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皇帝是怎样制定大政方针的?

  【梧桐随笔】皇帝是怎样制定大政方针的?


作者:金陵叟 秀才,1960.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0发表时间:2014-07-23 12:52:03


   古代皇帝吃什么,估计不少人知道,因为贡品来自于民间,制作手艺上也有出宫的御厨炫耀。皇帝怎么玩女人,也不是什么秘密。在封建礼教极其严厉和文字狱最厉害的时候,书肆里也有《春宫图》出售,官方正式刻印的,也会通过太监偷偷的带出来,流入民间,惠及村夫村妇。像《金瓶梅》中的李瓶儿就有一部花太监弄出来的正版御制《春宫图》。那么皇帝是怎样制定关乎国计民生甚至直接影响民族存亡的大政方针呢?就不得而知了。这些问题不是御厨和太监知道的,前一阵子热闹的清宫辫子戏里也没有,真是可惜。最近屁叟翻看《晋书--苻坚载记》,无意间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或许能从中找出破译这个谜团的密码。但又吃不准,于是写出来,就教于知晓个中奥妙的方家。
   淝水之战前,大秦帝国先后东灭燕国,北降凉国,西定巴蜀,十分天下有其八,于是苻坚想把偏安东南的晋王朝也收入囊中,按他的话说,叫“不留贼与子孙”。可是他的主意一说出来,就招来身边大多数人的反对,从朝廷大员,到老婆儿子,连僧人道安也出面劝阻。说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有天文地理的,有政治经济的,也有引经据典的,甚至连近期长安城鸡鸣狗叫这样的异常现象也用上了。于是他单独约谈丞相也是他的三弟符融,这里有两句话颇值得玩味。他与符融说:“自古大事,定策者一两人而已”。当得知符融坚决反对时,他说道:“吾当内断于心”。不久还是发动了有名的淝水之战,结果以失败告终,他自己也落得国破身亡的结局。
   对于苻坚制定南下灭晋这个大政方针,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解读呢?首先是心中打下主意,可算是定意;其次是提交朝廷讨论,不妨称之为大民主;再次是与一二重臣商议,不妨称之为小民主;最后是“内断于心”。通观全过程,不管是大民主,还是小民主,都是做做样子,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断于心”这四字真经。
   由此看来,皇帝制定大的政策远没有御厨烧菜动辄几十道工序复杂,也比《春宫图》上几十个花样简单,就四个字---内断于心。写到这里真为古人担忧,几百万几千万人的命运,国家民族的存亡全在皇帝一人的一念之间,好不玄乎!
   2011-7-24

共 8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这篇随笔,不由哈哈直乐。作者从头到尾,想说的字只有两个,那就是“独断”,然而仔细将全文过滤好几遍,纵然你法力无边,却也无论如何找不到任何跟独断或者专行有关的词汇,以此,足可见作者叙述水平的高超。当今社会,人民已经能越来越近地触摸到民主,这自然是进步,是社会朝前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相信专职时代,最终会被全世界人民所抛弃,转而,大家逐渐进入一个人人可以畅所欲言的民主时代。感谢赐稿梧桐,期待你的更多精彩。【编辑:灿若舒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4-07-23 12:54:16
  呵呵,老师的随笔信手拈来,读后深受教益,推荐欣赏
2 楼        文友:豪哥        2014-07-23 13:28:41
  数千年水深火热的轮回便由此而来。
雨棠莺啼无非常景,见得懂得便是值得。
3 楼        文友:诗词        2014-07-23 16:18:20
  金老师文笔真好,欣赏学习佳作,感谢投稿支持,期待老师的更精彩的佳作。
   轻薄桃花逐水流,无根萍漂总飘浮。
   世人何事偏冤我,水性杨花说未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