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背景与作品

编辑推荐 【梧桐随笔】背景与作品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5发表时间:2014-06-06 16:49:32

最近在编辑文友作品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作品的背景。现在有很多文友并不了解文学作品和作品背景之间的关系。他们喜欢随心所欲地随便给自己的作品找一个时代背景,当然这也是因为文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风格关系,像穿越、重生、玄幻、魔幻、架空、科幻、等等风格,在大家眼里已经不存在时代背景问题。其实,这显然是个误区,只要是小说、电影、叙事散文一类,以人物为主体的文学作品,一定存在一个作品时代背景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文学源于生活,文学高于生活的所在。
   那么,作品与背景之间,究竟存在一种怎样的联系?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作品与背景的关系呢?
   作品背景包含两大内容:一个是大背景,也就是时代背景。打个比方,就好比一幅摄影作品中的远景。另一个是小背景,也就是近景。小背景是这部作品的具体环境,大背景是这个小背景所处的大环境,与整个社会时代相关的背景。我们这里不讨论小背景,因为小背景是作品的特定环境,是作品自己的特色环境,没有共同性可言,只是由作者自己根据作品内容构建的虚拟环境。但是大背景不同,大背景是不可以擅自制造,以及虚构出来的,尤其是现实主义手法的作品,尤其不能允许。当然,其他诸如穿越、重生、玄幻、魔幻、架空、科幻等手法,给了作者更大的创作空间,在大背景问题上,也变得更加宽松。但是,仍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去破坏历史的真实框架。为了很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两部中国的古代名著,一部是现实主义手法为主的《红楼梦》,一部是浪漫主义手法为主的《西游记》。
   我们先看第一部《红楼梦》,这部作品是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所著。从作品的主题本质看,它揭示了清朝中晚期的封建社会存在的腐朽、没落,以及对自由爱情的束缚,表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和残害。这部作品反映的本质内容是晚清,然而,作品设置的时代背景是明朝。为什么要把一部分明写清朝的作品置放在前朝?不是我们讨论的内容。我们要明确的是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明确时代背景的。
   我们再看第二部作品《西游记》,这是一部很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鬼神作品。它是以浪漫主义手法来扬善除恶的,照理可以不需要说明时代背景。神鬼还有时代吗?客观事实却恰恰相反,《西游记》也有明确时代背景,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唐朝。
   曾经写过关于小说的组成要素,其中就有环境。环境既然是构成小说的主要元素,当然不能没有。而且不能仅有小环境没有大环境。同时要强调任何小环境,都不可能脱离大环境而存在。不论那一类表现手法,既然是小说,或者剧本,就必须有一个作者指定的具体大环境,才会给人真实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作品与背景之间,究竟存在一种怎样的联系?作品是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中产生的,这个特定的背景局限着作品情节的变化与展开。同时,这个背景也限制了作品人物的描写,特别是心理与性格等方面的表现,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故事中的人物,特定环境才有特定的故事和特定的人物,没有前面的特定就没有后面的特定。情节与人物不能决定环境,只有环境才能决定情节与人物。在打个更加形象化的比方,就是水和鱼的关系。环境是水,情节和人物是鱼。没有了水,还会有活鱼吗?
   下面我们具体谈一点环境与人物故事的关系,比如我们写一部反映建国初期公私合营时期的作品,你的故事情节和故事人物,就必须符合那个时代背景的特点,不能让故事情节表现到21世纪来,更不能让那个时代的人物,穿今天的服装,说今天的话,做今天的事儿。如果你这样写出来了,就是不符合时代背景,就是穿帮了。你就违背了创作源于生活的根本原创。
   如果我们的作品让一个处于20世纪60年代的农民,去搞发家致富,盖房子开店,那么,你一定对那个时代的基本国情都不了解。这样的作品就是发表了也是个笑话,为什么?因为同意发表的出版社也是不了解基本国情和国策了。中国的20世纪50年代末,有一项重大国策,就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中国农村实现公社化之后,收回了农民的土地,以及大型生产工具,私有制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农村的所有土地和财产全部公有化了,只留下极少数自留地。那个时代又怎么会允许你私人搞发家致富,去盖房子开店?
   再比如有些作品连所谓的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运动的重大也没有搞清楚就去写,又岂会不闹笑话出来?比如什么是红卫兵,红卫兵什么时候产生的?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什么时候不存在了?什么是造反派?造反派造谁的反?什么叫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当时为什么会产生派性武斗?中国社会究竟处于什么状态?不把这些背景高明白,你是不能随心所欲编造故事的。真写出来,一定是非常荒唐的大笑话了。
   这就是我要强调的,我们无论写什么作品,是不能背离时代背景去闭门造车的。

共 19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随笔是作者在编辑中发现一些作品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写的,重点讲了作品与背景的关系。在文中,作者将作品背景分两大内容,一是大背景,二是小背景。为了让读者明白,作者打了比方,把大背景比作摄影中的远景,小背景比作摄影中的近景,浅显易懂的阐述了作品与背景之间的联系,并以两部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告诉读者只要是作品,就有明确的时代背景。“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故事中的人物”都不可能离开故事所表现的环境与背景。在文章中,作者强调,离开特定环境所写出来的故事就违背了创作源于生活的宗旨,表现出来的故事就不真实。因此,让读者明白了“无论写什么作品,是不能背离时代背景去闭门造车”。这真是一篇指导性的文章,使写手们在文学创作的误区中明确了方向。好文。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编辑:冰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凌        2014-06-06 16:52:29
  这篇随笔是一篇指导性文章,对现在的创作写手来说是必读的文章,最起码能明白作品与背景之间的联系,写出来的作品不至于脱离现实。
2 楼        文友:那拉格格        2014-06-06 17:23:49
  拜读老师佳作,学习受教了。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6-06 21:09:12
  看到师父的佳作学了不少知识,其实作品来源于生活。感谢师父的指导文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