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我的“奶奶”

精品 我的“奶奶”


作者:闾凌宜人 举人,3256.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11发表时间:2014-07-08 22:03:00


   一抹红彤彤的晚霞映照在大西山山梁上。
   劳累了一天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披着那抹晚霞,行走在弯曲坎坷的山路上,回归我们的青年点。
   “秋季里天高气转凉,
   登高赏月过重阳,
   枫叶流丹就在那秋山上,
   丹桂飘飘分外香。
   冬季里,雪纷飞,
   梅花雪里显精神,
   水仙在岸上添呀添风韵,
   迎春花开一片金。
   我一言说不尽,
   春夏秋冬花似锦,
   叫阮妈却怎么还有不爱花的人
   ……”
   突然远方传来了银铃般的歌声。这是什么歌曲?是什么人在这僻静的山野里唱的这么幽婉?我被这美妙的、犹如磁石般的曲调所吸引。我急于想看个究竟,便顺着传来声音的方向疾步而行,想快些见识下这个演唱之人。走了约有二百多米远,我远远的看到一个穿着大红衣裳、头戴凤钗、手舞丝巾的女人,站在长满蒿草的山路边那块凸起的土丘上,边唱边舞,兴致正浓。待我走到近前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妇人。她的个子不高,脸上涂满了胭脂,散发着一股异样香味,嘴唇也打上了鲜红的“口红”,也不知道她是用什么“化妆品”描画的眉毛,说黑不黑,说浅不浅,把那眉毛都紧紧的粘在了一起。大红的戏装破旧的退了颜色,但是洗熨的还是非常的干净整洁。头上佩戴的凤钗缺少了凤头,已是残破不堪了。
   她见我走进她的身边,两只眼睛突然闪烁出异样的光彩,双眸直直的盯着我。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中不免有些紧张。突然,老人“哈哈——哈哈——”大笑起来,伸出一只干瘦的手,紧紧地将我的手拉住,嘴里不住的念叨着“孙子,孙子,这不就是我的孙子吗!”
   “哈哈!哈哈!”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又打了个激灵,木讷的站立在那里,不知所措。“老人是哪里的?她是谁呢?怎么在这个时候独自一人来到这偏僻的山路上唱歌?”
   “她的精神一定是出了问题,她的家人在哪里?怎么没有人陪伴?怎么会没有人来寻找她呢?”一个个问号在我的脑海里快速的闪过。
   “眼下我该迅速的逃跑,躲开这个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太太!”想罢,我果断地做出了决定,立即挣脱开她那只紧拉住我的手,头也不回,快速的朝着“青年点”的方向快步走去。刚刚走了几步,我竟鬼使神差的忍不住回头去看那老人。只见她正呆呆的站在原地,朝着我离开的方向,高高的举着右手,不停地挥动着那条已是千疮百孔的白色丝巾,口中好像在不住的喃喃自语。
   夕阳西下,秋风习习。山路边的高粱叶子伴着秋风“刷刷”作响,打破了山路的静谧,山村的夜晚就将来临。我突然有了恻隐之心。“小子,你怎么忍心让虽不曾相识、但却巧遇在这段山路上,一个精神失常的老人孤独的滞留在这荒山野岭上呢?不行,不管她是谁,我都要陪伴着她一起下山!”主意已定,我又快步回到老人身边,试图与她交流。
   “老人家,您的家在那里住啊?”
   “孙子,孙子,你就是我的孙子啊。这孙子真好!”
   “您现在就和我一起回家,好吗?”
   “孙子,你是说我们一起回家?”
   “是啊,是啊,我们一起回家。”
   “好啊,好啊。孙子和我一起回家了,一起回家了!”老人兴奋的喊着,眼睛里闪着浑浊的泪花。我真的不懂老人为什么见到我会是如此激动,又为什么总是错把我叫成她的“孙子”。但当我看到老人像孩子似的欣喜地跟在我身边,随我一起向山下走去的时候,我的心里不免感到一丝欣慰。“不管她是谁,我把她带下山去后,就不再担心她会在这山野里遭遇寒冷和危险了”。
   太阳终于藏起了它最后那一丝余光,夜幕真的降临了。走了几里山路的我和老人也已经回到了我的栖身地——青年点。大队治保主任刘保国恰巧路过青年点,看到我与老妇人同行,便问道“小雷啊,文秀大姨是和你一起过来的?”
   “是啊,是我带她一同下山的,但我并不知道这个老人她是谁、她是哪里的人。”
   “那好吧,小雷,文秀大姨现在你就交给我,由我送她回家吧。”
   “也好,刘三叔,那就麻烦你了。”我们知青都这么习惯的称呼刘保国。
   我站在原地,看着老人跟在刘三叔身后缓缓离开的背影,只见老人一边走着,一边不时的回过头来望着我,依依不舍的频频向我挥手,恍惚听到她的嘴里还在念叨着“孙子,孙子,有个孙子真好。”
   二
   吃过晚饭,大家围坐在那铺五间房的大炕上,借着昏暗的烛光,听我们的故事大王邵冬绘声绘色讲着他编出来的“新鲜哏故事”,不时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坐在一边的我却说什么也听不进邵冬所讲述的“哏故事”,脑袋里萦绕着刚刚发生的那一幕。“方才遇到的这个文秀老人为啥要独自一人跑到荒山野岭上去唱歌?她的家住在哪里?她为啥见到我以后要口口声声叫我‘孙子’?”我百思不得其解。
   深夜,躺在炕上的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可恨的蚊子在宿舍里“嗡嗡”的来回盘旋着、吵闹着,偶尔还要狠狠的吸吮一口我的血。这铺大火炕不知被谁烧的滚烫,躺着热,坐起身来还是个热。从不知道什么叫失眠的我,这天虽然劳累了一天,竟然也失眠了。
   “滴铃——滴铃——”,一阵闹钟铃声将刚有些朦胧困意的我惊醒。我赶紧爬起身,穿衣下地,抓紧时间洗漱,然后按照惯例排队打饭。吃过早饭我们又要同往常一样,到了五点钟就要准时出发去樱桃沟干活了。
   我才走到青年点的大门口,一个我即陌生、又熟悉的老人正站在青年点的大门外。看到我从院子里走出来,这老人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我的身边,拉住我的手:“孩子,今天你就别去干活了,休息一天吧,到奶奶家坐坐,好吗?”老人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我不知所措,呆呆的站在那里。老人见我没有反应,忙又说道:“孩子,你不要怕,奶奶就是想让你到奶奶家认认门,陪奶奶说说话,好吗?孩子。”老人的眼神中流露着渴望与期盼。
   等我缓过神来才注意到,老人家今早的装束与昨晚相遇时简直判若两人。今天的她没有描眉打鬓,脸上没有了浓重的胭脂味,一头银发梳理的整整齐齐。身着蓝士林布长袖上衣,黑色裤子压着笔直的裤线,干净整洁。这装束、这表情简直让我难以相信,站在我面前的竟会是昨天晚上我路遇的那个精神失常的老人。我被老人所打动,决定请假一天,一是想到老人家里探个究竟,二也是为了满足老人家的这个心愿。
   大山深处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山花野草散发出来的缕缕芳香,沁人心脾。我与老人迎着初升的朝霞,行走在洒满阳光的山路上。远眺山脚下,座座农家小屋上飘荡着袅袅炊烟。放眼山岭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那高粱穗争相露出一张张晒红了的脸,如火一样红。山路边,一穗穗玉米棒颗粒饱满,似珍珠镶嵌在一望无尽的玉米地里。看着这深秋的山村美景,我的心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
   随着老人走了大约三里崎岖坎坷、秋意浓浓的山路,老人兴奋地告诉我:“孩子,咱们马上就要到家了!”我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站在高高的山梁往下看,一个小山坳出现在眼前。我问老人:“老人家,这个屯子叫啥名啊?”
   “它的名字叫小裕沟,是个自然屯,归五队管。现在这个沟里住着二十多户人家,老少有一百多口人。你们小青年都在樱桃沟干活,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你们就不会知道还有这么个小裕沟啦。”
   “是啊,我虽然从下乡到现在都来了三个多月了,但真的不知道这里还有个小裕沟啊。”
   “孩子,你都看到了,这小裕沟山高沟深,每天太阳在这里都学会了偷懒,它总是很晚才会懒洋洋的露头,但是落山收工的时候它比谁跑得都快。”
   “哦,是吗?”我口中回答着老人,眼睛却不停的向四处张望。小裕沟。四面环山,山上绿草葳蕤,树木茂密,精灵般的小松鼠在树丛间腾飞跳跃,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在树丛间争相鸣啭,欢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像一首首美妙的交响曲响彻在天空,回荡在山间。山脚下一条小河似一条白色的彩练,流水潺潺,清澈见底,蜿蜒曲折,小鱼儿在水中自由的游弋,偶尔还可以听到河边的蛙鸣。
   “孩子,奶奶还没有问过你呢,你叫什么名字啊?”老人的问话把我从沉醉于美妙的景观中唤回。
   “我叫雷红军,您就叫我小雷吧!”
   “雷红军?这名字好啊,很有意义的名字。”
   “是啊,我的名字是我爷爷给起的,他说,他要我记住,我是个红军的后代。”
   “哦,原来是这样啊。你的爷爷当过红军啊。”
   “是的。他是位老红军。”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老人的住处。“孩子,咱们的家到了。你看看,这就是奶奶的家。”老人微笑着指点着一座普通院落。
   三
   我停下脚步,仔细打量这个“家”。这是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普通农家民居,四面的院墙是用泥土堆砌而成的(据说这叫干打垒),破旧的大门框两侧春节时粘贴上去的那一副对联早已斑驳残缺,褪去了原本鲜红的颜色而显得苍白,上面的字迹经过风吹雨淋早已经模糊不清。两扇木门门板也裂开了手指宽的大缝子。
   低矮的三间土坯房,房顶上一缕缕枯黄衰败的蒿草在微风中摇曳。那一扇开启的老式窗户有着最显著的“东北三大怪”特点——白纸糊在窗棂外,下扇窗户的玻璃显然是拼接的,但却被主人擦得很明亮。
   院子中两棵苹果树如同张开的两把大伞,晒红了脸的“国光”苹果挂满了枝头。几畦翠绿的白菜在果树庇荫下成长着,给这个农家小院增添了灵动气息。
   院子的南墙角石头砌成的猪圈里一只“肥猪”,可能是食不饱腹的缘故,听到有人说话,不时的发出“哼—哼—”声,越来越急。
   一盘巨大的石磨就安放在院子的西南角里,这是最原始的磨面器具,也是那个没有电源年代里,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用具,这盘石磨磨出的面粉应该是别具风味的。
   几只芦花鸡在院子中悠闲地觅食,“叽——叽——”叫喳喳的一群小鸡仔围绕在老母鸡的身边,跑来跑去。
   “阿黄”跳跃着,不停地摇晃着尾巴,围绕着老人撒欢。
   早晨的阳光是明媚的。房屋里的土炕上印满了阳光暖暖的影子,给低矮的小屋带来了生气。一只小黑猫眯缝着双眼似睡非睡,时而斜睨着那双明亮的眼睛眨巴几下,时而伸伸懒腰,然后又重新慵懒地趴在土炕的炕头,惬意的享受着晨光赐予给它的那份幸福。
   屋子里面积很小,地上靠北墙位置摆放着一个老式的木制大柜,柜面上已经油漆斑驳,但却被擦拭的溜光锃亮,一把老式铁锁牢牢地横在铮亮的黄铜“柜嵌子”上。柜面上方是那个时代司空见惯的摆设,一对玻璃花瓶里插着鸡毛掸子,一架镶有黄铜奔马的古旧木制“座钟”在“滴答——滴答”悠闲的、有条不紊、有节奏的摆动着。一面印着七颗向日葵紧紧围绕在“红太阳”周边的木框大镜子挂在土墙的正中央,镜子上面恭恭敬敬地张贴着一幅“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标准画像,画像两侧粘贴着“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的条幅。
   墙上挂着的相框中一张已经旧的发黄,布满了褶皱的黑白合影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上的人们穿着肥大的棉袄棉裤,每个人的腰间都系着一条皮带,有的人头上戴着东北地区特有的、用来御寒的狗皮帽子。他们年龄不一,但看着他们确是各个气宇轩昂、干练成熟。照片上一行“土改工作队员留影”的题字告诉我,这是一张极有纪念意义的珍贵历史照片,在这张照片里我没有寻找到眼前这位老人身影,那么这张照片里的人是谁,照片背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四
   “孩子,你来了?”声音浑厚,声似洪钟。一个男人的声音,普通话里夹杂着浓重的胶东口音。
   “是啊,我来了。”我回答道。
   当我转过身时,我看到,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的个子很高,体态清瘦。长长的眉毛下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满头银发。老人笑容可掬的看着我,倒弄得我不知所措。还是老人首先打破了这暂时的沉默:“孩子,你吃过早饭了吗?”
   “我吃过了。”我好像在答题,机械的回复到。
   “孩子,从城里来到农村,离开了父母,你的生活习惯了吗?农活还干得动吗?”
   “和您说实话,农村的生活我很不习惯,食堂里的伙食更不好,农活我还一点也不会干呢!这里生活真的是又苦又累!”我很懊丧的说。
   “孩子,不习惯没有关系,做啥都要有个过程,时间长了,慢慢的就都会习惯了。就拿我们来说吧,也是从当年的不习惯到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习惯、慢慢的融入到这里的民风民俗里的。”
   “这么说您也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了?”
   “是啊,孩子,我们原本不是这里的人,今天既然你问到了,那我就给你讲讲我们的往事吧。”
   原来,这位老人名字叫张铁,老家在山东威海一个偏僻的村子里。他十岁丧母,其后不久父亲也因患上“痨病”而不治身亡,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他成了孤儿。无依无靠的他,为了活命,小小年纪不得不去给地主苟三黑家放羊,冬天挨冻,夏天日晒,受尽了苦难。十五岁那年夏季的一天,张铁在山上放羊,老天却突然翻了脸,顷刻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阴风阵阵,伴随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无处躲避的张铁被风雨遮住了视线,人被暴雨淋得像个落汤鸡。当他顶着暴雨,在泥泞湿滑的山路上蹒跚地赶着羊群,当羊群关进羊圈清点后,发现少了两只羊。吓得他重又冒雨上山,去寻找丢失的那两只羊,一路上摔了无数个跟头,结果还是失望而归。恼羞成怒的苟三黑骂道:“你这个笨蛋,白吃饱的东西。连几只羊都看不住。”

共 1142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霞光绚丽的夕阳下,由声声银铃般甜润的戏词做媒,向读者引出一位白发苍苍寻觅孙子的老“奶奶”——精神失常的奶奶。由此,一对夫妇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的跌宕一生便油然展现了出来。从少年时代各自脱离虎穴相逢,到沿街乞讨相依为命,再到匪祸将难兄难妹冲散于慌乱人海。值得欣慰的是,十五年后再度重逢结为伉俪。文革时期承受的不公,身边人的逼劝,皆不能动摇他们夫妻令人嗟叹的爱情,即便女主人公牺牲了所谓健康的精神状态也在所不惜。文章最后作者因未叫声“奶奶”愧疚不已与老人获得平反相得益彰……读作者的小说让我突兀想起某西方政客的一句话:远东那个国家的国民享受一种特殊的待遇:“他们中的一些人死后可以得到沉冤昭雪。”推荐!【火中凤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09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火中凤凰        2014-07-08 22:09:17
  读闾凌宜人这篇《我的“奶奶”》,心情感到十分沉重。整个过程一直在思考“命运”这形而上的所谓唯心论题——难道真的存在一个冥冥中的命运吗!
平凡却不平庸的男人
2 楼        文友:火中凤凰        2014-07-08 22:09:53
  向“奶奶”致敬,她是真正的艺术家!
平凡却不平庸的男人
3 楼        文友:闾凌宜人        2014-07-08 22:32:49
  衷心感谢火中凤凰老师伏案编辑,精彩点评!
写作,我的最爱。
4 楼        文友:锦瑟柠檬        2014-07-09 09:59:40
  看了全文,心情不知如何诉说。对于奶奶,对于老人,还是持一颗善心待之吧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时有女子》
回复4 楼        文友:闾凌宜人        2014-07-09 10:21:56
  谢谢锦瑟柠檬老师的点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