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腊肉的故事

精品 腊肉的故事


作者:鳌山晓月 白丁,7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9发表时间:2014-06-22 15:56:57


   李虎成是李家沟有族谱以来,第一个走出山里,到县水利局上班的人。
   有一年,当沟里人都还在为每人四两肉过年发愁时,他雄纠纠地提回了10斤猪肉。老婆牟庆华顿时两眼放光,兴奋得一把将男人摁在床上又亲又啃。要知道,那可是在煤粮米面油布肉蛋糖酒等生活用品,都奇缺得凭票供应的70年代。
   庆华五官端正,两条辫子又黑又亮,笑起时,圆圆的脸儿像葵花盘。当姑娘时,曾在公社宣传队呆过,能歌善舞,就是肤色黑了点。
   那时农村太穷,如哪位姑娘嫁给了吃国家粮的男人,无形中,身份就比一般农妇高出了一大截儿。因此,嫁了好男人的庆华,就养成了爱显摆的臭毛病。就连吃顿干饭,也争着往人多的地方站,何况这次恁大块肉,心里美得啊,连阴沟里窜出的耗子,看着也顺眼多了。
   庆华把肉放进筲箕,端到大门口,在太阳的光晕里,半眯着眼,像抚刚出生的婴儿样,先细细摸娑着每一寸猪肉,摸娑够了,然后才绣花儿样,用毛夹子慢慢拈猪皮上的黑毛桩。她边拈边抬头四下打望。
   哦呀,我的娘耶!这么大块肉……哪来的?
   看到过路的乡邻,个个惊来嘴张得像灶门,她先是笑靥如花答道,我家虎成单位发的劳保,旋即又一脸为难地把猪肉往说话人眼前一递,苦笑说,你看嘛,这么多毛,害得我……说完,边活动手腕,边用眼角瞟对方。见对方一脸的惊羡,她嘴角不由自主往上扬,眼就眯成了条好看的缝儿。
   肉用盐渍好,用柏丫熏成腊肉。每天早上,庆华都拎出来挂在大门口向阳的墙上,晚上又收回去。她心里盘算着如何把它分成三份。一份自家过年吃,一份孝敬爹妈,一份正月十五请客。
   腊肉被晒得黑里透红,阳光下,除了散发着浓烈的香味儿,还油汪汪的有种琥珀色光芒,诱得沟里人即便绕道,也要从庆华门前过。为的是过过眼瘾。有的过完眼瘾,也不走,就在挂着腊肉的墙根儿,沐着冬阳扯闲篇儿。
   一天下午,墙根儿又聚了群过眼瘾的人。
   五保户庄老头儿那鸡爪子似的手,边游走在破衣拉花,布满虱子蛋的棉袄缝儿里,边望了眼腊肉说,天下之菜,莫过于把腊肉切成条熬盐菜,起锅时放点青椒,那样,我准能吃它冒冒的三碗。说完,喉结在松垮垮的颈子上下滑动了几下。
   喉中如漏气风箱,发出丝儿丝儿声的李齁包儿反驳道,乱说,腊肉应该炒,炒蒜苗,再加点豌豆豉,那样,那样,我准能吃一,一,咳……咳……话都没说完,就被连连的咳嗽打断。大家嘻哈打笑戏谑他,哈哈!你娃说话都齁痨气喘的,还敢吃腊肉,齁死你。
   皮肤粗糙得像皮革的队长婆娘王桂花,正低头纳鞋垫儿,听了俩人的话,抬起头鄙夷地说,哼!你们这些“保佬倌”别把东西糟蹋了。腊肉生成是要吃原汁儿原味的。蒸好后马上切成手掌大的薄片儿,借着那股热气儿拈到口中,在舌头上打几个滚儿,化渣不说,吃完嘴巴半天都是香的。
   队长婆娘的话,让现场响起一片吞咽声。
   从川北嫁到沟里的“竹杆妹”用细得像哄娃娃睡觉的声音说,我们那方,一般都把腊肉拿来熬糍粑。腊肉熬糍粑?有这种吃法么?突然间,有人质疑了起来。人们回头,才发现庆华不知何时站在了墙根儿。见有了庆华的加入,“竹杆妹”一下子来了精神。她斩钉截铁答道,有!我们那方过年时,家家户户桌上都少不了这道菜。见庆华似信非信,“竹杆妹”说,我都会做。先把糍粑用香油(菜油)炸成金黄色,凉后切成寸把长,筷子头厚的三角形。再把煮熟的腊肉切成寸把长的小方墩,又把每个小方墩切成筷子头粗细的肉条,但肉皮千万不能切断。随后把腊肉放进锅里炒。炒出腊油后马上起锅。将锅冼涮净后,加点水,再放进水糖(红糖)。水糖熬化后,将腊肉和糍粑同时放进锅里熬。熬到水糖用锅铲能拉出尺把长的金黄色丝子时,就可起锅了。那时,装在碗盘里的每块腊肉,都像朵花儿似的开放着。顿了顿,她又细声细气讲道,小时听老辈人讲,腊肉就拿肉,糍粑香浓绵软,是日子过得绵长有味道。水糖长长的金丝儿,代表钱财不断。花儿样的腊肉块,是花开富贵的意思。说到这,“竹杆妹”看到庆华脸上有了信服的表情,就说,牟嫂嫂,过年你试一回吧。庆华笑眯眯点点头,好,今年过年我试试,但糍粑……
   没等庆华话说完,那个头上像扣了个鸟窝似的棒捶苕娃,伸长颈子咽泡口水说道,去去去,不要说腊肉糍粑了,就是每天有两碗干饭下肚,老子这辈子就算没白来世上……
   大家望着腊肉,你一言我一语扯到天麻麻黑才散伙。
   等人走完,庆华把腊肉取进屋,心里美滋滋盘算着,过年如何做一回腊肉熬糍粑。
   第二天一早,庆华照例把腊肉挂出去晒。走到挂肉处,她突然一阵眩晕,接着身子轻飘飘像悬在了半空。想嚎,嗓子眼儿却像有棉花堵住了。过了好一阵儿,才声嘶力竭,虎成……虎成……的叫了出来。惊悚的叫声,吓得门外树上几只麻雀扑啦啦地冲向天空。
   虎成正在上茅厕,听见庆华那喊声,活像遭人强暴了似的,瘆得慌。于是慌忙提起裤子跑了出来。顺着庆华指的地方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儿。腊肉不见了。
   庆华的心象被人拽下扔进了沸水锅,“妈耶”一声嚎了出来。虎成立即捂住她嘴,小声道,这不是哭的时候。这事儿绝不能声张,要这样,然后把嘴附在庆华耳边嘀咕一阵,庆华听后,抹干泪出去了。
   路上,庆华的心一如头顶的天空。阴霾低沉。她爬坡上坎,借口看年货备得如何,在别人家进进出出。表面嘘寒问暖,实则恨不得生出八双眼,把屋里的旮旮角角看个底儿朝天。她使劲儿嗅着空气,想嗅出点儿腊肉气息,但失望了。
   第二天,她心痛地把家中珍藏着,用来过年的白糖,用小瓶装好。出门见到小孩就悄悄哄到半边,然后用小勺挖点糖喂到孩子口中,再问孩子家中吃腊肉嘎嘎没有?还让孩子把小嘴张开让她闻闻。但她又失望了。
   第三天,她和虎成分别旁敲侧击了几个重点嫌疑人,但仍一无所获。庆华绝望了。
   第四天,又急又气的她再也忍不住了。
   这天,她一改往天的倒饬风格,大清早往门前堰埂一站,左手捏一大把谷草。右手拿把菜刀,活像个夜叉婆,扯起嗓子,有板有眼骂道,上沟下沟的贼娃子给老子听到,骂到这里,她用菜刀狠狠砍一刀谷草。做人莫歁心,欺心遭报应,骂你的娘,我不忍心,骂你的子女,同族同根,我就骂你,偷我腊肉的贼娃子,是猪是狗是畜生……
   庆华就这样骂一句,砍一刀谷草,砍一刀谷草又骂一句,骂着砍着,唾沫乱溅,草屑乱飞。
   见仍无动静,急火攻心的她换了种骂人方式-----诅咒。她边哭边咒道:偷老子腊肉的哟,你没得好下场。三十晚上噻,就要见阎王……吃老子腊肉的哟,你穿心烂肚肠,来世变牛马噻,都要来还账……
   声调有如花腔女高音,迂回曲折,一咏三叹,时而悲恸欲绝,时而惊心动魄。迢声夭夭,迭宕起伏,简直是哭的比唱的好听。
   原来庆华在公社宣传队,除了唱歌跳舞,还学过四川金钱板,在这节骨眼上,不仅把特长派上了用场,还发挥到了极致。
   庆华就这样愤怒悲伤,悲伤愤怒地在堰埂上弄了个把时辰。虎成虽也愤怒,但更心痛自家女人。于是将庆华哄回屋说,不就一块腊肉吗,明天还你就是了……庆华一听,火烧脚背似跳起来,你说得轻巧,今年过年,一人才发四两肉,那腊肉说不定早进了贼娃子肚子里了。说完又哭声大作。虎成又安慰了一阵,就回城里了。
   第二天,虎成从城里弄来台水平仪架在门前。沟里人见了,都围上来问是啥东西。虎成神神秘秘地说,这是国防科委最新研发的新产品,是我到驻军部队去借的。他边调试边对周围的人说,这仪器不仅能隔墙看东西,连厚厚的大山都能看穿。
   水平仪调好后,虎成挨家仔细扫了一遍,然后对着沟里大声说,父老乡亲们,明人不做暗事,那块腊肉我已经照出来了,为保你的面子,我就不点名了。人嘛,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你哪里拿的,就放回哪里,保你无事。如果知错不改,莫怪我惊动公安了哈。
   照个毬啊,就你那玩艺儿,吓麻雀都没得用,还吓人。庆华又好气又好笑的在心里骂男人。
   那夜,对找回腊肉已死了心的庆华,照例在老公怀里呜呜哭一阵,骂一阵,然后和泪睡了。
   第二天一早,庆华下意识跑到墙边一看,啊!那吃惊比她丢腊肉更震撼。腊肉挂回来了,只是右下角吃去了一小块。不过没关系,在剜去的缺口上,用缝衣针别了一元四角钱。
   庆华又嚎泣起来……
  

共 32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令人心酸而又搞笑的故事,在物质匮乏的年代,10斤猪肉制成的腊肉成了村子里羡慕的对象也成了庆华炫耀的重点,有关腊肉的各种美味吃法渲染的沸沸扬扬,然而在墙角晾晒的腊肉却不翼而飞,这个要了庆华的命,绞尽脑汁也没有找到腊肉的下落,而丈夫虎成弄来一个水平仪架神秘秘地说这是国防科委最新研发的新产品,不仅能隔墙看东西,连厚厚的大山都能看穿,最终腊肉失而复得。小说语言精练幽默,对于细节描写尤为细腻,真实再现了遥远岁月的贫困生活和人物的心理,值得一读。荐读。【编辑:1121672144】【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24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6-22 15:57:34
  小说文笔细腻让我们又回到了遥远的年代。
回复1 楼        文友:鳌山晓月        2014-06-22 19:56:34
  看这句话,编辑好像经历过哪个年代。“我猜的哈!
回复1 楼        文友:鳌山晓月        2014-06-22 19:57:45
  看这句话,编辑好像经历过哪个年代。“我猜的哈!
2 楼        文友:鳌山晓月        2014-06-22 19:52:29
  谢谢编辑的评论和推荐。问好!
生于饥饿 长于动乱 热爱文学 喜欢写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