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水线(散文)

精品 【山水】水线(散文)


作者:然野 进士,940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00发表时间:2014-07-27 11:51:39

这是京包线铁路上的一座铁桥。桥架已经不在,只剩下光秃秃的桥墩孤耸在湖面上。
   毗邻的新桥就像一架硕大的铁笼子横亘在桥墩上,钢筋铁骨泛着灰褐色的暗光,偶尔经过的火车苍龙般穿行其间。
   旧桥墩等距离的朝天戳着,在宽阔的湖面上洒下了一串儿美丽的省略号。靠近岸边的桥墩表面粗糙,有的已经露出了体内的沙石,显得斑驳沧桑,只是那水线的印痕白刷刷的清晰醒目。明显的比对出,现在的水面已经低了五六米,新建的铁路桥悬在空中飞架天堑,旧桥墩下宽上窄显得那么瘦骨嶙峋。
   站在湖岸,打量着新铁桥和旧桥墩,岸边的芦苇蒲棒依旧,只是少了翻飞的水鸟;海棠果还是红彤彤的,只是脚下的土地原来在水中;铁路边的老房子依旧,只是物是人非感觉空落落。是的,三十多年了……
   京包铁路在建国初期是贯通国土东西的大动脉。这座铁路桥是火车出京西行经过的第一座水上大桥,全长一公里左右,东西向横跨在官厅湖上。桥是苏联老大哥帮助设计建造,就连附属的房屋都是苏式的宽屋檐,看上去别具一格。为了这座桥,单门配置了一个日常维护的桥梁工区,还有专门的武警守桥部队,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老铁桥上方敞开,双轨单向行驶,两侧是很窄的人行道及护栏。人们要是有事过桥,非得有单位的证明信才允通行。为了方便当地的百姓出行,客运列车专门在此设立了一个临时停靠站,停站的时间是三分钟,正式的火车站两头据此都在十来公里。当时父辈在铁路上工作,我们上学在铁路区间中的大站,上学使用的是免费的铁路通学票,其中有个同学的家就在桥梁工区。每当星期天、放假来这里找同学玩儿水,钓鱼也是常事。记得有一次,七八个毛头小子在铁桥上走的时候来了疯劲儿,在距水面还有五六米的高度上跳下游泳。这玩命的举动,惊得家长拍腿咋舌,就连守桥的武警都扔下救生圈施以救援,这事闹的,每个人回家都挨骂挨揍,回到学校人人受到了警告处分。
   那时的湖面真大,除了铁桥地段稍窄,其余地方距对岸都在十头八里。充沛的水系让这里的生产队尝试着种植水稻,当地政府还从白洋淀请来了会撒网打渔的师傅。一时间稻米飘香、渔帆点点,一派北国江南景象。说来笑谈,当地的老百姓那时不吃鱼,嫌腥气、嫌刺儿多。记得水大的时候稻田都淹了。待水退去,稻田里的鱼触手可得。当地的百姓用拾粪的粪叉子捞鱼,回家后放在锅里随便煮煮喂猪,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会儿好了,想吃了、会吃了、可湖里的水少了、野生鱼少了。
   湖水沁润着湖滩,湖边青青草饲喂着村儿里的牛羊,自然形成的坑洼星罗棋布,水沟里的小鱼小虾触手可得。记得,用家里做饭用的笊篱随便在水沟的边缘一划拉,不大的工夫就能捞多半洗脸盆鱼虾。要说钓鱼,那更是回回不落空,钓个二三十条平常事。钓的最多的是嘎鱼,还有鲤鱼、鲶鱼、撅嘴鲢、鲫鱼、七星鱼、草鱼什么的。钓个甲鱼,还怪运气不好,那时人们还不知道甲鱼的营养价值,现在明白了,没了。
   火车是分上下行运行的,对于铁路桥来说是一刻不得消停。记得好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过载的负重让其中的桥墩出现了问题。没办法,铁桥两端的车站就成了始发站,大动脉实际上已经中断。修复后的铁桥继续运行,但走在上面列车得减速了。
   那时人们出行基本靠火车,一个小小的停靠站就是当地繁荣的标志。白天,赶火车的人流络绎不绝,停靠站空场的边上,停着排子车、牛车,还有单匹的骡马、小毛驴,你嘶我叫的,这个饮水那个喂料的,这场景司空见惯,人们在牛屎驴粪蛋儿面前若无其事的聊着闲篇儿。人群里面不乏从山里走好几十里地来车站看火车的人,一点不新鲜,一辈子没见过火车的人多得是。晚上,车少人稀喧闹不再,满天星斗月光铺银,铁桥边上听涛声,空气里面嗅湖腥。
   高速路、大交通、村村通,网格般连接着共和国小村庄这个毛细细胞。飞驰的列车,也对这些小车站不屑一顾地穿行而过。大铁桥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座更加宏伟的新铁桥。它们相视着,交流着,感应着。
   一条摩托艇在湖面上划出了一道白色的弧线,也拉回了记忆。原先的桥梁工区、守桥武警战士的驻地,现已改造成旅游休闲的场所。原来的船帆不见了,原来岸边的河柳在老远的地方张望着湖水,原来的自流井管子锈成了铁疙瘩,原来的泉眼已不知去向,原来的稻田已经成旱地,原来的水网泽地泛着盐碱。
   废弃桥墩上的水线看上去是那么得刺眼,五六米的落差,就是几亿立方米的湖水呀。一阵风刮来,湖岸的沙滩飘起土尘,湖水还在减退着,一丛丛芦苇蒲棒渐离了湖岸,新铁桥的桥墩上也出现了水线。
   水线,是时光的刻度,是记忆的年轮。真的不想见到你,但愿你淹没在水中才是。
  
  
  

共 18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水线】触景而情生,回忆起旧时的事、景,三十年沧海桑田,当年的桥梁工区变成旅游休闲场所。结构清晰明了,流畅自然,收放有度,笔调雄浑刚劲,饱含深情,语言精练,又不失细腻;文章立意厚实,依实写来,先寥寥几笔写旧桥墩,然后写老铁桥上的旧事,接着写桥下的水、鱼,再写桥上的车,最后连接到现实,通过桥、水、鱼,引发时光变迁、发展与环境,最后一段的升华,余韵更显绵长。欣赏问好,推荐佳作,遥祝夏安!【山水神韵编辑:清华晚照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728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万少枫        2014-07-27 11:53:22
  问好然野,感谢赐稿山水,愿你在山水的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快乐,遥祝然野老师身体安康,创造愉快!
只是晚唐秋
2 楼        文友:都市猴        2014-07-27 14:32:12
  仅这题目,作者就似乎要对我们诉说许许多多!好的文章应当别具一格,写出新意,而作者朋友的这一篇文章正是如此。从“水线”这个角度写来,透着作者的怀念、思索与美好的期盼,赋予了“水线”特别的含义,一篇好文章!问好作者!
3 楼        文友:贤子        2014-07-27 19:30:15
  感谢老师对山水的支持,天儿热,多注意身体!夏安!
4 楼        文友:然野        2014-07-27 22:25:10
  敬谢您们的点评,周末愉快。
爱文字,爱读书,爱山水
5 楼        文友:潮仙        2014-07-28 09:07:15
  一阵风刮来,湖岸的沙滩飘起土尘,湖水还在减退着,一丛丛芦苇蒲棒渐离了湖岸,新铁桥的桥墩上也出现了水线。水线,是时光的刻度,是记忆的年轮。真的不想见到你,但愿你淹没在水中才是。欣赏问好!
6 楼        文友:铁禾        2014-08-17 15:11:43
  一篇美妙的散文当有精神的见解和优美的意境,当有高超的语言手段和表达艺术,化文采于清新隽永、质朴无华。来读美文,享受心灵的瑜伽,问好文友!
铁禾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