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散文】母亲树

精品 【雀巢散文】母亲树


作者:林之林之 秀才,118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86发表时间:2014-07-10 09:30:05
摘要:当母亲站成故园的老梧桐,故乡也就是游子眼中的一颗“母亲树”了。

我家屋后有个园子,有六间屋大,或许?……还能大一些?……
   那地原是生产队的,因靠我家太近,别人没法种,就分给我家做了自留园。那个时代,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社员自留部分极少,所以,“自留地”十分金贵。屋后园子这六间屋大的地儿,在母亲心上,就是块大心事了。
   每年春天,母亲都要回娘家看姥爷,回来时,挎篮里总有一小扎香喷喷的香油果子。这对我们这些长年寡汤寡水的孩子们,就是更大的一块心事了。
   那年春天,就是六间屋大的地成了我们家的“自留地”的那年春天,母亲回姥姥家没带来香油果子,而是扛回来一捆梧桐树苗。母亲汗淋淋地回到家,水没顾上喝一口,就兴冲冲地招呼我们都跟她去后园里栽树苗。
   没吃上香油果子,我们失望之极,还要去栽树?心里的怨气全发泄在那些倒楣的干巴的树苗上了。糊糊弄弄挖坑,浮皮潦草浇水,故意装作不小心,碰去这棵一块皮,折断那棵一节根——可怜这些哑巴树苗,不会说话,有委屈也只能忍着——母亲却浑然不知,她一边卖力地挖坑,一边喜孜孜地构画着梧桐树的未来:“你姥爷说了,这种树皮实,长得快,五六年就成材了。到那时候呀,满园的梧桐又高又粗,每棵都能换一沓子钱,你们待吃多少香油果子吧……”
   我们对母亲的蓝图不感兴趣,也根本不信就眼前这些破干巴枝子能换来香喷喷的香油果子!香油果子多香多软多解馋啊?都是这些破树枝子?……对着栽上的梧桐树,我暗中又踢了一脚。
   可是,春风一摇,春雨一浇,这些梧桐树苗儿竟都活转了,旺醒了。眼见着就泛了青,鼓了苞,放了叶。赌气似地,一天一个样儿,一夜一个高儿,“滋滋滋”地疯长。三伏天一到,它们已是阔叶如扇、葱茏成荫的梧桐树的样子了!
   第二年,它们由手臂粗变成大腿粗。
   第三年,我们就可以攀着它的身子偷袭树上的知了了。
   第四年,它们完全长成为根深叶茂枝桠交错的“成人树”了。
   第五年,第一棵梧桐被杀倒了,原因是它肩胛上生了一只“蜂窝”。所谓“蜂窝”,就是因为小时受过创伤,形成“蜂窝”状的疤瘌。随着身体的长大,“蜂窝”会越来越大,即使长下去,也难成栋梁了。这“蜂窝”是不是我们作下的孽,可没有一个小人儿敢承认。
   可惜了呢。母亲轻拍着“蜂窝”粗壮的身子,满脸惋惜和不舍。
   “蜂窝”的离去,让家里空寂了一年的猪圈又有了小猪的哼唧声,而且,母亲仍记得她的诺言,赶集回来,挎了满满一篮喷香的香油果子,可让我们吃了个肚饱眼不饱。
   尝到了梧桐树的甜头,我们开始对梧桐树另眼相待了。从前,母亲让我们给梧桐树施肥,我们总是嫌臭,把尿粪一倒,远远地扬两锨尘土,就跑开了。现在,我们很仔细地刨坑、很负责地掩埋、很认真地浇水。我们不许狗在它们身上蹭痒,更不准小孩在它们身上刻字。母亲为它们修枝打杈都会让我们心痛。春风春雨来了的时候,若是不见母亲行动,我们会提醒母亲:“娘,好栽树了。”母亲便会很欣喜地说:“又想香油果子啦?……”
   每年开春,总有邻里来向母亲讨教栽梧桐树的事儿。母亲很自得、也很耐心,凡有人来,都会煞有介事地叮嘱一番:什么什么样的苗好,什么什么样的土好,什么什么时辰栽好……显然,她就是位“植树权威”。母亲去赶集,碰见好苗子也总忍不住要扛回一捆来。人们把母亲当成了树苗行家,她买回来的,当然都是好苗子,都有人争着要。不几年,村里的梧桐树就多起来,而且越来越多,桐花烂漫的时节,把整个村子都覆没了,远远看去,像一片紫气氤氲、香气如焚的祥云;进了村,踩着厚厚的一地落英,闻闻浓烈的甜香,你会感到一种醉意,身子发飘、脚下发软,晕晕忽忽,好像走在紫烟缭绕的梦中。
   桐花花心有蜜,一吸,丝丝地甜,细若游丝,却沁人心脾。我们这些孩子当然不会错过这天赐的甘露。尽管大人一再叮嘱说,别吸多了,吸多了会哑嗓子。但我们还是贪婪地猛吸那丝甜蜜,许多孩子都变成了“鸭子”,见了面,“鸭鸭”地比划成一团,好玩得要命!大人也不甚管,因为桐花谢了,嗓子跟着也就好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甜蜜,总让你吸你吃呀?……
   盛夏来临,园子便是桐叶的天下了,枝叶层叠,树冠相接,炽烈的夏阳层层穿过,筛到树下便成了影影绰绰、美如梦幻的光斑了——这成了我们大好的眠床。我们搭了蚊帐、铺了草席,晌午睡得涎水横流,夜里睡得露水滴沥。母亲怕露水伤了我们的身子,总是一阵苕帚疙瘩把我们敲进屋里去,可第二天早晨,却发现我们又横七竖八酣睡树下了。
   总得睡到秋风起了,知了去了,蚊帐上接着了一些青青黄黄的桐叶,树下才会空寂起来。
   而对于母亲,最欣悦的事情是去量梧桐的粗细。只在有空,母亲就会去量一遍,总是半搂三拃一虎口。父亲笑母亲,树又不是蒿子,那能一夜之间就长成了!母亲就会反驳:“它真是天天在长哪!……”父亲就笑。可不是吗?这梧桐树却真是于不经意间就长大了呢!
   家里来了大“使用”,没有别办法可想,就只能打梧桐树的主意,杀树换钱。
   杀树之前,母亲会长久地去摩挲那棵将要被杀掉的树,好像抚摸的不是树,而是她的猪、她的鸡、抑或是她的孩子。有时候摸了半天,母亲会突然改变主意,高声对那买树的人喊:“不卖了!不卖了!”那位刚刚相中了一棵,正围着那树打如意算盘:主干做什么,次干做什么,次次干做什么……突然听见女主人说不卖了,便立即急了眼:“你看你这人,好好地怎么就变卦了?嫌便宜了?……嫌便宜你说话呀,可不能你说不卖就不卖了,让我放空车吧?你看看,我再给你加这个数怎么样?……还不行?这个数呢?这总该行了吧?……”可是,母亲却执意不卖了,任凭那买树人鼓唇弄舌,唾沫四溅,母亲就是不卖了。
   那人气极了,却也无奈,走时嘴里不停地骂:“个妇道人家。个妇道人家……”。
   我们也很恼火,我们的凉鞋又没了。我的凉鞋拣姐姐的,三妹的是我穿过的,小得挤脚不说,还被烙铁粘得疙瘩噜苏,难看得要死。母亲每次用烙铁给我们粘鞋的时候都说,这鞋真是穿不得了,等卖了树一定给你们买新的。可是,满以为要穿上新凉鞋了,又全泡汤了!想到整个夏天还得拖着那双难看的破凉鞋,心里那个恼啊!
   做饭时,没人给母亲好好烧火,贴上锅的饼子一只只滑溜到锅底去了。母亲因为说过的话又不作数了,格外好性子,一边干活一边哄着我们说:“好孩子,咱明年,咱明年再买。娘说话算话,咱明年一定给你们买。娘也愿意看你们穿新鞋啊——可这树卖了,刨那么大个窟窿,娘看着心里难受呢……”
   “不是早晚都得刨个大窟窿吗?……娘干吗不卖了呀!……”火棍划着灶壁,火星乱迸。我们的凉鞋没了,我们恼火透了。
   “……你看,你爹有病,不知道哪天犯了,就要花钱;还有,你姐明年上中学了——得使钱呀;还有,今年天老不下雨,万一秋上收成不好——咱明年,啊,好孩子,咱明年……”
   还说什么呢?母亲夏衫的肩头不是补了两层补丁吗?母亲还没穿过凉鞋呢。……烧火棍不再划了,甚至还懂事地问:“娘,不杀树,那些大‘使用’怎么办?”问是问了,小孩子的心事转眼就忘,母亲并不需要我们真的去操心。至于那些钱,父亲和母亲是通过什么渠道,怎样变通的,我们一概不知。我们只知道有一棵树,因为母亲的不舍,躲过了一劫。
   的确,梧桐树等着要派的用场太多了!父亲的肝炎不时地发作,虽不去医院,却是常年吃药不断。肝病需要营养,虽然那时的营养品不过是鸡蛋白面和一点点糕点,不昂贵,可天长日久,攒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儿。家里劳力少,孩子多,年底清算,总是倒欠队上的;父亲不肯接受队里的照顾,总是要杀一棵梧桐树垫齐了欠款才领回一家人的口粮。有一年发大水,院墙冲跑了一段,房顶也漏雨了,老房子已摇摇欲坠,补墙、坯房都是大钱,非梧桐树莫属。还有红白喜事,人情往来,支家过日子,七七八八的使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了,这些不大不小的花费没地方出,也只有向梧桐树伸手要啊!
   后园的梧桐树一棵一棵被卖掉了,替我们解除一次一次的窘境,帮我们逾过一个一个的难关……梧桐树就像我们家的顶梁柱、主心骨,帮扶着、支撑着我们这个贫寒之家,和我们共同面对困苦的漫漫岁月。我们习惯了有事向后园看,只要有梧桐树站在园中,我们就笃定,就心安。
   最大的一棵梧桐树是因为父亲病危杀掉的。那是母亲最初栽下的一批树苗中,长得最大最优秀的一棵。只差半年,它就十岁了。它修伟圆润,通体无疤,绿叶接天,浓荫遮地,足有一围多粗。十年中,不知惹得多少树贩子光临,围着它打转转,可母亲总是不动声色地抚摸着树身:“不卖,这树是我们家的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是不卖的……”
   可是,这一次,它必须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了。毕竟,它只是棵树啊!
   树太大了,扑地时,覆没了大半个园子,那一片惨绿,让人心恸!那一个树坑,足足有碾盘大,一下子空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树贩子也没办法囫囵把它拉走,是就地肢解后装的车——肢解的时候,我们都躲了——只看见它足足装了四辆牛车,缓缓地离开了我们的家……
   掩埋着它留下的巨大的树坑,母亲流泪了。她让我们好好掩埋,说这树根本好,明年春风春雨一到,发了芽,还会长出像它母亲一样的大树来。
   父亲要去青岛住院了,母亲揣上卖树的137元钱,搀着父亲上了队上的拖拉机,头也没回一下。母亲坚信,这笔大钱能够医好我们的父亲、能够留住我们的父亲!
   可是,在一个萧索的秋夜,父亲还是去了,留下弱妻幼儿、空下的后园,带着满腹的心事,永远地去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没有再嫁,领着我们秭弟五个苦挣苦熬。许多人来劝母亲,让她向前走一步,别太苦了自己。母亲总是摇头、摇头、不停地摇头,最难最难的时候,头都要摇掉了。就这样,把上门提亲的人一个个摇走了,把一头青丝摇成了白发。
   关于再嫁,母亲只对我们提过两次。一次是青丝红颜的母亲,她说:“我要是找人,就找个有钱的,给你们换一笔钱,然后,我就去找你爹……”虽然说的是玩话,神情,却是少有的悲壮!再一次母亲说的是:“我是咱后园的老梧桐,这辈子是注定守着你爹和园子过活了,挪不了窝了!”说这话时,母亲已是霜染两鬓沧桑满脸的老妇了。
   那时候,像我们一样失怙的家庭并不少见。哪个村子,也有一个女人领一群年幼的孩子过活的情景。独立难支的日子里,女人再嫁总是一条出路,可不知为什么,选择再嫁的女人并不多。她们大多像我的母亲,思前量后,犹犹豫豫,磕磕绊绊,蹉跎挣扎间,腰就弯了,背就驼了,头发也白了。膝下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成家、远离,此时的女人,万念俱湮,除了一声喟叹,便唯儿女的康乐幸福是念了。
   母亲老了,执意不肯随儿女生活远离故土。她说,有我守在这里,园子就不会荒废,梧桐树也有人管。你们在外,心也不空落。
   没人能劝动她。
   的确,有了母亲的守候,老家便没有因我们的远离而生疏、而变成记忆中惆怅的梦乡。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去叩响老屋锈蚀的门环,也可以于万水千山之外作深情瞩望以解思乡之痛,还可以隔着一方屏幕敲一些怀乡思乡、不痛不痒的文字慰己愉人……
   只是,母亲,那个被叫了母亲的女人,一个因儿女存在才存在的女人,此时,真的已成故园的老梧桐了!……
  
  

共 4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实说,开头并不吸引人,我甚至叹息一声,揉揉腰,觉得又浪费我N多时间。看下去,却发现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文章表层是写梧桐,能够换香油果子能让人乘凉,还能做“大使用”的梧桐,以它葱茏成荫的姿态,改变着一家人甚至是一村人活着的姿态。而这表象深处,渐渐显露出在这个改变里,母亲静静地立于中间,起着领头且不可代替的作用。母爱的无私用梧桐表达,构思巧妙新颖,自然流露中颇有大爱无声的震撼。文章如酒,回味隽永,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缘分二月】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71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缘分二月        2014-07-10 09:31:14
  很感人的文章,强烈推荐阅读!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2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4-07-10 10:17:50
  犹犹豫豫,磕磕绊绊,蹉跎挣扎间,腰就弯了,背就驼了,头发也白了。膝下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成家、远离,此时的女人,万念俱湮,除了一声喟叹,便唯儿女的康乐幸福是念了 ---- 世界上所有的母爱都是伟大的。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2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7-11 21:04:49
  写母爱的文太多,没有多少新意,只是有话要说,就说了一番。
3 楼        文友:天海蓝蓝        2014-07-10 15:49:48
  林之的梧桐树是母亲的树,柔而不弱,情真意切,感动。林之是山东人?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
回复3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7-11 21:07:45
  是的,我是青岛的,读天海蓝蓝的美文,知你也是山东银,呵呵——非常喜欢你朴素有华的文笔。
4 楼        文友:江山梦秋        2014-07-10 19:43:12
  母亲是一根撑起家庭的顶梁柱,为儿女遮风避雨,如今母亲年老了,还是要常回家看看才是!
回复4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7-11 21:13:03
  是的,写一千篇歌颂母亲的文字,也不如在老母面前尽一点孝心。这是十年前的旧文了,老母亲早被我“搬”出园子、搬来与我们同住了。只是园子还替她保留着,树也留了一棵——我们,终归都是要回归那方热土的,无论是母亲还是我。
5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7-11 21:04:09
  一个“强烈推荐”给了林之强大的鼓舞——谢谢缘份二月,辛苦了!
6 楼        文友:石佛        2014-10-29 09:36:42
  孝敬父母,人生幸福
中国作协会员。写字为生。出版多部长篇。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