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一路南下一路情(散文)

精品 【菊韵】一路南下一路情(散文)


作者:土著人 秀才,144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4发表时间:2014-06-23 00:17:05
摘要:儿子考上海南大学,开学前半月,我和媳妇请了长假去送他,顺便回了趟老家。


   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
   儿子考上海南大学,开学前半月,我和媳妇请了长假去送他,顺便回了趟老家。
  
  
   一、哥俩好啊,三星照
  
   大庆到北京,北京到岳阳,再飞海南岛,一路南下,有点“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架式。
   儿行千里母担忧,出门前,儿子的行李整整装了三大箱,除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之外,媳妇还塞进去不少管头疼脑热的药,南货、北货比楼下超市还要齐全。
   凌晨三点,列车缓缓驶进岳阳站,下了车,离老远儿子就看见了他大伯父在出站口等我们。
   我从八六年离开老家到东北,每次回家都是大哥接站,他说车站人多,贼也多,还是防着点好。所以,在出站口,只要看到大哥的身影,我便觉得格外踏实。
   昨天的一场大雨,街道上显得格外地清新,老爸、老妈也早早地起床,一直在等候我们的归来。
   天放亮了,我屁颠屁颠地陪老妈去市场买米粉,路上遇见不少熟人,张叔李姨地叫着,对不上号的,省略姓氏,嘻哈着与人说话,怕人家觉得生分。回到家,老妈切了二两瘦肉,剁成馅,不大工夫,端上来几碗热气腾腾的米粉。
   老爸碗里的米粉,没放一点辣椒,儿子、媳妇的份量明显地比大哥、大嫂的要多,老妈最少,只够一筷子头的,妈说她平时不怎么吃早餐。
   上午九点钟,妹妹一家子带了孩子回来,妹夫姓熊,一直在码头上开车,外甥几年不见,个头比他爸要高出一两公分,精瘦,见面就邀了儿子出去打篮球,口口声声要单挑,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老妈中午随随便便搞了一桌子的菜。中间海碗装的是啤酒鸭,上面油汪汪地泼了一层红辣椒,看着就有食欲。妹妹端上来的一盘红烧鳝鱼丝,香味扑鼻,不用猜就知道是用紫苏叶子炒的。以前哥每次捉了鳝鱼回来,我特有眼力见,转身跑了出去撸紫苏叶,一个夏天下来,隔壁菜园子里的紫苏,差不多都让我撸光了,紫苏叶大片的有半手掌大,扯光了不要紧,下场雨三五天又能长出新叶来,只要不连根拔,是不会挨骂的。
   儿子眼皮底下的是湖藕炖排骨,藕分菜藕和湖藕两种,菜藕切丝,炒着吃脆生生的,便宜的也要四五块钱一斤,湖藕比菜藕贵一倍还要拐一个弯,吃起来比土豆还要面乎。另外老妈还炖了只老母鸡,鸡是嫂子年前回娘家时带回来的,妈一直留着没舍得吃。
   桌上少了啥,也少不了梅干菜扣肉和珍珠丸子,这两样都是老妈的拿手菜,从她二三十岁开始,一直做到了现在,手艺越来越精湛,这两道菜是儿子的最爱,百吃不厌。老妈头些年来东北,做得次数多了,我也算是得到了一些真传,基本上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只是着色上没有老妈的黄灿,刀工没有老妈的细致,口感没有老妈的滑嫩。
   吃扣肉时,老妈总是抢着把皮轻轻地撕下来,夹到两个儿媳妇的碗里,我也想尝尝鲜,好几回差点就进了我肚子里,却让老妈生生地从我嘴里抢了过去,喂给我媳妇吃,说是女人吃了美容,男人吃了白搭。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老妈是真疼儿媳妇。在老妈的心里,总是把儿媳看的比女儿还重要,所以家里的婆媳关系就如母女关系般的融洽和睦,让我们做儿子的心情也格外舒服。
   老妈做的珍珠丸子个个是精品,码在盘子里,堆成山高,晶莹透亮,松软可口,都说众口难调,但这道却倍受家人喜爱,有多少吃多少,桌上最先撤盘的肯定是它。
   晚饭更加丰盛,一大家子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半大孩子上不了桌。人多喝酒热闹,老爸高兴,跃跃欲试也要意思意思,给老爸倒啤酒有窍门,倒得越快,泡沫就越多,看上去满满一杯,其实也就四分之一的量。老爸的身子骨比不上年轻人,少喝,老爸下桌前跟儿媳妇连着“拚”了三杯,杯杯见底,喝完了,老爸还要把杯子在空中扣过来验货,赌狠说:“滴酒罚三杯”,两个儿媳妇自然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不应战的道理。
   儿子高考完事,彻底放松了心态,刚跟他姑父喝完,又跟他伯父对吹,不喝不喝喝进去四五瓶,假以时日,不出三五年,他敢跟你叫板:“哥俩好啊,三星照啊,四喜财啊,五魁首啊,六六六啊,七个巧啊,八匹马啊,快喝酒呀”。
   哥俩好的感觉,真地是好。
  
   二、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
  
   回家的第二天,高中同学领了他媳妇开车过来,接我们去张谷英村玩。
   张谷英村四面环山,号称“民间故宫”,是湖南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居古建筑群落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离桃花源不过百十里地。
   我们到的时候,正赶上午饭,炊烟四起,厅堂内外到处都能闻到辣椒的呛味。
   “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中老人、妇幼居多,老人仨仨俩俩,摸玩骨牌玩,妇道人家,在兜售自家的山货。
   打小我就在岳阳,却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城外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好去处。在村子里转悠了一个半小时,同学张罗了一桌农家饭,煸炒土鸡、清水烧鲫鱼、豆豉腊肉,正宗原味,红蓍秧、南瓜藤,掐尖小炒,十分的清香。
   几杯小烧入肚,渐入佳境, 退休后若是来此安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青藤柳树,小桥流水,不也跟陶公差不多吗?
   从张谷英村返回市里的路上,接到高中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是晚餐定在街里的某某餐馆,男男女女一大帮,都是一个班的同学。
   车子直接开到饭店门口,桌上二十七八年没见过面的同学有好几个,没等进屋,同学早已定了基调:“不醉不归”。头十圈,一人提议,全场响应,后十圈,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大多成了私交,喝到最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酒足饭饱,一行人邀了出去品茶,闻讯赶来的又有三位,又有了许多话说, 天南海北地聊,无拘无束,聊完孩子,聊社会;聊完叙利亚,聊美国;聊完世界风云,聊老公,聊媳妇。
   到家时已是后半夜,家里人都睡下了。
   第二天晚上的酒席,是高一团支部曹书记张罗的,地址选在“百姓人家”,出门前我特意做足功课,将每一个同学的名字,默念了许多遍,生怕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乍上酒席,我学东北人样,满满一杯白酒干进去三分之二,留三分之一“养鱼”,男同学女同胞,每人跟着扪了一大口,儿子刚开始还比较矜持,象个文化人,架不住三劝两劝,也投入到战斗之中来,把他妈交给的任务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没大没小跟同学们搅在一起,频频举杯,完全抢了老子的风头。
   后来我打电话让妹妹过来,把他接走,这才算消停。我提了酒瓶,挨个敬一圈回来,脚步不再走直线,顛三倒四,语言也不再连贯,嗓门也大了起来。
   后半夜,同学打车送我回家,虽有些醉意,但我还是清醒的,我感受着同学间这份浓浓的深情,仿佛又回到了校园,一起重温寒窗苦读,一起体验患难真情。下车时,我握着同学的手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
  
   三、凤凰牵情,从文故里读《边城》
  
   到张家界的第一天,沿青石板道走金鞭溪大峡谷,峡谷曲折幽深,泉水潺潺,水清见底,戏水的鱼儿,一乍来长,路边的树木,不认识几个,两边的花也叫不上名,走出峡谷,没觉着累,苗家阿哥、阿妹在路边兜揽生意,不少景点都有专人拍照,六寸相片收二十块钱,不贵。
   通往山顶袁家寨的路有两条,一是爬后山,二是去前面坐观光电梯,儿子跟着导游去坐电梯,我心痛钱,领媳妇爬山,美其名曰:锻炼身体要紧,没等爬十分钟,才知道自己这把年纪,要想爬到山顶,比登天还难,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挺,走五分钟,休三分钟,看着眼前这条小道,不知道尽头。
   徒步上山的人不多,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进山的时候,媳妇在公园门口买了一条披肩,我拽着前面,媳妇拖在后边,嘿哟嘿哟地往前行。路边捡到一根细木枯棍,戳在地上当拐杖使,好歹也走了一段。
   “哎……,唱山歌也,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险滩,湾又多喽湾又多……”,每次刚起头,山谷那边就冒出来几句,一样的民族唱腔,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六十八分,勉强及格。我发现:爬山时,边走边唱,不知不觉中又能走出二里地。
   第二天,导游又带我们逛了逛杨家寨、天门洞等地方,在杨家寨子里第一次看到有关赶僵尸的文字介绍,仅凭一张黄纸贴在僵尸的脑门上,就能把僵尸从千里之外赶了回来,连飞机、火车、轮船都不用,我想破脑瓜子也没搞清。
   带着种种好奇,我们离开了张家界,去凤凰古城。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跑了四个多小时,下午五点多终于到达目的地。这次来凤凰前,媳妇和儿子提出一定要在吊脚楼上住一晚上,听听沱江流水,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最后我们相中一家名叫“迟来居”的客栈。
   吃完饭下楼,华灯初上,街道两边店铺,卖姜糖、擂茶、猕猴桃干的之类占多数。姜糖店的门口,青年光了膀子,拎木锤,“叮咣、叮咣"地往下石臼里砸;银器店里银器师傅坐柜台后面,持一把小小锤”当当“地敲,将那银器打得锃亮;几家卖葫芦的,美工正现场作画,绘的是花鸟鱼虫,柜台上有一套大号的葫芦,画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 ,就连李逵的胡须一根根都能数出数来,只是价格昂贵,要好几千;一些打扮时尚的学生,坐在店铺里,不停地在那鼓身上来回地摩挲,间或用手在鼓的边缘敲,便能演奏出美妙的曲子来,那种鼓上下稍粗,脖子却细,背在身上,有点象当地阿婆割草用的竹篓。
   桥洞里,男孩女孩在尽情地欢唱,唱的是当下流行的曲子,男孩坐在石凳上,抱着吉它,低头拨拉着,脚底下搁置一顶牛仔帽,反扣着,里面有许多十块、一块的钞票,儿子走过去,不声不响地放进去一张二十元的票子,寻一空闲位置坐下来,大声地跟着一帮年轻人唱了起来,因为离的远,我不知道儿子唱得如何,看他嘴型,似乎踩在了节拍上,儿子高中三年,学习紧张,当爹的在家从来没有听他唱过歌,就连小声哼哼也没有。
   我和媳妇站在那二十多分钟,当大家唱周华健的《朋友》时,我也跟着大声地哼哼,“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朋友一声,我会懂”,想到儿子高中三年,风也过雨也走,也打过也骂过,有过泪有过错,到底自己还坚持什么?
   儿子坚持留在那四处漏风的破桥洞,我们俩又四处逛了逛,在一间不知名的书店里,挑了两本书,一本是《边城》,另一本是《从文自传》,沈先生的《边城》,家里其实有好几本,只是版本不同,里面不少精美插图,有点江南古镇的意思。
   晚上十二点回到“迟来客栈”,因为送孩子出来上学,才有幸跑到沈先生的故里来,先生一九八八年去世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作为同乡,早就应该惶惶恐恐地过来,众多的店铺中,之所以相中了这家“迟来客栈”,也有一层道歉、久违的意思在里边。在客栈的阳台上,躺坐在藤条椅里,能清楚地听到沱江哗哗的流水声,对面店铺里,灯火阑珊处不时传来酒吧里青年男女的歌声,看不出打烊收摊的意思,这就是先生笔下的边城吗?此情此景,令人嗟叹。
   儿子大概是半夜两点多回来的,他上楼的时候,鞋踩在吊脚楼的木板上,格叽格叽作响。
   第二天早上,沿着城内小街小巷往前走,两边清一色的明清宅院,现大多做了商铺,“沈从文故居”淹没在一片闹市区中,四方小院,全都是木瓦结构,天井、卧室、柴房和茅房,普通民宅该有的都有,看不出异样来,先生家的四面砖墙上,悬挂着不少旧照片,先生分头、面庞清瘦,着一袭灰色长袍,戴圆边眼镜,看不出“乡下人”的架子来(先生常年却以“乡下人”自居)。
   沱江上泛舟,是凤凰古城旅游的最后一项,说是舟,还不如说是单浆的划子,这在江南随处可见,从虹桥上游不远处的那个人工水坝开始计时,十来分钟的水程,沿岸都是些保存百年的土家族吊脚楼,黑色的鸬鹚扎着猛子下去,每次都能真地叼出鱼来,硬咽在脖子那,鼓鼓囔囔地,撑船的艄公,即兴唱一段《水乡情歌》。
   “凤凰真美 ”,画家黄永玉说的就是这吧,真想喊了那位“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进酒馆,要二两茴香豆,好好地喝上一盅。
  
   四、娘亲舅大,二舅的盛情深深地感动着我
  
   离开凤凰,我们马不停蹄地往二舅家赶。汽车在国道上奔驰,我一边欣赏儿子的睡姿,一边欣赏一路上的湖光山色,或许是在外居住久了,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觉得格外美丽诱人,一路的风景尽收眼底,铭刻在心,一股强烈的乡情包围着我。
   到二舅家时,已经是晚上九点,舅舅、舅妈热了饭菜等我们,喝的是乡下酿造的米酒,睡的是铺满了稻草的木头床,一股稻草的香气环绕在周围,有种夏天睡在田间地头的味道。

共 790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仿佛置身其中,跟着作者一路南下,感受着一路的深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亲情友情无处不在,又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只是不善于发现不善于总结而已,作者用细腻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送儿子上学这一路,感受到的真情厚意,读来深受感动。推荐大家阅读!赞!【编辑:叶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25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禾        2014-06-23 04:52:18
  细腻而生动的文字,描述的是人生的美。欣赏着,仿佛身临其境。祝福儿子,祝福所有的朋友!
回复1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06-23 10:34:39
  谢谢小禾的点评,一路走来,确实感受到亲情、同学情,欢歌笑语了一道。
2 楼        文友:叶雨        2014-06-23 09:57:27
  土著写文章特点就是细腻,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一般,把你带到文章的例子行间!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06-23 10:45:33
  儿子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当家长的心里就象是有一块石头落了地,虽然儿子的学校不是特别的理想,虽然道路遥远,虽然他本人还是想着复读的事,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觉得比较满意的,回去这一道,父母肯定是要见的,祖坟肯定也是要去的,伯父父母叔叔婶婶,舅舅舅妈那也是必须要去看的,同学也是要见的,来去来回十五天,各个地方走马观花一般,时间匆匆,情谊却越发地坚实,越发地浓。
3 楼        文友:馨月        2014-06-23 21:06:36
  土著人的文字朴实无华,“形散神聚”地驾驭能力,使整篇文章一气呵成,人物描写细腻真实,表达出来的亲情与温暖的爱的魅力,让我们感动,欣慰!
回复3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06-24 07:28:42
  从最北端走到祖国的最南端,八千里云和月,一条主线贯穿下来,那就是“情”字第一,“情”字挂帅。
4 楼        文友:乔木意杨        2014-07-16 15:47:13
  很美好的时候,孩子上了大学,大人还没老,还记得自己上大学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时候。孩子上大学了,开心的事!
5 楼        文友:木子梅子        2014-10-31 09:49:30
  你的一路南行很滋润啊,羡慕。
回复5 楼        文友:土著人        2014-10-31 12:24:49
  其中味道,过来人都知道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