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时事聚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共同护航迫在眉睫

精品 【时事聚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共同护航迫在眉睫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14发表时间:2014-06-15 21:50:52

1月20日,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一所学校,学生们从老师手里接过成绩报告册,愉快的寒假正式开始。然而就在当晚,9岁的三年级学生小林却被发现缢死在厕所的横梁上,警方初步认定是自缢身亡。学校调查称,当天吃晚饭时,孩子外公外婆说爸妈不回来过年,小林的情绪很低落(1月23日新华网)。
   9岁稚童,正宜在父母跟前绕膝弄娇,却是连过年也见不上父母一面,其内心的被忽略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伤害可想而知。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平时缺少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就会造成不愿意与外界接触交流,形成内心封闭、行为孤僻、逆反冲动、迷茫偏激个性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可惜花蕾一般的年龄,生命之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枯萎了,小林自杀,折射了留守儿童的困境。说明留守儿童既需要亲情的给养,更需要法律和政策的援兵。
   一个9岁的孩子怎么会缢死在厕所里?新安晚报记者来到望江县华阳镇小林外婆家调查此事,见到了小林的父亲李先生。得知孩子出事后,远在福建打工的李先生连夜包车赶回了老家。李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孩子的自杀,我的心情十分沉痛,是我们做父母的监护失职造成的。我与孩子她妈在2012年初离婚,法院将小林判给母亲抚养。因为父母先后都各自组建了新家庭,两人都长期在外打工,再加上小林的爷爷奶奶已不在人世,所以小林一直随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生活。虽然说外公一家亦是亲人,但却无论如何代替不了父母之爱。”李先生承认,由于与前妻一家相处得不是很好,他平时很少与儿子通话。早知会这样,他宁愿不外出打工,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带着孩子穷点过就不会出事。
   小林的外婆对记者说:“外孙上午到学校领成绩单,10点回家和平常一样,并无异常表现,还让我上街帮他买笔芯回来。下午5点钟吃晚饭,我告诉他爸爸妈妈今年春节不回来了。他听了后马上眼泪汪汪,还是吃了两碗,就说去写作业了。大约6点多,发现外孙不在屋里,便让小林的舅舅去找这孩子,没想到竟然发现孩子缢死在厕所横梁上。见此情景我们一边向派出所报警,一边打120求救,当急救车赶到现场时,发现外孙已无生命体征。”随后,记者来到华阳镇派出所。副所长刘长青介绍说:“接到报警后,我们赶到事发现场,并向县公安局报告。经刑警队初步认定,小林排除他杀,系自缢身亡。”小林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有父母,但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他本应拥有美好的童年,但现实却促使他过早的有了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沉重喘息。
   留守儿童过年最想要什么?去年央视采编了一组镜头,一张张似笑非笑的脸上充满着疑问,回答记者春节最想要的不是花衣服,不是好吃的,而是盼望要爸爸妈妈回家过年,让人看后感到心酸。小林选择自杀并不是偶然的,而应是日积月累而最后爆发,父母不回家的消息,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我们从小林书包里,写给父母的遗书就可略知一二。爸妈:我是你们的孩儿小林还记得吗?在我很小的时候,你们就外出打工了,我和外公外婆相依为命。每天我都会坐在门前,望着那条窄窄的小路,等待着你们回来,期待看见你们那熟悉的身影。九年以来,我学会叫爸爸妈妈,却没有机会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我恨那一张张汇款单,是他们留住了你们回家的脚步。你们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吗?就是希望你们能早点回家,能守候在我身边见证我的成长。今天是放假的日子,我去学校拿了成绩单,数学又得了满分,老师表扬了我。快过年了,知道你们不回家的消息后,我好失望。爸爸妈妈,孩儿去了,不想让你们再为我操心,希望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找到你们,一家人每天快快乐乐再不分开。
   看了这份遗书,我的眼角也挂上了泪花,小小年纪竟这么执着、偏激,不懂得生命、死亡意味着什么真是可怜。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照管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大多数都是由爷爷奶奶照料,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虽然小林跟着妈妈过,但妈妈也常年在外打工。由于家境不富有,外公外婆在家还得种一大家人的口粮田、喂猪喂鸡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孙子。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有时小林还要承担家里部分家务事,对于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去关心。小林在老师、同学面前,也不敢讲话,常常感到自卑。随着父母离异,又组成了新的家庭,他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与其他小孩子比,感到有巨大的落差。
   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祖父母又忙于农活、家务,对他们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孩子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外公外婆也不是不心痛孩子,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只是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而小林总认为是被父母寄养在外公家,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毕竟不是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起居,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就逐渐形成,严重影响他的心理健康成长。现在,他做梦都在的想念春节可以与父母团圆见面,哪知爸爸妈妈不回来过年了,彻底击溃他最后的希望。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巨大,已超过6000万。专家估算,留守儿童中将近八成存在轻微或轻微以上心理疾病。有网友把这些留守儿童比作孤儿,我有同感。虽然他们在祖辈的照看下,只做到不让孙子饿、不让冻就行了,根本没有考虑对孩子心灵的疏导。再加上有代沟存在,水平有限,孩子也不听爷爷奶奶的管教。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学习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由此可见,不论父母有多忙,或存在其他各种原因,也应把孩子的事放在心上,尽力给他们较多的关爱,这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推脱不得。
   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交流,心中有话无法诉说,导致出现心理失衡是肯定的。当小林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时,就会失声痛哭。他完全把自己融进了歌曲之中自己很像路边的小草。有些时候总说爸爸妈妈再不回来,自己都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了。可见他是多么渴望父母的抚慰,给自己更多的温暖。对孩子缺少关爱并不是哪一个地方,带有普遍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极易产生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走向犯罪的倾向。
   并不是他们的父母不愿意带着孩子出门,到打工的地方去上学,而是我国的户籍限制不允许、条件不允许,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仅靠种田根本没有钱供孩子读书、就医、盖房。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却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实际上,这些孩子是被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逼迫父母把他们“抛弃”的。如果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孩子是家庭和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更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未来。如何才能给“留守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但是通过留守儿童事件的不断曝光,证明成效并不明显。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共同护航迫在眉睫,他关系到中国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除了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外,还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才能解决。希望相关部门创造条件,积极帮助农民工提高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自觉性、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正确对待务工挣钱和养育子女的平衡问题。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市、区)、乡(镇)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也是我国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取消户籍限制,改革学籍管理方式,为异地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期待父母、学校和地方政府尽职尽责,共同护航留守儿童的成长。为留守少年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让这些“留守的花朵”越开越美丽,杜绝自杀悲剧的再次发生。
   2014-01-2422:08:10

共 40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两部分,一部分以故事回放为主,一部分以作者的论述为主。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自杀后,家人的后悔和痛,我们更从孩子的遗嘱中看到了孩子心灵的需要。该部分以情动人,以情促使人去思考去警醒。文章第二部分,在故事案例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论述,中国留守孩子群体数量庞大,需要我们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文章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16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6-15 23:33:23
  最让人郁闷的就是,悲剧出现了才开始反思,而悲剧没有出现时,好像人的思维突然间就没有了似的,那时哪里想到孩子会出事?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