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小说】遗忘背后

精品 【梧桐小说】遗忘背后


作者:醉剑琴心 秀才,2547.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8发表时间:2014-06-17 14:18:41

湘西北地区,出县城30公里的金木山区,一场丧礼正在隆重进行。
   时值2014年的农历正月初十。
   初春的寒风吹得光秃秃的林稍呼呼作响。
   出殡沿途4公里,鞭炮一路轰鸣,震动着附近大大小小的山梁山沟,余音在山谷遥相传递回响萦绕。
   八大金刚抬着高大的棺材平稳缓慢地行走着;孝子孝孙、亲友,麻衣孝帽,在棺前护送老人上山;亡者的长子抱着遗像在友人的搀扶下,悲伤地蹒跚在棺前。招魂幡高高扬起,在前方引领亡者的西去鹤路。狮子、龙灯、洋鼓洋号、唢呐锣鼓,棺前棺后舞蹈扬歌相送,每逢人家聚居处便进行精彩表演。
   送葬的队伍长达一里路。
   山乡几里路的山民们都来围观、跟随,看寿终正寝的有福老人的风光丧礼。
   “听说是一个异乡人!”
   “她的儿女很多,都是有钱人。”
   “怎么会让一个远亲来赡养、安葬呢?这算什么孝道?”
   “有钱人好多都是这么做的。为了捞大钱,谁都愿意出小钱请人伺候自己的老人。”
   “确实的。我们村里这样的人也有。”
   ……
   围观的群体中不少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不过,笔者不太关心老人的丧礼和旁人的议论。
   笔者要关心的倒是老人的死因以及死因之因。
   我作为老人家庭的友好邻居,随老人的孩子们来到山乡,参加了老人的丧礼。
   从我手里所掌握的一些可靠资料来看。这高寿老人并不是完全死于身体病理,而是死于精神病理和自然规律。
   老人死前在医院全面检查过,基本一致的结论是:老人没有实质性疾病。心脏、肺部、血液、肝、胆、肾等都没有炎症。只是各脏器功能严重衰退。这是人老化之自然。老人的孩子们都是对我这么说的。她们有老人的体检单。
   不过,老人的孩子们还有老人的邻居,包括给老人提供丧礼场所的老人的第四个孩子的唐叔,都说老人死前患有严重的遗忘性障碍。
   遗忘障碍可以导致精神和生理病变,即长期的遗忘可以加速人脑萎缩,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营养吸收,以致于功能衰退、“油尽灯灭”。
   遗忘又是一般老人的平常特点。但这位老人的遗忘似乎与她的孤独情感有关。
   尽管心理学家对遗忘这样定义:“人之记忆库里的信息资料,彻底的消失了;或者是被后来的信息内容,完全给同化了”就是遗忘。一般的研究也认为,遗忘可存在于多种病态或正常人中。遗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顺行性遗忘,另一种是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主要是大脑对今后发生的事情很难形成或者不能形成新的记忆,但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包括儿时的记忆等。而逆行性遗忘是对过去的事情遗忘了,新的记忆还是能够形成。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病变时,有可能造成失忆。
   我们毕竟还是遇到了逆行性遗忘,而且在现代社会心理环境里,这并不是个别现象。
   心理学家的遗忘定义,包括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所做的系统研究,以及他的重要成果遗忘曲线,还只是从思维的角度来定义的。还没有认真考虑对象的非思维现象,如人格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对遗忘的严重影响。
   而在我所研究的专题中,从大量个例里归纳的一个虽不敢说是规律,但绝对是事实的一条认识是:人凡遭遇一次重大的情感变故,都会对他的记忆发生严重创伤。情感变故会以当前情感取代或同化过去情感,使人执着于一念而忘记过去,忘记周围,或忘记其它,以至于“郁气伤肝”,产生器官病变。
   老人的情感比较年轻人来说尤其脆弱,因而一件伤情的事对于他们来说,受到的打击力量是比较大的。老人的情感承受打击或孤独的脆弱系数往往是年龄的两倍,即在同一当量的打击情况下,40岁的人受到打击的力量是80单位、50岁的是100单位、60岁的是120单位,以此类推。而正常的人在接受120单位的打击后就会造成心理残疾,承受到150单位以上的打击后,就会带来直接的精神摧残甚至死亡威胁。
   在我掌握的情况来看,现代老人的情感变故除去个别家庭变故外,孤独伤情是最为普遍的现象。
   我走访的所有乡镇中,无论城镇老人还是乡村老人,可以说70%的生活在孤独或半孤独的环境里。
   现代化社会生活、现在化人生观念、现代化流动环境,还包括现代化家庭结构,都在严重对老人不利。
   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手段、技术手段对生活的影响,要老人面对的是抽象的人群,包括对打工的孩子、完电脑的孩子的交往也是抽象的。所谓“抽象”,在这里描述的是,老人和孩子们的接触,是单质的语音接触,是远距离接触,通过媒体手段的接触。这种接触,缺乏血肉亲验、眼神与面容交流的体验,以及体温体姿的感验。因而是机器语言都可以替代的。
   现代人的知识性改变着他们的交际观念、交际对象,老人渐渐成为孩子们和周围群体的多余人。他们常常被交际者忽视。
   现代青年男女,包括中年男女,大都在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运载下百里、千里、万里地到处流动,老人却只能成为他们的牵挂,成为孤守空巢的人。
   更何况在我们这个独生子女大国度里,成人了的独生子女的大量外流——求学、谋业、就职,往往忽视的就是老人。而在这一点上,受各种传统观念影响的老人却又总是支持独生子女的在外出息,从而牺牲自己的老年环境。
   总之,我们高度发展的社会其目前的机制还没有对老人予以足够的准备。
   我笔下的主人公,她的遗忘症,我认为主要是情感因素造成的。是能够大量地产生孤独情感的大小环境造成的。我给她的死亡前的或者说死亡过程的描述是:孤独——扭曲情感——发展遗忘——导致生理障碍——产生新的情感依赖——自然规律下的新情感依赖是杯水车薪——继续发展生理障碍——导致死亡。
  
   我笔下的主人公郑婆婆今年86岁了。
   郑婆婆爱打麻将的习惯没有改变。每天早餐后,便到隔壁陈婆婆家打麻将。来陈婆婆家完的都是70多岁的老婆婆,和一盘牌也就每人出一元钱,纯属消磨时光、打发孤独而已。可是郑婆婆最近老是输。原因是她常常忘记自己要和的牌,也忘记自己已出的牌。比如说,有一盘,牌落底后,本来是三五筒,和嵌四筒,可是,摸了两三圈,她把到手的四筒给扔了,结果这盘没有和。还比如说,有一盘,她把摸起来的八筒打出去后,对面的李婆婆拿过去和牌了,她硬说这牌不是她出的。为这些事她常和几个老婆婆闹别扭。像这样忘牌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后来这些婆婆们都不和她玩了。陈婆婆再也不去邀她,她有时候就自己上门来,可是,别人一见她坐到了牌桌旁,转身就走。
   郑婆婆的牌是打不下去了。她后来就不打牌了。
   不打牌了怎样打发自己的日子呢?
   郑婆婆虽然儿孙满堂,可是老伴去得早,两儿三女都干自己的事情,五个孙儿(包括外孙)也有的经商、有的读书、有的打工,更是没有时间和她在一起。儿孙们即使有闲时间,也和她聊不到一块儿,每天早晚来去,说了几句礼貌套话后就再也无话可说了。
   郑婆婆虽然身边有儿女,其实她没有完全进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孩子们也没有完全进入她的感情世界。孩子们越大,她与他们的感情距离越远。孩子们与老娘的交流,好像只是一种理性的要求。
   以前能够和她聊得来的陈婆婆、李婆婆,最近也不大来了。原因嘛,很简单,和郑婆婆说话越来越搭不上腔,你说东她说西,说过就忘,回答她的重复话好吃力。
   和儿孙们搭不上腔;和邻居搭不上腔。郑婆婆只能每天望着太阳等日落。而夜长难眠,还得数着窗星熬天明。
   郑婆婆孤独在满堂儿孙中;孤独在周围邻居中;孤独在牌也找不到人打,话也找不到人说的尴尬中。
   郑婆婆的孤独是精神孤独。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一年,由于长期没有足够的语言交流,她慢慢地有点失语了——衰退了许多语言的发音功能——有些常用词语尽管心有所想,但吐字不清、发音不准、表达不出,还有些话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也有张冠李戴的现象。郑婆婆自个儿内心也苦恼。
   失语发展着失忆。她由原先的玩牌忘牌到说话忘话,渐渐地扩大到吃饭忘碗筷、出门忘回来、拿到外面的衣物忘带回……
   一天天发展着遗忘的郑婆婆,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可是,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她的儿孙们只注意操劳自己的事,还没有对她引起重视。直到有一天,郑婆婆早晨出去,到吃晚饭时还没有看到人,家里找不到她,这才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天是个雨天。雨后的春风凉气袭人,一个80多岁的老人离家迷路在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家人们到处找。差不多20个小时过去了,还杳无音信,5个儿女急得吃不好饭,觉也不敢睡。他们跑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婆婆平时常去的地方,搜索打听了几遍,一点消息也没有。后来不得不到县电视台发广告,到大街小巷贴纸广告。
   第二天下午,有人打来电话,告诉家人说昨晚收留了一个被雨淋湿全身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婆婆,有点像他们要找的老婆婆的特征。
   他们急忙赶了过去一看。果然是老娘!
   收留郑婆婆的是一对60多岁老年夫妇。离他们家差不多7里路。据这对好心的老年夫妇介绍:郑婆婆雨中迷路后,又冷又饿,就坐在大门前的台阶上发抖。问她叫什么、住哪儿、孩子叫什么名字、有不有联系电话……她都答不上来。看她可怜,只好收留了她。
   感谢了好心的老年夫妇后,孩子们把老娘接回来了。
   吸取了这件事的教训,儿女们知道老娘没有了独立生活能力,于是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决定专人侍候老娘。
   可是谁来专职侍候呢?五个儿女商量来商量去,谁都不敢表这个态。
   无奈之下,老大拍板:五个儿女轮流带,一人一月转,抓阄认责。再大的困难也不要提!
   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了。不由人不同意!
  
   时光荏苒,转眼5个月就剩下最后三天了。
   老娘的事怎么办呢?这事得提前考虑。老大心里琢磨着。
   还能这么轮流转下去吗?这5个月,弟妹们的家庭都发生着变化。
   老大是郑婆婆的大儿子,今年62岁。他的儿子儿媳都在广州工作。儿媳二胎生了一对双胞胎,长孙要上小学了。学校离他们的住房较远,孙子得天天接送。一到8月下旬,他们是必须得去的。“孙子又没有外婆。什么事情都得由我们来打招呼。现在已经是7月了……”老大想。
   老二是郑婆婆的大女儿,今年59岁。她的丈夫已过世。儿子开超市,儿媳也在超市做事。她带一个孙子,搭带着侍候老娘本来是可以的。但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前天一跤,二妹的腿粉粹性骨折。自己的生活都难理了。看来她是带不成了。老大内心有些焦虑。
   老三是二女儿。今年56岁。她的家搬到了长沙,她的儿、媳都在长沙工作,孙子下学期转到长沙三中上高三。家里的房子这次卖了。儿、媳也是要他们赶快去长沙的。带老娘的任务能交给她吗?老大犹豫着。
   老四是二儿子,今年54岁,是公务员,在水利系统工作。弟媳在超市上班,孩子在上学,麻烦的是老四的岳母年迈瘫痪,全靠弟媳侍候。她还能再长期接受一个负担吗?老大感到要老四带老娘的话不好开口。
   老五51岁,郑婆婆的小女儿。她的家境就更不用说了。老公中风瘫痪,儿和媳妇都在深圳办厂,孙子由她带着上学。她的身体不太好。要她带老娘,好像也说不过去。老大很犯难。
   伺候老娘的事真的成大麻烦了。
   老大再也拿不出主意了。
   于是又召开家庭会。
   会议结果,大家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请保姆!
   保姆进门了。
   保姆每天给郑婆婆做饭。每天给郑婆婆洗衣、端茶热水。每天带着郑婆婆到公园散步。每天收拾郑婆婆丢在这儿那儿的东西。每天陪郑婆婆闲聊。
   一眨眼,一个月过去了。郑婆婆的生活安定,日子正常。
   老大姊妹五人的家庭,各按照各自的安排干自己的事情,一切都显得顺利。
   可是,8月的一天,老大突然接到保姆打来的电话:她不干了。
   这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辞工?
   老大赶快联系老四、老五了解一下:看是不是保姆有什么要求没有达到。
   老二的腿没有恢复,还不能动,老四找到保姆。
   保姆说干不下去了。
   原来,郑婆婆虽然生活安定了,但遗忘症的病情却在一天天加重。
   她硬说儿子给的钱,明明放在枕头底下,保姆一来就没有了。
   保姆知道她是自己忘记了地方,也没有太大的在意,只是帮她在屋子里的旮旮旯旯到处找,有几次都找到了。
   但郑婆婆总对保姆不放心,她趁保姆不在时,经常转移放钱包的地方。
   这样转去转来,1000多元钱又忘记了地方,保姆怎么找也找不着。
   可是郑婆婆就肯定是保姆偷了,直接向保姆要。
   这还是小事,保姆没有拿心也不惊,她知道这是郑婆婆忘记了地方,找到就没有事了,再说对她的儿子也说得清。

共 1148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遗忘背后》作者娓娓道来的是“湘西北地区,出县城30公里的金木山区,一场丧礼正在隆重进行中。”人终归都是要老的,人们常说养儿防老“怎么会让一个远亲来赡养、安葬呢?这算什么孝道?”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本文中的“郑婆婆今年86岁了,儿孙满堂,老伴去得早,两儿三女,五个孙儿(包括外孙)。”通常看来是何等的其乐融融啊?而“郑婆婆”确是远亲来赡养、安葬。郑婆婆的大儿子,今年62岁了他也到了需要子女们来赡养的年岁了。在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有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相对来说,将来就是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位老人。像本文的情况是要值得社会来关注,如今如何赡养老人是一个重大问题。深情的笔触,充满正能量。欢迎赐稿梧桐,推荐阅读。【编辑:彩石桥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17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石桥畔        2014-06-17 14:20:53
  欣赏精彩美文,欢迎赐稿梧桐,远握!
回复1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17 14:54:28
  谢谢鼓励。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有太多的无奈。
2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17 14:54:10
  谢谢惠赐雅赏。编辑辛苦了。琴心遥握问好,祝编安!
醉剑琴心
3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17 15:06:16
  小说是一种写实。现实提供的是一个可以多角度理解的现象。经济社会里的人是不是注意了老人的物质赡养而忽视了精神赡养?老人的孤独与遗忘的责任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社会如何救救人们的心灵?包括唐叔还有老人的孩子在内的人是不是也正面临着老人的遭遇?大家可以多多指点。作者先谢了!
醉剑琴心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6-17 19:47:21
  祝贺醉剑琴心老师喜摘精品,恭喜、恭喜。问好,祝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6-17 21:02:27
  谢谢江山文学,谢谢梧桐社团社长、编辑和文友,你们的惠赐雅赏是对我的鼓励。琴心遥握问好!祝晚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