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猪婆山上不老松(散文)

精品 【海蓝】猪婆山上不老松(散文)


作者:清泉之韵 进士,8876.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4发表时间:2014-06-27 22:41:32
摘要:他曾经是中越战争中叱咤风云的普通一兵,后来成为一名驻守祖国南大门的一名将军。没有人会相信,当他退休以后,回到故乡重新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的事迹虽然很普通,却感动了很多人。

【海蓝】猪婆山上不老松(散文) 夜色渐渐浓郁,他淡定地卧在新铺的竹凉席上,刚刚关掉的台灯,还留下一丝丝脉络一样的桔红。薄薄的窗纱取代了厚重的窗帘,几只飞蛾由于没有了刚才的灯火,趴在窗纱外拍打了一会儿翅膀,疲惫而无奈的撒下一抹粉灰,似乎欲重觅新的火光。
   他微闭双眼,似乎倦意并未立刻袭来。山里的夜不像城市那样,到处是车水马龙扬起的吵杂声,更没有空调外机日夜不停的轰鸣。山里的村庄,夜晚静得出奇,谁都不愿意立刻的闭上眼睛,错过夜莺如笙如笛的演奏,放弃聆听青蛙那多声部合唱的美韵。
   朦朦胧胧,虫鸟的嘶鸣时远时近,若接若离,一拨一撩的消失在山坳。安然熟睡了一个整夜的山农们,被生物钟唤醒,花香氤氲再一次被晨风吹来,东方又一次露出了一片纯净的白,生命又将在这一天绽放出新的色彩。
   杜凯文退休回到家乡文林镇已经整整十三年。他和往常一样,凌晨4点钟起床,5点钟上山,快及午时下山,在家吃个中午饭,清清静静的睡个午觉。下午2点半上山,6点半下山。周而复始,不厌其烦,任其数伏数九,不分春夏秋冬,就这样,在山里一呆就是十几年。
   昨晚,村支书古月林过来同他商量大米销售的事,他说,去年全村收割的这17万公斤优质晚稻依然存放在乡粮管所的仓库里等待市场行情。他仍然说,“你是一村之长,完全可以依照决议全权负责处理。不要总是大事小事都要凑在一起议”。
   他又对村长说:“时下这批稻谷很抢手,最好的办法是制成大米,山里山外都要有自己的门面,最好是在省市电视台做做广告,通过媒体唱响自己的品牌,让我们村的大米渐上档次,然后腾出手来消化周边几个乡镇的多余的晚稻,同样制成商品粮,明码标价的进入市场。但一定要上档次,这种没有化肥农药的绿色大米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将它送到千千万万家庭的餐桌上”。
   杜凯文的想法,令村长频频点头。他决心,加大宣传力度,先发动附近乡村的农技员加大良种培育力度,号召村民扩大播种面积,以精耕细作获得优质高产,以现代科学管理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塘背坞村这十来年,那是一年比一年好,山绿了,水也清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随着植树造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不但实现了全面的脱贫,还有更多的家庭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所期盼的亩产过千斤,实现林茂粮丰,生活小康已经不再是梦。然而,谁也不会忘记,今天的好日子可离不开我们的文凯兄。没有这位从部队退休回乡老人尽心竭力的想办法出主意,和无私无悔的解囊相助,就没有我们塘背坞村现在的好年景”。古月林感慨地说。
   是啊。全乡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十几年,杜文凯给村里修桥、铺路,帮扶困难户,带领村民建立香菇、茶叶、脐橙销售合作社,创办优质大米,客家米粉,客家娘酒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每户农民增收至少的也有四五万元,乡亲们都感恩戴德,说杜文凯是军队里送来大好人,是这一方百姓的大救星。
   杜文凯当年参军时,是一个连稀粥没吃饱过一餐,身上衣服都没得穿的苦孩子。由于父亲因上山挖药材不慎从悬崖摔下而丧命,从四岁开始就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含辛茹苦将他拉扯长大。在他16岁那年,由妈妈亲自将他送到公社去体检,也许是感动了接兵部队的首长,尽管相差两岁,但最后还是被部队破格应征,从此走上了从军的人生。
   杜文凯1968年入伍,1979年已经是某部钢刀三营营长的他,奉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他以能打仗硬、敢肯硬骨头的营长著称,在该师全体官兵眼里,是一个传奇式的指挥员,更是首长眼里称道的战斗员。战友们不会忘记,当年在老山前线接替125师进攻复和,打下孤山,控制了平江渡口,架桥沟通两岸,打通了水口关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北上高平,与160师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再冒雨连夜奔袭广渊,歼灭越军595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236人;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公里,哪里危急哪里去,显示了钢刀三营优良的战斗作风,因而还受到了军区党委的表彰和许世友同志的特别接见。
   自古英雄磨砺出,从来纨绔少伟男。杜文凯还在上小学时,就曾听爷爷说,“我们的新中国是从蒋介石政府留下的废墟上诞生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建设好,才能是其强大起来。不但需要你们这一代还需要你们之后的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爷爷的话他一直都铭记在心里。
   1970年,17岁的杜文凯参军来到福建前线的守备三师。他第一个任务是在东海前线那最高、最危险的无人礁修建瞭望塔。他身上系着绳索,悬在风很大的24米高空作业,冒着危险完成任务,从此得名“夜铁袍”。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杜文凯主动请缨参战,多次和敌人短兵相接,凭着勇敢和智慧立下一次又一次战功,“夜铁袍”的名声也在部队越传越响。
   十年前,武夷山脉的某深山发生一场大火,杜文凯担任前线总指挥,他带领5000军民,两天两夜未合眼,将大火扑灭。庆功宴上,龙岩地委副书记带头敬他一碗白酒,杜文凯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竟然当场晕倒在庆功宴上,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后仍然大呼“扑灭北山的余火,控制好南面的防火沟!”。“夜铁袍”的威名远播武夷,盛传客家山乡。他在我们的年轻士兵眼里,就是个传奇。而在他自己的回忆中,他在那个岗位,那个地方都是普通一兵。
   凉秋八月,东海之滨的空气分外清爽。多少年来,他总爱坐在海边那一块他熟悉的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这一天正是中秋节刚过,属于大潮的最壮观时刻。他瞧见了在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在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浪花,猛力冲击着海边的礁石。他看着那一块块,一墩墩满身尽是深沟浅窝岩石,已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他的面前忽地展开一幅大大的银屏,银屏上的章章节节,帧帧频频好似有意要展现在他的眼里。此时此刻的杜文凯,似乎看见到了过去的童年,看到了天真的少年,还看到了父亲佝偻的身影,满头白发的母亲;他还看到了当年母亲亲自送自己参军参战离家门时的情景。而如今这都成了历史,很多的故事也只能储存在记忆的芯片中。
   2009年秋,55岁的杜文凯从某军区司令的岗位上转业到地方。地方党政曾经按照部队建议,本来要将杜文凯安排在省直机关,待到了退休年龄,就留在省城安享晚年。然,老杜退休时婉拒了留在城里享受优厚生活的照顾,而是义无反顾的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在县城以东20多里的一个荒山脚下,找了几个村民,盖起一座简易房子,没有水、电,就一个人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
   “我这个人,不爱喝酒,不爱唱歌,更不爱打麻将,唯一喜欢的就是作田和种树。”杜文凯说,他就喜欢呆在青山绿水的大自然里,只要走进大山里面,就有畅快又自然的呼吸。他希望生命终止的某个时候,也能静卧在这个翠竹青青,山岚氤氲的群山之中。
   十多年前的塘背坞村还是一片穷山沟。那是因为文革后期,那些百年古树都被革委会的败家子们伐了个一干二净,曾经鸟语花香,溪水潺潺的猪婆山原始森林,在眨眼之间变成了荒山秃岭。“当我看见猪婆山这大片大片的荒山横亘于眼前时,心扉的痛彻就跟刀绞一样的难受。”杜文凯对乡亲们多次这么说。
   好几届政府曾试图将这些宜林荒山发包给私人,但一些老者总是吹冷风说,“谁承包谁吃亏”。当杜文凯退休回乡以后,他就不信那个邪,毅然决然的包下430公顷荒山,拿出将自己的转业时部队给的安置费以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那些钱全部拿去购买树苗和药材苗。因为没经验,他当年就遭遇过惨败:四万棵杉树苗,三万颗油松苗几乎全部死光,20亩水面放养的三万尾草鱼和颈子岽新栽种的金线莲中药都被暴雨冲走。这场浩劫一下损失掉20万元,第一次投入,通通打了水漂。杜文凯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似乎认识到光有干劲还不行,凡事都得讲究个苦干加巧干。为此,他请来林业专家、农业专家到山上给他们讲课,按照专家的办法反复尝试,不断投入。天寒地冻,他还在山上干活,摔断了腿,因治疗不及时,竟患上风湿性关节炎。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后,他不顾家人反对,回到山上继续种树。
   三年后,他的付出终有回报:绿油油的树苗装点了荒山,山下的金线莲、蓼刁仔、半钩藤等引来了不少药材收购商。此后的塘背坞不但是青山绿水新景色的林中小寨,药香氤氲遐迩闻名的中草药种植出口村。13年,杜文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一共栽种了23万棵树,面积面积超过140公顷,是他承包荒山的三分之一还多。当第一阶段造林结束后,他给参与挖坑种树的乡亲发工资时,很多人还不半信半疑。
   看到他种树、种药材有了效果,村里人纷纷向他请教,杜文凯倾囊相授:“现在种树是投入,可你不能看眼前,15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这些杉树和油松就会逐一成材,以每根杉树30元来计算,一棵成年油松每年30斤松脂来算,杉树的收入至少也有五六十万,松脂收入也在20万元以上。你说这山里还有什么比种树更值得期待的呢?树茂林密,涵养水源,我们这里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就能凸现出来,到那时就能重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新农村。”杜文凯给乡亲们算长远账说。
   不少村民动了心。杜文凯暗自高兴,因为他终于看到了这里的老表们觉醒了,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躬身搞开发了。为此,老杜继续花钱请专家给乡亲们讲课,又有十几户村民开始包山、种树、种药材,昔日的荒山,如今变得一碧万顷,苍翠鲜绿。“我的目标是把家乡变成生态山、生态沟、旅游村,将山山岭岭步道修通,使之成为旅游村、观赏林。春来有野菜、有鲜活,秋天来有酸枣、皖鱼、有螃蟹、有优质大米;届时物产丰富景色美,那时候富裕起来的家乡赣南大地最具代表性的小康村,乡亲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孩子们不用到山外上学,青年人不用出远门去打工去拼命。”杜文凯微笑说。
   除了种树,杜文凯尤为乡亲们设计了另外一项蓝图:利用山林间种木耳和香菇,而且由于光照、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宜,光这两项山珍,每户村民每年就增收3000多元。
   “人这一辈子,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名利金钱都是身外物,真正留下的东西是在人们心里。”这是杜文凯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也是这么做,他从部队转业回来的级别不算小,退休后的优厚薪酬,光维持正常的吃穿是花不完的。他说:“能够将这些剩余的钱给乡亲们做点什么,为子孙后代留点什么,心里才不会难受”。
   十几年来,杜文凯的退休金加存款,花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钱累积下来也足有八九十万,至今还没见到一分回头钱。这些钱一半花在种树上,另外一半花在带乡亲致富上。
   十多年年前的塘背坞村落后、偏僻,老百姓要到文林镇办事,最近的路被一条大河斩断,河上的小桥年久失修。杜文凯回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桥。他几经周折,终于争取到省交通和水利部门31万修桥资金,但这些钱仅够材料钱,连付座桥工人的工钱也不够。他找来原来在工程兵部队的老战友帮忙,在一个天寒地冻季节里,在现代化设备的帮助下,本来要一个月的活,山民们竟然在是三天时间就干完了。从此,天堑变通途,塘背坞和附近几个村的山民,原来到文林镇绕道要一个多小时,而大桥修通之后只需十几分钟。人们奔走相告,赞许感动。
   造林的工夫很累,没有春秋冬夏,不分数伏数九,就跟愚公移山那样,每天挖山不止。可老杜却从来没有哼哼喊一声苦,嗷嗷叫过一声累。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如今造林成果凸显。然,一心一意为了父老乡亲的杜文凯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又开始想着让更多的人富起来,新的蓝图也在他的描绘之下。
   杜文凯看见还有不少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的村民,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巧子可行。在这穷乡僻壤要寻找一个致富项目,的确很难,难就难在没有人来穿针引线。为此,老杜他没少费脑筋,三番五次的到农业科技部门请求木耳培植专家,为众乡亲传授和培训香菇、木耳等种植技术。以此同时,老杜他通过各种渠道,拓展买方市场,确保生产销售两不误。
   然而,小农经济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甚至表现得还很顽固。老杜他虽然掏空了所有积蓄,相当部分群众还是担心赔钱,甚至还有人怀疑,他这么积极是不是利用他们的劳动力来肥他自己。但是,这些对于老杜来说都不值得计较,他认为农民确实也有他们的难处,也是没钱就越是钻钱眼,就越是谨小慎微迈不出实质性步伐。为此,他又自掏五万元,给村里买来制香菇、木耳菌种用的灭菌锅作为公共财产使用。他为消除乡亲们的疑虑,让乡亲们敢闯敢试,他首先带头试种,公开制菌种的全部工艺和程序。终于培育出优质上乘的香菇、木耳。这些年,为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通过一些在部队时的战友,通过他们打通了省市两级人脉关系,终于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到25万元农业发展专项补助,给村里建立木耳培育基地。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现在村里成立了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合作社,几乎所有的山农都种植了香菇、木耳等具有高品质的山珍,仅此一项,每家每户增收就达5000多元。

共 94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杜凯文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里,父亲早逝,妈妈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十六岁时,他应征入伍,从一名普通战士,到某部钢刀营营长,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到武夷山脉的大火现场……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茁壮成长,终于成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杜凯文退休后,他没有按照上级的安排在省城安度晚年,而是回到家乡文林镇,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农民。整整十三年里,他花光了毕生的积蓄和工资,给村里修桥、铺路,帮扶困难户,带领村民建立香菇、茶叶、脐橙销售合作社,创办优质大米,客家米粉,客家娘酒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每户农民增收至少也有四五万元。“我的钱是人民给的,用省吃俭用节下来的钱反馈给社会,反馈给父老乡亲也是我长久的心愿。”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高尚的情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的商场,在贪图享乐、腐化成风的官府,杜凯文显得不合时宜,但就是这种不合时宜,彰显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今天,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祖国的梦想,中华民族的梦想,这个梦想到底是什么?杜凯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朴素的言行,向我们表明了最正确的答案。“这个梦不是一个人过得好,一个人的幸福,而应当是让更多的人与你一起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分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富裕繁荣梦。”“人生在世不能光想着自己,应该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我虽然不是雷锋,也不是焦裕禄,但我能够凭我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也算无愧于父母的养育和国家、军队的培养。”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杜凯文那样,一心为民,一心为社会,那么,无数个人的梦想,就能构筑成中华民族最华丽的篇章。最美不过夕阳红,杜凯文的人生之路是辉煌的,他退休之后的选择更是值得大书特书、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他是普通的,又是伟大的,就是这些普通的人,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散文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极富感染力。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红叶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629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秋        2014-06-27 22:45:03
  杜凯文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只要有了他那样的精神和情操,中华民族之腾飞指日可待。欣赏佳作,问好朋友!
文载道,诗言志,不亦乐乎!
回复1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4-06-27 23:24:23
  谢谢红叶秋老师给予的编辑和点评。辛苦您了,问好并祝您晚安!
2 楼        文友:锦妤        2014-06-28 21:58:08
  出门了,最近常常在外面跑。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4-06-28 23:07:56
  辛苦了。谢谢社长百忙中抽空关注!问好,晚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