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老庄及先秦诸子的“天人”观

精品 老庄及先秦诸子的“天人”观


作者:九井居士 秀才,211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94发表时间:2014-06-03 22:13:26
摘要:当今世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早为世人所知。而产生于公元前500年前后先秦诸子所创造的“子学时代”就是奠定中国文化基础与基本模式的轴心。在这个轴心当中“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主题,也是传统文化体系的皇建之极。这个文化体系有两大支柱,即儒和道。从理论上说,儒道两家各成一套体系

当今世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早为世人所知。而产生于公元前500年前后先秦诸子所创造的“子学时代”就是奠定中国文化基础与基本模式的轴心。在这个轴心当中“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主题,也是传统文化体系的皇建之极。这个文化体系有两大支柱,即儒和道。从理论上说,儒道两家各成一套体系。儒家建人伦、明教化,发展文化的思路是由人之天,即从社会现实出发,最终追求的是以文化体系引领现实社会符合天理。道家发天道、明自然,发展文化的思路是由天之人,即以自然之理作为文化体系的基础,是社会机制等人文建设不违背天道自然。但是任何文化都必须穿越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都是一种文化理想,而现实社会并非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文化理想构建起来,这就使儒道两家都难以独立地引领现实社会达到其理想。儒家从现实出发,但发展道路常常不符合由人之天的构想,而是在影响社会机制以至生活方式日益具体化的过程中不断僵化。道家虽由天之人,但由于现实的人文是在离异于自然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故道家不容易切入现实,却容易因与现实相悖而流于虚空高阔。因此,历史现实成为儒道两家必然的交汇点。从事实上说,也就是道家为儒家提供了文化活力和理论基础,儒家为道家开辟了切入现实的途径。“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就是在儒道两家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既构筑了传统文化体系的基本轮廓,也勾勒出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
   本人因才疏学浅,无力就儒道诸家构筑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纵深论述,仅就老子及先秦诸子对人生的界定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子学时代”里老子及先秦诸子的宇宙观均把“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根本命题,只不过他们的立意与落脚点稍有不同。
   自然界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阴阳交替,周而复始,山川河泽,平原大川相间而居,其规律被“子学时代”的先哲们长期观察、分析、总结,他们发现自然界的这种无比伟大的生命力绝非人能所及或左右。于是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顺应关系的观点,并进行了系列论述。这些论述不仅仅服务于几千年历史的“封建王朝”,直至今日依然还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研究和发展航向标。
   老子是第一个关注“长生不老”之道的人。纵观《老子》一书,其对“天长地久”的阐释始终贯穿于全篇。“天长地久,天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老子》第七章)“万物得一而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老子》第39章)从而提出“道”的概念:“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25章)同时又更进一步指出人生死的问题:“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第75章)要求人要“道法自然”以“守柔”为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于徒。”(《老子》第76章)正因为“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成功不居,”(《老子》第2章)方可“长生”。为此老子力倡“自然”、“无为”之道,阐述只有“道法自然”,方能“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其间突出的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对“生”、“永生”这一重大主题的哲学探索和理论揭示。
   翻遍“六经”均无“自然”一词的出现,在《老子》中:
   ⑴第17章: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⑵第23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
   ⑶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⑷第51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⑸第64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说明老子的“自然”的观念和概念,是独树一帜对人类独的巨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老子自始至终都把“道”和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赋予自然以最普通、最深刻的哲学意义。
   如果说老子重视的是“生”的长度,那么孔子注重的则是“生”的质量。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以人格为先,不在乎活得长与短。“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朝闻道,夕死可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生”的价值与意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活着没有意义,还不如死了好。这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司马迁语)”遥相呼应。进一步体现孔子对生死的价值与意义所标示的高度,同时也体现出其强烈的理性认识。人固有一死,关键是怎么一个死法。孔子在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中,特别强调了个人对于仁与礼的修养。《论语》通篇都拿君子与小人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高低,夫子的谆谆教诲,他是多么希望一个人在有生之年,修养成一个堂堂正正君子!这种“內圣”、“外王”的修身标准,深深地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中,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孔子并不是一味的重死轻生。有弟子问“死”,孔子答道:“未知生,焉知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奉生送死都是一样的,做到“无憾”。可见孔子对于生死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墨子以“兼爱”、“非攻”的思想在“子学时代”居一席之地。先秦诸子产生义、利之辩的焦点集中在以下两点:首先是“至善”的问题,善的真实内容究竟是为了“行义”,即满足与道德规范本身;其次是“求利”,即实现或增进人的需要和利益。墨子旗帜鲜明的持后一种观点,他在《墨子.志天下》中说:
   “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为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忠惠也,孝慈也,是故敛天下之善名而加之”。
   这里的“三利”是其名,而“一利”乃其实。墨子是自然人性论的信奉者,墨子认为人天生就有自保本能,墨子在《天志中》提出了他的尚利论:“人之所不欲者何也?曰:病疾祸祟也。若己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万民,以从事乎祸祟之中也。故古者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这种重物轻生的目的,为的是感动天鬼,赐福降赏,使人得其所欲。《庄子.天下》这样形容:“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墨子的这种天人感应的自然人性论思想在后来发展与传播遇到诸多问题,这里不多赘述。而墨子以自苦为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把孔子那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主张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子学时代”重物轻生的一个极端。
   杨朱与墨子则反其道而行之,轻物重生,“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杨朱是“子学时代”第一个倡导生命至上的人,他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庄子的先驱。
   庄子与老子同处于淮北平原腹地,身虽居于平川之地,却智慧超然,察一而知万物。庄子论述挥洒自如,内容与形式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鲁迅用“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来形容庄子。庄子与老子一样在“生”的问题上格外关注。其重要理论就是“齐万物”、“同生死”。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万物与我为一”。《逍遥游》说:“磅礴万物以为一”。强调的都是天地之间无论何物都是一体的、同一的。《知北游》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天地》说:“万物一府,生死同状”。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始,生与死是一样的。世界万物都是千差万别的,庄子为何说“万物一体”呢?《德充符》中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世界万物有其相同的一面,也有其相异的一面,从异的方面看,肝和胆之间的差别如楚国与越国之间那样遥远;从同的方面看,任何事物都是同一的。由此可见,庄子是在承认万物有“异”的前提下,才反复论证“万物皆一”的特征及意义的。
   在“物”与“我”的关系上,庄子认为“物”始终都是次要的,“我”(人的生命)才是第一位的。“物物而不物于物”是庄子反复强调的主张。这其中既有老子思想的发挥,也有杨朱的影子。
   庄子思想恢弘奇诡,似难以把握。但《庄子》中所表达的一种独特的人生观是异常明显的。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力求人要从自我中超脱出来,站在宇宙的视野上去把握人的存在,从天地轮回的自然规律中去体现人生的意义。因此庄子笔下圣人、真人、神人、至人、仙人都是其理想中的超人。尽管有的在形体上有的是残缺的,通过“得言而忘形”,“得意而忘言”,思想深处不断得到修炼、充实、提高,看似形残体陋的人,而其内心却是异常伟大,境界是非常自由的。在《逍遥游》中,庄子给人达到至高理想境界指明了途径:先要“无强”,而欲“无强”,就要“无己”。“无己”就是有名不扬,有功不居,有利不争,有禄不取,有权不用,有势不仗,有尊不鄙,有位不骄。就是要突破现实功利思想的牢笼,保持那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那种贞洁之容。去除心灵上的贪欲,忘记世俗的夸奖与荣誉。做到这些,不别“大”、“小”之境,一切就能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得其所,各当其份,人在精神上方可“四达并流”,神昂志畅,意远情适,达到恬然自得的境界。
   庄子所说人的“长生不老”,一方面说的是肉体的寿命,另一方面更是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自由,内心“无己”的至高境界: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庄子.大宗师》
   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庄子.骈拇》
   无视无听,抱神已静,行将自正。心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宥》
   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天道》
   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经纶;其卒无尾,其始无首;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汝故惧也。《庄子·天运》
   古之真人,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庄子·徐无鬼》
   生有为,死也。《庄子·至乐》
   上述清晰地表达出庄子的生死观。生与死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自由。在《大宗师》概括为“天人合一”、“死生如一”。庄子对于生命的关爱,《庄子》里有两则寓言故事:一是庖丁解牛,一是匠石运斤。“庖丁解牛”表达的是“缘督以为经”的思想:“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牛,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用“缘督以为经”来阐述顺任自然以养生的原理,就是以自然之道为常法。这则寓言中,庄子阐明了生命之中的形、神之分。庄子的养生之道不是后来道教的纳新吐故、炼丹延年之举,是后世道教把庄子养生之道加以膨胀,做法形式化的结果。庄子认为那样一种养生只是俗人关注的长寿,庄子关注的是精神。“匠石运斤”说的是“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的主题。“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在这里传达了一种“无用之用”的哲学思想。
   《秋水》中有一则庄子不应楚王之召的故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有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故事表达了人要冲破一切束缚人性的罗网,使心灵充分逍遥自由,无拘无束实现“大道”的境界。
   “子学时代”正是诸侯割据、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庄子对“王者”提出尊生、重生、不以国伤生的主张。在《让王》中庄子说:“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不以国伤生;重生则利轻。”同时还告诫世人,不能单纯依靠“王者”的良心发现来保全生命,要更多的学会在乱世中逃避的方法。而孔孟等主张在乱世中人应该主动适应不安定的社会秩序。据此后世学者把老庄定性为出世的思想家,把孔孟定性为入世的思想家。
   综上所述,“子学时代”的先秦诸子们,都一致认为天的根本意义就是“天人合一”下的“生”字,“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无论老庄,还是孔孟还是墨、杨、荀、韩,关注的都是天与人以及天的规律和人的思想,《庄子.大宗师》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天是大自然的代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把握住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才算真正理解了“道”的意义。诸子著述告诉我们,大自然不仅是人的养育者,而且是人类活动的必要空间。因此,人要想活的有意义,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主动将“我”与自然融合为一体,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从现代文明的发展看,工业与科技都发展到人类历史以来的最高峰,这种发展都是通过对大自然的不断索取得来的,社会文明及人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类自身生活的环境的系列变化。人口急剧增长,可用能源逐步减少或枯竭,废气排放严重,大气臭氧层变薄,地震、洪水、飓风时有发生,空气、水源污染,地球物种急剧减少,循环的生物链的阻断等都对现在乃至今后的人类生存造成重大威胁甚至灭绝之灾。这些都是我们发展中面临或必须解决的难题。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难题已经被人类重视或正在解决,也可以这样说,人类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先秦诸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的主张,来解决现在及未来发展中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些矛盾,使“生”生生不息。后代学者总习惯的用“家”“派”将他们划分、区别开来进行研读、评判,但有一点可以说是他们的共性,那就是其著作、思想都充分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生命的关爱、关怀,都是通过他们超人的大智慧对宇宙万物、社会、人生长期观察、总结,昼夜殚精竭虑地思考的结果。其著述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其思想无不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他们的思想像取之不尽的源泉、永不磨灭的灯塔,对人的现在及未来,仍具有重大的启发、借鉴、指导意义。
  
   2011-10-27家中
  

共 579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掘取出思想的精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从古到今对人与自然的哲学研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种思想的发展过程,发展体系,看到了每一派学问的不同之处,更看到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到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吸纳和影响。人和自然,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从该文的论述中,我们能得到有益的启迪。【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04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6-03 23:49:24
  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生命关注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清晰地揭示了出来。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九井居士        2014-06-05 07:09:38
  我常因自幼未能饱读诗书而自愧,常因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痴迷。故闲暇之余泛游书海,偶有心得便用心记之。诸文友的品读与批评是我的荣幸,谢谢春雨阳光!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3 楼        文友:长饮珠江水        2014-06-06 15:07:29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一己之见,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儒、佛、道,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三者虽各自为派,却有一个最明显的共通点:私我!寺庙内万千烧香拜佛的信众,正人君子,偷滛抢掠,贪官污吏,做着正当与否的生意,在神佛面前只有一个动机:保佑自己。连站着一旁诵经念佛的憎人,眼晴不时瞅瞥着站在捐赠箱旁捐线的手(虽是极个别)。人们说谎不脸红,造假不以为耻反以为精,只要他有钱(不管用好或坏的方式取得),都羡慕赞场他,只要他有权对他顶礼莫拜,对弱者毫无怜悯,反以嘲笑……当然,你会说这些与儒、佛、道的本意大相经庭,泾谓分明,何以能扯在一起!表面上看这似有道理,但平心静气、深入探究,就会似有所悟:中国延绵几千年的封建意识,中国自四大发明后便再没第五大发明,中国之所以落后于世界先进科技……其罪魁祸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种文化的结晶--私我!心坏私我,言谈举止、行事作为,只会紧紧围绕私我而出发、设汁、制策、定谋;绝不会以普渡众生的宗旨而行使自己的行为。
回复3 楼        文友:九井居士        2014-06-06 18:22:21
  世界上任何文明、文化都有外在的表象和内在的实质之分。社会上利用文化、文明去实现私我的现象确实也多,台上正人君子,行事卑鄙小人的人确实大有人在。但这并不能够我们传统文化的落后,只能说是被一部分人所利用而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科技发展到今天也不为过时。当然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理解的角度和学习的目的不同,因人而异也就在所难免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