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从“逆向关怀”说起(散文)

精品 【江南】从“逆向关怀”说起(散文)


作者:一孔 进士,109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8发表时间:2014-06-01 00:47:40
摘要:随笔

“逆向关怀”应该是教育范畴内的一个词语,虽然我们使用的不多。
   这个词的发源其实很简单。美国一个动物园里鹿不愁吃喝,也不担心遭受攻击,尽惦记的繁衍后代,结果一段时间内很是繁盛。然而时间一久,老弱病残越来越多,最终濒临灭绝。后来,管理员想了个法子,在鹿苑里引进了几只凶残的恶狼,结果恶狼进去之后,捕食了残弱的,剩下的为了逃避捕杀,不断奔跑,反倒越来越健壮了。
   我们会想到食物链的概念,所有的生命都是生活在食物链的范围之内,这可能是这个管理员想法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讨论这个。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在存在敌人的情况下反倒生命力越来越强。
   当然,这个似乎也不难理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为了保命就得跑,一旦跑开了,身体就好了,生命力也就旺盛了。大街小巷上的人都在跑步,广场上的老太太也都在跳舞,道理差不多。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在我们的教育上却很难对应,或者说尽管不少人认同,做到的却很少,我们的专家正在竭尽所能地鼓吹与之相反的“顺向”教育,我们的孩子正在无所不包地享受着“顺向”教育。
   学校里在提倡快乐学习,要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绝对不能体罚学生,连批评孩子都得慎重,动辄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上课时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要尊重不同的答案,连孩子回答的驴头不对马嘴,你都得圆谎,说他的思路很独特什么的。而到了家里,就更不用说了,整个一个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小心侍候,不能有半点差池,喝水怕烫着,吃饭怕噎着,走路还怕闪了腰。
   我想起这个话题缘于母亲告诉我一个事,说一小孩的奶奶每天跑学校八趟,其中四趟是接孩子的,还有四趟是给小孩送毛巾的。孩子第二节下课的时候,经过运动后背可能会出汗,感冒了怎么办?于是带两条毛巾,把他的汗给擦干,顺道换件衣裳,确保万无一失。可怜的老太太每次去之后,小孩还跟他翻白眼,似乎连小孩都觉得那样很丢面子。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学校里也不可能在第二节下课的时候,毛巾成林的。但是,单从上学放学潮水般的家长队伍可以看得出,现在的孩子正在承受着怎样的呵护。城里的交通便利,除了极少数距离较远的之外,大部分孩子住家挺近,走个路不会超过三十分钟的,初中生、高中生骑个自行车时间可能就更短了,那么多大人掺和什么,我想除了堵塞校园交通之外再无其他功能。况且,出力不讨好,孩子也不愿意,哪个初中以上的学生愿意拉着父母的手回家的,一来觉得没面子,二来有双眼睛跟着后面也不自由,再者会让他们的上学路上和放学的路上毫无生趣。
   《上学路上》是一个很传统的作文题目,传统到数学书上出现的无数次的“小明”、“小华”一样,可是现在你让孩子怎么写。如果不允许他们编的话,他们便会整齐划一地写上一句“上学路上,我在车里”,结束!
   回到家里之后,家长更是小心翼翼,惟命是从,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怎么个玩法都是有要求的。大人充其量只有建议和服从的义务,没有批评指责的权力,一大家子围绕着孩子团团转,孩子成了真正的皇帝,独裁的风格在家庭中再次回笼。许多人都喜欢半开玩笑地说,我在家里是四把手,第一把手是孩子,第二把手是老婆,第三把手是家里养得那条小猫小狗。至于男主人究竟有没有小猫小狗重要,还有的一论,但孩子第一位是毋庸置疑的,是绝对真理——放之四海皆准。
   问题是孩子能不能永远躺在家庭的蜜罐里?他得长大,他得在社会当中立足啊。与家庭的溺爱相反,当今社会的竞争更激烈,生存环境更复杂,你一味地以自己为核心,谁来搭理你?再说,即便搭理你,几个皇帝往那儿一戳,不发生战争才怪,社会的高墙四壁正冷冷地等待着这些孩子,到那时候,哭爹喊娘谁还能理你。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现在的孩子动辄有抑郁症的,还有经过几句批评然后跳楼的,还有的丫头小子走不到一块而双双跳河的,稍有挫折便寻死觅活抱怨这个那个的,我想与前期的缺乏磨练是有关系的——反差太大了。
   在学校上学也是这样,不知从哪年开始,我们开始相信减轻负担、快乐教学。理论一套一套的——都是舶来品,也都言之凿凿,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个专家学者。当然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就是专家多是家长,看到孩子现在压力不小,回忆着自己幼时的天真烂漫、玩耍打闹,一下子觉得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快乐,现在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孙子简直是生活在地狱里,于是大声疾呼,对现行的教育模式切齿痛恨。我们不妨冷静一下,我们知道人的回忆是有所选择的,经过过滤的,记得多半是印象深刻的或者美好的东西,而将其他惯常的因素悄无声息地撂到了一边,所以总觉得自己的童年是无比快乐的。事实上呢?非也!他们自己上语文的时候也得背,上数学的时候也的做题目,也会有各式各样的考试评比,也有人为了考一个大学之类的反复游荡在高考复读的漫漫征途上的,拿到了一张录取通知书也会泪如泉涌的,他们现在说他们当时是快乐的并不能代表当时他们就当真快乐的。
   学习怎么可能是快乐的?这话不是我问的,钱文忠问过的。他当时好像是华东六省一市的状元,后入季羡林门下,算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学者了,自己也是老师,粉丝众多,相信大家比我了解他。他说这个问题连展开都不需要,因为学习在很多时候还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尤其是针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莫非从哪儿来了一剂灵丹妙药不成。还有关乎惩戒的方面,犯了错误就该惩罚,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一味纵容怎么得了,将来他的心智怎么能成熟?莫非到了三十而立乃至一生都得抱着个奶瓶不成。都说老外的先进,韩国、日本咱们就不讨论了,新加坡教师的墙壁上就挂着戒尺,该揍就得揍,连英国都是可以体罚的,只不过是在别人的监护下专打手心的罢了。
   据说牛津大学的下午茶时间是很讲究的,等级森严,什么样的教授坐什么地方,丝毫不能突破的,人家那不是在尊重某个人而是在尊重知识。很多时候传统是一种力量,我们在看电影《美丽心灵》的时候,多多少少也能感觉到一些,然后你说约翰纳什是在快乐中发现的博弈理论,你自己相信吗?你说陈景润是在快乐当中解决的问题吗?当然,这里面有一种终极快乐,但是过程都是痛并快乐着的。
   学习应该还是一件很刻板的事情,我们教育的幼稚往往就在于我们的灵活,一个大学找老外过来办个讲座,外国教授说自己上半年的课程调不开,咱们的人随口一说,调个课不就行了吗?不就一个礼拜的事情吗?老外眼一睁,他那个学校三百年都没有动过课程表,起初我和那个经纪人一样的惊讶,但当我看到刘瑜的一些文字时我确信,因为在她的文字里,你会感到牛津大学连时间可能都停止了前进。
   我们通常喜欢说底蕴这样的词语,可是我们唯独忽略了一个事实,底蕴是沉积下来的,一天唱一出,哪来的底蕴?到后期,咱们的教育很可能就是长在西方教育脖子上的一个肿瘤,病灶来自于我们自身平时的乱用药物。
   话说回来,顺向和逆向都是相对的,既不能一味地顺着孩子也不能一味地斥责孩子,老哄着他自然成不了人,老板着脸也伤人。我们不能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就在教育的天平上发生倾斜,该怎样就怎样。同样,读书也是这回事,我们不指望孩子长大以后偏要这样那样,但是我们也要让孩子回到一个一般的认识上,就是读书是一件必须要付出的事情,而只要是付出就会是欢笑夹杂着泪水,不止是读书,他事亦然,世上本无捷径,天上不会有馅饼。
   捎带说一句,还有一个理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的天啦,不如把老师给宰了得了,按照这种理论的话,极乐世界离我们不远了。数学上还有个无穷大,教育上已经给解决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还有什么可说的。梁启超先生偶尔给学生随意判分,唐兰先生古诗词都不简介就自顾自地在那儿吟咏,沈从文上课也比较随性随意,孔夫子三千人只教好了七十二个贤人,你能说这般人不会教书,这般人不是好老师?其实,他们心里明镜似的,他们的预设很成功,他们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我们经常喜欢谈论一个与“预设”相对应的名词“生成”。既然有“生成”就有“生不成”这个道理就像世界上既然有“男人”就有“女人”一样这么简单。问题是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生不成”,而不是死乞白赖地说不是生不成而是没有长好,如果只要增加一些维生素ABCD之类的就能长好了,那样我们的精力就只能去找长生不老药去了。哪有?
   我们的成熟在于我们能接受这个世界发生的任何变故,铁坦尼克沉了一百零二年,当时在冰冷的大西洋里存活率是百分之三十几,而现如今的“岁月号”就在家门口存活率也还是百分之三十几——还不到铁坦尼克,唯一进步的是当时的船长可以拿着手枪维护秩序,而现在的船长却知道了先开溜——究竟是个人意识的觉醒还是道德水平的滑坡,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时代再怎么发展,并非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能一味地变好,科学技术也好,人文理论也好永远不可能包治百病,我们没有必要太过轻信时间的力量。教育的技术手段是在提高,办学条件说在改善,老师的学历也在提高,理论也更加丰富乃至充盈,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说明我们完全可以丢弃所有的传统,包括对于小孩子的逆向教育、挫折教育以及适量的惩戒。
   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延伸一下,并非是对于孩子,对于很多事情我们还是应该有个全面的考量。比如我们的政府以及一些政策,我们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正享受着先前不曾领略过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唱赞歌,也可以适量地来一些逆向的思维,给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果敢地发声,目的显然是奔着更好的状态去的。
   比如时下中央关乎反腐的力度,堪称大块人心,上面决心下定,下面积极行动,短短时间内贪官污吏抱头鼠窜,人人自危,公务员的热度明显下降,很多行政现象回归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有些地方迎合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以重症宜用猛药为籍口,“矫枉”当中出现了“过正”,报载某医院院长中午喝了一点酒双开了,某局长周日开了辆公车也被双开了,还有的领导在上班时间内下了象棋就被撤了,还有签到一次签了几天的局长也被撤了等等。是不是有点过?至少我们是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我们的处理是否完全在法律和党纪政纪的范围之内?这些可能还是有些争议,而至于网络上流传的某些地方出台了一些诸如领导干部不能趾高气扬、不能让别人为自己开车门,饭吃过之后不能剔牙啊的规定,就只能说这些执行的干部想象力太过丰富了。这样的德行尽管不太招人喜欢,但是和违纪应该还是有些距离的。
   还是要体现一些法制精神,既然有法可依自当以法律和纪律为原则。像电视上披露的某些可能违纪的干部乐呵呵地正在开会,忽然会议上就宣布对他一二三四五的处理决定,这样的操作是否有点唐突,知情权还是应该得到尊重,正常的程序也还是不可缺少的。
   人们喜欢谈论偷拍,把偷拍当做反腐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渠道,我不太懂相关的规定,偷拍合理吗?至少在八小时之外合理吗?公务员也是凡人,干部也是人,我们愤怒于他们当中的部分贪赃枉法之徒,但是我们也要顾及他们作为公民意义上的权力。法律反腐和制度反腐才是反腐工作的终极手段,才能保证反腐的长效。
   本人也不喜欢当官的,甚至有些成见,但是我觉得这和自己喜不喜欢是两码事。
   然而,现在几乎很少有人在探讨类似的问题,只是反复地计算着苍蝇拍了几只,老虎打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在顺向拥戴的同时还是应该有点逆向的思维,更加科学地完善我们的行政方式。
   明末邹元标,张居正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反对夺情,结果被廷杖,还落下终身的残疾。然而,当张居正死后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还是邹元标直面为他说话,肯定他的政绩,真是士大夫之风骨,文人之楷模,他两次都很“逆向”,因为他两次的直言都是冲着国家和苍生,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
  

共 47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博学,很善辩!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作者先从教育入手,指出了目下教育的误区,提倡逆向教育,逆向关怀;然后笔锋再深入到社会问题,批评了有些人,有些事物的肤浅。作者愤世嫉俗的态度和舍我其谁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其实,教育的问题不能怪孩子,是大人没把事做好。其实,也不能怪家长,是政府没把事做好。其实也别苛责政府,谁让我们的一切都带有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或许还会伴随我们的生活好些年的。总而言之,中国还是努力在向好的方向前进着,但要达到西方发达社会的水平,尚需时日。说的对,中国社会更需法制!建立在法治之上的民主才是真民主,真正民主的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幸福。欣赏作者大才,祝快乐!——编辑:龙飘飘。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60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6-01 07:06:30
  逆向关怀,发人深省,促人冷静的猛药。
在安静中学会坚强。
2 楼        文友:宿昔难梳        2014-06-01 16:18:07
  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3 楼        文友:严金波        2014-06-03 09:45:47
  真知灼见,开卷有益,受教了!很喜欢这种简练干脆、掷地有声的风格,如方便,我很想转载到我的博客,给更多关心在意中国教育的人士看看。方便转载和告诉真名吗?
4 楼        文友:严金波        2014-06-03 09:48:01
  再多句嘴,江山和江南,需要些这种能当得饭吃的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一孔        2014-06-03 12:23:14
  这位先生高看了。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