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雀巢赏析】寻找幸福教室

  【雀巢赏析】寻找幸福教室


作者:李小鱼儿 白丁,1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82发表时间:2014-07-04 08:00:54


   寻找幸福教室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一本书,若能吸引我看下去,一定是因为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或者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也可能是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教育书籍能吸引我一口气读完,则是因为它一开篇,就引起了我的共鸣。
  
   在自序《教室里的火》中,作者雷夫即坦承:“教学过程中屡屡受挫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饭。我经常一大早醒来,就开始为了一个无法得到妥善教育的孩子而烦恼不已,有时候觉得当老师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感到疲倦沮丧的我,花了好几个星期寻找自己灵魂的本质。”以致“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再教下去。”
  
   我想,每个教师都有过这份挣扎吧?为了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不读书,家长的不配合,不作为,学校和教育局的测验,排队,常常会感到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有时会觉得自己像被缠在蛛网中心的一条小虫子,茫然无措,无能为力,而且很快就要被吞噬了。
  
   记得刚毕业那年,班上一个挺聪明的孩子偏就不爱学习,而且调皮捣蛋,无所不用其极,放学后我留下他做思想工作,谈到最后他哭我也哭——有什么用呢?一年过去,他终究没有爱上读书。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对付孩子们令人发狂的行为,25年来我可说是什么方法都试过了。”有一两年时间,我甚至对教室产生了某种恐惧,除了不得已的上课,绝对不愿意在里面多呆哪怕半分钟。
  
   所有老师都在跌跌撞撞地一路前行,寻找一间学生不害怕,老师也愿意欣然前往的教室。而雷夫,经过化学实验室那一场火后,即刻决定“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
  
   所幸,努力没有白费。雷夫创造了这样一间教室——被称为奇迹的第56号教室。
  
   这是一间幸福教室。
  
   在这里,他们品味经典名著,通过旅游学习历史,通过体育运动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在这里,他们听摇滚乐,看经典电影,甚至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在这里,没有害怕,讲求纪律,公平,学生们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更关注本书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和第四章“写作”。并且很赞同作者的观点:阅读不是一门科学,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他认为,56号教室的孩子们将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关于写作,则制定了三套计划:每周作文;每月读书心得;以及少年创作计划。
  
   曾经有一个班,我正是遵循这种理念来教,我鼓励学生每天看课外书,以致有家长打电话来询问,担心这样会不会“不务正业”,影响孩子的“正课”“成绩”,后来看到自己的孩子涌出的奇思妙想,写文章时不断闪现的灵感,才彻底打消这种顾虑。
  
   至于写作,如同本书所说:“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我坚持保护他们对写作的热忱和喜爱,坚决不让害怕或讨厌进入这个领域。没有读书心得,可是有每日一记,内容形式决不限制,每周一有一节固定的作文欣赏课,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朗读本周内他最得意的一篇日记。几乎所有孩子都很喜欢,有一次我想占用这节课干点别的,结果遭到集体反对,只好作罢,悻悻地将课堂还给他们。
  
   为了避免“挤牙膏”“挖煤炭”“假大空”的情况出现,我和学生一起创造并积累生活素材,我们一起在教室里吹泡泡,春天在操场上放风筝,冬天则叮嘱他们穿好雨鞋,戴好雪帽,师生同甘共苦,冒着小雪花齐心协力堆了一个漂亮的大雪人。神奇的是,因为穿着棉鞋留在教室的那个孩子竟然感冒了,在风雪中狂跑,小脸小手冻得通红的反而啥事儿没有。两年后,一个叫毛豆豆的女孩将这件事写在《给老师的一封信》中,在讲台上朗读时过于动情,以致哽咽,弄得我鼻子酸酸的。
  
   正如雷夫答记者问时所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而不是畏惧。”我们的感情如此融洽,一年后,我离开他们。新的学期开始,9月10日是教师节,我碰巧路过他们新的教室门口,下意识地往里面瞧了一眼,忽然所有孩子唰地站起来,齐声说:”李老师好,节日快乐!“就有孩子跑上来将卡片放到我手里,同时说:”祝老师节日快乐!“
  
   讲台上授课的老师已经石化,我告诉学生不准再跑出来,就急迫而冷漠地转身走掉。因为我的眼眶已经湿润,再过一秒,眼泪就要出来了。
  
   就像雷夫做实验时头发着火了,六七个孩子向他跑过来解救他时的感觉一样,这一瞬间,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以及教育的意义。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孩子们的聪明可爱,出类拔萃,以及对我的尊敬和依恋,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除此以外,本书第8章《火箭人》也颇令人回味。雷夫上自然课,教孩子们阅读对细胞的解说,认识细胞的各个部分,自认上得很棒,医学博士卡琳却说:“这大概是我见过最糟糕的自然课了!”卡琳告诉他,应该让学生放下书本,拿起试验器材。“自然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我上过两年科学课,所幸没有像他这样教。没有理论依据,单单凭直觉,把低年级的孩子带入植物园,捡拾地上的树叶做成标本;在草丛间捉蜗牛,用玻璃瓶养起来,观察它如何吃喝拉撒睡;趴在水沟旁看蚂蚁怎样浩浩荡荡搬家,怎样用触须打招呼······
  
   在高年级做《水的浮力》这个实验,要把盐倒进水里,一个孩子着急地喊:“老师,这盐是你自己花钱买的吗?少放点,别浪费了!”还有一次,班主任想补点数学课,我正要撤退,不料她又回来了,无奈地说:“还是你去吧,我被赶出来了。他们把实验器材全部摆在课桌上——你布置他们准备什么?怎么还有从后山上捡的人骨头?”
  
   我想,一个成功的老师,不是灌输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完好地保存了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因为你无法把所有知识灌输给他们,而每个孩子未来的路还那么长,那么远,要发掘,要探索的还那么多。他们必须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消化,自己创造。
  
   最后,我要引用作者在《后记:宁静的港湾》中所说的话,虽然“出版社、测验服务公司和行政人员串通起来,联手扼杀你担任年级老师时曾有过的创意、热忱和自由”,但“优秀的老师决不轻言放弃”,“教育最棒的地方就在于: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希望第56号教室像一粒火种,点燃教育改革的热情,散播教育改革的能量。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学习在一间幸福教室里呢?希望每个老师都找到自己的幸福教室,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教室。在那里,有智慧、信任、热情,有乐观、责任、胸襟······唯独缺少一样东西——害怕!
  
  
  
  
  
  
  
  
  
  
  

共 26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教育学是个大论题,看起来作者是用了很大的心思,从一本书的阅读当中吸取经验、触发感悟,从而总结出自己一系列的教育实践经验,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以人为本,把教育的艰苦工作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这一切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孩子们的热切回应为证,可谓深得教育之宗旨所在。推荐阅读。【编辑:曲新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曲新同        2014-07-04 08:02:23
  教育我是个外行,可是作者声情并茂的叙述,其中很受启发。
风雨路,人间爱,江山情! 这妩媚,这崎岖,这葱茏, 都是我的风景!
回复1 楼        文友:李小鱼儿        2014-07-04 15:39:38
  谢谢编辑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
2 楼        文友:于湘女士        2014-07-04 08:31:36
  排版不好。
   当用自己的爱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幸福的。敬佩这样的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李小鱼儿        2014-07-04 15:41:11
  谢谢余湘老师,以后会注意排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