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理想的阴霾

精品 理想的阴霾


作者:文心居士 举人,3096.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1发表时间:2014-07-21 11:33:25

曾几何时,我豪言壮志地向所有人高唱着我的童年志愿:“做一个深受爱戴的人民教师!”曾几何时,我意气风发地走进培养一代又一代教师队伍的象牙塔,憧憬着理想切近的那一刻。曾几何时,我踌躇满志地踏上教师征程,编织着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精彩与辉煌。而今,就像一个个多彩的肥皂泡渐渐碎裂,那些美好的过往记忆早已随风而逝,徒留下满目的迷蒙与满心的质疑,在头脑里慢慢沉淀和发酵,我开始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更重新审视自己。
   我常常自诩为屈夫子,早已过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年月,却桀骜地惋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这个世界,有三个问题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那就是:生存、发展、死亡。生存需要食物,最原始的食物来源于农民的种植;死亡需要避免,而最能将人从死亡线上解救出来的,是医生;而发展需要知识,任何知识的传播,都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可以说,这世界之所以能保持和谐平稳的延续,其根本在于农民、医生和教师这三种职业的存在。
   毫无疑问,农民阶级长久以来都是属于这个病态社会里社会地位最低的一级,所以,我们看到农民们开始不安于现状,陆陆续续地奔向大小城市,形成一个全新的社会团体——农民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农田荒废、留守儿童、春运人流、农民工工资拖欠,乃至于城市社会犯罪率提高、粮油菜价上涨、豆腐渣工程、小煤窑事故等等,虽然,这其中不乏一些成功闯入城市上流的农民兄弟,但毕竟多数农民还是等着一年的工钱回家盖房娶媳妇的,农民的实质仍未改变。有关部门意识到农民问题的严重性,故而以移民建镇、减免赋税、新建打工学校、提高农民医保等政策来缓和农民问题。由此,农民问题基本得到了保障,社会的天平似乎得到了一丝平衡。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作为人民生命的守护神——医生,自己的生命安全却常常无法得到保障。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医生们常常感叹,医生难做!的确,站在常人的角度,我们无法理解,当患者及其家属为了治病,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而来高额医药费,只为让医院把病治好,却常常被告知手术有风险,开刀需谨慎,成功自然皆大欢喜,失败呢?对患者家属而言,却是人财两空的双重打击。类似的经历在我和我家人身上也曾上演。25年前的我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而去上饶医院开刀治手,当时花了两千多,结果只买来肩上一道长长的疤痕。那时人们是单纯善良的,我们一家,咬咬牙就过去了。三个月前,母亲因腰椎盘突出而上医院开刀,医生一再跟我申明手术成功率极高,但也不排除手术风险,要我签下风险协议。我内心挣扎了许久,终于没有被自身经历所左右,毅然签下了术前风险协议,而后同医生一起安抚母亲,直至手术后,我们很庆幸手术成功,高额的手术费经过医保结算,也减到了最低。《心术》里说得好:“医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患者的病能不能治好,只有治过才知道。”在社会上种种医患纠纷乃至于上升到对医生的生命侵害现象发生之后,一部电视剧《心术》让社会民众或多或少理解了医生这一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职业。
   而教师呢?
   打开电脑网络,我看到一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29岁的花样年华,因马路上的车祸瞬间,为挽救自己的学生而身受重伤,时至今日,生命体征已渐渐减弱。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隐隐作痛。心痛之余,我注意到报道中的时间:5月8日晚20时38分。这是晚自习下课的时间。一个可怕的设想在我脑海中浮现:如果张老师没有挽救自己的学生,而是亲眼见证了学生被车撞死,那么连带的问题,一是民众对旁观老师们的强烈谴责;二是相关部门对该校开设晚自修课的强烈谴责,而连带的结果,有可能一来当事老师不堪谴责而抑郁辞职,二来该校负责校长难辞其咎而引咎辞职,原本正常的马路交通事故,被硬生生地拉扯到教师和学校的失职。所以,很庆幸的是张老师选择了救人,才把舆论的方向引向了好的方面,不幸的是,她自己未能好人好报,逃离厄运。
   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壮举不得不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红”极一时的“范跑跑”。范美忠,一位北大毕业的中学老师,只因为上课时因地震而迅速逃离,未能顾及教室的学生,而被世人所谴责,为教育界所不齿。同样在汶川地震中,还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位老师将几个学生护在自己的身下,师生全部被上面震落的水泥板压死。人们因为有比较,所以更加质疑范老师的道德缺失。我知道,这些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摸着良心说话,如果让他们选择做其中一位,还有谁愿意选择和学生一起死?范老师对他的学生说了这样一段很真诚的话:“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
   我不止一次看到过这样的宣传报道:某某老师在重病期间,心里念着学生,毅然走上课堂,倒在了教室里;某某老师听说班里的某个学生出走,毅然不顾家中高烧的女儿,四处寻找旷课离校的学生。
   原来,在世人眼中,教师的形象,必然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圣人形象,若非如此,便枉为教师也!
   扪心自问,我不是圣人!但我一直坚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可是,当我看到《心术》中美小护一直强调自己每个月只有那么四五千块钱工资的时候,我知道,从人生价值的物化角度来比,我们连护士都不如。当我想从农民兄弟的对比中寻求一丝安慰时,我看到农村叔父们家中的豪宅,手中的“中华”,农村堂表兄弟轻轻松松地生养两三个孩子,我知道,即使国家政策允许我有两个孩子,我也养不起。我无比沮丧地到菜市场买菜,却很心痛地发现一斤猪肉的价格都快赶上我半天的工资了。
   当我还想固守清贫故作清高地骄傲于这受人尊敬的职业的时候,我逐渐发现,人的受尊敬程度是和人的物化价值成正比的。我开始迷惘,我们这太阳底下的职业,到底是萦绕着光环的,还是笼罩着阴霾的?
   前辈级的教师们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年轻教师,想当年,无论多么调皮捣蛋的学生,在他们手里都被调教得服服帖帖。我于是很神往,不是神往于他们的调教手段,而是神往于那个时代。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诞生,把中国的教育很清晰地划分为两个时代,我们正不幸地成为后《保护法》时代的地方普通教师。因为普通,我们面对的学生参差不齐,优劣各异。在我的教师生涯里,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至今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一位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只因班主任一句语重心长的批评,竟至于从办公楼四楼跳下轻生。所幸最终竟没有生命危险,所幸学生清醒后意识到班主任是对的,所幸班主任是学校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所幸不是我批评他。类似因老师的批评和体罚而离校出走或者轻生的事件在网络的报道中层出不穷。因而,社会民众理所当然地将所有罪责全部强加给教师,认为教师的批评就是对学生的侮辱,教师的体罚就是对学生的残害。殊不知批评与体罚也有轻重之分,只是某些批评和体罚值得商榷和修正,一味地否定批评和体罚,只能把教师往不负责任的方向赶。而这,与社会上的“彭宇案”导致民众对跌倒老人到底扶还是不扶犹豫不决有何不同?
   更为严重的是问题学生对老师的不服,与老师动手,甚至某些蛮横粗鲁的家长也加入对老师的拳打脚踢。我不想说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但它至少折射出教师已经从光辉的职业而退化成弱势群体。教师这一弱势群体,何时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保护法》而不是所谓的“教师节”。
   当然,诸如此类的师生冲突还是可以避免的,要么全身心投入教和育,把每个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要么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清楚,致力于教书育人的老师们都会选择前者,可是,即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也有因乖巧伶俐和调皮捣蛋而受到不同待遇的情况发生。这实在是矛盾地不可调和的问题。非要付出十分的真心耐心爱心,唯有呕心沥血。所以,作为生源优劣不等的普通学校普通老师,要说称职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粉末绕尸还”(改自“马革裹尸还”)。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个矛盾构成的。当老师们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补课赚钱贴补家用,却被社会指责老师课堂上不能好好上课;当老师们为了平息社会的舆论压力而停止补课,却被部分学生家长们苦苦央求给孩子补课;当孩子们因为课业负担沉重而得到了双休日,家长们却为了相互攀比孩子成绩而要求学校周六补课;当我们因明令政策取消了周六补课,私立学校却堂而皇之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课;当某个孩子实在没有读书的细胞而欲寻他路,却被家长生硬地套在学校,套在教室里;当教育界高唱着为学生减负的同时,非但学生未能减负,教师的负担却越发沉重……
   这些负担,来自于教师的课程改革、课件设计、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等。课改工作是我们无法左右的,而一个成功的课件设计,却比一般的备课要耗时耗力。至于所谓的继续教育,听着好像是提倡教师的终身学习,实则是束缚教师的无用功,严重地影响教师的生活,耗费教师的精力。而尤其在职称评定上,太多繁琐的程序让人无所适从。就论文而言,社会报道某大学教授请学生代笔评职称论文,深受社会的诟病和谴责。大学教授是教学工作最少的教师,他的更多工作本就应该在研究上,故而他的行为被人非议是正常的。而我们普通中小学教师,何其无辜!非要有相应的论文发表级别,才有评定职称的资格,即使你在教学上呕心沥血地忘情投入,没有论文,你仍是教师地位中的最低级。更可笑的是,社会似乎约定俗成了论文发表的过程,有主题,文从字顺,交钱,发表。这样,一篇用以职称评定的论文就新鲜出炉了。更令教师苦笑不堪的是,当教师大费周章地评定了职称之后,还要长时间等待职称的聘任,而聘任的首要条件,竟是必须要通过所谓的计算机考试。这让我想到各专业研究生考试的两项必考科目——英语和政治。
   拿着微薄到不被农民待见的工资,承受着分数的压力和受气的心理,面对着重重非教学的所谓评定,这让普通教师,情何以堪!
   我时常幻想自己穿越到古代,或者是安贫乐道的私塾先生,或者是身怀绝技的方外高人。像孔圣人一样,座下弟子三千,皆虔诚敬拜,唯师是尊。我在这些弟子中间,精挑细选,那些颇有资质,且勤奋刻苦,深谙悬梁刺股之精神的弟子们,我将对他们重点培养,不惜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那些天性纨绔,且好玩懒学,深悉及时行乐之法的弟子们,我将把他们逐出师门,任由他们在其他领域浑浑噩噩直到思想开窍另寻他学。可梦境终究会醒,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无论成绩好坏,无论学与不学,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可是,同等对待也是不对的,毕竟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就因材施教吧,可因材施教也是不对的,毕竟我们都只是专业教师,而非全才教师,我们不是孔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实在不是我们普通老师能调和的矛盾。
   这些笼罩在我们教师头顶的重重阴霾,不知道何时才能散却,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没有驱散它们的能力,只殷切地期望有一天发生奇迹,让辉煌灿烂的阳光去驱散它们,重现我们头顶上的光辉。毕竟,从事了教师这一职业,认定了教师这一理想,我们,我,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共 45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讲述的是实话,这个实话可以说是所有教师的。文章分析了经济收入,教师遇到的尴尬,国家政策工资与其他行业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教师谋求其他收入渠道又遭受政策、舆论等方面的阻挠和压力;从社会职业和道德方面,教师承担的东西超越了其他行业,范跑跑和张丽莉成了两面镜子,一个是跑了但没有伤害自己,一个是救了学生残废了自己,教师究竟应该选择什么;评职晋升工资,各种应付式的东西,带给教师的压力……一种种现象,让教师感受到的不是职业的幸福和快乐,而是职业带给的窘困和劳累。文章用“阴霾”一词书写感受并不为过。特别是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要招聘到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比登天还难,农村教育又谈何提高?【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22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7-22 09:15:11
  我们都希望解除矛盾,可回过头来一想,这些矛盾真的没有了,社会会怎么样?有没有一个没有这种教育矛盾的环境?不管怎么说,文章写出的教育环境中的这些现实问题,值得我们的主管部门思考,值得努力去解决,因为这些问题毕竟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问题。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豪哥        2014-07-22 11:46:36
  呵呵,恕我舌毒。洋洋洒洒的控诉文字,最终“没有能力、期望奇迹”回归了打酱油。
   当然,我相信一句话: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但我也认为文者有提出建设性解决办法的义务,否则我们的文章让读者得到什么呢?戾气或者消沉?
   多有得罪。
雨棠莺啼无非常景,见得懂得便是值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