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墨香】我从寺里归来(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墨香】我从寺里归来(杂文随笔)


作者:吕畅 布衣,32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0发表时间:2014-07-12 21:21:57
摘要: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尽头的极乐寺,始建于民国十二年,历史悠久,是东北三省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吉林长春的般若寺、辽宁沈阳的慈恩寺、辽宁营口的楞严寺齐名,是我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心驰神往良久,在夏日里一个碧空如洗的晴朗清晨,我终于如愿来到这里。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尽头的极乐寺,始建于民国十二年,历史悠久,是东北三省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吉林长春的般若寺、辽宁沈阳的慈恩寺、辽宁营口的楞严寺齐名,是我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心驰神往良久,在夏日里一个碧空如洗的晴朗清晨,我终于如愿来到这里。
   来寺礼佛的心愿由来已久,在此之前,我就通过网络学习了一些进入寺院后的礼仪。来到坐北朝南的极乐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有着浓重文化气息的牌匾题字,据历史记载,这牌匾题字出自于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按照佛子的诸多威严礼仪,凡是进入寺门,都要从侧门而入而非正门,因为正门是留给众师父所专用,这样以表对师父的尊敬。礼佛进香之时,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因为一般人是右手做事多,右手作恶的几率也就更大,清静之左手在上,以示对佛祖的尊重。寺院之内不能喧哗、涕泣、杂语,诸如此类,早早熟记。进入佛堂,虔诚地上香礼拜。从极乐寺归来,思绪却未曾停止飘飞。
   最早接触佛,是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儿时的我疾病缠身,身体羸弱,自幼被诊断为脑瘫的我,未来的人生几乎一片迷茫与灰暗。于是亲戚朋友劝我母亲带我去拜拜佛祖。那时的我根本不懂何为佛,只茫然地跟着母亲去了寺里,烧香、磕头,看着一群没了头发的人来回走,最后,还带回了一尊母亲为我求得的小佛像。回到家里,母亲劝我把小佛像带上,我却不屑一顾。荒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以此来改变我的人生。岂将我的命运寄托于一尊小小佛像?于是,小佛像不得不被存起。现在想来,无非是自己的浅陋无知,甚感羞愧。
   高二那年,偶然读文,最初接触的是“禅”,喜欢上了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文章意境与上善若水般的做人境界。高考后买回一本《禅是一种人生态度》,才得知,“禅”是“佛”的一个支系,内涵实则融会贯通。恰巧在读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时也多次提及佛教,于是,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接触佛学领域。
   佛教,起源于距今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王朝的王子即如来佛祖。而我们所熟知的佛陀释迦摩尼,生于公元前565年,自幼则研习经文,传扬佛法。而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则是距今三千多年前,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印度佛教。以十二经为基础,佛教展现在人面前的是一个几乎涵盖各个方面的庞大的哲学体系。而后又依据地域的不同形成回鹘、汉传、藏传、南传等不同派别。佛学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因果轮回”,佛教始终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依此教人多行善、莫作恶。如此,佛教在日常生活中又起到了行为思想指引的作用,更是以一种宗教的方式对人加以约束。
   纵观中国近代佛坛,虚云师父无疑是一个佛学泰斗。出生于十九世纪末、圆寂时120岁的虚云师父,十九岁开始研读并传扬佛法,一生经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我时常想,虚云师父一生诵佛行善,后得120岁的高龄寿命,是不是本身就认证了善恶因果轮回的规律?虚云师父一生“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而他所颂之佛,绝不仅在经书之中,而是用自己的百年生命,诠释着“善”字。最初开始修行时也曾犯过“闭门”错误的虚云师傅后来感悟到,即使再能品味孤独、再能忍耐,不将佛之菩提善心回馈他人,也是枉费功夫;为学佛修行而出世却不为造福众生而再度入世,也是枉读佛法!于是他从荒山野岭回到寺院,重振各大寺庙、弘扬佛法的同时,心中一刻不忘黎民百姓。1913年,由于西藏之地个别王子活佛不承认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企图实行藏独,袁世凯下令云南政府都督蔡锷出兵攻打西藏,欲使得我中华内部自相残杀!于是,本该“出世礼佛不问世俗之事”的虚云师父,在受到蔡锷重托之后,毅然决然地暂放寺内礼佛事务,“入世”前往西藏。这期间风餐露宿,历尽苦难。到达西藏后,颖悟绝人的虚云师父通过与西藏大喇嘛的洽谈,成功地使西藏和民国政府签订和平协议,不但避免了战乱,维护了我泱泱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亿万生灵免受涂炭。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浴血奋战。虚云师父的徒弟广济陷入了深深的为难之中。祖国危难、同胞受苦之际,自己却因为已然皈依佛门不能杀生而不能去前线杀敌。他向虚云师父倾诉,哪知虚云师父大发雷霆。他开示道:佛讲要报四重恩,即佛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值此祖国遭受外来侵略、人民受苦受难之际,你不该精忠报国吗?学佛之人决不能教条主义,而你分明是把佛法学成了呆子!于是,得到开示的广济脱下僧袍、奔赴战场,后成长为国民党的一名优秀将领。时年已经98岁的虚云师父则亲自组建僧尼救护队,成为抗日后方医疗队有力的一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虚云师父曾一度在香港讲经说法,然而祖国内地的诸多虔诚的佛徒很希望他回来,面对香港优越的条件,他还是选择回到了内地。这期间,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都曾接见过虚云师父,并都对其敬佩有加。1953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虚云师父担任名誉会长,并且被选为新中国的政协委员。他修法行善如旧,直到1959年圆寂。
   回顾着这位我所最熟知、了解最多的佛学大师父的传奇一生,不禁感动感慨,也正是他让我对佛学有了新的完整的认知。很多的人,包括学生时代的我,原来都对佛教误解甚深,把佛教当成欺骗人的迷信、与自然科学绝对对立的愚昧思想。殊不知,佛教是一种最拥护自然科学、反对迷信的宗教。否则,怎会有唐代著名的僧人天文学家僧一行名传千古?而今品味着佛教禅理禅机的人生彻悟、理解着佛教善字当先的做人准则,我益感羞惭。信佛而不学佛是愚昧,拜佛而不学佛是愚行,依照佛陀教导去培养自己的信心勇气,训练自己的庄敬自强,才是学佛之真谛。
   曾有文言,佛性其实就在于“善”“淡”二字。善字当先,诸恶莫做。而“淡”即为一种身入禅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遇事淡定、纷争淡化、面对功名利禄浮光掠影淡然自若,即为佛教思想中所讲求的“放下”:放下浮躁功利,放下不切实际的梦幻泡影,放下一时的喜怒哀乐,方能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的一点一滴。而更多的人却将“放下”理解为放弃一切的追求,甚至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其实完全是误解,倘若真是如此,怎会有唐三藏艰难自学数学发展科学事业?怎会有清代著名的元镇法师自学钻研医术造福一方百姓?
   的确,太多的人都把信仰佛教当成了一种“另类贿赂”,人们带着特有的投机心理,向佛“进献”供品,默默许愿,以期坐享渔利。那么,为什么这些人走进寺庙不是忏悔自身错误却是心有所求呢?是觉得自己毫无过错可忏悔还是存在着种种的侥幸心理?既然不能忏悔以改正自身错误、完善自我,又哪里来的福报呢?他们哪知佛绝非一个无所不能的神,而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导师、一种监督我们自身的无形力量?也曾,总有人这样对我说,我不信佛,我信我自己。其实,最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人是我啊!然而我却笃定地相信着佛学博大精深的思想,因为时过境迁,终于使我明白,佛教始终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不是佛让人通过“信”就可以不劳而获,而是教人应该怎样去做,使人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当时光的车轮驶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间佛教”也就应运而生。在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日益浮躁的社会里,人们缺少了信仰,于是便开始有很多的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而人间佛教恰以入世、因果、慈悲、善良、宽容的思想引导和管制人,恢复人心间最原始朴素的敬畏。人之心净化而向善,社会之风改善而和谐,则大同社会不晚矣。
   我从寺里归来,经历了一次内心的净化与洗礼。此刻,佛乐款款,一如天籁,仿佛一位慈祥法师在向仍旧无知的人们诉说着人间的至理真言……
  

共 31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尽头的极乐寺,始建于民国十二年,历史悠久,是东北三省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作者以平朴的语言,如拉家常般开篇,亲切、自然,一下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文章夹叙夹议,叙事简约,要言不烦。佛教展现在人面前的是一个几乎涵盖各个方面的庞大的哲学体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行善、莫作恶。佛教在日常生活中又起到了行为思想指引的作用,更是以一种宗教的方式对人加以约束。文中观点精辟,悟法高深,哲思慧语,时有醍醐灌顶之感。虚云师父的实例,以实衬虚,使高深的禅理,瞬间变得可感可触,最后水到渠成,借力一点,深化主题,更不迂曲。很不错的一篇文章,推荐共赏!【责任编辑:古垒东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香天涯        2014-07-12 21:31:06
  笔法娴熟,叙事简约,要言不烦,观点精辟。推荐共赏!谢谢赐稿墨香,祝创作愉快!顶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