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军警】刘德天:环保志愿者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杂文)

编辑推荐 【军警】刘德天:环保志愿者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杂文)


作者:陶凯龙 进士,795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6发表时间:2014-06-30 13:00:21
摘要: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情。同样,环保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公众的参与与政府的支持同等重要。”

【军警】刘德天:环保志愿者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杂文) 刘德天:环保志愿者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本刊记者陶凯龙
   23年的时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不长也不短,新生婴儿长成成人。二十三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好的年龄,而在中国的民间环保史上,这二十三年是中国民间环保的起点与发展阶段,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间环保组织必将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对于一项事业来说往往承载着太多的苦辣酸甜的艰辛。
   生于天津的刘德天,退休前系《盘锦日报》高级记者,现为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辽宁省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黑嘴鸥保护协会自1991年4月创建以来,发挥专家智慧、依靠政府决策,先后保护黑嘴鸥繁殖栖息地50余万亩,使黑嘴鸥数量由1990年的1200只增加到如今的8000余只。
   德天坦言,爱上黑嘴鸥,源于大自然神秘的吸引力,以及媒体人发自内心的感动与责任。1987年,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加拿大人阿其波来双台河口考察,刘德天对其进行采访,并被深深打动。随后,刘德天的系列报道《仙鹤的故事》在盘锦引起巨大反响,而他也被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吸引。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鸥类专家梅伟义带领中外专家到盘锦考察,确认双台河口地区是人类寻找了百余年、濒临灭绝的鸟类黑嘴鸥的繁殖地。
   “当时盘锦只是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黑嘴鸥的发现让它一夜之间拥有了一个‘世界第一’,我非常兴奋和自豪。”刘德天至今仍记得第一次从望远镜里看到黑嘴鸥时的情景:地阔草红的湿地上,一群黑嘴鸥正在悠闲地散步,它们时而轻灵地飞翔,时而欢快地俯冲,那样机灵,那样神奇。连夜,刘德天写下了全世界第一篇报道黑嘴鸥繁殖地的新闻稿,次日刊登于《盘锦日报》头版头条,引起轰动。刘德天的这篇报道第一次传递出盘锦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的信息,对于研究和保护这种只剩2000只左右(1990的统计数字)珍贵鸟类,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后来他一口气写下一系列相关报道,渐渐发现这种珍稀鸟类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而他也暗下决心要为这些小鸟做些什么。
   1991年4月,刘德天在辽宁省盘锦市发起成立黑嘴鸥保护协会,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由此诞生。它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同时也受到置疑:名誉会长有几位是国家和省里的部、局、处级领导,会长、副会长是市领导,刘德天则担任秘书长——协会一大半领导都是官员和企业家,还算民间组织吗?“对于民间组织,我们有自己的理解。”刘德天解释称,“不是只能由民间人士构成,而是可以由处于民间状态的人构成,因为所有人都有民间状态,就像所有人都有生活状态一样。”“民间组织经常面对的难题就是无权和无钱,所以我们保护环境要靠智慧,靠生态智慧。”
   事实证明,与一些环保组织“单打独斗”甚至与政府屡屡产生摩擦不同,刘德天充分利用媒体、专家、政府的力量,走了一条共同促进环保的“生态智慧”之路,而且非常成功。1994年,一家企业打算在黑嘴鸥繁殖地开挖一个面积达2000亩的养虾池塘;1996年,当地政府计划在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内将8万亩芦苇荡开发成稻田;2003年,有农民在黑嘴鸥繁殖地养虾致800多只刚出壳还不会飞的幼鸟溺水而亡;2007年,有人打着开发招商的旗号要在湿地养海参;2012年11月辽河油田浅海公司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建设车库,事件被民间环保组织披露随后被新闻媒体曝光,17小时后投资近百万元的车库被拆除……这些关乎黑嘴鸥“生死存亡”的开发计划,经过协会和媒体的努力,都获得了当地政府重视,破坏湿地和养殖行为被勒令停止,原计划开发的芦苇荡面积减少到5万亩。
   为此,在1995年,国家投资410万元把辽河三角洲5700亩黑嘴鸥繁殖地修建成封闭式隔离区,并修筑4个人工繁殖岛屿。2000年辽河三角洲开发区内筑起拦海大坝,黑嘴鸥为寻找适宜栖息的碱蓬滩涂,迁徙飞往辽河西岸的南小河。为保护南小河,刘德天用尽所有方法,通过与政府沟通、舆论监督、环境教育、志愿者巡护等方式,逐步促进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南小河自然保护站,组织专门人员、筹措保护经费护佑着黑嘴鸥的家园。
   刘德天经常说自己是新闻记者,对于宣传环保有特殊的优势。他喜欢用“落水论”来解释宣传的重要性。“这就好比有人落水了,需要有人喊,只有喊才能叫来人,但光喊还不行,还得有人跳下水去救人。如果呼吁的人多,参与的人少,那就没什么效果。落水的人就会死。”。“草根NGO像一颗‘卒子’,一直‘拱’下去,也有机会‘将军’。”这是刘德天悟出的卒子论。23年保护生态的经历和经验,让他领悟并创立了独到的“生态九论”。除了上文提到的落水论、卒子论、生态智慧论外,还有文化论、钓鱼论等,以供大家参考。
   在多年的环保工作中,刘德天遭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在协会建立伊始,缺少办公场所和资金,多次搬迁办公地点。为了加强国际交流,自费在盘锦举办国际研讨会,在当时的年代里,欠宾馆1万多元会务费简直就是一笔天价;为了环保,刘德天常常废寝忘食,由于没有资金来源,向亲朋好友借钱成了家常便饭,妻子为此欲与其离婚。同时,因为破坏环境者大多数是掌握社会权利和财富的强势利益群体,与之斗智斗勇成为刘德天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即便如此,遭受威胁恐吓事件在今天也层出不穷。
   “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情。同样,环保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公众的参与与政府的支持同等重要。”
   经历了二十三年的风风雨雨,目前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会员从原来的47人增加到2.2万人,汇聚了生物、医学、教育、法律、文化、摄影、美术以及新闻媒体行业的精英,同时黑嘴鸥的数量从1200只增加到2011年的8000多只,占有世界总量的绝大多数,位居世界第一。
   多年来,先后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以及国内和国际主流媒体报道数百篇之多,刘德天本人也获得世界和中国国内“地球奖”、“福特汽车环保奖”、“阿拉善生态奖”、“中国环境保护特别贡献奖”、“杜邦杯环境新闻人物”、“母亲河奖”、“2009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等多项环保奖项,辽宁省盘锦市也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
   但是,民间环保组织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地位身份、资金来源、专业人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每一个民间环保草根和相关人士共同去思考解决,这条路还很长很长……
  
  
  

共 25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黑嘴鸥,大自然的精灵;一座城市的名片;平凡人们心灵镜子的掠影。在这个唯利是图的世界,一个媒体人,一个老人,老当益壮,义无反顾,大声疾呼:还我蓝天白云!让中国梦飞得更远!刘德天,名如其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含德醇厚,心若赤子。有钱看风景,风景在哪里?请君去问黑嘴鸥。本文叙述得体,恰如其分,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很好地把一位公而忘私的环保人的坚守过程及其影响,娓娓道来,读之使人羞愧,继而爱慕,并且行动。愿鸟鸣代替警钟,山花覆盖钢筋水泥,美好心灵超越嗡嗡营营的口舌之利。感谢赐稿,问好作者,建议推荐!【军警社团编辑:九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九月生        2014-06-30 13:02:52
  问好作者,并通过您祝福环保人。感谢支持本栏目。夏安。
无聊做蠢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