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陈翰章:家乡人民为你自豪

编辑推荐 陈翰章:家乡人民为你自豪


作者:渤海叶歌 布衣,26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68发表时间:2014-07-23 15:56:14

寻觅英雄足迹,追溯闪光历史,令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今年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陈翰章将军诞辰100周年。家乡人民将在英雄的出生地敦化市翰章乡翰章村建一座“陈翰章烈士陵园”,并把将军的遗首从哈尔滨烈士陵园请回敦化,身首合葬一处,还烈士一个完整的残骸,以慰藉英雄的亡灵。陈翰章将军牺牲时,年仅27岁,可人们纪念他已经60多年,而且还将永远纪念下去。他短短的一生,在抗日救国的征途上光彩熠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催人奋进。
   陈翰章,1913年6月14日出生在吉林省敦化县城西半截河屯的农民家庭。1927年6月考入县立敖东中学,1930年末毕业后到县立小学任教。陈翰章少年聪慧,被称为“小才子”,是一位才华横溢,胸怀大志,勤于思考的人。他在读书期间,曾是该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并主编校刊《敖中》,他在《敖中》发表过许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文章。1930年12月,他以名列榜首的成绩在敖中毕业。在毕业典礼上他说:“同学们,假如我的理想因为被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打破的话,我将毫不可惜。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
   陈翰章本是个书生,从他秀气文静的脸上能够看出他不是舞枪弄刀之人。倘若没有“9.18事变”的发生,具有文艺创作天才的陈翰章很可能成为东北的第二个萧红,至少他能成为敦化文学的第一人,在敦化文学史上留下不朽的篇章。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破家亡双泪暗,生灵涂炭焉心甘。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热血沸腾的青年,岂能置国家命运而不顾,苟且偷生?敦化被日寇占领后,他毅然决然地于1932年秋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救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像黑夜里的一只萤火虫,宁可燃烧自己,也要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照耀一点光亮。
   1935年后,他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二师参谋长兼师党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合军第二军二师、五师代理师长、师长,率部以镜泊湖为中心转战于敦化、额穆、宁安、延吉、安图、汪清等广大地区。坚持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身先士卒,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他敢打硬仗,更善于打巧仗,先后取得攻打宁安陡沟子车站和“集团部落”、袭击镜泊湖水电站、攻打额穆县城等多次战斗的胜利。在攻打安图县大沙河镇时,他采取“围城打援”战法,共毙伤俘敌500多人。在额穆小青顶子战斗中,他“火烧芦苇塘”歼灭日伪军70余人,威震敌胆。
   陈翰章率领的抗日联军频繁活动在东满各地,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干扰了日寇的扩张进程。使日寇大为恼火,曾绞尽脑汁进行围剿,使用重金收买,并强迫其父其妻把他找回来,只要他不抗日,什么荣华富贵都可以答应。
   此时,陈翰章的革命意志比敌人的子弹还锐利。倘若像周佛海、顾顺章那样懦弱,那样背叛革命,他立刻能当上伪县长甚至更大的官,会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那么中国革命史上也早就忘记了他。然而,当他在寒山野岭处见到了饥寒交迫的父亲和新婚不久而离别的妻子时,他想到的不是个人得失荣辱,不是狭义的亲情恩爱,而是民族的生灵涂炭,国家命运的危亡,是中华民族的大情大理大爱。为了大爱,他宁可舍弃小爱,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1940年秋,抗联二军四师和五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指挥。1940年冬,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十分艰苦的时期,他率部在镜泊湖一带坚持游击战争。12月8日,当转战至小弯弯沟,因叛徒告密,部队被日伪军重重包围,陈翰章将军与敌人激战中,发现四名朝鲜族女战士被围,情形十分危险,他奋不顾身,为解救四名女战士他冲入虎穴。“陈翰章,投降吧!给你大官做!”敌人以高官厚禄劝他投降,“我死也不当亡国奴!”陈翰章用子弹回答敌人。面对雨点般的子弹,他毫不畏惧,无情的子弹从他的臂膀、大腿、胸部穿过多粒,他背倚在大树上,英勇就义,死而不卧,此壮举泣天地动鬼魂,魂魄充满人间,贯通天地。
   作为方面军的总指挥陈翰章倘若不去解救四名朝鲜族女战士,凭他多年的战斗经验和他多次九死一生转危为安的运气,也许他还有一线还生的希望,然而,他爱兵如子,视朝鲜族姐妹亲如兄弟,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时刻践行自己“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的诺言。表现出将军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血染镜泊湖,气壮山河。
   陈翰章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为了崇高的理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的博大情怀赢得了后人的爱戴和崇敬。也正是像他那样成千上万个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魂,使中华民族历经种种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我们为复兴中华大业而更加奋然而前行。
   一个没有英雄的地方是悲哀的地方。抗日英雄陈翰章的诞生,为敖东古城增添了无上荣光。我敢说,陈翰章是敖东大地100年来养育出的最优秀最伟大的儿子,是家乡人民最引以为自豪骄傲之所在。
   陈翰章将军永垂不朽!

共 20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时间为顺序,以陈翰章将军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将军那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在国难时期,将军毫不犹豫地投身到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在战场上,面对陷入敌人势力范围中的战友,他不是躲和逃,而是毫不犹豫地冲进敌丛中救助战友。在讲述将军故事中,作者还做了多次推测,一是将军的文学才华,一是将军的战功,三是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高官诱惑,这些都告诉我们,将军如果只顾自己,他完全有机会活着而且取得另一样的人生结局,可是将军没有。把民族的生、战友的生看得高于自己。这就是将军的世代光辉和精神,因为,这永远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需要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7-24 09:46:19
  陈翰章感人,感人的是他的大是大非,面对个人苟且和民族存亡,他选择了艰难和牺牲;面对战友和自己,他选择了把生留给战友。看到他的行为,想到网络上那些因为一双鞋子而让人背的官员,真的很感慨。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