子的眼光看来,在那简朴的日子里也总是充满幸福和温馨。夏天拔麦子时,当时没有机械化,都是用手拔起来。每当每一年的麦收季节,母亲就一大早多煮上几个鸡蛋,让父亲和我们不仅仅吃饱了,还吃一点有营养的东西,好有力气干活,父亲则总是带头干得最多;秋天,在地里秋收时,父亲全力刨地瓜,我和母亲则在一边拾地瓜。母亲打地瓜干时,我则趁机捉几个蟋蟀和大个蚂蚱,晚上回到家烧着吃。农忙时我们往往中午都是在地里吃饭,派一个人我或者三姐或者哥哥回家,往田间地头送饭,一家人在劳动的间隙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夏日的晚上,星星们眨着眼睛,父母亲每每摇着蒲扇在街上纳凉,我就和小伙伴们在捉葫芦蛾,手里拿着葫芦花,葫芦蛾很快便飞到花蕊里了,我兴高采烈地捏住,父母亲欣慰地笑着,星星们也似乎在幸福地低语,我们都忘记了时光的流淌……
   平时的日子里,每每母亲做好了饭,父亲自己倒上一杯酒,我和哥哥姐姐们依次坐下,一家人围坐在长方形的小饭桌边,有说有笑地吃饭。过年时,父亲总是恭恭敬敬地花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给祖先们摆好供品,母亲和姐姐们则唠着家常包饺子。除夕之夜,父亲和我在院子里的梧桐或者槐树杈上喜气洋洋地点响鞭炮,当“噼里啪啦”的爆竹响过,我们便开始津津有味地吃饺子,看谁吃出来的钱、糖或者栗子多,在简朴却年味浓浓的氛围中,一家人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在心中绽放……
   我是家里的老小,母亲最疼我。我上小学时,早晨总是闹着母亲,要她给我做那时很奢侈的鸡蛋煎饼吃,母亲总是尽量满足我。村里有时来了换油条的,用两斤半麦子换一斤油条,母亲总是悄悄地(怕父亲知道,舍不得麦子)去换来油条给我吃。我考上重点高中时,母亲高兴地去给我买了蚊帐,邻居们说,那是当时村里最好的蚊帐呢!高中一个月回家一次,有一次我刚刚到家,惊喜地发现母亲给我留了一只煮熟的鸡腿,我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好幸福!每当村里来了电影,母亲总是陪着我和我一起看电影,我们母子俩一起默契地议论着电影里的主要人物,母亲每每幸福安详地笑着,那种情景格外温馨。
   母亲是出名的菩萨心肠,有好吃的,总是分给邻里一些。大家都喜欢跟母亲来往。母亲喜欢小动物,我小时候喜欢看母亲养的小鸭小鹅在村里的小河里自由安详的游弋,喜欢放学后怀着欣喜的心情去捡拾院子里的鸭蛋和鹅蛋,然后高高兴兴地交给母亲。母亲养的小猫和小狗总是那么通人性。我上小学时,母亲养了一只猫,非常可爱懂事,每每总是半夜回到家,悄悄钻进我的被窝,我总是很爱怜地搂着它,温暖它被冻得凉凉的身子,它在我的怀抱里很放心,很快便咕噜咕噜地进入甜美的梦乡了。记得母亲有一次去邻村赶集,花五元钱买了一只小狗,后来这只小狗来到我家到它长大,始终对我特别好,有一次是暑假里的一个傍晚,我在院子里做作业,小狗突然围着我转了很多圈,很快倒在地上去世了,后来我猜测,很可能它是被感染了急病发作了,不忍心打扰主人,自己忍受着剧烈的痛苦独自离开了,它去世后,不仅仅是母亲,连一向刚强的父亲都流泪了……
   后来我师大毕业工作时,母亲身体已经很不好,不能赶集了,我就每个周去镇上的集上买菜买肉,回家和母亲一起包饺子,现在想来,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光之一。后来我结婚有了孩子,母亲更是欣慰,我的女儿过“百岁”的时候,母亲拄着拐杖坚持来到城里,记得当时她老人家看着在热炕上已熟睡的面容恬静的孙女,轻轻地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话:“过日子主要就是过孩子的日子啊。”
   母亲的每一句话我现在越体会越深。
   我现在常常想,父亲的热心肠,母亲的菩萨心肠,双亲的淳朴性格和助人为乐的朴素品格都给我们子女做出了榜样。“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据专家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就是无数像父亲这样一些一边荷锄扶犁一边治病救人的赤脚医生,承载着中国农村最基础的医疗工作。现在,虽然“赤脚医生”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是,田间地头那个深棕色的药箱,和父亲拉着家常在炕头为村民看病的情景,已成为父老乡亲们对于那个年代的一段温暖的记忆。
   父亲去世后,我把父亲的药箱子和父亲曾经用过的几个针盒子放在我的书房,和母亲没有做完的鞋样子放在一起,睹物思人,感慨万千。世界上最疼我的两个人离开了,我为自己以前的不理解和不懂事而深深惭愧……
   去年秋天回老家,我和妻子带着侄子徐俊和女儿一起去南屋看看我和父母住了多年的地方,开门的时候,我心中有些忐忑,打开街门,不禁大吃一惊!院子里一片翠绿,生机盎然!院子里的柿子树上到处挂满了红红火火的柿子,家门前的石榴树不少石榴已经裂了口,红红的石榴籽那么喜人!梧桐树枝枝叶叶掩映了整个小茅屋,女儿过去一站,跟墙一样高了呢!……院子里嫂子种的萝卜已经翠绿馋人,我的童年,少年……往事一幕幕在眼前一一浮现,呜呼!若非双亲精神之护佑,安有今日之勃勃生机!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心中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对双亲的绵绵思念;寒来暑往,花落花开,双亲的精神已经化作山间清泉和明月清风,伴着阳光中的歌,滋润和温暖着我的心灵。
   树高归于根,不忘父母恩。双亲的淳朴而伟大值得我永远怀念和感恩。我提醒自己,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父母亲身上那种淳朴飘香的宝贵传统值得我永远铭记和传递。
   永远感恩父母亲大人,永远怀念父母亲大人!

共 48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采用分合方式行文,先讲述父亲赤脚医生的故事,然后讲述母亲抚养孩子的故事,在分中不断地合,写父母意见行为的一致性,写出了父母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写出了父母的共同品质——勤劳、善良、慈爱,又写出了他们不同的行为方式。在叙述父母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对父母行为的不解到理解的过程,写出了对父母的敬意和自己行为失当的愧疚,写出了真实而真挚的感激之情。这就是浓浓的亲情!感人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26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与非        2014-05-25 17:24:47
  人与人的经历不同,但生活总有许多相似之处。很亲切的文章,勾起了不少儿时记忆。欣赏!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5-25 21:05:09
  父亲那种为人处世的坚持,真的很难,特别是在金钱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
语文教师
3 楼        文友:西湖月牙        2014-05-27 20:39:30
  辞藻不必华丽,以真情感人。
   问好。
4 楼        文友:若花满溪        2014-05-29 14:59:31
  学习欣赏。
写出若花的文字
5 楼        文友:开心辞典        2014-10-16 08:28:51
  感动!父慈母爱,其乐融融。写作手法比较独特,也让人耳目一新!欣赏,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