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梧桐小说】古道惊魂

精品 【梧桐小说】古道惊魂


作者:醉剑琴心 秀才,2547.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72发表时间:2014-07-03 17:21:14

从澧水平原西北折入丘陵后经天供山、入湖北松滋、走五峰,山越来越深、越来越高、越来越险。从天供山到三斗坪700里古道(也有说1000里),据说为李自成所开。明朝末年,李自成的起义军辗战于京都与山海关一带,并夺取京都推翻明王朝,后兵败于满清,且战且退,一路于崇山峻岭中南下,开拓了一条秘道。这条秘道自陕鄂起,讫于湖南石门,在夹山寺落营,凭山据险,持续抗清。其夫人高桂英在石门之东的澧州境内天供山扎寨,其寨后称夫人寨,是闯王前哨阵地。我曾为缅怀古人英风,于此念怀古诗五首:
   (其一)
   天供自古乃雄关,据要依形险寨安。
   西揽武陵千岭壑,东收湘楚万条川。
   青峰座座坟冤鬼,秋水番番忆往年。
   官匪纷争开战事,几多鲜血染衣冠。
   (其二)
   明清酣战李王嗔,退守天供不忘民。
   均免田粮福社稷,动摇官府祸沾身。
   八方大纛烟尘滚,千骑长枪日月晕。
   山水流红漂橹桨,英风碧血洒高窀。
   (其三)
   老藤古树掩山岗,难忘桂英护闯王。
   猎猎刀风惊日月,森森剑气耀寒光。
   战旗漫卷敌头落,铁马骁腾寇胆丧。
   壮志未酬诚可惋,丹心留取奠家乡。
   (其四)
   萋萋芳草护芳坟,岁岁夕阳苦泛尘;
   羊子峪中鞭炮响,溺儿沟里怨婴呻。
   不归铁马英雄影,雾霭层层锁怨魂。
   节义巾帼钢耿骨,满腔碧血贯虹云。
   (其五)
   转眼清明踏雨来,芝兰花伴纸花开;
   雨悲涩泪清明泣,花悼英魂粉蕊哀。
   旧事忍心回岁月,新章率性咏雄才。
   夫人寨里倡正义,利被家国敢忘骸。
   缅怀之际,旧事如云,漫卷心思,甚惜李亡清主,夹山营破,夫人寨荒,这条古道也就废弃,渐渐被岁月忘记,任凭自然荒芜,无人经历。想不到抗日战火烽起,这条古道重被收拾,一时成为九澧民众的自由经贸暗线,川湘民间交流的慢行道。在短短的几年里,演绎出无数的艰辛与血泪,张扬着民生挣扎的强劲活力。
   那是1942年前后,我国抗战处于最艰难的关头,也是日寇最后疯狂的时候。武汉沦陷,长江被封锁,荆沙宜昌一带被控制,长沙被占领,常德被围困,自武汉荆沙至西南一线,是日寇切断中国各个经济交往命脉力图困死国统区的军事重压线。日寇飞机疯狂轰炸重庆及入川的长江要塞。进入重庆的水陆要道,进入澧水平原的要道,均为日军重兵把守。澧水平原与外界的经济交往基本断路。当时,澧水几县,几百万人口,最缺乏的民生商品就是食盐。由于人体长期缺乏食盐,许多人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脑胀晕眩;有人还出现了厌食、恶心、呕吐、心脏衰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此种情况下,人们便探索到了这条被荒芜的古道,从平原出发,翻山越岭、穿沟涉壑,婉转数百里,到三斗坪,用自织的丝绸和布匹与川人在三斗坪一带交换食盐(四川盆地产井盐)。初涉这条古道的先行者,历经了难以想象的险情。我叔祖父和我父亲就是探索这条古道的先行者之一。
   【蛇道之险】
   1942年夏末,叔祖是年45岁,父亲20岁,叔侄俩各挑着一担家里女人日日夜夜纺织的大布(棉纺土布)过天供山后踏荒而行,越过了几十里的路程之后,到了一条右边悬崖壁立如切,左边沟深飘云的地方。此时恰遇暴雨初晴,暑气如蒸,他们挑着担子一路而行,父亲在前,叔祖在后。走着走着,叔祖突然把父亲的扁担一把抓住,厉声说:
   “不能走了!”
   “?!”父亲愕然。
   只见叔祖把父亲的担子按下后,父亲站住,叔祖则从一个袋子里拿住一件披风,还拿了两只袖套,要父亲穿戴上。再在父亲的两条小腿上分别绑上雄黄包,还抓一把雄黄洒在两脚的鞋面上。这披风和袖套脏兮兮的,充满老叶子烟的刺人气味,再加上天气闷热,父亲正要把它扔掉,叔祖一边自己穿戴,一边对父亲说:
   “你不要命了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父亲茫然摇摇头。
   “这是毒蛇岭!你睁眼看看前面吧!”
   父亲展眼一看,吓得倒退了一步:
   只见前面的青石板路上,到处圈着蛇,很像现在的扩大了的蚊香盘,这里一圈、那里一圈,一个个把脑袋竖起在圆圈的中央,那头就朝他们对视着,一双小小的蛇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寒光。
   “你再看看上面吧!”
   父亲往山坡上一看,那大大小小的树上,树干树枝绿叶下,圈着的、趴着的、悬着的,到处是蛇。再看左边悬崖的荆棘上,也横卧着蛇。这些蛇似乎发现了他们,都向他们伸着头,做好了冲刺的准备。特别是据他们两三米的草丛里,竖立着几个蛇头,向他们吐着信子,那信子有血红的,也有乌黑的。它们似乎在警告人类:“你只要敢来,我就叫你没有好下场!”
   父亲还听到一种嘶嘶的声音,他循声看去,一条蟒蛇有小碗粗,张着血红大口,这声音就是从它口里发出来的。蟒蛇的尾部在微动,这是它准备向猎物进攻的前兆。
   父亲抽了一口冷气,内心害怕了。问道:
   “怎么办,我们今天不走了,退回去吧。”
   “没有退路了。我们已经被包围了!”
   父亲朝走过来的路上回头一看,情况和前面的一样。也布满了蛇。在这蛇的王国里,好多都是毒蛇。父亲感到已经陷入危机中。
   “你知道蛇为什么这时候出来吗?这是天气造成的。天热气压高,蛇洞里闷热缺氧,才出来呼吸外界空气。你如果侵犯了它,它就会狠命地和你作对……但我们还是有办法对付它的……你把我给你的这套道具穿戴上跟我走就行了。”
   说完,叔祖拿出他的长铜杆水烟袋,慢慢地卷了大约5寸长的老叶子烟卷,点上火,吧嗒吧嗒地使劲儿抽着,每抽一下,那烟袋的铜水箱便发出咕隆咕隆的响声。烟子从叔祖的嘴里吐出来,浓浓的,发出刺鼻的气味,在闷热无风的空气里慢悠悠地飘逸着。
   说也怪,叔祖在前走,父亲跟在后面,只见蛇远远地就让路了。这些家伙撤离阵地时,草丛里发出刺刺的响声。
   父亲问这事怎么会事儿?叔祖笑着说:
   “你知道蛇最怕什么吗?最怕烟味、雄黄。”
   “烟和雄黄是它的克星。我刚才要你穿戴的那披风、袖套,都是经过老叶子烟特别烤炙了的。雄黄袋里装的和脚上洒的雄黄都是好成色,蛇最怕这些味道。”
   “不管多么厉害的蛇,把雄黄洒在它身上,它就会中毒甚至死亡。烟油也有同样的作用……”
   叔祖不断地告诉父亲一些驱蛇常识。
   叔祖这驱蛇的秘方据他自己说是跟老叫花子学的。我们的祖屋四面环树,屋后有一个大堰塘,堰塘和祖屋之间的空地上是一个老竹园。竹树梢上鸟多,竹树地面蛇多,而靠近塘沿的悬坎洞穴里,多半是蛇洞,所以竹园里平时很少人进,这倒是叫花子捉蛇、捕龟、钓黄鳝的理想地方,每年春末至秋末,都会有叫花子光顾。叔祖从小对这些人好奇,看了叫花子徒手捉蛇的全过程,就缠着要向他们学捉蛇和驱蛇的土方。当然,叫花子的秘方是轻易不传人的,除非你是他的弟子。谁家的大人要自己的孩子当叫花子啊!叫花子从来被社会看作是下三滥,叔祖的要求当然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不过叔祖的心念不会因为大人的阻拦而改变。他当时年小,不管它什么下三滥上三滥的,他只想学到捉蛇驱蛇本领,直到有一天,他大胆地干了一件蠢事,才强迫人家告诉了他驱蛇的土方。当然,人家也不一定把方交完,能够驱赶一般的蛇就行了。
  
   那天,他才12岁,看到那个老叫花子来了,老叫花子提着一个篓子,走到竹园里的一个近堰塘的悬坎边,看到有个小碗粗的洞,叫花子就开始卷袖子。恰好叔祖来了,他不由分说,就把小手伸进了洞,突然感到被什么咬着了,感到一阵刺痛,吓得哇哇地哭叫起来,叫花子忙把他的手拉出来,跟随拉出来的还有一条粗大的黄花蛇,蛇咬着叔祖伸开的手指还没有松口。叫花子见了,迅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到出烟油,洒在叔祖的手上,说来也怪,蛇迅速松口了,正要逃走,被叫花子逮住,放进了篓子里。叫花子再给他处理伤口。黄花蛇毒性不大,经过叫花子处理就没有事了。这时,叔祖就开始耍赖,如果不告诉他捉蛇驱蛇的方法,他就要告诉大人。叫花子为息事宁人,减少麻烦,就把驱蛇的方法告诉了他。至于捉蛇的秘诀,叫花子谎说第二天带了秘方再教。可是,叫花子离开以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这次走密道去三斗坪,听说沿途多蛇,还有毒蛇坡,于是,叔祖就做了这方面的准备,小时候学到的这点小小土方,现在竟然排上了用场。
  
   【古宅疑云】
   出毒蛇坡步行不久,进入天坑地界。这里古木森森,枯藤缠缠,昏鸦绕绕。叔祖和父亲挑担行至日头西下,感觉阵阵晚风在落霞里飘着阴气,归鸦的呕哑带着几分凄厉,在这峡谷野道,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叔祖偕父挑担且行且看,沿途寻找可以落脚住宿的人家。但见满眼沟壑,处处悬崖,无一处有人家。在这荒山野岭行走,夜间如果没有住宿之处,生命将面临着许多不定因素。他们心里明白。此处白天好像平安,一旦夜幕降临,这里就是夜行动物,特别是毒蛇猛兽的天下,各种危险因素,将防不胜防。父亲不觉有些焦急起来。叔祖毕竟是老江湖,内心仍然沉得住气。他其实在想,晚上万一无房屋住宿,就得选一颗大树,栖宿树丫,地面上是绝对危险的……
   眼看一轮红日将要滑下前面的山岭,他们还在草丛寻道而行。叔祖挑担走在前面,用那1米多长的铜杆烟袋拨打着深没膝盖的草,因为归鸟巢,蛇出洞,行路不得不小心。
   正在他们急于寻店问宿之时,只见前面林坡里下来一个老者,夕阳下飘着白髯,肩杠一杆鸟铳,提着几只兔子和山鸡,蹒跚走上古道,老者顺着他们前行的方向走去,似乎没有注意到身后他们,看到有人,叔侄两心里一阵高兴,有当地人就必然有住处。他们朝老者的去向看去,只见一角屋檐,在树枝里露了出来。
   “终于有人家了!”叔侄俩刚才的紧张心情消失了。他们远跟白髯老人的后面走着。
   白髯老人在眼前消失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古色调浓郁的宅子:翘脊灰瓦,两边砌着白色风火罩,青灰色的砖墙,三间正屋,宽檐柱廊,正中一退堂,一个出头偏屋里伸出烟囱,正炊烟袅袅。前面一个小院子,四周白色围墙,白色墙灰多处剥落,露出青砖。他们刚近院门,突然窜出两条棕色大狗,旺旺叫着,凶猛地向他们扑来。他们吓了一跳,尽管隔了一道破旧的院门,他们还是后退了一步。他们正要叩问主人,这时,只见那个白髯老者,循声而出,斥退恶狗,前来打招呼。
   这时,叔祖上前拱手致礼说道:
   “老人家,我们是远道来的生意人,还没有走过这条荒路,今天已晚,这前后再没人家,想借宿一晚,望您开恩照顾!”
   “哎!你们先进来说话吧!”老者开门,他们进了院子。
   “这条路几百年没有江湖人和生意人走。自从我的老祖宗之后,就荒无人烟。这几个月就奇怪了,为什么老是有人偏走这条路……明明的好路不走?”
   说着老人打开堂屋,叔侄两把担子挑进来放在堂屋一侧,他们这才发现,堂屋上首供案上供着两幅泥塑金装人物像,男的头戴毡帽,身披黄色披风,横抢跃马,相貌威严;女的头扎英雄结,身着红披风,坐骑与男人的马并辔,也是执抢望远,相貌英武。叔侄两一看,肃然起劲,忙上香下跪,口中念道:
   “闯王夫妇:给您磕头了,今日国乱,托您洪福,借您的密道行走,宝宅栖身,万望保护!”
   祷告毕,起身捐了香火钱,这才细观整个房间布局,见这里恰似一个古路驿站,房屋分前后两进,后面的一排年久失修,已经坍塌,两边廊房,勉强撑着,因为久无人收拾的缘故,已长满荒草,爬满藤蔓,小雀穿飞其间,一排凄凉。前面的三间正屋还比较严整,虽然苍老,因有两位老人夫妇常常打扫,也还整洁,特别是泥塑供桌,更是洁净,供桌上的香案,似乎天天都有香火。正屋的木柱木雕木质板壁,已经露出深深木纹,但仍然带着过去的梦,演绎着历史风云。
   观察完毕,叔侄俩这才接住老人前面的话头,和老人聊侃起来。
   叔祖告诉老人,日寇侵犯中国,国家面临存亡之际,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被逼寻走这条古道,就是为了流通必需物资,救民于水火……
   老人也告诉他们,老家是陕西米脂人,闯王故乡,先祖系闯王部下,闯王兵败南撤,先祖为密道开拓者。这里就是闯王安排的一个驻守站。哎!岁月沧桑,这一去就300年了!老人无限感慨。
  
   说话间,不知不觉,鸡入笼,灯亮中堂,老伴已把饭做熟,两老于中堂摆席,招待两位不速之客。老人拿出陈藏酒,邀叔侄俩饮。叔祖囿于江湖规矩,出门自然谨慎,婉言推辞;父亲也推说不会饮;老人知出家人不容易,便不好勉强,只好自酌自饮了一杯。
   餐后,老婆婆给他们烧水洗漱过,问他们胆量如何?说西间大房,整洁宽敞,家具齐全,住宿舒畅,但近年来,里面不住人则可,一住人,就有客人说夜间不安静,常常半夜闹事,所以现在不能不说明白。若不说明,摆着的好房间不拿出,显得小气。如说明了,客人还要住,出事的责任不能怪房主。由此,特建议他们就在中堂开铺。

共 1199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文字流畅,故事内容十分生动,尤其以第一部分路遇毒蛇和第二部分古宅疑云,写得十分传神,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刻画,都非常成功,可谓栩栩如生。作者这篇作品有很厚的生活底蕴,不是可以随意虚构出来的。感谢赐稿梧桐文苑,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江南铁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03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诗词        2014-07-03 17:35:28
  欣赏学习作品,作品很精彩,缘起居陵水,青光抚碧波。悠悠千里共,天地纵吟哦。遥祝写作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03 17:55:01
  谢谢诗词好友雅评,鼓励支持!琴心远握问好!
回复1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03 23:44:37
  天地纵吟哦,
   灵魂动地歌。
   白云飘古韵,
   江水弄诗波。
2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03 17:55:00
  谢谢铁鹰老师惠赐雅赏。编辑辛苦了!琴心遥握问好!
醉剑琴心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7-03 19:56:14
  祝贺醉剑琴心老师佳作荣获精品,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7-03 21:12:54
  谢谢社长鼓励支持!琴心遥握问好!祝您晚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