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话说兀惹城

精品 话说兀惹城


作者:曲洪智 进士,6345.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7发表时间:2014-07-23 21:33:37

经考证,辽代的兀惹城就是今黑龙江省同江市的勤得利古城。
   ——摘自《兀惹丛考》
   结识了史学专家张泰湘教授我才知道,勤得利江边西山上那座被人们称为“城子”的古城遗址,在辽代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兀惹城”。
   张教授说,那里曾是兀惹人的首府。
   详读了张泰湘的论著《兀惹丛考》,我才知道,位于边塞称不毛之地的兀惹城,曾招来历代王朝的多次进军,它记录着皇帝与这座边远城寨的联系,它书写着历史与这座城寨的一些章节。
   深秋的一天,我沿着西山西麓那条千古龙脉——勤得利河,踏着飘飘的落叶,溯水而上,登上了西山南坡,来到了古城遗址。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使古城巧妙地藏在勤得利西山背后,两面河水环绕,两面雄山夹峙。西城墙紧逼勤得利河,这一段地势陡峭,怪石嶙峋,城墙依山势而俢,高耸嵯峨,在古代的确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关于古城的规模与现状,不用我去勘察描写,张泰湘的著作中写得清楚:“整个城呈不规则形,周长1928米,以土夯墙,无瓮城马面之设。古城北、西墙保存较好,外高5—6米,内高3—4米,墙基下宽6米,上宽1米。南墙保存较差,大部分已经辟为耕地,高仅1米左右。”
   我徜徉在古城內,望着那残缺不全的城墙,不觉隐隐感到,冥冥中似乎先祖们正在向你沉沉低诉。
   王朝大军来了,不事耕种,以捕鱼射猎为生,“人无常处,惟逐水草,桦皮为屋,行则驮载,住则张架”的兀惹人,便纷纷涌进城堡内,于是,勇猛的男人,便成为守城的兵勇,他们以山石为炮,以利箭为弹,坚毅地守卫着城墙。他们知道,守住城墙,就守住了生命。那些惊慌失措的女人,那些啼哭喊叫的孩子,也都把目光投向城墙。这时,那没有生命的城墙,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象征。虽然历史的风雨已远去了近千年,可当你手扶城墙,驻足息声,那攻城与守城的生命与生命的对抗呐喊,仍然萦绕在你耳旁,让你的心灵为之震颤!
   据《辽史.卷8.景宗上》记载:辽保宁七年九月,勃海余党燕颇作乱,在黄龙府失败后,“燕颇走保兀惹城”。休养生息20年后,到圣宗统和十三年(995年),又联合兀惹城主乌昭度等侵铁骊,辽圣宗派和朔奴统兵征讨。和朔奴率兵由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出发,越吉林农安,涉拉林河,入松花江,“驻于铁骊(今富锦一带),秣马数月,进至兀惹城”。王朝大军一路奔来,关山重重,征程迢迢,将土们已疲惫不堪,虽经休整,但随后乘船星夜而下几百里,到达兀惹城时,已锐气大减。而兀惹城主乌昭度,率领兀惹勇士以逸待劳,以勇猛加智慧,创造出一次抗争的辉煌。
   “和朔奴利其俘掠,令四面急攻……乌昭度率众死守,隋方捍御。依埤虚设战棚,旅我军登陴,俄撒枝柱,登者尽覆。”
   虽然史书上仅略略几笔,但不难从中看出,这是一场多么激烈的攻坚战!王朝大军,虽然兵器比兀惹人先进,但兀惹人凭借城墙为掩护,死守反抗,以山石为炮,以利箭为弹,加上巧施机谋,令辽军久攻不下“士马死伤者众”,只能“无功而还”。
   和朔奴兵败兀惹城后,因黑龙江水急浪高,逆水行舟困难,他只好率领残兵败将顺江而下,继而进乌苏里江,再渡兴凯湖,越穆棱河谷,经绥芬河返京复命。因此次征讨吃了败仗,“溪王和朔奴,东京留守肃恒德等五人以讨兀惹不克,削官”。
   可以想象,守住了城池的兀惹人,该是一场怎样的狂欢庆祝胜利啊!可是,城主乌昭度产生于古城的辉煌,很快便像一片飘零的秋叶,落进了沧桑的岁月里。
   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圣宗继续进军兀惹城。“正月,癸末,兀惹长武周来降。”
   史书上记载的另一次兀惹之战是发生在金太宗天会初年,那时,兀惹人己改称乌的改人(亦称兀的改)。这次领军统帅完颜晏,可能从历代兀惹之战中取得了经验教训,他比当年的和朔奴聪明多了,略施小计便攻克城池,取得了讨兀惹的胜利。
   《金史.卷78.完颜晏传》记载:“金太宗天会初年,乌的改叛。太宗幸北京,以晏有筹策,召问,称旨,乃命督扈诸军往讨之。至混同江(指黑龙江、松花江合处以下),谕将士曰:‘今叛众依山谷,地势险阻,林木深密,吾骑卒不得成列,未可以岁月破也’。乃具舟楫舣江,令诸军据高山,连木为柵,多张旗帜,示以持久计,声言俟大军毕集而发。乃潜以舟师,浮江而下,直捣其营,遂大破之,据险之众不战而溃。”
   这是兀惹城的一次悲剧,它来源于狂傲愚蛮的兀惹城主不识疑兵之计,大军压境竟高枕无忧。或许,在那个有月或无月之夜,城主狂笑着与属下推杯逐盏,酒醉饭饱之后,搂着女人惬意入睡。城主的坦然,对兵勇们是一种安慰,于是,城堡内便弥漫着收弓藏刃的安宁。当年城主乌昭度,用智慧战胜了辽朝大军,今天,金朝大军同样用智慧战胜了兀惹城主。历史的轮回,并不意味着王朝与兀惹之间只打了个平手,许多史料证明,从辽代开始的金戈铁马征战中,兀惹人视作生命的兀惹城,曾一次次被攻破,两个不同民族的先人们,在攻与守之间,生命便像落叶似的凋零。因此,古城留下的往事,总是和血泪混合在一起的,而最终的灾难总是兀惹人的。因为,为王者攻战的目的不是造福,而是摧毁。我们从金世宗进军兀惹城时的君臣答对中,便可窥其真谛:
   “惠迪奏曰:‘得其人不可用,有其地不可居,恐不足劳圣虑’。上曰:‘朕固知之,所以毁其船筏正欲不使再窥边境耳’。”
   由于这样的进军目的,所以战败的兀惹人,不仅仅是被毁其船筏,而是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王朝为达到削弱兀惹人的力量,多次强行迁徏兀惹人的政策,以期分而治之。史料记载:辽圣宗开泰元年(公元1013年),“八月丙申朔,铁骊那沙等送兀惹百余户至宾州”。本来就人烟稀少的兀惹一带,随着频繁的征战,不断地内迁,人烟就更加稀少了。因此,人们只能哀叹:河水空流,江山依旧,称此地为不毛之地了。
   古城里流出来的往事,总是和血泪混和在一起的,虽然有时也显辉煌,那也是因鲜血浸染的结果。
   日月星辰已闪过辽金的岁月,喧闹的风雨也掠过了元明的屋顶,不知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古老的兀惹城墙终于坍塌了,它的坍塌是由于战爭还是出于自然?史书上没有留下任何字迹,却只有一个民间传说。
   传说某一朝某一天,兀惹城被王朝大军攻破,遂将所掳男女老幼,尽数迁往内地。只有一位猎人,因狩猎未归幸免。等那壮汉回到古城内,只见尸骨遍地血流成河,不见族人身影。猎人没有哭泣,而是狂笑着疯狂地摧毁他曾视为生命的城墙。那毁墙的轰然声和经久不息的狂笑声,在古城内盘旋迴荡,最后冲出城墙的豁口,传到西山的密林中,林中的鸟雀惊得振翅高飞,野兽也没命地逃窜,却有一年青女子,迎着那声音来到古城内。那女子是在王朝大军破城而入的混乱中,逃到了密林中藏身才躲过了一场灾难。女人哭泣着抱住了男人的双腿,劝阻他不应该破坏城墙而该修复城墙。可那男人已红了眼,他知道城墙是先人用精血构筑而成,可它不能庇护后人的生灵而成为后人的坟墓,它就是一种灾难的象征。那男人狂笑了3天3夜,拆了3天3夜的城墙,终于把城墙拆得残缺不全。男人累倒在地,女人把他掺扶起来,两人互相依偎着,一步一步离开了古城,向着山林,向着江河走去……
   这传说的真伪并不重要,事实是古城墙真的坍塌了。可它的坍塌湮没了屡屡的失败也湮没了曾有的辉煌,却无法湮没历史的悲哀。那幸存的男女,离开了古城,企图去开劈出一片新天地,可他始终未能带领他的子孙们改变自己的命运。据《抚远文史资料》第一揖介绍:“宣统二年,绥远州(宣统元年设置,即抚远县前身,勤得利隶属)知州春融调查,全州人口总数仅为一千二百零七人。其中赫哲族(兀惹人后裔)有三百九十五人,占全州人口的三分之一强……在勤得利上下一带地方居住的赫哲人约占该族人口的半数。”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却只有不足二千人,且仍是“以渔猎为生,逐山水而居”。全州只有渔船93只,而且只是赫哲人自造的“三页板船”和“小快马子”船。这种现状,一直到“光复”后,也没多大改变。
   二
   不管古城的历史血渍多么厚重,现时居住在兀惹大地的人们,似乎已将它忘却,虽然有时人们也说到“城子”,但那大多说的不是它们的历史,而是现今一个普遍名字,就像人们说到一号地二号地一样的含意。因为,古城遗址已变成了山脚下一个村落的菜地,人们说去“城子”,就是去菜地。当忙碌的人们在这块菜地上耕耘的时候,有谁会想到,这里曾是刀光剑影兵戈碰撞的生死场?人们只知道这里向阳避风,土质肥沃,就辟为菜地。于是,攻城与守城的先祖们共同用鲜血浇灌的土地,终于为后人做出了奉献。可累累果实黙默无语,残缺的城墙默默无语,人们不会领悟这是先祖的恩典。
   深秋的天空宁静而深远,秋阳下的古城也显得格外粛穆平和。仍然泛绿的白菜、大头菜,棵棵饱满成实,恍如颗颗头颅摆满大地。只有攀缘登架的豆角、黄瓜,显出了晚秋的憔悴。古城的宁静平和,突然被一阵朗朗的笑声打破,那是古城外树林里一群釆蘑菇的女人发出的。女人的欢笑声轻轻地撞击在城墙上,默默的城墙忽然间有了生命律动的情绪,致使我沉寂的心也波动起来。我站立在古城的山坡上,居高临下举目观看,我面前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沉甸甸的稻谷一片金黄,战舰似的康拜因,正在金海里游弋,还有点点鲜红的拖拉机,像甲壳虫似的在田野上爬行,犁起的一片黑土,在秋阳下泛着暗湿的光泽。当年完颜晏哀叹“林木深密,吾骑卒不得成列”的兀惹大地上,一条贯穿内地的水泥铺就的公路,已从西山东麓通过,这不是千古沉寂的古道,而是一条腾云驾雾,车辆来往如梭,使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生机的“省道”。
   可是,眼前的一切已不属于古老的兀惹城,因为,当年的兀惹大地上,已诞生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新名字——勤得利。这个名字的内涵是:只要人们辛勤劳动,就能得利。
   其实,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无论如何吉祥,也只不过是表达人们的一些期望或者是一种图腾,却没有实际意义。辽代的兀惹城,到元代改称乞列迷,明代又改称乞勒依,以至随后的喜鲁林、齐纳林、钦徳蔺、秦得利,名字不断地更換,可兀惹地域仍是“其地不生五谷,不产布帛”、“地无禾黍,以鱼代食。”
   兀惹城下的巨变,不是天神下界、巨星临凡,凭借天精地力、鬼斧神工完成的,那是历史上一批又一批拓荒者用血肉之躯创造的。
   古城墙依然不倒,它是兀惹大地伟岸的灵魂,它坚定地矗立在西山上,它不仅目睹了昔日腥风血雨的残酷战争,也记录着如今兀惹大地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是荒原上一部厚重的史诗。
   三
   沉睡千年的兀惹古城,终于焕发了新生,成为农场经济新的增长点,那得从2001年说起。
   那年,聪明的勤得利人集资百万元,依托辽代兀惹城遗址和这里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兴建了“古城山庄”旅游区。自旅游区开办以来,游客逐年攀升,特别是春、夏、秋季节和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十分火爆。人们来到这里除“看城怀古”登高一望,发出“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的赞叹外,还有许多精彩看点:
   (一)玩水戏鱼
   兀惹城下那条千古龙咏——勤得利河,已被一道雄伟的大坝拦住了去路,经年流淌的河水集聚起来,形成了水面一万余亩的人工湖。当你爬过山,看过城,可在清澈的湖水中尽情的游泳,既可“鱼翔潜底”,又可“鸭浮水上”,这片无污染的圣水,就是你欢乐的天堂;你若是位“钓”君子,这里便是最好的去处,每逢双休日,不仅是附近的“钓民”,那些来自佳木斯、双鸭山等地的远方“钓客”,也常常坐在钓鱼台的凉棚下,甩下钩饵,平心静气地坐等收成。你若对网鱼有兴趣,可随渔工下湖起网,那银白的鲢鱼、白鱼,那身着花衣的鳌花、狗鱼,那大腹便便的六须鲇、那体态修长的“金头大王”鳡鱼等等,几乎网网可见。下湖归来,无异于参观了一次黑龙江鱼类展览,又过了—-把渔工瘾,何乐而不为? 倘你对鱼无兴致,不仅可乘坐游艇品茶游湖,更可自操一叶小舟,信马由缰地荡于碧水之上,远望青山含翠,近看池水不惊,这湖光山色,能不使你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观鸟听唱
   人工湖建成后,由于水质清纯,湖中鱼虾丰富,加上远离人群的优美生态环境,使这里已成为东方白鹳、天鹅、丹顶鹤等珍奇鸟类的栖息地,更是江鸥、野鸭、大雁等各种鸟类的家园。曾出现过上万只大雁、江鸥聚集此地的奇异景观,因此该处又有“万鸟湖”之称。
   春暖花开之际,若乘船登上湖深处的湖心岛,不仅可目睹沙滩上、碧草间一窝窝待孵的鸟蛋,而且可经历一次群鸟腾起低空飞旋,进行保卫家园、子孙的“呐喊”之战的体验。你若悄然登上建有观鸟亭的湖心岛,静坐在凉亭内.会有另一番感受。你若有幸,会见到雪白的天鹅或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大型珍稀鸟类,沿着水边的沙滩,迈着绅士般的脚步。或许,它们会欢叫几声,展翅疾步,那是对你的光临表示欢迎。轻风拂面中,你举目上空,可见如朵朵白云飘浮的群鸥亮翅,它们时而滑翔,时而俯冲,扑捉到食物后的嘎嘎欢叫之声,不绝于耳。
   当然,听鸟唱还是听林中的百鸟争鸣吧,那美妙的合声不亚于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身临其境,一切忧伤烦恼,都会抛于脑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美食“三生”
   到这里旅游用餐,美食当然要以鱼当家。当地流传的美食谚语就有:“鲇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吃着五股想六股,吃着鳇鱼想脆骨。”、“胖头脑袋重唇嘴,怀头尾巴味最美”等等。主要菜谱有:干煎鳊花、清炖鳌花、酱嘎牙子、狗鱼丸子、龙骨汤及山庄鱼锅等。而最具特色,称得上传统名菜的当属“三生鱼”。
   所谓“三生鱼”,是杀生鱼、塔拉哈、生鱼片三道名菜的统称,虽然均系生吃鱼,且做法相近,但口味却截然不同。
   提起“三生鱼”,勤得利人都知道,那是当地先民——赫哲人的祖先传下的名菜。
   辽代兀惹城居住的兀惹人,即是赫哲人的先祖。他们不事耕种,以渔猎为生。“地无禾黍,以鱼代食”,加上本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人无常处,惟逐水草”,这近似野营式的生活方式,使适应野餐的“三生鱼”应运而生,成为赫哲人独特的传统风味佳肴,并逐渐传入东北各民族中,以至流传至今,盛名不衰。当你有幸光临古城山庄,亲朋相聚,坐进“水上餐厅”或岸边建造典雅的“山水一步阁”里,来个“一壶好酒新开瓮,更切生鱼和辣尝”,那是何等的快意啊!
   注:文中引文,除标明出处者,均引自《兀惹丛考》。

共 578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首优美动人的《乌苏里船歌》让我轻易地记住了赫哲人,记住了赫哲这个民族。今天看完这篇文章,才知道赫哲人的祖先,在现在的勤得利、辽代的兀惹城有过一段漫长的岁月和时光,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回顾历史,让人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和平盛世,生态和人文,成为勤得利发展旅游事业的一对羽翼,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烦人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问好,推荐!【编辑:姜光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24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4-07-23 21:51:31
  回望历史,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浸透了血雨腥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