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梧桐赏析】元曲与关汉卿

编辑推荐 【梧桐赏析】元曲与关汉卿 ————兼析著名悲剧《窦娥冤》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67发表时间:2014-05-31 16:45:40

【梧桐赏析】元曲与关汉卿 元,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充满矛盾悲催的年代。由于元朝统治者自身带来的民族矛盾,以及日益加深的阶级矛盾,使得中国社会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我们在剖析这个时代文学特征的时候,首先,必须面对这个时代存在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元朝 ,全称大元或蒙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国。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征服全中国地区,中国第一次陷入异族的统治之下。
   这种异族占领和统治,对中国广大汉族百姓和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元的统治者没有积极吸收中华文化。同时采用西亚文化与中华文化,并且提倡蒙古至上主义。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则采取的政策是相对宽松多元化的。就这一点而言,大元并没有打算消灭汉民族文化,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并用的,他们对各种思想几乎一视同仁,都加以承认与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
   但是元朝在政治统治和压迫盘剥方面,对汉族百姓和封建士大夫,带来极大迫害和压力。元朝的民族歧视是非常严厉的,这种歧视极大伤害了汉族的民族自尊。他们缅怀南宋故国,坚持民族气节。采取隐遁乡里,终生不愿意出来替元朝做官。当然这种情况也曾出现在满清入关的初期。但是,入关后的满族统治者,很好地执行了满汉一体的治国之策,走的是吸收汉族文化精华的方针。这是与元朝完全不同的,但是尽管如此,汉族百姓和士大夫们,还是始终对大清王朝有着强烈的敌视,直到辛亥革命的口号,也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见汉族封建士大夫,以及之后的汉族文人对异族统治的深恶痛绝。
   大元的占领,使得宋朝的传统社会秩序彻底崩溃,士大夫文化地位急剧下降,中下层的庶民文化迅速抬头。具体在艺术与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出现了以庶民为对象的戏剧与艺能,其中最为兴盛是元曲。
   元曲就是 “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唐诗、宋词之后的元曲,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另一方面,特定的元代社会,造成了读书人的尴尬地位,当时的三教九流,读书排在娼妓之后,位“八娼九儒十丐”!政治专权,社会黑暗,才会使得元曲放射出一种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底层人民喜闻乐见的崭新艺术形式。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传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等、张养浩等人的成就最高,尤其是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元代散曲走进文坛成为散曲文学,是因为金末元初文人没有科举这条路可走,加上避世——玩世的社会思潮,他们出入秦楼楚馆,追求醉生梦死的生活,而大量名妓会制乐府、唱曲,将民间的歌曲大量修改、传唱。文人与她们诗酒相乐、丝竹相和,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民歌时调与文人创作的结合。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号已斋叟(一作一斋),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析津志辑佚?名宦》曰:“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很像内行说法,可以作为助证。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极高的现实性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主要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外国人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经过七百多年历史的考验,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已被大家所公认。他的创作遗产已成为民族艺术的精英,人类文化的瑰宝,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正是因为元代是外族中原统治的一个失败范本,它虽然沿袭了封建主义的国家建制,却没有废除奴隶制的残规陋习。中国经过几千年封建时期过后,出现了一个奴隶制王朝的短暂复辟。元代统治对汉人的过分盘剥,势必引发激烈的民族冲突。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关汉卿这样的戏剧家。常年的流亡生活,增广了关汉卿的见闻,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大变革时期的关汉卿,更加接近思想改革的前沿,底蕴也更加深厚。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意义的作品。批判了元朝腐朽的民族统治,揭露了官场的黑暗,再现了农民水深火热的生存环境。关汉卿的人生映衬着浓郁的时代背景,他必须承担起宣扬反抗精神的历史重任。
   同时,也因为封建制度的松懈,女性权利开始受到关注。一些普通妇女形象,比如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女性意识觉醒投影到作品当中,不能说不是时代给予关汉卿的伟大馈赠。亦影响到后世对他作品前沿性的盛赞。
   不过,我们应该理解,中国的思想运动远没有形成像欧洲一样的风潮,元代等级制度严密,任何不利于贵族统治的言论都会引来株连九族之祸。
   关汉卿杂剧题材和形式都广泛而多样化,有悲剧,有喜剧,有壮烈的英雄,有恋爱故事,有家庭妇女问题,有官场公案。杂剧题材大多反映现实,生活面非常广阔,真实具体,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对不幸者寄多深厚同情,高度结合思想性与艺术性。 关汉卿杂剧剧本能根据主题而剪裁取舍,情节安排紧凑,布局引人入胜,主线清晰,节奏紧凑,不全采用大团圆结局的惯例。 关汉卿杂剧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如窦娥等人物形象均栩栩如生,成功地塑造各种典型人物。 关汉卿善于驾驭语言,语言风格与题材互相配合,吸收民间文学的土语方言,以及古典诗词的鲜活字词,并加以提炼,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又善于烘托渲染,充分表现元剧“本色”。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就《窦娥冤》而言,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其中极具浪漫色彩的描述,秉承东方传奇衣钵的故事构建,可以说是对唐宋传奇小说的伟大复兴。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关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正面形象,其中尤以描写下层妇女的形象最为突出。关汉卿留下的18种杂剧中,“旦本”戏占了12种。他笔下的妇女形象有三大主要特点是:
   ①出身微贱,社会地位低下,像妓女、婢女、乳娘、农妇、小户人家、寡妇、寄人篱下的弱女等;
   ②几乎毫无例外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她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渔色猎艳或残酷奴役的对象;
   ③这些下层妇女在反抗压迫斗争中,是桀骜不驯的勇者,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由于她们长期处于受压迫受侮辱的地位,使她们有可能掌握那些官长老爷、花花公子的脾性和弱点,也学会了对付他们的种种办法。从而有信心最终战胜各色各样的庞然大物。
   关汉卿剧作中的妇女形象,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极为突出的。
   关剧还深刻揭露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贪赃枉法的丑恶行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封建统治阶级的“百丑图”。这其中有权豪势要、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衙内公子、鸨母嫖客、流氓地痞……由这些人织成一张元代社会的大黑网,正在捕掠着一个个弱小无辜的生命。这些骑在人民头上为所欲为的坏蛋、封建统治者,正是元代社会各种黑暗势力的代表人物。关汉卿揭露这些人本性的恶毒和本质的虚弱,在文学史上也是空前的,表现了一个人民戏剧家鲜明的爱憎与战斗的本色。
   关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关汉卿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 关汉卿的剧作把塑造正面主人公放在首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戏曲家象关汉卿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如同是妓女,赵盼儿、宋引章、杜蕊娘、谢天香等各具不同的个性。在《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西蜀梦》、《诈妮子》等剧里,出色的心理描写打开了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扉,成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 在处理戏剧冲突方面,关汉卿善于提炼激动人心的戏剧情节。这里有善良无辜的寡妇被屈斩而天地变色的奇迹(《窦娥冤》);有忍痛送妻子去让权豪霸占的丈夫(《鲁斋郎》);有让亲生儿子偿命而保存前妻儿子的母亲(《蝴蝶梦》);有被所爱的人抛弃而被迫为他去说亲的婢女(《诈妮子》)。这些情节看来既富有传奇色彩,又都是扎根在深厚的现实土壤里的。
   关剧紧凑集中,不枝不蔓,省略次要情节以突出主要事件。《窦娥冤》在这方面最为杰出,它除用楔子作序幕,交代窦娥身世外,接下的四折戏都帷幕启处见冲突。至于窦娥的结婚、丈夫的病死等事件均一句带过,甚至连窦娥丈夫的名字作者都吝于交代。
   关剧善于处理戏剧冲突还表现在它的过场戏简洁,戏剧场面随步换形,富于变化。关剧本色的语言风格还表现在作者不务新巧,不事雕琢藻绘,创造了一种富有特色的通俗、流畅、生动的语言风格。

共 1132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以后的,又一种新的文学表现形式,以诙谐为主要特色。作者通过对元曲与社会性、人文性,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剖析,使人们对元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点突出介绍关汉卿在元曲创作中的贡献与元曲在艺术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欣赏具有指导意义的优美文字,梧桐文苑欢迎您继续赐稿支持。倾情推荐广大读者朋友欣赏。【编辑:丹枫醉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5-31 16:53:57
  极具指导作用的解读,相信读者朋友能够从中受益。问候,遥祝江南老师愉快。
2 楼        文友:诗词        2014-05-31 17:36:36
  拜读师父佳作,感觉有学不完的知识,学习师父手笔,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年老依然恋课堂,文章技艺授周详。成书讲稿篇篇好,出水新荷朵朵香。迎夕照,沐朝阳,先生总盼后生强。承前启后书生朗,但愿恩师福寿长。
3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14-06-01 13:31:02
  如饮老酒,问候老师
云烟深处懒读书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6-04 08:17:26
  不客气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