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散文】女人与长城

精品 【雀巢散文】女人与长城


作者:霍飞鸿 秀才,137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3发表时间:2014-07-05 00:16:48
摘要:以孟姜女和陈圆圆以及替夫从军的女子的事例,生动的描述了女人在长城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站在燕山山脉巍峨蜿蜒的小河口长城的石阶上,我长久地把目光放置到西沟长城上那个叫“媳妇楼”的敌楼上。
   面对伫立在苍山如海、峦嶂重迭上的雄伟的长城遗迹;面对亭亭玉立在长城上那栉次鳞比、参差错落、高耸入云、峭然林立的敌楼和烽火台群中的“媳妇楼”;面对镌刻在敌楼前后门楣上的,由蓟镇总兵戚继光在通令嘉奖镇守此楼的女兵时,亲自挥毫书写的“忠义报国”四个大字;面对着敌楼上,具有女性特征的各式浮雕、花纹、图案那精美的曲线、高超的技法,那让人感动不已的历史遗迹,让世人叹为观止。不得不让我去思索女人在长城的建筑和戍守中,究竟有怎样的付出?究竟有多少悲欢离合?她们在长城文化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此刻,我的思绪万千。
   说起万里长城,人们立即就会想到那风萧萧、马嘶嘶的古战场上撕杀的场面;自然会想到男人们立马横刀地撕杀的情景。
   传统的观点认为,那是英雄们鏖战和喋血的地方,素与彪悍威猛的男人相连,素与边塞、战争、粗犷、阳刚紧密连接。
   势若游龙,气势磅礴,雄伟的万里长城,是雄性的象征。
   那一面面灰色的墙,一块块灰色的砖,一阶阶灰色的石阶。涂抹着长城怎样的烽火岁月?我看到,那坚硬的岁月残片上,铭记着苍远的历史和志薄云天的热血男儿含辛茹苦、戍守边城的英雄故事,书写着一曲曲史书不能言及的悲壮喋血的故事。
   那么,在感受雄姿凛凛的男人们撕杀喋血的长城古战场的雄浑、凄婉与苍凉的时候,在曾弥漫着极其惨烈的长城古战场硝烟的历史长河中,在千万男人的阳刚和伟大牺牲的后面,千千万万的女人用她们的痛苦和泪水,为古长城的建筑和戍守,默默地做着鲜为人知的奉献,正是从这一点着眼,在我们呕歌民族精神的伟大的时候,决不可忘记,在长城文化中,女性的牺牲精神,同样是伟大的!可歌可泣的!
   我望着那个在血色残阳中屹立的叫“媳妇楼”的敌楼,竟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了那久远的历史中,女人在长城的建筑和守戍中,悲哀、怨恨和痛苦的哭泣声,以及她们在烽火狼烟中的坚韧和刚强的呐喊声。
   此刻,那一个个与长城、与战争相牵连的女人,竟悄然打开那段尘封的历史,寂静而鲜活地伫立在我的面前。
   于是,我穿越了千年的烟霭,去寻觅跨越时空的那份凄美。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女人伴随着万里长城,在战争、撕杀、戍边、守城中,与她们的父兄、夫和子一起,带着美丽和隽咏的韵味,悄悄地不动声色地在中国人的心中流动着不朽的传说。
   长城文化离不开女人。就像人类的文明进步离不开女人一样。
   我静卧在陡峭如林的万峰之上的游龙般的长城上,看到了她们坚韧的身影,以及她们惨烈的命运。
  
   一、孟姜女的思想力量
  
   孟姜女的传说,在长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是历史上战争中闺中怨妇思念修筑、戍边长城的丈夫的典型代表。
   二千多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战争不止,怨妇无数。在刀光剑影中,无数将士在修筑和镇守边关中,驰骋沙场,埋戟荒漠。他们的母亲、妻子,姐妹在思念远征亲人的哀怨中,焦急、盼望、痛苦地存活。李白的《子夜吴歌》就把闺妇思念远征亲人的哀怨,表达得淋漓尽致: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清代的顾炎武的《塞下曲》更是催人泪下:
   赵信城边雪化尘,
   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
   长作江南梦里人。
   诗中所描绘的妻子在暮春三月,思念远征死去的丈夫,而其丈夫的形象却永远地只能出现在梦中了。这种万千遗恨,哀婉的思绪,怎能不叫人肝肠寸断,心伤黯然,拼得眼中无尽泪,共水长流?
   那份凄清哀恨,那份壮怀激烈,怎能不在中国特有的长城雄风中流动千年?怎能不带着凄美的伤痛和绝望的期盼,伴着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巍然屹立,在中国人的心里流动了千百年?
   孟姜女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人们口传心授中产生,并流传了千百年,传递着穿透历史的精神力量、思想力量和情感力量。
   它证实了女人与长城的血肉联系。
   历史像风一样从时间和空间中穿过。
   为什么许多在古战场上撕杀鏖战的将士们的英雄故事,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被历史的烟云所淹没?而一个千里寻夫的弱女子的故事,却以烟波浩淼的气势,流传千古,拨动和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为什么那带血的文字,常常戳痛我的眼帘,周身颤抖后,心灵也常常被苦痛撕扯得支离破碎?那沉甸甸的思绪里,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梦魂牵绕。
   在写作理论上,悲剧的流传,要比喜剧更有生命力。孟姜女惨烈的命运,和她代表着无数戍边守长城将士的家属的特殊地位,使她的故事得以流传甚广。
   我相信,不论是谁,只要他或她站在长城脚下,或攀爬在长城的石阶上,都会在心里想起孟姜女。我的每一次登临长城,同行的伙伴,都会面对着沐浴着朝阳或晚霞的失去了往日威风的古长城,面对着那弹痕累累、满目创痍的断壁残垣,望着丛生在残破的墙体和垛口上的荒草及飘零的落叶,谈起孟姜女哭倒八百里长城的故事,这千百年来的传说故事,让我们感慨万千。那蜿蜒在黛青色的峦嶂之上的被风雨侵蚀的城墙、敌楼和烽火台,犹如蛟龙腾飞,好象孟姜女就站在其上,遥望远方,她在翘盼她的夫君归来么?
   孟姜女与巍峨蜿蜒的长城同在,并且永恒!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营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形。汉?刘向《烈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见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杞良。
   这就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出生就带有传奇色彩。
   相传秦时,孟老汉与姜老汉为邻,孟老汉种了一株葫芦,葫芦长大后,爬过隔墙,竟在姜老汉那边结了个硕大的葫芦。葫芦成熟后,孟、姜两位老汉将其切开,里面竟然蹦出来一个白胖的女娃娃,非常的可爱,孟姜两家决定,女孩属于两家,名字就叫“孟姜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强征大量的民夫在崇山峻岭之间,筑成了一道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女长成了亭亭立的美人。孟、姜两家老人用心为她择选了一位夫婿叫范杞梁。新婚之夜,范杞梁被衙役抓去做了修筑长城的民夫。
   丈夫被抓走后,孟姜女茶饭不思,悲痛万分。她就像无法停止呼吸一样无法停止思念。她无限孤独地想念着远方的丈夫,在无限落寞中,深情地盼着丈夫的归来。她的思念与春光暗流转,她的幽梦纠结着难解的幽思,丝丝缕缕地纠结成茧,驻留在她的心中,窑藏着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月光照着她远望的双眸,孤独无依的感情日夜不停地折磨着她,让她满怀凄惨,悲愤交加。思虑太过,她困倦睡去,寂寞而卧,却看见丈夫范杞梁身染重病,在那里背着沉重的大石头,监工手持皮鞭不断地抽打他。
   梦中惊醒,孟姜女不禁失声痛哭。幽梦催燃了她思念丈夫的火焰,她隔着迢迢的山水盼望着丈夫,这火焰越燃越旺。
   她决定去找丈夫,为他送去御寒的衣裳。
   忙起身,她边擦眼泪边把给丈夫做的棉衣打成包裹。然后,穿上青衣素裙,拿着黄布雨伞,辞别了老人,一步一回头地含泪踏上了寻夫之路。她怀着难言的心思,忍饥受冻,不顾疲劳,一往情深地匆匆赶路。
   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
   天色将晚,风沙迷面。孟姜女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何去何从?她歧路徘徊,忧心如焚。失落就像一座山在头顶上轰然坍塌。
   忽然,一只乌鸦掠空而过,去而复返,连叫三声,向北飞去。她心中惊讶,莫非乌鸦前来引路?
   抬头望见月光如霜,杞梁啊,你在哪里?她的呼唤,随风飘向飞雪的北方。
   她坚定的跟着乌鸦朝北走去。
   她终于看见前面高低起伏的远山中,点点火把闪闪烁烁,与天上的繁星遥相辉映,刺骨的北风吹过来的是忽高忽地的阵阵吆喝声和打夯声。她欣喜地说,终于到了。
   天亮了,她才知道,这里,就是丈夫修筑长城的山海关。远山近岭的长城,如一条巨蟒飞龙,蜿蜒绵长,一眼望不到头。孟姜女见人就问,“我的丈夫范杞梁在哪里?”
   二天过去了,仍寻不到丈夫的踪影,她伤心地坐在城墙下哭泣。她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她没喊过苦,没掉过眼泪。可到了丈夫做工的地方,仍然是人影不见,她怎能不伤心呢?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她的心一阵疼痛。一队民工走过来,她急忙起身问:“你们这里有个叫范杞梁的人吗?”
   一个年老的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是从江南松江府来的。”
   孟姜女喜出望外,连忙再问:“他人在哪里呢?”
   民工黯然地说:“他已经死了,尸首就填在那边的城脚了!”
   猛然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得有一座山,在她的头顶轰然坍塌。她扑到那个掩埋丈夫的城墙脚下,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心痛无比,她的泪花打拼着梦魂飘。天地为之动容。阴霭绵绵,沉沉欲坠。突然,风狂雪骤,海啸山动,只听“哗啦”一声,一段城墙轰然倒塌,露出来范杞梁的尸首,孟姜女扑上去,眼泪成串地落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心爱的丈夫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她的哭声太过凄惨,城墙一段段地崩塌,竟然倒了八百里。
   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她哭倒了八百里长城,那时传说里的夸张。但是,从战争给闺中怨妇带来的苦难和哀怨,又何止是坍塌八百里长城所能承担的?这个故事中,蕴涵着劳动人民对战争的指责和反对战争的思想,曾引起无数代劳动人民的共鸣。这是它流传千古的思想力量。孟江女已与民族抵御外辱的象征——长城融为一体,她为英雄的史诗添抹了一笔凄美的带有波波贞洁、浩浩清气的图景。人们怎能不与她血脉相连的那份美丽隽永的韵味共颤?透过千古的云烟,怅望沧海桑田,那巍巍的古长城上,在某个夜晚点燃的烽火,穿越秦、汉、元、明、清,照亮了民族不屈的魂灵。
   距山海关三十华里的渤海碧浪中,屹立着一块大石,人们称之为碣石,当地人又称“孟姜女坟”,也有人叫“望夫石”。离此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孟姜女庙,庙中,孟姜女塑像的两边有一幅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浩浩帝业,盈盈粉泪,如今都已被潮水所淹没。两千多年,百代潮升潮落,万历雷霆电火。说尽秦时明月、汉时宫邸,高秋雁过的那一行行怨字,用血泪和烽火,揭示着中华民族古老的传说故事。功过如何评说?
   一位词人在《满江红?再访第一关》下半阙这样写道:“秦皇武,姜女怨,说功过,理还乱。道长城旧事,壮哉余撼。但志驱胡三万里。一墙做史明如鉴。志何酬?仰面对关山,情无限。”
   孟江女哭长城的故事,让多少代人怆然泪下。
   历史上,对长城的建筑一直有“功”、“过”之说。有的人尽说长城如何伟大,歌颂长城在历史上抵御外辱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张明敏在《我的中国心》这首歌里,就倾情唱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据说,宇航员飞上太空后,朝地球上看,地面上的建筑只能看到长城。长城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的建筑,颇俱匠心,十分罕见。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古代科学的军事防御的奇作,举世无双。但,也有人认为,修筑万里长城,劳民伤财,它的每块砖,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砌筑而成的。造成了无数个和孟江女一样的怨妇的悲剧。甚至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有功,不惜血本修筑长城分隔民族却罪不可赦。
   这样的争论,不是本文叙述的主题,我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古之幽情,剪不断理还乱,梦魂牵绕的,只是女人与长城的关系。
   当我要写这篇散文的时候,朋友还说,你是想歌颂修筑长城的功绩,还是贬其过?
   对于长城这样的军事防御的古建筑,应该历史的看待。秦始皇强征硬掠农民工,用他们的血汗和生命来修筑长城,造成了无数家庭的破碎和无数怨妇的哀痛,从而产生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反抗的结果,正是这样古老文明,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从抵御外辱维护民族的利益的角度,却是应该大歌特歌。修筑长城也是为了孟姜女等劳动人民安乐于自己的家园的整体利益,牺牲小家为大家,难道不是各朝各代人民保卫家园的共同愿望吗?

共 1253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女人与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孟姜女哭倒长城。作者掀开长城的历史画册,让读者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看到了女人在长城里不朽的故事。 感情汹涌,笔力深厚,推荐阅读!编辑:于湘女士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70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4-07-05 05:11:12
  孟姜女哭倒长城是女人抗争的力量,陈圆圆唱开山海关是女人魅力的价值,“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女人历史的骄傲。长城不朽!女人不朽!
回复1 楼        文友:霍飞鸿        2014-07-12 16:32:25
  邵老师好!感谢你的关注和精彩评论,祝你夏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