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天涯】错失良机悔终生(杂文)

精品 【天涯】错失良机悔终生(杂文)


作者:孙厚举 举人,424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37发表时间:2014-06-12 20:16:18
摘要: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在于执着,在于奋斗,但机遇不可忽视。人的一生,机遇难得,稍纵即逝,切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有一首歌曲叫《后悔药》,张天龙悲沧地唱道:
   谁能把后悔做成药,让我把错弥补掉,找回曾经的美好,重回到我的怀抱;
   谁能把后悔做成药,让我把痛苦忘掉,走遍天涯和海角,我愿真心陪你到老。
   其实,世上没有后悔药。如若走错一步,换来的,便是深深的悔恨和苦恼……
   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深刻反省,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关键是不要重蹈覆辙,一次次地机遇,一次次地错过,结果一事无成,悔恨无用,只能自寻烦恼……
   歌手冷漠深情演唱了《世上没有后悔药》:
   谁没有花开年少,
   谁不曾热血燃烧,
   青春的路上忘了奔跑,
   梦想成了肥皂泡。
   珍惜了才会微笑,
   付出了才有回报,
   错过的旅途风景不再,
   何必等待下一秒。
   世上没有后悔药,
   抓住今天最重要,
   累了伤了咬一咬牙,
   相信成功就要来到。
   世上没有后悔药,
   赢得今天最美好,
   苦了痛了也不放手,
   拼在当下搏在今朝。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之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当人年轻的时候。青年如初春,如朝日,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如何不负这大好年华,迈出坚实步伐,是一代代青年的人生考题。人生的选择如同穿衣,青年时期就等于系上了第一颗纽扣,每一个目标、每一个理想、每一份事业都是从这一颗纽扣开始。它是一块基石,也是命运的抉择。
   柳青的话说得何等好啊!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在于执着,在于奋斗,但机遇不可忽视。人的一生,机遇难得,稍纵即逝,切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汉中三杰之一的韩信,雄杰也,率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汗马功劳,只因他错失良机,死于非命,后悔莫及。
   公元前203年,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假意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而应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认为这是千载难逢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私利背信弃义乎!”
   蒯通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於汉王,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须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立功成名而身死亡不计其数……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蒯通复曰:“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之意也)。原足下详察之。”
   韩信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会夺我齐,遂谢蒯通。
   韩信深知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吕后以谋反罪骗韩信进宫,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内用菜刀砍死。
   韩信临死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韩信三族。
   不是天意,是人为。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后悔晚矣。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韩信之死,也有警示后人的作用。
   可惜的是,不少人明知故犯,错失良机,遗恨终生的悲剧在各个朝代继续上演着。大人物是这样,小人物依然,如今旧事重提,仍有现实意义。
  
   这是我身边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偏僻农村的父子二人,机遇一次次地光临,只因目光短浅,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结果错失良机,后悔莫及,遗恨终生。
   那是1950年10月的某日,天高气爽,万里无云,艳阳高照,风和日丽。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嘎”地一声停在微山湖西大田村的村口,立即引来许多好奇的儿童围着吉普车观看。这时,从吉普车里走出一位穿着灰色干部服的中年男子,打听王大山的住处。有几个热情的小孩,带着这位干部,曲曲弯弯地来到一家低矮的茅草屋门口,大嚷一声:“王大叔,有人找?”
   这时,从虚掩的草屋里走出一位身材魁梧、腰板硬朗、两眼炯炯有神的30多岁的汉子,问来人:“您找谁?”
   来人说:“我找王大山。”
   “我就是,找我有嘛事?”
   来人紧紧地握住王大山的手,激动地说:“我可找到您了,老英雄!我是沛县人民政府的吴秘书,我代表县政府给你送金匾来了,我代表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向您致敬!”
   这时,吴秘书把一块金匾,恭恭敬敬地交给王大山,并且说:“革命胜利了,您为人民立了大功,人民感谢您,这是县政府对您的奖励,您现在有什么要求,尽管向人民政府提出。”
   这时,有个学生看着金匾上的字,念道:“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这是毛泽东书写的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只有立过大功的人才能得到这样的荣誉。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原来给地主刘德才放羊的羊倌王大山竟是地下党的交通员。
   王大山的父亲是本村地主刘德才家的长工,他老婆得了伤寒病无钱医治,无奈借了刘德才10块大洋,为还刘德才家驴打滚的债务,王大山从8岁起就给地主刘德才家放羊抵债。直到土改时,他家分了地,才结束了放羊生涯。1938年,王大山秘密参加了共产党,组织上让他以放羊为掩护,当了微山抗日游击队的秘密交通员,出生入死,屡建功劳。革命胜利后,沛县人民政府考虑到王大山的历史贡献,组织上安排他到区政府当干部。谁知王大山一听要他当干部,说啥他也不干。当时他心里想:“革命胜利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船到码头车到站,我也该过太平日子享福了。当干部不如种地,不是有人说:‘20亩地1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庄家日子比啥都好。”话是这么说,但他的真实想法是怕当了干部吃亏,那时的工资用小米代替,每月才几十斤。再说当干部就得离开家,他刚刚娶了媳妇,也舍不得离开心爱的老婆呀!可是他对领导却冠冕堂皇地说:“我除了会放羊会种地以外,别的什么也不会干。再说啦,我一无文化,二无口才,我当不了干部。请领导好好考虑考虑,还是让我在家种地吧,或者让我给村里放羊也行!”
   领导苦口婆心地对他道:“万事开头难,但只要用心学,没有什么事学不会的。没文化可以学识字,工作嘛,边干边学,我看你行。”
   谁知王大山铁了心地想当农民,领导拿他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王大山的要求。不过,政府对他挺优待的,他在村里享受荣誉军人的待遇;后来在人民公社劳动,他拿最高工分;逢年过节,乡政府还给他送来慰问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王大山的生活却没有多大改变。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一想到自己当初没当干部,心里总是懊悔不已,恨自己一时糊涂,眼光短浅。他当地下交通员时,本村的刘洪元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儿童团团长,人家也没多少文化,自从他当了乡干部之后,上了1年干部训练班,又念了几年速成中学,如今已是县武装部部长,每月拿几十万元的工资(相当现在的几十元),多神气呀,穿着干部服装,出门骑自行车,一天吸一盒烟卷,而且各方面的待遇比自己好老鼻子了。悔不该当初一念之差,耽误了自己的前程。现如今后悔也没用了,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他一门心思地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当干部,了却自己没“当干部”的心愿。
   王大山的儿子叫王小虎,长得像他爹那样虎背熊腰,相貌堂堂。王小虎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是村里的第一个初中生。王大山想:“再苦再累也不能苦孩子,我一定要供儿子念高中,将来上大学,好在大城市里当干部,再也不能让他走我的老路了。”
   可是,事与愿违,就在王小虎初中毕业那年,他的对门邻居柳大妈来到他家给王小虎说媳妇,她给小虎的娘说:“姑娘是前村她表姐的闺女,叫萧燕,长得可水灵了。只是比小虎大三岁。”
   小虎的娘一听,眉开眼笑,高兴地说:“他大妈,那就让您多费心了。”
   谁知站在一旁的小虎听见女的比他大三岁,心中不悦。他嘟嘟囔囔地对娘说:“女大男小,多不合适呀,再说我还小啊,我可不要媳妇!”
   柳大妈说:“女大三,抱金砖,女大知道疼女婿。你要是见了这姑娘,保准你满意。”
   听柳大妈这么一说,王小虎的心有所松动,他答应柳大妈,见过萧燕再说。过了两天,柳大妈告诉小虎说:“萧燕的妈同意了,就是想亲眼见见你,你抽空去姑娘家走一趟。”
   王大山听了,心里乐呵呵的,他让小虎的娘亲自给他做了一身新衣服,又买了几斤点心,催着小虎去相亲。
   王小虎穿着娘做得新衣,显得十分有精神。他提着二斤点心,一路走一路思考,见了她妈说什么,见了萧燕怎么讲,要考虑周全,可不能丢份子啊。不知不觉小虎来到姑娘的家门,迎面碰见了萧燕。萧燕脸一红,没吱声。小虎看见萧燕,一下子惊呆了。他想不到天底下竟有这样漂亮的姑娘,真的像书上说的:眉清目秀,粉面桃花,肌色靓丽,天生丽质,婀娜多姿,犹如仙女下凡。他把点心交给萧燕的妈,说过几句客套话之后,就急不可待地随萧燕走到屋里。二人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他俩亲亲热热、甜甜蜜蜜地说了一阵子心里话,萧燕从心里喜欢小虎,小虎也十二分愿意。吃过午饭,小虎马不停蹄地回家了。他回家后,就对父亲说:“这门亲事我满意,但是我不想念书了,我要在家帮老爹干活。”
   父亲一听,肺都气炸了。他大发雷霆,怒骂道:“混账东西,不念书那可不成,我还指望你将来当干部,干大事呢!”
   王小虎并不害怕,他轻声顶了父亲一句:“当初你为什么不当干部?”
   王小虎的话声虽小,王大山听了却如雷贯耳,一时哑口无言,只是苦笑,心想:“有啥法呢,自己酿的苦酒,只有自己喝。”他扭不过儿子,只好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后来他自我解嘲地对人说:“儿子甘心做农民,不愿当干部,这能怨谁呢?撒什么种子,长什么苗啊!”
   自从王小虎与萧燕见面后,他俩隔三差五见一回面,热恋中的男女之事不必细说。转眼小虎一十八岁了,但还不到结婚的法定年龄(男20,,女18),他实在等不下去了,就虚报年龄,在乡政府领了结婚证。
   王小虎结婚后,夫妻恩爱,形影不离,劳动更加积极。不久,王小虎当了基干民兵的连长,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被评为县劳模,还是村里最年轻的共产党员。那时,村里经常放映露天电影,在放映故事片之前,总要加放新闻记录片,片头总是光芒四射的天安门。每当这时,王小虎总是腰杆挺直、双拳紧握、满面肃然,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就在这时,王小虎想当兵的念头一天天在心中滋长。
   机会终于到来了。有一年夏天,北京某部招兵,县武装部派人来到柳溪公社,要征护卫国旗、保卫天安门的士兵。王小虎得知后马上报了名。县武装部的人见了王小虎,喜出望外,因为眼前的这位青年,不仅政治上过硬,而且身姿挺拔、面相俊朗。他对王小虎说:“这个兵非你莫属了。”
   王小虎心里美滋滋的,当兵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怎能不让他高兴呢?不一会他的心又凉了,他不好意识的说:“我已经结婚了。”
   武装部的人说:“这没关系。”
   王小虎高兴得跳了起来,二话没说,抬腿就跟武装部的人走了。到了县里,马上进行体检,没想到王小虎的身体,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当时县武装部就发给他一套军装。武装部的人对他说:“你赶快回家一趟,把家里的事安顿好,后天到县武装部来报到。”
   王小虎走出县武装部的大门,找了一个僻静处,他把这套军装穿上,人显得更加威武了。王小虎高兴得一路小跑来到家中,他情不自禁地向妻子敬了个军礼,高兴地说:“我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军人了,我要到北京去当兵,护卫国旗,保卫天安门!”
   他满以为妻子听到这个喜讯会高兴得跳起来。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一听他要当兵,立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紧紧地抱住他的双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孩子他爸,你可不能走,老大刚会爬,老二还吃奶;咱家上有老,下有小,你走了,我一个人可咋办呢?”
   王小虎一见妻子这个样子,顿时傻眼了,他只好耐心地劝解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我当兵,是军属,生产队会照顾的,再说当兵转眼三年就过去了,那时我复原一定回家和你过日子,再也不走了。”
   谁知不管王小虎怎么劝说,萧燕就是不答应,她只是号啕大哭。这时,王小虎失去了决绝的勇气,心一下子软下来,他只好托人把那身军装给县武装部送去。
   自此以后,王小虎像变了个人似的,成天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没劲,尤其是没有去守卫天安门,成了他终生的遗憾。当他看电影再次看到光芒四射的天安门时,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掉眼泪。这时,妻子就会怯怯地问他:“你没去北京当兵,不会怪我吧?”
   王小虎总是摇摇头说:“不会,我怎会怪你呢?怪只怪我自己没主意。现在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北方的五大三粗的汉子难成气候,都是骨头软,贪妻恋子。”
   王小虎嘴上说不怪妻子,可心里却是怨恨的。这时他又像他爹王大山那样,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儿子身上。
   时代不同了,王小虎的儿子王浩,他没有走父辈的老路,他刻苦学习,志向高远,从小学、中学一直念到大学毕业,然后在北京一家大型企业当业务经理,终于圆了爷爷、父亲当干部的梦。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想到刚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小虎得了不治之症,遗憾的是他一辈子热爱北京天安门,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天安门。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王浩把父亲接到北京。父子俩来到天安门广场,王浩搀着父亲围着人民英雄纪念碑走了一圈,又沿着广场西侧边走边观赏人民大会堂。当王小虎离国旗杆还有十几米远的时候,他突然来了精神,挣开儿子,自己急切切地扑过去,抱着国旗杆仰望着头顶上的五星红旗,孩子般地笑了。
   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儿子说:“其实,我是有机会站在这里的,可惜那时我不争气,一时糊涂贪妻恋子,错失良机,遗恨终生。”说着流下了两行热泪。
   儿子理解父亲的心情,和声地对他说:“爸,咱在天安门前照个相吧。”
   王小虎一听,眼睛一亮,脱口应道:“照。”
   可是等儿子找来照相师,王小虎又犹豫起来。他不好意思地对儿子说:“你看我都成这个样子了,与天安门不般配了,还是不照吧。”
   王浩依父亲的意见,没有勉强,陪着父亲在北京玩了一天就回家了。
   王小虎回家后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他在临终前深情地对儿子说:“儿啊,我后悔了,那天,我不如在天安门前照张相,留个纪念。还有,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儿啊,你要记住:时不待我,机遇难得,稍纵即逝呀!”
  
   2014-6-12
  

共 584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借古今实际事例剖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哲理美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足足表明韩信是一位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人物,一位对国家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战死疆场,最后竟成了妒贤嫉能的汉王之刀下冤魂。剖析韩信生前之事,他完全可以自立为王的,但是他为了对汉王尽忠错失了良机。如果说韩信错失良机令后人为其惋惜,那么当代的王大山错失当干部的机会更令人啼笑皆非,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了儿女私情和眼前利益而错失人生选择实乃不该呀。前人摔跤后人防滑,当王大山的教训再度发生在其儿子王小虎身上时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应了那句“撒什么种子,长什么苗”的话了吗?非也,我们来看王小虎的儿子王浩,他就没有重蹈覆辙,他以自己不懈努力终于圆了父亲和爷爷当干部的梦,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和超越哦!不过,王小虎临终前能深恶痛绝的警勉儿子“时不待我,机遇难得,稍纵即逝”也算是大彻大悟咯!作者博古通今,总能在简单的事例中剖析深邃的道理令人叹服!感谢孙老师赐稿,邀握祝好!【友情编辑:秀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614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4-06-12 20:42:37
  人生苦短,每个人都应该把握好每一次机遇,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莫让错失良机的遗憾陪伴终生。问好老师,邀握祝好!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回复1 楼        文友:孙厚举        2014-06-13 06:37:05
  谢谢秀水美评,祝安好,开心快乐!
2 楼        文友:你猜        2014-06-13 00:03:02
  欣赏孙老师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孙厚举        2014-06-13 06:38:12
  谢谢留墨,祝开心快乐每一天!
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4-06-13 12:35:28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我们一起牢牢记住……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3 楼        文友:孙厚举        2014-06-14 06:30:03
  谢谢沁香美评,抓住机遇,再创辉煌,祝夏安,写作愉快!
4 楼        文友:袁梦雪        2014-06-20 09:28:40
  欣赏学习老师富含哲思,寓意深刻的精美文字,让我们知道,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要把握好时机,才能事半会倍,到达成功的彼岸。祝福老师才情飞扬!快乐永远!!
回复4 楼        文友:孙厚举        2014-06-20 10:42:33
  抓住在天涯的大好时机,一鸣惊人,展翅高飞,大展宏图,坚持不懈,定会获得成功!
5 楼        文友:袁梦雪        2014-06-20 09:29:21
  欣赏学习老师富含哲思,寓意深刻的精美文字,让我们知道,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要把握好时机,才能事半功倍,到达成功的彼岸。祝福老师才情飞扬!快乐永远!!
回复5 楼        文友:孙厚举        2014-06-20 10:43:10
  抓住在天涯的大好时机,一鸣惊人,展翅高飞,大展宏图,坚持不懈,定会获得成功!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