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穿越崩裂的大山

精品 穿越崩裂的大山


作者:安南 布衣,33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0发表时间:2014-05-29 12:10:56
摘要:秀美河山刹那破碎。 然而,世代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溪口人,却在刹那的破碎间看见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英】奥斯卡·王尔德
  
   沐着春光的溪口,山峦叠翠,河谷淌绿。
   农家午间的炊烟袅袅升起在山间谷地。公路蜿蜒如带,大小车辆缓缓地来来往往。矗立路边的大型广告牌上鲜红的黑体大字美观醒目:溪口——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欢迎您!
   竹木掩映中,农家乐灯笼高挂、席面飘香,游人们品肴把酒、谈笑风生。
   白沙河,水急滩险,漂流游客的欢叫惊喜同浪花一起飞溅。
   小学校园里,孩子们嬉戏蹦跳、书声朗朗。
   场镇小街平静祥和、充满生趣。……
   ●
   溪口乡政府。数丈宽大的斜坡院内,人来人往。
   中共溪口乡党委书记袁建走进办公室,在写字台边坐了下来。他扶了扶眼镜,随即在笔记本上写道:今日下午,陪重庆投资商考察洽谈建造鳟鱼养殖场的有关事宜。2008年5月12日
   一辆挂着“渝A”牌照的黑色奥迪缓缓驶入了乡政府大院。
   乡长张文走下石阶,迎着来客笑呵呵地招呼道:“李总,一路辛苦啰,欢迎!欢迎!”
   “你好,李总!别来无恙!”袁建一下楼就向客人招手致意。
   “大家都好!大家都好!”客人上前握着袁建的手连声说道。
   “李总,我和张乡长陪你先到实地看看,有关情况回来再谈,好吗?”
   “要得,要得!客随主便嘛。”
   “那就辛苦你啰,你看,连茶都没有喝一口……”
   “晚上陪李总多喝两杯,也请李总品尝一下我们山里的土特产”张文笑着说道:“反正我们还欠李总一台酒。”
   “喝,喝!不醉不归。”客人一脸爽朗。
   两辆轿车先后开出大院、穿过场镇,在一处山边停了下来。袁建、张文陪着重庆客人一同朝鱼塘走去。
   暮春的山风仍还透着丝丝冷意。
   三人刚到塘边,忽然乌云蔽日、地声震谷,密集轰响的岩石铺天盖地、飞滚直下,昏黄弥漫的砂尘瞬时笼罩了地动山摇的溪口。
   十多亩大小的鱼塘哗地连泥带鱼卷起冲天的水柱。袁建被震倒在地,张文和客人也被重重地甩在路边。
   “是地震!”袁建一看手表,时间是2时28分,他迅速掏出手机,连拨数次手机都讯息全无。“赶快回去,准备组织救人!”袁建扶了扶眼镜,从地上一跃而起。
   三人在剧烈震晃中踉踉跄跄地朝着乡政府所在地急奔而去。
   两辆轿车顷刻间被乱石砸成了废铁。两个司机蹲在土坎下紧捂脑袋,一动不动。
   ●
   山上山下,惊恐万状的乡民们呼号着纷纷夺路而逃。强烈的震晃使很多人或蹲或爬,大都眼睁睁地望着自己的家园稀里哗啦地毁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空前劫难……
   ●
   几分钟后,巨震戛然而止。
   像沉船落水后终于爬上一座救命孤岛似的,成群的乡民不约而同地踊进溪口乡党委、政府的院坝,人们求救的目光全都聚向正在急切了解灾情的袁建。
   “大家不要慌、不要怕!”年轻儒雅的书记快步走上危楼前的石阶,对着惊魂未定、满身尘土的群众大声道:“刚才我们经遇了一场千年不遇的大地震。危难时刻,你们能来到这儿,说明大家是相信党和政府的。”袁建说着说着由激动转向了激昂:“现在,我就给大家表个态,大难当头,我们党和政府决不会丢下群众不管,我们一定会和全乡人民一起共度难关!同时也希望大家要听从乡上的安排,全力救灾!”
   群众找到了救星,也鼓起了勇气。
   袁建当即召集乡干部,就地设立了抗震救灾紧急指挥部。
   乡里各方受灾的基本情况很快就汇集到了指挥部:大部分民房、农家乐和中心小学教学楼等建筑已经坍塌;众多乡民、学生和游人被废墟掩埋;数千名群众无家可归;近千名中外游客身处险境;许多伤员正陆续被送往乡卫生院;所有通讯、水电全部中断;进出溪口的惟一一条公路近乎全线塌方……
   “我带人先冲出去!”张文心急如焚地扔掉烟头。
   “任何人都不准擅自行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乱。”袁建严肃地要求在场干部,并立即决定:由张文带队火速赶往学校抢救学生,同时尽快与附近驻军取得联系,请求救援;由一名副书记迅速组织群众自救;由一名副乡长立刻对全乡现有粮食和急需商品进行集中管理分配;乡武装部立即组织当地民兵投入救灾……
   每决定一项任务,负责人即领命带人奔出了院外。在场群众也都分别紧随其后蜂拥而去。
   “袁书记,我也去!”重庆客人挽着衣袖大声说道。
   袁建犹豫了一下,接着握住客人的手激动地说:“李总,我谢谢你!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放心!”说完,这位年轻豪爽的投资商便跑出了大院。
   指挥部仅剩下四五个待命的干部。袁建语气沉重地对他们说:“眼下这场大灾,我们即使举全乡之力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当务之急是赶快找人,徒步下山,把溪口的受灾情况报告给市里,尽快争取市上救援。”
   “我去!”乡武装部年轻干部徐斌率先请缨。
   “你晓得路吗?”袁建急忙问。
   “不晓得。但我会朝着出山的方向走出去。”
   “不行。时间紧迫,我们得就近找个熟悉山路的村民带路。”
   “有个人可以去!”土生土长的乡干部老董说:“下场口光荣村的贾福昌,他以前打过猎,对山上的路了如指掌。”
   袁建沉默片刻后果断地说:“行!我们马上去找他!老董,你去找两只手电筒,天黑前他们是赶不到的。”
   ●
   路上,快步行走的袁建一言不发。他不断地在估计和掂量贾福昌能否接受并担此重任,因为他早就听说过此人有段服刑的经历: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密林中的山村小伙子贾福昌端起猎枪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枪响,一只被当地人称作花熊的珍稀动物应声倒下。也就是这一枪,贾福昌把自己也射进了监狱。刑满回乡后,年近四十的贾福昌已变得孤僻寡言,平时除了田间地头很少走出山外。
   ●
   整个场镇像被狂轰滥炸过似的,满目疮痍和凄凉。
   人们在塌楼危房间一边喊着失踪亲人的名字,一边挖刨拾挪着砖头瓦砾。
   见此情形,袁建急忙对随行的“大学生村官”何婷说道:“小何,你赶快去告诉在场干部,救人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提防余震!”“是!”何婷应了一声,随即穿过满地狼藉的狭窄小街朝救灾场地跑去。
   走出场口来到一处山下,老董便直对着坡地上一个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大声喊道:“贾福昌——你赶快下来一趟,袁书记找你有事。”
   贾福昌直身转头,抛下手中的房梁快步来到袁建面前。
   “你家里的人还安全嘛?”袁建关切地问。
   “老婆被房子埋啰……”宽额下泪光盈盈的贾福昌,说着即回头望了望山坡上那堆垮塌的房屋,“娃娃还在学校读书……”
   “不要着急,我们会马上帮你救人。现在你先下山到市里报信,请求救援,这是乡上的决定。”
   “下山?不是说公路都被埋啰吗!”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来找你。翻山出去,山上的路你熟。”
   贾福昌犹豫了一下才迟迟疑疑地说道:“对嘛……只要你们信得过我,你们又答应了要救我的婆娘娃娃,我去……不过那条路太难走啰,我都十多年没去过啰。”
   “我相信你有办法。徐斌和你一起去,你负责带路。”袁建接着对徐斌说:“不管困难有多大,你们也要给我蹚出一条路来,把虹口的灾情报告给市里,请市上赶快安排救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全乡众多人的生死存亡!”
   “袁书记,你放心,保证把消息送到!”徐斌浑身透着军人的气质。
   “哦,我先去找两把柴刀。”贾福昌说着即回到废墟边,从柴草堆里找出两把长柄柴刀,随后俯身断墙大声喊道:“秀珍,秀珍——”
   “哎——”废墟里传出一个女人微弱的声音。
   “秀珍,我给你说,袁书记叫我到市里去报信,我……我就不能救你啰……”贾福昌眼包泪水、声音哽咽地说:“袁书记他们马上就来救你,他们人多,你要忍住呵,记着,出来后赶紧去找幺女……”
   “晓得啰,你……去嘛……”
   “对不起啰!秀珍——”贾福昌抹着泪眼、提着柴刀转身跑到袁建面前。
   袁建看了看手表,神情凝重地说:“现在是下午三点四十五分,你们马上出发!快去快回,路上注意安全。”
   于是徐贾二人把手电筒往兜里一揣,手持柴刀,顺着山沟疾步踏上了出山的小道。
   袁建看着两位信使远去的背影,用命令的语气对身边的干部说:“我们马上去救贾福昌的爱人!老董,你赶快去再找两个人来,然后你直接去学校查找一下贾福昌的孩子。”
   “是!”老董随即转身向场镇跑去。
   袁建带着两名干部快速爬上了落满碎石的坡地……
   ●
   山道上,三五成群的乡民们有的扶老携幼、背包挎袋,有的架着鲜血淋淋的伤员,有的捂着自己头上流血的伤口,惊惊惶惶地从大山深处向外逃奔。
   “你们不要乱跑,都到乡上集中,等待救援!大家都相互转告转告……”徐斌向迎面而来的逃难人群不断地招呼道,直到和贾福昌爬上山坡。
   余震频频。徐贾二人踩着唰唰下滑的泥石,转眼间钻进了一片原始森林。
   林中荆棘丛生、藤蔓密布,地震崩裂的大小岩石散落其间。许多飞禽走兽被长时间的大地震惊吓得四处乱扑狂奔……
   两人前后不离,像是在杀开血路、冲出重围似的,不断挥刀砍着挡道的杂枝乱草,在一条几乎不存在的路上探寻而行。
   “老贾,从这儿到市里到底有多远?”
   “至少四五十里。”
   “路一直都这么难走么?”
   “前面更不好走。政府早就修了公路,林业上又封了山,哪个还朝这儿走嘛。原来那条路根本就没有啰。”其实,从袁建叫他带路下山的那一刻起,贾福昌就在自己的记忆中搜寻那条下山的小道:它盘旋在崇山密林之中,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地连接着十几座险峰,而且沿途都有很多攻击性极强的动物时常出没……
   走到一棵参天大树下,贾福昌突然一脸沮丧地驻足环顾。
   “咋个,走不动啰嗦?”徐斌催问道。
   “这些树都长粗啰、长高啰!”贾福昌像没听见似的自言自语:“我就是在这儿朝花熊开的枪……唉,那一枪打得我这背子都抬不起头……”
   “哦,你在说那件事情嗦,我听说过。”徐斌不以为然地说:“唉,都过去那么多年啰,你还在想它,没必要。”
   “是哦,过去的事我可以不去想,但眼前的事我不得不想啊。”贾福昌步子沉重,憋了一路的话终于脱口而出:“你说嘛,乡上那么多男人,袁书记为啥偏偏要派我这么一个犯过罪的人跟你去送信?他就不怕我半路上开小差、耍死皮,把大事给他误啰?”
   “人嘛,活一辈子哪有不犯点错喃,何况你错是错在过去,现在,你不是正在干一件大好事吗!”徐斌宽慰道:“袁书记敢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你,说明他对你还是心头有数的,对你还是信任的,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你就不必太多虑啰。”
   “说实话,这点我还是看得出来。”此话一出,贾福昌如释重负地加快了脚步,长柄柴刀被他挥砍得唰唰直响。原本满脑一团乱麻的他,此时简单得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路带好、把消息送到,以后在老婆、娃娃,乃至全乡人的面前就可以体体面面地做人了。
   ●
   乡中心小学教学楼已塌成一座废墟。各色书包散落一地,一群群满身尘土的学生在空地上惊恐地哭叫着。
   残垣断壁间,张文与一群干部、民兵、教师和家长用双手使劲地地又刨又挖,满身血污和泥土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被抱了出来,横七竖八地躺放在操场上。
   “张乡长,许多学生被埋得很深,没有机具很难把他们救出来!你看咋办?”有个干部心急火燎地地对张文说。
   “继续挖!就是把手挖断也要把孩子们给我救出来!”满头大汗的张文扔掉砖块,“要晓得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搜救必须争分夺秒!我马上去找驻军救援。”说完便跑出了校门。
   国旗仍在旗杆上迎风飘扬……
   ●
   峭崖上飞瀑如帘。
   涉过溪涧、走出森林,几匹黄乎乎的秃山出现在徐贾二人眼前。山上原有的植被像被剃了头似的被泥石流近乎全都冲刷掉了,乱石散土铺满山坡。
   此刻,又一次余震突然而起。他俩无处躲避,也来不及躲避就被迅猛的泥石流冲倒在地向坡下滚去,成片的危岩和碎石轰轰咚咚哗哗唰唰地擦着二人的头顶飞滚而下……
   余震一晃而过。砂尘未散,徐斌就站起来拍着身上的泥土,四处一看,却不见贾福昌的踪影。“老贾!贾福昌——”徐斌逐渐提高嗓门不停地喊道。
   空山一片死寂。
   徐斌顿时浓眉紧锁、紧张万分:如果贾福昌一旦出了什么意外,此时此刻我该咋办?此山此路我该咋走?
   “这直接关系到全乡众多人的生死存亡!”袁建的叮嘱犹响耳际。
   “这儿,我在……这儿……”正当徐斌急得手足无措时,坡下传出了贾福昌有气无力的声音。徐斌顺声寻去,在一凹岩处找到了几乎全身被埋的贾福昌。徐斌急忙连刨带拽,把满脸血污的贾福昌从土石中拖了出来。
   “好险呵!”徐斌轻轻捋着贾福昌带血的头发,“呵,你的头受伤啰!”

共 1580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真切细腻地记述了一场特大地震降临时的惨烈场面和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抗击精神,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无论是乡政府的书记乡长还是普通百姓,都被赋予了坚定地信念和顽强的精神,充分展示了这个民族在大灾面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特别是对贾福昌的塑造从精神世界到外在特征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充满艺术美的无穷魅力。作品对地震场面的描述张弛有度,详略得当,显示出驾驭复杂场面的艺术功底,让人们再次领略了那场大地震撼人心魄的瞬间,具有无限的艺术张力。【编辑:瞳若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3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05-29 12:16:36
  非常震撼的作品,欢迎更多佳作!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2 楼        文友:安南        2014-05-29 23:46:14
  此稿存放多年首发贵网,获此肯定十分欣慰,谢谢瞳若秋水!遥握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