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香】麦田守望者(散文)

编辑推荐 【墨香】麦田守望者(散文)


作者:南极冰人 布衣,285.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6发表时间:2014-06-30 16:24:06
摘要:我喜欢看麦田,喜欢看绿苗儿成为金黄麦子的全过程。但谁也不知道我的心里为什么那么的喜欢,那么的情有独钟。这种喜欢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是从小在心里留下过难以忘却的记忆。这里有过母亲的身影。好像看到麦田就看到了母亲一样,亲切得想拥抱它了。

6月份的一个星期天,爱人难得休息一天在家,随着他的爱好去钓鱼。钓鱼的地方很远,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准备妥当后,就一路顺风地奔向几十公里外的地方而去。车子下了高速,进入真正的农村地界了,远远望见麦田里一片金黄。我不假思索地说:“怎么麦子还没有收割呢?”
   爱人提高了嗓门:“早就收割完了,你没有看出来吗?”
   “我看跟没有收割一样啊。”
   “到了近处你再看看吧,早就收割完了。什么季节割麦子你不知道吗?还是农民出身呢?”爱人的话语中有明显的不满意。
   车子开到了近处仔细再看,果真麦子全部收割完毕了,只留下光秃秃的麦茬,但也是一片片的金黄。刚才从远处看,确实是一片金黄的锦缎。
   上个月来到这里时,麦子还有些绿意,绿意中带着淡黄。
   我喜欢看麦田,喜欢看绿苗儿成为金黄麦子的全过程。但谁也不知道我的心里为什么那么的喜欢,那么的情有独钟。这种喜欢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是从小在心里留下过难以忘却的记忆。这里有过母亲的身影。好像看到麦田就看到了母亲一样,亲切得想拥抱它了。
   是几岁的时候,我忘记了,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吧。那时我的母亲身体还是健康的,正在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到了夏日麦子成熟的季节,队里的男女劳动力都要晚上去加班,就是去队部的场院上打麦子,这样可以多挣工分。
   那是个凉爽的夜晚,吃过饭母亲换好衣服,带上帽子口罩,再把领口扎紧,准备要走。我非要跟着去,母亲不准,摸着我的头,嘱咐让我在家好好呆着,就急匆匆地赶往生产队的场院上劳动去了。看到母亲出门后,我便悄悄地跟在后面。当然是没有看见母亲的身影了。
   当时队里的场院在村外,就是说队里的场院在很多农户家的外边,如果抄近路必须走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胡同。
   胡同两边是很多农家的院落,院落里的灯光昏暗无比,露出萤火虫般的亮光,所以这条小胡同在夜晚更显得漆黑而有些害怕。为了能追到妈妈,害怕也想去,这样在胆战心惊中就来到了队里的场院。
   那里已经是一片灯火辉煌了,机器的隆隆声不停地轰鸣着,形容这里人海如潮最为恰当了。刚收割回来的麦子堆放在场院里,人们排成一条人海的队伍,一个人从另一个人手中接过麦子,传递到机器旁,机器就可以把麦子上金黄的麦穗打下来,再从高高的传输带上脱出,沉沉的麦子落地,轻飘飘的麦子皮被风吹往远处。这个周而复始的工具,把麦穗脱离得干干净净的。母亲没有时间过来跟我说话,我和一群小伙伴就在这里看着她们劳动,脱光鞋光着脚丫在这平平整整的地上玩耍着。璀璨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着,悬挂在高处的探照灯把这个热烈的场院照得贼亮,整个场院是劳动的人潮,夹杂着机器的隆隆声。
   村里种植麦子在我的记忆里也就那么几年吧。后来统一开始种植蔬菜了。
   母亲是河北张家口人,具体哪个县不清楚了。父亲年轻时去那里,看到母亲漂亮能干,就在当地娶了妻,后来回到北京。今年的春节我刚刚知道那个地方是个山沟沟的地方。母亲是山沟沟里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泉水或者食物把母亲的皮肤养育得如此地白皙。母亲也非常漂亮,宽宽的额头,双眼皮大大的眼睛,挺直的鼻梁,洁白整齐的牙齿,脸庞是长脸庞。现在回忆起母亲的容貌,就像影星刘晓庆的脸模样儿。
   母亲很能干,手脚麻利。这是后来听到的,是和母亲一块劳动过的人说的。
   也许母亲过于能干了,生养的孩子又多。听我大妈说,我妈生我的时候,是在春节初几的大冬天生的,当时母亲就大病了一场,身体的过度劳累,出血过多,引起身体虚弱,当时没能力照顾我,是我大妈把我抱回家,放在裤兜子里暖和着,这条小命才保住。爹妈看到我又是女孩,差点把我送给别人。
   家里的女孩子已经很多了,但农村人的意识是不见儿子不收兵,直到生完最后的两个男孩,才停住生的欲望。但身体上过度的生育与劳累,身体上的营养又跟不上,还有一大家人的吃喝,都给母亲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了创伤。母亲病倒了。
   那种病就是现在的脑血栓病,应该认为是气、血两亏造成的这种疾病吧。
   母亲半边的身体不太灵活,一条胳膊抬不起来,一条腿走路不灵活,连说话也含糊不清。
   每个身体有疾病的人,在精神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疾病,那是一种抑郁。想想没病的时候,说话走路都正常,病了之后说话走路都不正常了,那心里一定会有焦虑,抑郁的心情时刻都会有的。如果有人劝说着,家庭中有人关爱着,病人的心情会好一些的。如果家里无人能够理解,病人都会加重心理负担的。
   母亲生病后,一大堆的孩子要吃喝,父亲要给家里挣钱,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生病的人,脾气又不是很好,所以那个时候我感觉到母亲很悲凉。
   记得也是个夏天的夜晚,劳累的父亲回家了,没有看见母亲,怎么也找不到母亲的身影。他也着急了,急忙带着亲戚、街坊邻居们都去找,晚上村外的地方漆黑一片的,好在人多力量大,最后在一片蔬菜地里才找到。
   母亲有病后,需要人照顾着,她觉得给这个家庭给自己的儿女找累了,一度想自杀。
   现在我想着:“如果我们这些孩子们都像现在这么大了,懂事了,知道感恩了,母亲绝对不会有其他的想法了。
   为了能照顾母亲,姐姐没有读高中,初中毕业就回家劳动了。姐姐的学习都很好,爱好看书,没有上高中是她们的遗憾。上面有姐姐,她们的付出多些,当时母亲不能干什么了。对母亲照顾最多的是三姐,她最为劳累的,做一家人的饭菜,各种食物变化着花样做。我们吃过的热乎乎的饭菜,心里不会忘记的。
   那时家里是土炕,到了冬天还要烧火取暖。烧的是玉米秸,每天晚上都要抱上一小捆玉米秸来烧,浓烟、灰尘会把房间熏得很暗。干这些活,我都很反感,也无奈。
   做饭使用过地炉子。在土炕的前面,有个炉子,烧的是煤球。每天用来做饭烧水。这个地炉子的灰尘也是很多的,把房间各处撒满灰尘。被褥要经常洗,每年的窗户上的纸要更换一遍,屋顶的纸两年左右也要重新糊上一层新纸。
   在院子的西南角,有个猪圈,旁边就是厕所了。母亲走路一条腿拉着另一条腿走路,去厕所方便时也要人陪同,我会跟着去帮忙把裤子提好,在慢慢地一步一步挪回来。我经常在旁边跟着,但不懂得跟母亲说些开心的话语。
   姐姐们大了,她们在另外的一间屋里睡觉。女孩里我最小,为了夜间能照顾母亲,我跟母亲在一个炕上睡,以便夜晚能照顾母亲。
   当时家里有口大水缸,很大很高,父亲把大缸埋入地里一部分,这样大缸的高度就低些,取水方便些。隔一段时间,姐姐们就会把大缸里面清洗一次,再灌入干净的清水。
   那时父亲赶过一段时间的马车,在当时就是个不错的活了。父亲经常买回洋葱、土豆之类的能够保存时间长点的蔬菜,够家里吃的。粉条、海带也都是常见的保存时间长的食物。
   母亲也会让我去买一些日用品。家里有辆日本牌子的自行车,样子很特别,我很早就学会了,我会骑着自行车去供销合作社买东西,嘴里还念叨着,酱油、醋,生怕买错了。更多时候会给母亲买糖买水果。那个自行车驮着我飞奔,驮着我的快乐。
   后来母亲已经瘫痪在床了,基本上没有了语言的能力,她能听得懂别人说话,我们却听不懂她的一切,即使是动作也分辨不清。
   76年河北省唐山大地震时,北京的震感非常强烈,小余震经常发生,为了安全起见,村里要求各家各户要搭建地震棚,也就是用木头,塑料等搭建起来的塑料棚。我家人多,搭建了两个塑料棚。有余震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在塑料棚里睡觉,而母亲却坚决地不到这里避难,怎么样的劝说都无济于事,就要在屋里睡觉。也许母亲她认为地震没什么可怕的,也许母亲想开了,真要是地震反正是一死,什么都不怕了。母亲既然非要在屋里睡觉,大家也说不动她,只好在她睡觉的炕上放上两把椅子,以备真要地震了有个支撑点也可以支撑住倒塌的房子。这种现象延续了有一个多月,小雨也稀稀拉拉地下了很多天。
   母亲生病了几年,我和两个弟弟,我感觉是都没有得到过母亲的教育。即使别人认为的,让人有些反感的唠叨声音,我们都没有荣幸地听到过。我的童年是那样地度过的。
   母亲是在77年快要过春节的时候去世的。母亲去世时我十三岁,当时没有感到多少的悲伤,不知道一个人的去世会在以后我成长的过程中带来什么感觉。农村人去世讲究要办丧事的。哭丧时感觉不到心里的疼痛。
   母亲去世后,埋在祖坟那里,有太爷爷,爷爷奶奶等。
   04年跟我父亲在陵园安葬时,只是给母亲刻了一个名字样的物品,以表示母亲和父亲安葬在一起了。
   现在去陵园给父母亲上坟时,对父亲的呼喊都要多于母亲,心里知道还是对父亲的想念更多一些,对母亲的想念还停留在那个年代,那个时间段的思维上。
   岁月随时间慢慢滑过,现在的农村早已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心里时时刻刻在想念着那麦田。看到麦田,就感觉到母亲的温暖从那里流淌出来,散发着母亲般的麦香味道。
   一直有这个印象,在脑海里盘旋着,不曾消失,那个有过母亲身影的打麦场。唯有这点能忆起母亲健康的身影,能感受着一点的亲情味道,让人幸福着。
   有一片绿色的麦苗
   总是让我向往
   还有那金黄的麦穗
   已走不出我的记忆
   那绿色的麦苗
   犹如一条绿色的屏障
   让我的眼睛清晰清爽
   那金黄的麦穗
   犹如一道金色的光芒
   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
   那麦浪的起伏
   搅动着我的思绪
   敲打着记忆的门窗
   那机器的轰鸣声仿佛就在今天
   收获着丰收,收获着幸福
   啊!我记忆中的故乡
   是温暖的太阳,是明亮的星光
   是晴朗的天空,是富饶的大地
   啊!永远爱我的故乡
   想到自己写的这首喜欢且向往的小诗,心中都会增添一份美好又痴情的回忆,涌动着一种难以忘怀的温暖情意。朦胧中依稀记得孩童时的画面,曾经偷偷地跟在母亲的身后来到过打麦场,听到过机器的轰鸣声,只有那一次,在我的心里永远地扎了根。母亲去世后,麦田也没有了,心里不时跳跃出母亲善良又漂亮的模样。我想念那时所有的一切,看到麦田仿佛能看到母亲的身影,让我得到母爱的亲抚,得到女孩子向往的天真笑容,一切都是梦忆却没有间断过。
   心里时时渴望着想看到绿油油的麦田。每次坐火车坐汽车路过麦田时,心里一直兴奋不已目不转睛地观望着我心中的田园,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空洞洞的感觉。几年前,一家三口去往边远农村,经过一片绿色的麦苗儿时,我问孩子:“看,那里长的是什么?”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是韭菜。”这样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一个真正农民的后代,不认识生长的粮食作物,那他更不知道农民的辛苦劳作了。爱人急忙停下车走到麦田旁,让孩子近距离地接触观赏抚摩麦苗儿,告诉他这是供养我们的粮食作物小麦。为了记忆深刻,特意在麦田里给孩子照了很多的照片,时时来观看。
   我的农村、我心中不能忘怀的麦田,为什么我对你有浓浓的深情呢,只因为我是农民的后代吗?寂寞空旷的田间里,我想和麦苗儿诉说,诉说我心中的一切秘密。记得自己写过一篇农村的春天,就是来到麦田,把心里的爱恋、忧郁、烦恼抛掷空中,感受绿色麦田给我的愉悦。对于农村的一年四季景色,我一直留恋着一直追寻着。
   有时去边远农村游玩时,爱人和孩子在鱼塘钓鱼,我却观赏四周高大的杨树,以及规划整齐的麦田,路边挺直的杨树向天空伸展着,它在追寻着太阳的抚爱,麦苗儿也伸直弱小的身躯,接受阳光的惠顾,伴着风摇曳着。绿色的小麦苗儿在心里一丝丝的跳跃着。由此我便产生向往,等待春天,等待着夏天,想象着麦苗儿一天天的生长变化,逐渐长高结穗,直至收获丰收,那是一种撩动人心的等待。犹如自己的孩童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麦子从秋季的播种,到冬季露出尖尖的绿色,经受着寒冬的侵袭考验。春天来临时,麦苗儿欢快地跳跃着舞步,依然骄傲地挺起胸膛,给人绿意盎然的姿态。多像人的一生啊,经过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洗礼,给人成熟的展望啊。
   爱人不时地去往郊区农村,回来后我都要问问,麦子该收割了吗?爱人说还差几天,我心里就痴痴地等待着,等待麦子的金黄时节。一片片金黄翻滚的麦浪像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给人温暖,显示着农民的喜悦。想到农民曾经辛辛苦苦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着,终于到了麦穗的收获季节,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愉悦啊。我没有在骄阳下劳作的辛苦感受,却怀有一种敬佩的心情。对于真正流着汗水辛苦劳作的农村人,我只有真挚并且深情地说:“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
   每次看到写有农村的文章时,心里也是异常的兴奋喜悦,喜爱得会多看上两遍,心里的笑意随着文章久久挂满脸上的笑容,农村质朴的风貌紧紧围绕着我。
   爱人说过,以后退休了,去农村买一处房子或者租住一处农家小院,每天快乐地围绕着那里生活。清晨在公鸡咯咯的叫声中被唤醒,清新的空气弥漫着我们的院子拱进我们的房间悄悄地钻进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慢慢地清醒起来。然后我来到田间地头,走在宁静湿润的田野中,麦苗儿紧紧拥抱着我的身躯,连嫩草儿也羞答答地向我摇曳展现自我,也许还会有不知名的各种小野花,色彩鲜艳,芬芳诱人地迎接我。我陶醉在这风景独好眷恋的土地上,我的呼吸顺畅,心胸更加开阔,我的寿命定能长久,定能活到百年。笑了。
   我爱生我养我的农村,为我是农民的后代而感到骄傲。
   感谢生我养我的农村,农村永远是我眷恋的家。

共 527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生我养我的乡下,已经根深蒂固般在我们的心里扎根,会一直伴随我们老去,仔细想起来,恐怕就是故乡情结吧。常年生活在水泥框架里,抬头就是高楼大厦,耳朵里是车流的噪音,空气中弥漫着城市的味道,心里有一种紧迫感,再加上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心里的压迫感越发的强烈。一旦走出现在生活的环境,出现在视野里的景象与记忆里的景象重叠,往事便潮水般漫过记忆铺砌的滩头,那些萦怀于心头的陈年往事,就像电影特写镜头,在眼前回放,那情那景那人,也如昨天般历历在目。语言朴素,时空转换自如,给人美的享受。也许与我的记忆相吻合吧,使我倍感亲切。欣赏问安!推荐共赏!【责任编辑:肖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肖吟        2014-06-30 16:27:01
  有幸编辑这么好的文章,是一种享受!问好南极冰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