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安康农机厂的峥嵘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安康农机厂的峥嵘岁月(散文)


作者:镜吾 秀才,182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1发表时间:2014-06-30 07:29:24

【春秋】安康农机厂的峥嵘岁月(散文) (一)安康农机厂印象
   我来到安康农机厂,直接到铸造车间对面的木模车间,放下行李,铺好床铺。然后和两位木模老师傅打过了招呼,就找王厂长报告我回来了。王厂长很高兴,说铸造车间铸件废品率很高,特别是磨面机的壳体,十个有九个不合格的,让我帮助车间主任王世民找找原因。我告辞,来到铸造车间,看见王世民正在车间里忙活呢!他正在训这个工人,吵那个工人,那些小青工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听他吵。
   他看见了我,立即跑了过来,很热情地问长问短。接着,他热情地带我参观一下农机厂的环境和机器设备。
   农机厂的大门正对着一排平房,王厂长的办公室兼宿舍就在右数第二间;右数第三间是政工股股长老腊办公室兼宿舍,政工股当时相当于厂办工室,兼管组织人事,是权力很大的股室;右数第四间是工厂医务室,有一位从部队转业的卫生员担任厂医;最左边的一间是技术股办公室,也是厂技术股代理股长谢武的宿舍;最右边的一间是厂工人工程师陈南芳的宿舍兼办公室。总之,除了厂医务室,农机厂的高层人物都在这里办公和休息。
   以厂大门为中线,正对厂门的左边是生产区,也就是车间区;正对厂门的右边是行管生活区——有生产股、会计股、供销股、技术资料室、后勤股、食堂事务管理室,以及工厂材料仓库、工厂职工食堂、茶水炉、配电房、发电机房、女工宿舍、男女厕所等等。
   工厂的单身职工,多住在厂内两间很大的集体宿舍里,一间住有30多人。还有一部分带家属的普通职工,住在农机厂大门对面山坡上的油毛毡搭建的简易房子里。我因为来厂工作最晚,集体宿舍已经无法安排,只好与几位铸工挤在木模车间里。
   我们首先参观了铸造车间,车间面积不小,就是设备简陋,连吊运重物的行车都没有。车间里有30多位青年工人,其中一小半是女工,都是新招收的工人,从农村招收的工人占一大半,文化水平较低,最低的只有小学毕业;城市招收的工人多是下乡知青,文化水平要高一些。车间最南头大门外有两座化铁炉,一个是老式小化铁炉,勉强可以熔化生铁,生产铸件;另一座是新式的冲天炉,外观很漂亮,炉身漆着橘红色的油漆,通到加料口的梯子,漆着绿色的油漆,但是又不是按冲天炉基本规格设计建造的,矮胖矮胖的,有些像58年大炼钢铁时建造的炉子。我问王世民,这座炉子是谁设计建造的?王世民告诉我,是农机厂的工人工程师、七级工陈南芳设计建造的,开过两次炉,就是铁水温度太低,无法浇铸。放在那里供上级领导来厂时参观。
   “哦!这炉子太矮了,炉子内径与炉高度不成比例呢!这哪能熔化铸铁呢?”我随口说了一句,没有想到这不经意的一句话,给我惹了祸,最后逼得我离开了农机厂,离开了安康。
   王世民没有吭气,接着带着我参观了一下农机厂其他车间,整个厂区的厂房都是新盖的,铸造车间厂房最大,其次是机加工车间,车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十多台各式崭新机床,最大的车床是630车床,还有牛头刨床,铣床,钻床等,这个车间老工人较多,还有两个大学生也在开机床,一个是交大68届毕业生赵泰安,一位是西安农机学院68届毕业生向君。接下来是装配车间,也是钳工车间,这里的工人多是西安机械技校毕业生,都是20来岁的棒小伙子,也有三位西安农机学院毕业生在这里当工人。其他,还有锻压车间,焊接车间,钣金车间,喷漆车间等等。全厂职工130多人,其中大学生就有10多人,厂部技术股只有两名65届和67届西安农机学院毕业生,其中年龄较大的叫史秉银,他不爱管事,只管技术资料和质量检验;另一位瘦瘦的、年龄和我相仿的叫谢武,代理技术股长,管理全厂生产技术工艺,爱吵吵,总是在和车间主任们吵架。其他的大学生都在当工人,人才浪费,十分严重。
   王世民还带着我拜见了陈南芳和他老婆。陈南芳50多岁,河南人,瘦瘦小小的个子,看起来和和气气,但是城府很深。如前所述,他有一间宿舍兼办公室,就在王厂长办公室的隔壁,他的宿舍里有张绘图桌,绘图板上还摆放着几张图纸。他很客气地和我握了握手,寒暄了几句,那派头,我觉得他好像是这个厂的厂长。他是王世民的师傅,两人关系密切,他的老婆也在铸造车间上班,是泥芯组组长,是那种有些阴的女人。
   王世民又带着我去食堂管理室买了饭菜票,到会计室领了工资,报销了回家的路费;又到生产股领了工作服、反毛牛皮鞋(只有铸工才有的)、劳保手套和肥皂。说实话,王世民对我的确是很不错的了。铸造车间就我一个大学生,物以稀为贵吧!
   晚上,我就住在木模车间里面的临时宿舍里,心里想着造船厂的妻子,有些伤感。但连日的旅行劳累,使我昏昏睡去,睡得很沉,很沉。
   (二)牵挂是揪心的,牵挂也是幸福的
   晚饭是在造船厂食堂打的饭,造船厂工人多,有300多人,食堂自然要办得好些。吃过饭,天已经黑了,过江的渡船已经停运。我只好向东步行5公里左右,到安康大桥,然后过大桥到江北,再沿着汉江往回走,翻过两个小山包,就到了七里沟农机厂。妻子一直送我到安康大桥头,我要过桥了,执意让她回去。小夫妻洒泪而别。这样绕大桥步行回厂,大约需要2小时。
   牵挂是揪心的,牵挂也是幸福的,我每天兴冲冲地下班过江,和妻子共进晚餐,然后她送我到安康大桥头,每天能够见到妻子的面,心里热哄哄的,在安康桥头分别时难免洒泪,但当我独自一人走江北偏僻小路回厂时,心里还装着妻子送我时的依恋之情和欢笑声,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流落在外头。”我们夫妻俩与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两地分居,相隔千里的夫妻们相比,不知强到哪儿去了。
   (三)我们终于在农机厂安了家
   就这样,晚餐相聚,夫走妻送,泪洒桥头,然后走U字形路线回厂的生活过了10天左右,机遇来了。这时已是1972年春节临近,农机厂的工人大半都是家在安康县农村的,要过年了,哪有心思干活呀!车间里的工人纷纷溜号了,就连车间主任也借故请假了,农机厂里冷冷清清的。我发现,铸造车间前大门左边有三间放工具的小房间,靠右边的一间是王世民的办公间兼休息室,他有时在这里召集班组长们开会;靠左边的一间塞满了车间的铸造用工具;中间一间,有两个干部摸样的人住在这里,进进出出。我观察到,这一天,这两位干部,打起了背包,走出了房间,离开了工厂。我就向木模工曹师傅打听这两位干部是何许人也?曹师傅告诉我,是县上派下来的整改工作组,现在回家过年去了,过完年,大概是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再回来。曹师傅建议我去找找王厂长,借用这间工具间半个月,你们新婚的小夫妻也好团聚,过个年。
   我谢过了曹师傅的提醒,立刻找到了王厂长,说了想借用工作组房间的想法,并且再三表示,工作组来了,我就搬出来。没想到,那好心的王厂长就答应了,把那房间的钥匙交给我了。我飞快地去开了门,一看,虽说是工具间,也有8平米左右,墙上没有粉刷,只涂了一层粗糙的砂浆,房间后面有一个方形的小窗子,上面装有几根钢筋,有些像监狱。因为那窗外就是厂区外了,是一大片山坡,可以看见有农村的孩子在放羊。房门在房间的右边,房门左边的墙上,开有向内对开窗门的大窗户,窗户上也装有钢筋栅栏。房间正中,吊有一个白炽灯泡。.房间里只放有用四个骑马凳搁起的两张单人床板,分左右放着,其他家具一概没有。我收拾了一下,就急急忙忙坐渡船过了江,看见妻子正坐在宿舍床上落泪,因为造船厂工人们也在忙着过年,想到我们新婚夫妻连房子都没有,万感猬集呢!我拉起她就跑,告诉她:“我们有房子过年啦!”
   我们过了江,来到农机厂铸造车间工具间,妻子推开门一看,左边的单人床板上已经铺上了我的被褥,右边的单人床板上放着我新买的几个搪瓷碗;靠门的窗下放着我从车间搬来的一个烤火用铁煤炉——铸造车间就在旁边,有的是木炭,焦炭,煤块,煤炉里燃烧着熊熊的火,房间里很暖和;墙上我还贴了一幅年画,妻子高兴极了,云里雾里,我们好像是相会在银河的鹊桥上,感到无比的幸福。
   春节期间,工厂食堂师傅放假,食堂关门了。我就去买回了一口铝制炒菜锅和一个钢精锅,还买了一些菜,就在工具间炉子上做饭,妻子娇媚地笑着,一个劲地夸我做饭好吃。我还邀请留在安康过年的交大校友来“我家”聚餐,庆祝我们的新婚。菜放在左边的空床板上,大家站着吃饭,其乐也融融。
   春节过后,听说整改工作组不来了,我很想来个“刘备借荆州”,赖着不还房子了。我见到王厂长就躲,倒是王厂长喊住了我,说:“别躲了,那间房子归你了,小俩口也不容易,总得有个窝哦!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得想办法,把铸造车间生产技术问题解决了。”
   “没问题,我一定解决。铸造车间的问题主要是出在铸铁熔炼上,就是说出在化铁炉上,铁水温度太低,无法浇铸。我在交大实习工厂铸造车间就和师傅们一起建造过新式化铁炉,我想重新建造一座新式多排小风口三节炉,希望您支持我。”我坚定地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决心以实际行动报答王厂长对我生活的关心。
   “好!我没有看错你,你就放手干吧!昨天我们厂党支部研究了,任命你为铸造车间副主任,主管车间的生产技术工作,和王世民搞好团结,把铸造车间生产搞上去。”王厂长笑眯眯地说。接着带着我,找到王世民,告诉他对我的任命。然后召开铸造车间全体工人开会,宣布了对我的任命。
   “士为知己者死。”我初来咋到,王厂长就如此信任我,我决心,就是拼上命,也要把铸造车间搞上去。
   于是,我们终于在农机厂安了家。每天一大早,我先起床,脸盆里打好热水,杯子里盛好凉水,在牙刷上挤好牙膏,轻声叫妻子起床,等妻子洗漱罢,我都要在房间里热情地吻别妻子,然后送她到渡口,坐上渡船,看着她到对岸,看着她的倩影消失在造船厂前那排白杨树林里,才回厂;晚上一下班,我就到渡口迎候妻子过江,然后夫妻双双把家还。觉得日子过得很惬意、很幸福。
   周日,我想给小家庭做一些简单的家具,就主动给木模工曹师傅家人画肖像,换取曹师傅用废木料给我做了一口木箱,这算是我们家第一件家具。我又用做三节炉时氧割下来的废弃圆形钢板做桌面,在那下面用角钢焊上四条腿,用砂轮磨去钢板边缘的毛刺,用砂纸打磨光了以后,刷上油漆,还用不同颜色的油漆画上几条金鱼,就做成了一个漂亮的圆形桌子。曹师傅还给我做了一个单人骑马凳,吃饭时,我坐骑马凳,妻子坐在床上(我们把两张床板拼在了一起,成了双人床),夫妻俩坐着吃饭了。
   那时节,兴起用煤油炉子做饭热潮,但是煤油炉子很贵,一个要30多元,我们一月工资才50多元,买不起。一次,我们去百货商店逛,发现那里在处理煤油汽灯,3元一只。我突然冒出一个主意,于是就我买了两只。回到家,我把它改装成了一个煤油气炉子。具体做法是,把灯的上半部取掉,换成一根窝成圆形的紫铜管,把紫铜管焊接在储油灯座上,紫铜管的内圈下部的正中,打一个孔,焊接上原汽灯的喷嘴,我再用针灸用的银针将喷嘴钻大一些,最后在紫铜管的顶部焊接上一个直径5公分的铜盖子,就改装成功了。我是做了多次试验,才成功的。这种气炉子,用煤油最好,用柴油也可以。在灯座里装满柴油,用原灯座上带有的打气筒打气,一打开阀门,油就成雾状,从喷嘴中喷射而出,一点火,铜盖子的四周就呼呼地冒出蓝色的火焰,比商店卖的煤油炉子的火还要大。原灯架刚好成了支锅子的架子,在那上面煮饭,炒菜,十分方便。工厂里有的是柴油,提一桶,放在床下,可以用一个月。说实话,这是我的一大发明,可惜那时没有申请专利一说,真够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了。我还改装了一个气炉子,送给了安康军分区的老顾,他高兴极了,他在军分区小卖部买了两斤白糖送给我们。
   我还用废木板,自己做了一个小书架,固定在墙上;用废木条,自己做了一个小方桌,做了两个小木凳子。有时,我和妻子在屋外,放上小方桌,坐着小凳子吃饭。我们一般是到食堂买回主食,如馍馍,浆水面片(就是酸菜面片),然后自己炒一两个可口的菜。小俩口亲亲热热地吃饭,那感觉真好!妻子总是夸我菜炒得好吃,说完,总是浅浅一笑,那真是“秀色可餐”呢!
   春节过后不久,到医院检查,确认妻子怀孕了,我更爱妻子,更宠妻子了。回想那一段日子,真是觉得比蜜还甜呢!
   (四)书生意气,奋勇直前
   1972年的春节过后,我一边在休息时间里经营我的爱巢——小家庭;一边在上班时间内,大刀阔斧地改造铸造车间里的落后设备,新建一批先进的铸造设备。首先开刀的是化铁炉,我说服王世民同意,设计建造了规格半吨的三节炉。顾名思义,三节炉,就是分三节,最底层一节是储存铁水的,一般是不用搬动的,固定在地面;中间一节是是关键部位,有送风带,三排小风口,铸铁的熔化带就在这里;最上面一节是加料以及预热铸铁用的。我亲自在钢板上划线,用氧割枪下料,然后用八磅大锤把钢板砸成筒形,亲自焊接,完成了炉体的结构建造。还配套制作了起吊用三脚架,中间挂上铁葫芦(就是滑轮组),就可以吊装炉体了;制作了加料舷梯,工人可以方便地向炉子里加入铸铁,焦炭,石灰石等配料。最后,王世民主动来帮忙,他亲自砌筑炉筒里的耐火砖,涂抹耐火泥,我们俩相互配合,就把崭新的三节炉建成了。

共 93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读完以后,令人心情十分沉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作者怀着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的书生意气,努力工作,使落后的铸造车间迅速地变了样。然而得到的是保守势力的攻击和排挤,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调离安康。本文有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同时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根本弊端:“他们宁可看着车间外废品堆成山,也不来找我。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农机厂是国营的,损失是国家的,他们毫不心疼。”本文语言朴实流畅,有真情实感,有感染力。推荐阅读。【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4-06-30 07:32:02
  安康农机厂的挫折,是作者新的起点。后面一定更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镜吾        2014-06-30 10:46:59
  初生之犊不怕虎,敢割掉老虎的尾巴——这就是当时的我。今生无悔!
镜吾
3 楼        文友:潮仙        2014-07-01 06:50:42
  安康县革委会一方面通报批评了安康农机厂等工厂;一方面组成工作组到安康农机公司整那位写告状信的经理,最后免除了他的经理职务。欣赏佳作。问好!
4 楼        文友:秋觅        2014-07-06 20:55:15
  复审理由:这篇文章,叙述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作者怀着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的书生意气,努力工作,使落后的铸造车间迅速地变了样。然而得到的是一些人的攻击和排挤,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调离安康。本文有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同时揭示了计划经济下的弊端。”本文叙述生动,语言朴实流畅,有真情实感,有感染力。推荐精品。
秋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