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学中的审美现象

精品 文学中的审美现象


作者:海南曹烽 童生,92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53发表时间:2014-05-31 17:06:47
摘要:这是当年我读中文研究生的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不知您是否有兴趣审阅?

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在国外发展较早。尽管我国古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一些学者研究过美学,但我国古代没有一本美学专著。我国的美学研究还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而且应用最多的是文学艺术领域。人类从朦胧的美的观念的产生以及人类对美的深入探讨,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各种学派喋喋不休地争吵的漫长过程,各种学派竞相立说。目前,在我国关于美学的观点也是不同的,各学派也都打出自己的旗帜。通过中文研究生班的学习,我对美学有了粗浅的了解和认识,现在还说不清自己是哪门哪派,哪个学术观点的。现只就自己在文学创作中涉及的审美问题做以粗浅的探讨。
   一、关于“美”与“美感”
   “美”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自然现象,比如一朵花生长在大自然中,不管有没有人去对它审美,它总是美的。(即物质第一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存在于人类社会以前的宇宙世界,它是审美主体——人通过审美活动才表现出来的。在这两种观点中,我同意后者。一朵花在原野中开得再美,没有人去观赏它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通过审美者的观赏才显示出它的美来。美是审美的客体,通过审美主体来表现。那么,审美主体的——人,又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觉的。所以,我认为通常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种审美对象到底美不美,要看审美主体的感觉如何,这就是所谓的“美感”,由审美主体的感应来决定审美客体是美还是丑。而审美主体——人,又要受环境、心态、时间等条件的约束。所以在不同条件下的审美感应也是不同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一种孱弱的美,一种病态的美。《天仙配》中的织女,当她与众姐妹偷偷下凡在湖中戏水,上岸后发现自己的衣服被牛郎拿去了。这时的织女体态窈窕,冰洁玉肌,一种仙境的美。《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穿一身洁白的衣服在海边徜徉,那是一种文雅的美。《巴黎圣母院》中的艾斯米拉达,在大街上跳起欢快的吉普赛舞蹈,一种野性的美。可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在矿山当矿工时,我觉得世界上唯一最美的女性不是林黛玉,不是艾斯米拉达,而是我们的宿舍员——凤姐。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我们这一百多名走资派的子弟、黑五类的子弟被赶到矿山来了。我们都二十岁刚出头,血气方刚,正是对女人既渴望又神秘的年代。但是,当矿工除了每天互相瞅着那黑黑的脸外,很少有机会接触女人。我们住的宿舍很大,一间大房间里南北各搭上大板铺,每个人一米多宽的地方,一间屋住16个人。矿后勤科给我们每两间宿舍安排一名宿舍员,负责打扫卫生、洗衣服、拆洗被褥等。矿山适合女人干的活计少,女人找个工作是很难的。凤姐因丈夫两年前在井下公亡了,矿上照顾死亡家属她才有了宿舍员的工作。她当时已是个3岁女儿的妈妈,25岁了。她一米七0的高个子,长得很健壮,腰身也很标致;她浓眉但眼不大,眼梢有点上吊,眼睛明亮有神,鼻子倒是挺秀气,嘴不是樱桃小口,做为女人的嘴稍显大了点,而且上唇的汗毛重了点;脸蛋黑里透红,笑起来很甜,脸窝里有两个深深的酒窝,一口白牙不大不小,排列整齐;她总是梳着齐肩的两条油黑的小辫子,穿一身洗得发白了的工作服。因她个子高身材壮,工作服稍显瘦了点,勾略出她那丰满的形体更加引人注目;她的脚很大穿40号的鞋子,走起路来咚咚有声。她很有力,可以双手提着装满水的桶一口气健步如飞地走完从井房到我们宿舍60多米远的路。
   凤姐热情且稳重。她那双黑眸中闪着忧郁的光,给人一种幽深迷离之感;她总是那么深沉,显得高雅脱俗。她使我们每个人都对她着迷,都在心里悄悄地爱着她。那时,在我们的心中什么嫦娥、七仙女统统都不美,天底下最美的人就是凤姐!凤姐关心我们,我们也疼着凤姐。她家中的重活我们抢着去干。凤姐的女儿发烧,我们两个宿舍闲班的10多个大小伙子抱着孩子一窝蜂似的跑到医院,大夫、护士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们。
   凤姐把我们的心勾去了,有的人睡梦中也喊着凤姐。我们宿舍后来进来一个从山东枣庄矿务局调来的老工人,他姓藏35岁了,人长得丑,又嗜酒如命,没找上老婆。他是井下的翻打工,就是撤顶子,工作危险性大。有一天老藏闲班喝醉了酒,借着酒劲在众目暌暌之下竟冷不防把凤姐搂在怀里拼命地亲吻起来。凤姐反应过来后,拼力挣脱出来,她抡园了手臂扇过去,只听“啪”的一声,把老藏打翻在地,脸上立刻出现五个红红的指印。凤姐喘着粗气骂了一声“臭流氓!”就转身干她的活去了。我们都拍手为凤姐喝彩,她打人、骂人的姿态也是那么美,使人陶醉。
   有一次我倒松班,休息一天半。伙伴们邀我去城里看学生运动会,我推说头疼没去,留在宿舍里帮凤姐提水、晾晒衣服。我干完活就坐在凤姐的对面看她搓洗衣服,这真是美的享受。细细的汗珠浸在她红扑扑的脸上,两条辫子随着搓衣服的动作前后摇摆,薄薄的衬衣里一对匀称的乳房也随着洗衣服的节奏在颤动着。我看傻了眼。凤姐用水撩我一下说:“整天看还看不够!”我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凤姐你太美了,看一辈子也不会够。”凤姐叹口气说:“好好干吧,等熬到井上来干上辅助工种,我给你介绍一个比我漂亮的姑娘,我们老家阿城出美女。”我说:“不,谁也没有你漂亮,我就想要你!”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忘情地把凤姐湿漉漉的手抓过来搂在怀中。我情愿也想挨老藏那样一掌。可是,凤姐没有扇我一掌,而是两颊绯红,深沉的眼中流露出柔情的光。突然,她猛地把我拉入怀中热烈地亲吻起来。我竟傻了,一股强烈的电流通遍我的身心,女人特有的温馨使我深深的陶醉,我紧紧把她搂住。凤姐很快就冷静下来,她用力把我推出怀去,使我打了个趔趄。她喃喃地说:“不可能,不可能,我比你大4岁呀,要是倒过来你比我大4岁可行。”记不得我当时说了多少海誓山盟的话。但凤姐是理智的,她没有让这种关系再发展下去。不久,老藏突然精神失常,跑到后山上吊死了。有人说与井下一次跑车事故有关,怕追查受处分。也有人说他是想凤姐得了相思病绝望而殉情的。矿里觉查出了点什么苗头,把凤姐调走了,安排到矿灯室给矿灯充电去了。我们的新宿舍员是个40多岁的妇女。从此,我们的宿舍再没有了往日的温馨和笑声,大家脾气暴躁起来,经常打架。后来我搬离了那间曾给了我梦幻的宿舍。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一种反映,客观存在的美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审美客体通过审美主体而产生作用。这种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在整个审美过程中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并以感情为纽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一个综合的心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因素是占很大比重的。凤姐长得固然很标致,但她不过是个“上中等人”并不是美若天仙。那么为什么当时在我们这些单身汉的眼中她就是“西施”呢?莎士比亚说过:“情人和疯子一样癫狂,他从一个埃及人的脸上会看到海伦的美。”这就说明了当时我们这些审美主体的情感因素是最活跃的。美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对美感形成巨大的作用。这就可以理解了我们当时为什么会对凤姐如痴如醉的倾慕。
   肖红的小说《手》中描叙了一个染匠的女儿,为了生活所迫她帮爸爸染衣服把手染成了黑色。她在学校中就因这双丑陋的手而惹人讨厌,遭受歧视。以致最后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赶出了学校。作者以细腻的笔调娓婉地叙述了这个女孩的不幸遭遇,唤起了读者的同情。当我读完这个小说后,我感觉到女孩这双黑手是美好的,它比校长、校监那白手要美丽得多。这就是我这个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情感因素占据了主要位置。
   所以,所谓“美”是客观存在的,而“美感”就是审美主体的一种感受。美的程度与美感是相对应的,它取决于审美主体的感受程度。
   二、审美认识的差异性
   审美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心理过程,需充分发挥审美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必然带来审美认识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阶级立场的审美主体,不同时间的审美环境、审美主体本身不同的修养和素质以及不同性格、同一审美主体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等。
   1、审美中阶级的差异
   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中匪帮里国民党的特派员“四丫头”,她的体态、容貌应该说是很美的,但是我们观众却对她没有产生美感,甚至厌恶她。而剧中那些土匪对四丫头却都垂涎三尺。
   电影《南征北战》中,我军包围了凤凰山国民党的几万大军。总攻开始了,炮火轰鸣,敌军阵地上横尸遍野,我军勇往直前,刺刀见红,敌人纷纷倒下,污血飞溅。这个场景激动人心,我们感到壮美无比,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而这个场景如果让蒋介石去看,他绝不会产生美感,而要气急败坏地咒骂。
   这就是审美中审美认识的阶级差异。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对美的感受是绝然不同的。不同的阶级意识,审美的情感是不同的,审美的标准也是不同的。鲁迅先生说过:“饥区的灾民,大约不去种兰花-------贾府上的焦大,也不会爱林妹妹的。”这就是审美阶级差异的表现。
   2、审美时间的差异性
   不同时代的人受着不同时代的思想、道德的影响与制约,审美认识也就出现了差异性。
   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对凤姐进行审美,我只能给她打85分,而绝不是当时认为她是世界上无以伦比的美人。这就是时间的差异性。
   我们在电影中可以看到满清时代的男人们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在当时的审美认识来讲,这就是美。而没有辫子就是大逆不道。如今若有男人再拖一条象尾巴一样的大辫子,我们绝不会认为他是美。
   旧社会对女人美不美的标准主要看脚的大小。所谓“三寸金莲”为最美。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就用布带裹脚,把一双好端端的脚硬是搞成畸形,搞成残废,使女人个个走路都摇摇晃晃,甚至丧失了劳动能力。而在我们今天的审美观念中,“三寸金莲”不仅没有一点美感,还是一种丑态。
   文化大革命的狂热时期,当时人们的审美是变态的。那时工农兵的形象是最美的。当时服装的流行色,一律是绿军装、蓝工作服。那时你要是穿上西装打领带,女人穿上露出白腿的裙子,你就是“封资修”的货色,遭到批判。
   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学作品,从审美的意义上讲,是缺乏美感的,纯粹是为了宣传教育而搞的说教式的文学模式。英雄人物都是“高、大、全”的形象,他(她)们一登场就往高台一亮相,挺胸拔背,手指前方,开口就是:“胸有朝阳化冰雪,干革命勇往直前!”他们都是无情无欲、不吃不喝的铁打的汉。在当时这就是最美的形象,人们在英雄出场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扭曲,每个文艺作品都要按这个模式去创作,否则就要出问题,就会是毒草。
   而近年来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上的旧模式已被打破了。一些文艺作品开始从真实的生活角度来塑造美的形象,使读者或观众耳目一新,但不能不说,很大一部分作品还没完全冲破过去老框框的束缚。有的作者写改革家,他们都是扳着面孔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废寝忘食地工作,几乎所有的改革家的家庭都是不幸福的,有的没有妻子,有的妻子埋怨丈夫不顾家,没有给她更多的爱而离家出走。有的作者写知识分子,他们就都是一心钻研业务,呆头呆脑,连姑娘向他表示爱情也不懂。写爱情就几乎都有第三者插足,或是一个男人同时爱上两个女人,难分难解。这些问题,当今在文学审美活动中,人们是感到厌倦的,看过一篇是这样,再看一篇还是这样,看腻了,就没有美感可言了。
   3、审美者心境的差异性
   审美者的特定心境可以在审美感受中对审美对象的外形、性质进行“改造”。这种心境可以诱发也可以抑制人们的审美情趣。鲁迅曾在《品茶》中说明了这种现象。“对一个整天忧心忡忡的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鲁迅先生在《秋思》中又说:“在秋天来临时,那些骚客墨人会觉得‘悲哉秋之为气也’,但对于时时盘算自己生计问题的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秋季就可割稻。”可见由具体的生活环境的驱使而形成的一种审美心境,对于人们的审美情致、兴趣影响是极大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春望》中有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于作者为逃避战祸而流浪,当时他与家人失去联系,他忧心忡忡,忧国、忧民。思念亲人。这种心境致使他对自然景色产生了一种悲凉的审美感觉,这时在他的眼中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
   4、审美主体素质在审美中的差异性
   每个人的审美能力都与其本身文化素质、生活经历、品德修养有关。那么,知识、生活、经验的多寡就会影响到人们对美的事物认识与感受的深浅、锐钝程度。我们不妨试一下,有两个年轻人结伴到庐山旅游。他们一个是诗人,一个是工人。当他们来到香炉峰时,望着瀑布飞溅而下,水声轰鸣,云雾缭绕。那个诗人就会触景生情,激动不已,脑海中会浮现出当年李白游香炉峰时的情景,他会情不自禁地背诵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整个身心都融入情景中,久久不想离去。而那个青年工人却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致,只是说了几声“好”就催那同伴快走再去看别的景。这就是两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的差别在审美中的差异。

共 768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美”与“美感”、审美认识的差异性、文学审美的“共鸣”本个主体方面重点对“文学中的审美现象”进行了解读剖析,使人认识到现代文学创作与文学作品中“美”的融入、“美”的体现、“美”的创造。并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朋友以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和发现“美”一定的建议和指导。本篇文章语言纯朴且拥有蕴意,对作者和读者都相应的指导效果。【编辑:桐疏枝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03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