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梧桐小说】雪里蕻传奇

精品 【梧桐小说】雪里蕻传奇


作者:金陵叟 秀才,1960.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64发表时间:2014-07-05 10:12:52

梵高因为申报雪里蕻专业社,晚上请工商局几个朋友喝酒,喝得有点高,不能开车,再加上第二天还要填几张表格,就没回花乡了。他躺在宾馆床上看电视,忽然看到傻九打苍蝇的新闻,觉得太出乎意外了。一个傻子也能成为宣传正能量的主角,那么他这个在花乡大小也算个人物的农民企业家,如果包装一下肯定会大红大紫的,这于他的雪里蕻事业也是利好消息。再说,要不是他的雪里蕻在镇上是一个响当当的牌子,那么那大池子早就要填平了,那傻九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总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果这次不分杯羹不秀一把岂不是吃亏?想到这里他忽然来了灵感,自从梵氏雪里蕻公司成立以后,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名字做商标,始终没找到,这下好了,天赐良机,就用“傻九”,这可是花乡乃至堂县家喻户晓的名字呀!
   第二天他去工商局填专业社表格时提出注册“傻九”牌商标,登记科的小吴科长把注册科的老林科长叫来。林科长说他们现在注册商标事情都委托了保康公司来做,收费不贵,注册一个商标就1800块。梵高催着林科长叫保康公司派人来,他这就办。
   保康公司就在工商局隔壁,没几分钟来了一个剪短发戴眼镜的年轻人,林科长介绍此人是林经理。看模样林经理与林科长有几分相像,一问果然是林公子。林经理一边问一边吃力的在一张表格上歪歪扭扭的写。梵高看着费劲,真想夺过笔自己写,但碍于林科长的面子不好发作,只是皱皱眉。几支烟功夫,一张表格填好了,林经理轻灵的点过钞票,和梵高优雅的挥手“拜拜”。
   办完事,梵高开着他的面包车回到了梵家庄梵氏雪里蕻公司。
   梵高原名梵小飞,和傻九梵启蒙是同宗,比傻九小两辈,与梵小迁、梵小虎同辈。早年有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犯麻花,诸事不顺利,总是一波三折。梵小飞自小体弱多病,父亲因为有一个老叔在台湾成了有海外关系的人常遭批斗而去世的早,他和母亲过着孤儿寡母的日子,很是艰难。但他自幼聪慧,学习成绩好,就在他母亲万秋霞担心他将来做不了农活娶不到媳妇时,他考起了大学,而且还是鼎鼎有名的安徽财贸学院。从此,梵家庄人对他母子刮目相看。
   大学毕业后,通知书上写着到县商业局报到,可到了商业局才知道头一天已经有一个也叫梵小飞也是安徽财贸学院毕业的已经报名了。梵小飞笑了,知道这是被人家冒名顶替了,于是在走廊里吵吵嚷嚷要上访。商业局人事股头发花黄面色凝重的童股长把他叫到隔壁的房间,语重心长的说:“小梵同学,这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人家既然已经报到上班,想必是领导同意的。如果你闹出来,就是不给领导面子,只怕这商业局你今后是呆不下去的。要是把你退回人事局重新分配,就不一定能分在城里,说不定安排到那个穷乡僻壤呢。再不然退回学校,有可能分不回家乡,到了外地。你一个农村孩子,母亲靠几亩雪里蕻供你读书不容易呀!现在正是你拿工资回报母亲大人的时候,也经不起这样那样的折腾呀!这样吧,百货公司有个统计员位子还不错,我和领导说说,你去那儿上班吧。算起来,那边奖金还多,要是你同意就这样办。还有,这重名总是不好,你就把那个“小”字去掉就叫梵高吧,听起来也利索。这个手续我来做,你档案全在我这里,你就放心吧,不需要你亲力亲为。”
   梵小飞觉得童股长话讲得合情合理,回来和母亲商量一番也就同意了,从此叫了梵高并到百货公司做统计员。不过若干年后企业改制,他买断工龄下岗才知道这个苦吃大了,那个叫梵小飞的不但没下岗还做了副局长成了人民的处级公仆。再后来听人说,他本不姓梵而是姓梅叫梅小飞,是前任梅县长的侄子。
   梵高到百货公司第二年和开票员姚芳谈起了恋爱,又过一年结婚了。新房是童股长找柏经理要的两间库房,童股长和柏经理还是他们的证婚人。如果能够这样平平安安生活下去也该满意知足,儿子梵翔出生后他经常带妻儿回乡下老家,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梵翔读小学二年级时,百货公司给柏经理买下了成了私营企业,他和姚芳双双下岗了。尽管梵高夫妇相信活人嘴里不会长青草,自己年纪轻轻不至于饿死,但日子大不如从前。姚芳在一个超市做营业员,工资不高好在有保障。梵高就不行了,原先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后来做统计其实不对口,再加上体质弱做不来体力活,先后在几个企业做补助会计,但没固定下来,经常找不到活就窝在家里接送儿子上学。
   姚芳的父母是商业上的老职工,不久都置换工龄下岗了。当初他们对姚芳这门亲事就不太满意,嫌弃梵高是农村人,家道不殷实,要不是姚芳态度坚决,那婚事就泡汤了,现在这光景更是懒得理了。
   一天梵高陪儿子在家写作业,马李庄的千书记和胡会计敲门进来。家乡的父母官亲自光临寒舍,着实令梵高感到意外和惊喜,况且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好几样礼物。彼此寒暄客气一番,千书记直接进入正题:
   “今天登门拜访有一事相求,还望梵经理多多相助呀!”
   梵非有点吃惊,自己一个下岗工人有什么能力,还惊动了村里官员,连忙回答道:“只要是小飞能办到的事一定不余遗力,但不知二位领导有何吩咐?”
   千书记说道:“梵经理,你现在是城里人了,可你知道咱农村人土里刨食不容易呀!现在上面要求我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可我们村要工厂没工厂,要场矿没场矿,除了在地里种庄稼也没别的招。这不前几天镇上常书记到市里开会,市委农工部常部长就是原来我们的常县长说他娘就喜欢吃雪里蕻,而且中意的就是咱们村的梵氏雪里蕻,还宝贝似的送他一瓶。常部长什么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没吃过?可吃了他娘的梵氏雪里蕻连连称赞,说色香味俱全,金灿灿黄橙橙,入口三天后都有余香。一瓶吃完后,叫人到黄云亭再去买,没了。卖酱菜的老板说梵氏酱菜一上柜就给人抢光了,要吃等明年冬天吧。因此常部长就对常书记说,你们是捧着金饭碗讨饭,这么好的品牌不打造,可以发动群众多种一些。于是常书记把我们找去,叫我们向你妈取经,把这腌菜的秘诀传授给更多的人。昨天我们上门请教,你妈她老人家太谦虚了,说什么窍门也没有,就是用盐码码。我们也知道这叫借本不借路,梵家庄、马李庄虽不知道你们梵家雪里蕻有祖传秘方呀?今天来就是请梵经理回家说服你妈把这秘方传授给更多的乡亲,也好带动更多的人早日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梵高知道他家的雪里蕻确实与众不同,在周边小有名气。本来乡下人哪家菜腌的好吃,左邻右舍抓一碗回去吃是不要钱的,可因为自家是孤儿寡母,要的人又多,乡邻们不好意思黄吃,就丢下五分一毛的。母亲开始不肯收,后来拗不过别人盛情也就拿下了。土地承包后,母亲索性把几亩田都种上了雪里蕻,这也是他当年读书的主要经济来源。后来收菜到南京卖的黄家二娘娘和母亲订了约,凡是梵高家的雪菜统一卖给她。母亲也图省事,只管种、腌制。黄家二娘娘给这雪里蕻起了个“梵氏雪里蕻”的名字,生意做得红火。有人说,黄家二娘娘的两房媳妇就是靠梵家的雪里蕻娶进门的。
   梵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初要不是乡亲们你一毛他五分自己也上不了学。现在村书记亲自上门来求了,他二话没说,拍着胸脯答应星期天放假就回去做母亲工作。
   千书记很高兴,拖着梵高上街上撮了一顿。梵高喝得有点高,是胡会计搀着梵翔送他回家的。
   星期天,梵高带着姚芳和梵翔回到了梵家庄。万秋霞听说儿子要她交出腌菜的祖传秘方,一脸茫然:“哪有什么秘方?要有前两天就给千书记了,真的没有!”
   梵高知道母亲不会撒谎,也不是薄情寡义的人,可是梵家雪里蕻与众不同又是不争的事实。周围不是没人家种,可那口味和自家的简直是一个地一个天。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吃完中饭,母亲忽然想起来了:“莫非这窍门就在石室上?”梵高想了想除此以外也没别的原因。
   石室就是自家院子东南角围墙下的一个地下室,雪里蕻每年就是腌在石室里的。说到这石室还有一段来历。梵高奶奶怀着梵高父亲那年正好遇到跑鬼子,他爷爷看着大腹便便的妻子发愁了,这样别说后面有日本人追了,就是没人追也跑不动。于是连夜在驴棚里挖一个地窖,到时候自己和妻子就藏在地窖里。挖着挖着碰到了石块,再一挖,地里偷竟然有一个现成的石室,是整条青石砌成的,有两丈见方。虽然石室里有寸把深的水,但躲人是没问题的。还有即使关上石门,里面一点不闷人,看来这石室是接地气的。
   鬼子走了以后,他爷爷的弟弟就是那个现在在台湾的梵启乾种了几亩地的雪里蕻。因为坛坛罐罐都叫鬼子伪军打碎了,没地方腌制,就放在石室里码上盐,关上石门填上土。冬至后起出来一看,那色泽真好,黄灿灿的像一根根金条,那口味真叫绝,嫩、脆、香。后来梵启乾被抓壮丁去了台湾,他们家还一直用这石室腌菜。
   姚芳听说了石室的故事,叫婆婆搬开柴草,下了石室研究了半天。上来后说:“乖乖!这么大呀!少说也能放个二三十吨雪菜。要不这样吧?咱们也别说没秘诀,就叫周围的人种,种好了卖给我们,我们负责腌制,这样不一举两得吗?还有正好梵高也没事,就回来帮妈妈打理,把生意做大。现在镇上村上急吼吼要大力发展,我们借机要点扶持资金,成立一个公司什么的。看架势,今后都是私营企业了。”
   梵高没想到姚芳有这样的头脑:“了不起,我们家出女企业家了,比我这个科榜出身的还懂经营。”
   千书记听说梵高能自己回来带领群众大种雪菜,总算对常书记有了交代,心里好不高兴,立即向常书记做了汇报。常书记有着很强的政治嗅觉,觉得下岗工人回乡创业是个敏感话题,有政治含义,如果在这方面做足文章,于今后自己的仕途会加分的,立即表示梵高在和农户签合同时他一定到场剪彩。
   剪彩那天不但常书记来了,还来了县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他们做了几篇下岗工人再创业和农村产业化的报道。常书记一高兴,叫信用社特批10千元无息贷款给梵高做创业基金。
   姚芳父母亲从电视上看到女婿西装革履戴着大红花在镜头前风度翩翩风流儒雅,只夸当初自己有眼光,还给姚芳带话,如果生产上资金不足他们有2千块的存折。
   梵高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多少钱,信用社的贷款迟迟没去办。可信用社的人等不及了,放贷员小顾三天两头来催他手续,说这是常书记布置的政治任务,不完成是要犯政治错误的。不得已,梵高只好去办了贷款手续。
   钱到手了,梵高又不知道怎么用,姚芳回来听说后扑哧笑了:“你大亏还是财贸学院毕业的,不会用这个钱再建一个石室,多找几户种,这样产量不就翻一倍了?再多就付一部分给农户,免得他们种着慌着。”姚芳不但教会了梵非用钱,还对他说:“这么多雪菜是不能指望黄二娘娘一个人销的,你要早点到黄云亭和人家签合同,免得到时候捧在手上。”
   第一年梵高的雪里蕻事业大体顺利,但也有一些问题。一些农户图省事,不用农家肥而是施化肥,这样长出来的菜不但口味差产量也低。第二年梵高就改变了合作方式,把这些农户家的土地全部承包过来,一共有28亩,田里需要人手时再聘用他们,当天就发给工资,这叫公司化经营。还有,梵高看中了棠河边的大粪池子,稍微修葺一下,成了雪里蕻基地的蓄粪池,专门储存农家肥。
   农户也没想到一下子成了工人,除了土地租金外还有工资,真是一件大好事,于是很乐意做甩手掌柜。常书记看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土地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交出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并很受启发。这样的思考对他后来重掌花乡大印不费吹灰之力一下子征收了那么多的土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周边的农户开始托人情要求把土地承包给梵高,姚芳依据两个石室的容量又发展了几户,这样梵高家的年产量就达到了40多吨。常书记建议他们成立一个公司,后来又建议成立一个专业社,说可以能争取到国家补助,少说也有百十千。
   一天快递公司送来了他的注册商标,梵高打开一看傻眼了,那“傻九”变成了“傻九”。他腾地脑门上直窜火,立即打电话给林经理。林经理一口咬定不可能,当时他明明写的是“傻九”。梵高说马上送来给他看,要他退还注册费。
   就在梵高发动车子刚要去县城时,接到了林科长的电话。林科长哈哈大笑:“梵总,你要请客了!你注册了一个名冠日月的商标。南京人谁不知道傻九呀?哪个一天不说上几句傻九呀?这是天大的喜讯呀!哥,你要大发了!今后这商标没个千儿八百千的你别出手。你要是真不要,马上送来,我一转手就是百十千现钞。”
   梵高觉得他的话有道理,气消了一半,不过还是觉得有点不妥:“林科长,这也太俗气了,难听死了。”
   “梵高呀!凡事大俗才是大雅。你知道前些年芜湖有两傻吗?一个是傻丫头赵微,一个是年广久的傻子瓜子,他们都俗到透顶又雅到极致。将来你的傻九肯定比他们名气大多了。”林科长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共 91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上大学对于任何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命运转折机会。如果这次机会没有了,再想改变命运,怕是极其困难了。而这唯一的机会却被人冒名顶替。因为无知,梵高和梅小飞的命运发生了惊天逆转。但后悔已晚。全文围绕雪里蕻,对主人公梵高的命运转折展开了描述。语言平实,描写详尽,引人入胜。一个朴实的,单纯的,善良的农民形象被勾勒的活灵活现。期待精彩,感谢赐稿梧桐,推荐品读。【编辑:浅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05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7-05 16:11:01
  好小说呀!曲折反复,余音绕梁,让人忍俊不禁!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7-05 19:35:29
  祝贺金陵叟老师佳作荣获精品,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7-05 20:45:57
  贺老师精品不断,遥祝写作快乐,感谢支持梧桐。
4 楼        文友:宏声        2016-09-27 05:40:01
  读了老师精彩的传奇小说,我赞不绝口声中向远方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聚会大型文学网--江山文学网,在这文学路上共同前进,取老师之长补吾之短。友谊万岁!遥握!
5 楼        文友:宏声        2016-09-27 05:40:13
  读了老师精彩的传奇小说,我赞不绝口声中向远方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聚会大型文学网--江山文学网,在这文学路上共同前进,取老师之长补吾之短。友谊万岁!遥握!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