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茶道沧桑(随笔)

编辑推荐 【山水】茶道沧桑(随笔)


作者:二杆孑孓 布衣,497.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0发表时间:2014-06-09 21:16:34


   我国确乎是茶大国,独享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称誉。《神农食经》已经发现茶的医用价值在于“令人有力悦志”。饮茶形成习惯或所谓文化,要溯及到三国时代,且由南方首开风气。吴国的孙皓宴请群臣,密许不会喝酒的韦曜可以茶代之,这位草包皇帝尚有那么一点点讲道理的出处。既有茶这么一种植物,栽培又悠久而广泛,华汉当然也会有陆羽来写《茶经》,从理论上搞搞清楚茶和水的关系,解决茶怎么喝才有味道的问题,也就是茶道了吧。然而怪事随之也跑出来了,我们不缺西湖龙井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等等等等珍茗宝茶,不缺名泉醴水,又现成敬着茶圣人陆大爷,茶道却逆渡东瀛,日人倒反客为主,在偌大东南亚霸气得很,这是为何?
   幼时读本草,知道茶这东西有嫌贫爱富的毛病——“细者良,粗者损人”(语出清汪昂《本草备要》)。看别人茶杯里,茶枪根根竖起,就了然他的地位和身价一定也是良好。嗜茶君子都说茶是不能喝的,须品。怎么品。就如同孔乙己迎头遭遇茅台五粮液,一小口一小口咂么。理是这么个理,但得咂在好茶里,还得有功夫呵。我算是茶中饿鬼了,偶得一小撮碧螺春毛尖银针,茶水呖尽不说,茶叶脚子全抓出来嚼碎咽下,嚼满嘴黑牙也不敢浪费的。我下放的村子,千百号人,你去问问谁品过茶?披星戴月的功夫都煨在人民公社火热的田野里,干完又脏又累的活,一瓢凉水做牛饮,或者也烧壶苦茶,盖住潦水的呛味,照样大碗仰脖咕咚一气,全冲着一个解渴甚至救命。山民不闻茶经而不及茶道,我是理论了还不恭敬哩。看来,一生难遇好茶的人,也难得进化到茶道里去,遑论清雅。
   穷而令其品茶肯定痴人说梦,而在忙乱的人群里以忙乱的心性对茶,同样是火中取栗,自出洋相。我们的先贤为什么发明茶道?先进的西方为什么发扬茶道?健身不说,我想大约与大家都来做文明人有肯綮的关系!试想被命名为恐怖份子的那伙人,也能香片在握,且留点功夫像《红楼梦》里的妙玉那样,也寻些无根水或梅花瓣上的雪珠子,隔了年,端出紫砂细壶,呼朋引类,品出坦荡胸怀睿智手眼,那世界瞩目的双子大楼,至今应该还巍然耸立在太平洋西岸的。
   有人说知易行难,所以起而行之;也有人说知难行易,所以坐而论道。其实呢,知行互生,互为因果。所谓茶道,在提升人的个人修养上是知行兼备的。你要得一杯好茶,就得抹,得配,得沏,得泡,得捂,得嗅,最后你得虔敬地品。品得“修和无人见,存心天地知”,那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福气不是。茶道可道,人人该道。
   上下五千年,祖宗还是留下了多多好东西。如果我们还是心躁意乱,不屑以品茶的精神态度“三省吾身”,只图急功近利为人处事,那么,我们就会拿着钥匙找钥匙,或者是扔掉钥匙去开锁,又怎得要领?又怎么去实现富民尔后强国的梦?茶道之于国人,在温饱不大成为问题的今天,是懂它的人多多益善的时候了。
  
   想象中的酒
   我想象中的酒,在仓颉造字之前,已为祖先发明。“酒”与“久”谐音,天长地久,这很有意思。乙醇的化学成份决定了酒耐藏的特质,千年出土也不坏的吧。小时候我不读《增广贤文》,不懂“三杯通大道”,老辈人就来劝世,说:酒色财气,害人害已,把酒推为首恶。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人酒后胡言乱语扭捏作态,或泄露天机作奸犯科,闹出种种不愉快。能“斗酒诗百篇”者,好像还不见载《吉尼斯大全》。尽管如此,酒还是照样卖,酒楼照样开,酒徒照样“官兵一致”地增长。像我,某次被人强灌了一小口,三十年来一直就还在渴望,一小口演变成一大口,成了“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徒。世界禁烟势在必行,会不会禁酒?我看不大可能。酒能解乏提神,还能治病驱邪哩,而以酒误国不见史载,以酒盖脸做“掩耳盗铃”勾当,也不是酒的错。《刑法》对酒后犯事之徒,还是要追究责任的。我总在想德意志人尼采强调的酒神精神,其实质就是敢想敢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我于是冒遭人物议的风险,在自己名片后面道人生三大乐事,乃朋友、烈酒、诗书。某天,一位朋友交换名片,我恰好剩有最后一张,权以应急,就送了他。他在名片正面看了又看,似乎很困惑。我淡淡笑,说:别看了,闲散市民,无职无务哩,能记住名儿就行。他随意翻过反面,不想那行小字倒把他逗乐了,说:嘿,哥们哪你!这个朋友后来经常驱车来,接我上他家对饮,而且每饮必致风摆柳状,看着潇洒。喝起来也不劝,也不挑菜,也不谈家国巨细,更没个时间观念,暮鼓晨钟,倒也气氛平和。他会烈酒,却独钟乡下米酒,就一小口一小口品,不像孔乙己当年在咸丰酒店折尺柜台前站着喝那个形神,大抵是银幕上那种闲客滋滋滋地发出轻响。烟是一根接一根。抽烟的时刻,偶尔重复戴红袖章步行千里上北京的轶事,更多的是探讨酒怎么个喝法。我说没个准,应酬时咕哩咙咚跟喉咙较劲,跟酒过不去,还没品出味儿,酒没了。他认为还是呼朋引类成饮好,李白独饮看见三个人,那是神仙境界,凡人看不到。其实,饮酒的时刻,人数多寡并不打紧,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你譬如说斗酒,就那么浮一大白,天响地裂,撞得肺腑都要掉换位置,这是豪爽与肚量,是身体本钱,不怕活着的人。品酒就沉毅起来了,需要清静、甜美做准备,再辛辣苦怪的玩艺,只要细嚼慢咽,在生命的限度之内,也能找到安慰,颇具智者仁人之风。可恼的就是咂酒了,有事无事张扬一番,让旁人听得耳膜痛痒,心跳过速,伴随着那一声声短吁长叹,影响所及是朋友谢杯不置。人岂能总是清醒,那累不值。哲人加谬劝人追求闲暇,说“不能享受闲暇的人不能享受人生”,道破了人们生理心理的一种需要。谁也不可能时时冒险,刻刻赚钱,天天事业功名。现在实行五日工作制,节余四十八小时,是该放放松了。偶尔把自己处理在半醒半梦的杯盏中看来来往往人群,看妻子儿女,硬是亲切漂亮得多。听我如此长言,耳鼻见红的朋友点头嘉许。作为老三届,他的生活原则,经酒一泡,我算是明白了:由于经历的复杂坎坷,他认为许多往事必须忘记,负担过重,难于前行,酒恰好起到了这个卸脱的作用。他很怀念发明酒的杜康老先生,竟然把雨水河水甚至沟渠之水,撒那么一把麯子(抑或是别的什么药物),就闹出了一片光辉灿烂的男人世界。他不相信电影《红高梁》的说法,一泡尿就来味儿,不成。他提议为杜康老先生在喜玛拉雅山极顶立金像,他愿意凑这个份子。
   我很高兴这样的酒友,能喝,又谈得来。我知道中国百姓随喜和睦、乐观顺天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操刀屠夫还是手执苹果3G的款爷,也无论养花集邮还是垂钓射猎,都能达到恣情忘物的状态,都能养精蓄锐以待明天。
   我于是也时常躜入市井,大喝:切三斤熟牛肉!称两斤豆芽!割一斤猪尾巴!包半斤花生米!并及时咏诵余光中先生的诗即行酒令:听说你又能喝酒了,我真幸福。那就喝吧,拿大碗来!拿大缸来!拿大海来!
  

共 2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茶道沧桑】由【茶道沧桑】和【想象中的酒】组成,分别写了品茶和饮酒,由此悟出一些生活道理,很有品读的价值。【茶道沧桑】写了饮茶文化的由来,茶文化历史悠久,有理论上的成就,有传播上的成就,有品茶时带来的思考。以品茶的精神态度“三省吾身”,是茶文化的一大价值,但现在的人们往往忽略。【想象中的酒】写了自己喝酒的经历,做出会不会禁酒这样的思考,得出不会禁酒的预测。与朋友交换名片时被看到名片后面自己所提三大乐事,自此有了一个酒友。这样的缘分和友谊,让人羡慕。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还是应该适可而止。富有豪情的文章,问好文友!感谢赐稿山水,期待更多佳作!【山水神韵编辑:林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琳        2014-06-09 21:18:53
  茶和酒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在一些场合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有时体现着品位和精神,是很有代表性的文化载体。问好文友,祝福夏安!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6-10 06:48:42
  我于是也时常躜入市井,大喝:切三斤熟牛肉!称两斤豆芽!割一斤猪尾巴!包半斤花生米!并及时咏诵余光中先生的诗即行酒令:听说你又能喝酒了,我真幸福。那就喝吧,拿大碗来!拿大缸来!拿大海来!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伍召刚        2014-06-10 09:22:02
  你的文章十分有优美,语言简洁明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希望以后可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4 楼        文友:伍召刚        2014-06-10 09:22:35
  你的文章十分有优美,语言简洁明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希望以后可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回复4 楼        文友:二杆孑孓        2014-06-10 11:07:11
  愿与文友共进。
   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