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雕塑(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雕塑(散文)


作者:雪飞 举人,321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413发表时间:2014-07-29 15:08:58

【流年】雕塑(散文) 那是女儿给我拍的一段视频,是她以泥巴为道具手工制作的各种人形。她三维立体地于各角度拍站着的,坐着的,卧着的,千奇百怪姿态的人形。那些人形果真只是大形,是固态的动作,没有鼻子眼睛的具体,只有一种大印象让你在人物瞬间的动作里,判断出那个人物动作的表达。
   我喜欢立于一个雕像前琢磨它在说些什么,如同那时站在女儿的身后看她起稿大卫的石膏头像,大卫的面部一点点成形,突兀的眉骨,鼻梁骨,棱角分明的嘴角上的肌肉都很有质感。绘画的基础就是画形形色色的石膏体,还要涉及到人的骨骼,因而有一组石膏是画扒皮人面的,要画出一半面的脸部内部的骨,牙齿,每条筋腱都有突出,这是剥开表皮的解剖。老态龙钟的伏尔泰的皱纹应是八十岁人拥有的,瘪瘪的两腮,已没有光色的下怂的眼皮。那个年纪的人的微笑也很笼统。以石膏体突兀的棱角来断定一个人的年龄,那就是颧骨,两腮,额头,你要判断一下他紧闭的嘴巴里的牙齿还有没有了,最难度的,是眼神,那种眼神的目视方向,是你要洞悉一个人内心的门。
   行走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留意那一处街巷里弄的,很喜欢留意那些别致的小的修饰,尤其是建筑物附加的那些饰物,比如四合院紧闭的门上的铁环,比如雕形屋檐上的鸟兽。索菲亚教堂广场的建筑群完全是欧派形式,张着大口吐着水的石狮子喷泉,裹着绿漆的金属材质小雕件,这种风格的小型雕塑从属于整体的建筑,它们依附于一水池,依附于街灯石柱。桂林的岩溶石洞里也会让你看到岩壁上的石刻,有时一面石壁上竟同时有佛像与道士像以及古兰经里的场面。这说的是宗教同源吧。据说观音菩萨在入佛境前是修道的。对于宗教一直敬畏着,或者有虔诚的成份,也或者,把那些石刻做为艺术品,总之,那些突兀的有着肌理的雕像一定有别于平面的,那样的雕形很直观。如果正好央美馆开放,或者哪处有画展,我都会挤时间看看,把自己整个儿泡在展馆里,在一件件时间做旧了的器物边穿行,那会让人生出沉入过去的意思。
   昆明园艺林里茶博园的一组雕像宣扬的是一种茶文化,整个一组造型意在讲着故事,那是一组人拉马驮茶担的场面,马主人在马头前拽着缰绳,马头低着,似乎很吃力的样子。这样就会让你联想出茶道的艰辛来。不过你定不会在马夫的脸上寻出点什么表情,他的表情还不会丰富到让人看出人的喜怒哀乐,而雕像也不会细致繁缛至末梢。
   “旅行者”是法国现代雕塑家艺术家BrunoCatalano的一组作品,它采用镂空的形式,将人物的大部分身体隐去,那是说着一场孤独的旅行,那个失去链接的身体部分隐喻为人的内心缺失还是内心的博大呢?我想无论是缺失还是博大,都有待于填进内容吧,于是我们能想象,那思想是靠着旅行者脚下的那双鞋子走出来的,微微负重的箱子,有些屈着的双腿,以及他略显凝重的面部表情。想一想路途跋涉,有些劳累了是这种表情,阳光很刺眼时也会有这样的表情,以及他将临而未临的目的地,这些都需填充的。看来他的旅行并不轻松。现代人生活的虚与实不经意让作品点到了,旅行者的步履带给人们很多想象空间,尤其是身体缺失的部分让人们沉思。
   “日日夜夜”是件能让人品味更多柔美的雕塑作品,细致入微的是脸部表情刻画,她目光微微俯视,吹着汤匙的动作让她的唇角略翘着,显出的两处浅窝更托衬出她面部的圆润饱满。这是一位年轻且恬静的女子形象,是一位白衣天使,她日日夜夜地守护着病人,这正是她为那位病人吹凉汤匙中汤水的场景。雕塑作品详略有致,细微处唇角的那一翘,指尖执汤匙的柔美的弧度与整个身体的大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细腻与粗质同在,突出的那种女性内在与外在的美更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这是我看展时久久注目的一个主题。都说雕塑是硬质材料组合的东西,这种硬质被作者点化了似的,竟生辉出它质地里蕴藏的滑腻感,那样的滋润正是我们心灵里需求的东西,让人感慨,引人共鸣。
   这幅作品画面上有四个人与四个人形模具,人形模具在一面墙上。右一人已挣脱了模子,他张开双臂向前飞奔着,那高高扬起的面向蓝天的脸虽然看不到什么表情,但的确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欢悦。第二个人正在挣脱那个模子,他的双手已张开一只了,他的整个身子大部分已探出了模子,他的双腿已然是起跑的姿势了。第三个人的大部分在模子里,他在挣脱,挣扎的过程似乎还很漫长。不过他的身体已从模具里松动了,膝盖也弯曲着,他也将会挣脱模具的,不过这需要点耐心。而第四个人完完全全在模子里,他的人形边际并不明显。似乎他已与模具长在了一起。不言而喻,这幅雕塑是在寻找着自由,有一种强烈的想摆脱桎梏的意味,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挣脱桎梏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众生众相。怎讲?生活中的确有不同程度的制约,而每个人对于这种桎梏反应是不同的,有时会逆来顺受,或者干脆让自己融合于这种桎梏中,与那个模子长死在一起。
   想起这样一件雕塑作品,一只穿墙而过的鲨鱼,尖利的头与尾露在墙体的外面,充溢着侵略与霸气的意味。你不用猜,这作品绝对不会来自中国,这是英国牛津的一件雕塑作品,完全是突兀的,张扬的,它不会隐喻许多,也不讲和谐也没有融和。那是一个讲个性的土壤,而那土壤也会生出出奇不意,甚至生出荒诞。
   你走着走着,大街上也许会猛然间从地下水井盖里冒出个人来,钢盔下的蒜头鼻子格外醒目。他那样趴在井沿,两只手撑着,下巴正好支在两只叠起的手臂上。整个头与背的重量也堆下来。他喘息着,嘴巴微张,那一定是疲劳的状态,他做工间隙的短暂休息这本没有特别之处,但将他置于一半开不开的井盖内,要露出很大一面身体,要在行人经过的路段突然冒出来,这的确有一种唐突,不过这里是允许唐突存在的,西方文化中对于个色持一种默许态度,反映到艺术上,那会让人感觉出其不意,甚至有些混不吝。
   西方雕塑中真实感与场景感会让人如临其境,画面绝不拘泥一种完整,它甚至有种破坏性。作品是要在许多破坏中立起来的,不破不立。中式作品里的中庸似乎喜欢中规中矩,绝不盛产颠覆性的东西,强调一种架构,强调故事性。这与一种人文环境有关,毕竟这土壤有别于它处。你没法打破一种环境的,或者说你破不开那样的包围。这似乎都是无形的东西,而这种无形却根深蒂固。
   好在我们更愿意活得轻松些,五只叠起的黑猩猩一只只咧着嘴笑,缺失的白牙齿更显出愉快的情绪来。这似乎不能归类为艺术品吧。不过难得一笑的,尤其是被五只憨态可掬的猩猩给逗乐了,就如同放松了紧张情绪,听一段诙谐的小品那样让人愉快,因此这作品虽然没什么主题在里面,却是一件开心的调料。这是没什么含金量的东西,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各阶层人士见了都会哈哈一笑,也好嘛,生活要那么多没来由的想头干嘛。如许多人喜欢恶搞,有些人喜欢无厘头,各有各的偏好。
   蛮有意思的一幅雕塑,这红人雕像以笑脸弯腰看着小女孩,雕像与真人是一种对话,这虽然不是嵌入,但的确这种对视亦有着内容,真人与塑像,这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画面了。有一种行为艺术为活体雕塑,是人物涂上涂层,打扮出雕塑的样子,在绍兴、在大理、在西塘、在杭州、在成都可见到这类活体雕塑。那是扮成雕塑状的人物,比方在大理,你肯定会见到三国城门前的猛张飞;在成都,你能看到一个神算子,他身边树着一个神算招牌,不过他不会给你算上一卦的,他甚至要跌破镜头,于旧打扮的黄马褂里伸出一只现代的手,手上还捏着一盒乳酸奶,他正准备用吸管享用那盒奶呢。
   春熙路是成都繁华的商业街,这里也不乏现代雕塑形式。这是幅铜板地雕,名为《华胜鞋家》,这是有着片段故事情节的场景雕像版画,实际上这应归类版画。春熙路间有一路段就是这种一幅幅铜版画平铺着,每一幅画都在说着一个场景故事,那些故事各说各的内容,也映衬着彼此,让这条雕版画过道有了统一风味。这还是在讲着和谐,讲究融入,那种融和的处世哲学渗透进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成都的宽窄巷子随处可看到嵌入式的雕塑,或是一匹浮雕马,突出来马头与一只栓马绳,你可以拽着这实体绳子,这的确有点嵌入感,你在其外,也在其里。入巷子的门廊外也有一列不长不短的青砖墙,那墙上也有很多让你参与的浮雕形式,旧式的炉灶厨房,鼓风箱,以及一位骑着大粱车子的男子,他身后的车座还有一个空着的位子,你可以实实在在地坐进去,而你这时,竟有种时空倒回的感觉了。我们正在发生的生活场景与已逝去的生活场景,一半在画里一半在画外,让人生出些想触摸一下的感觉。
   这组场景雕塑在春熙路一角。一只老钟,指针正在中间,指针的左方是一长辫子长马褂执烟袋锅的旧时代人,而指针的右方,是正在行走中的现代女性。一群街头行人,行为各异,明丽的服饰,长靴,短裙,手机拍照的男子,这是现代元素的街景。这是春熙路的早晨,所有店铺还没开张,我用手机拍完这组镜头刚要转身走开,一位背着孩子的老妇人一下子进入视线,她正经过那个时钟,在新旧人像之间穿行过来。
   最喜欢成都的生活,闲适,惬意,锦里式的生活方式,以及处处营造的嵌入式的城市塑雕都会让你停下匆匆的脚步。有些城市长着千篇一律的脸,那些钢筋混凝土的地标太相似了,于那样的建筑森林中很容易迷失。于是我宁可绕开那样的繁华,寻着一件饰物一样,寻找着哪一屋檐上的猫饰,哪一水乡人家后门栓船的石鼻子,这都是快要从眼前消失的雕件,也快进入文物馆了。它们于生活中剥离开场景,如同你在展馆看到的那些个陶器,那些个青铜制品,你已搜寻不到它生前的场面了。

共 37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散文,介绍了作者眼中的雕塑。先从女儿拍的以泥巴为道具手工制作的各种人形开始,对自己遇到的各种雕塑进行描述,品评。女儿用泥巴做的人形是一种动作的表达;石膏头像是剥开表皮的解剖,可以断定一个人的年龄;建筑物附加的那些饰物,从索菲亚教堂广场的建筑群到桂林的岩壁上的石刻,那些突兀的有着肌理的雕像一定有别于平面的,那会让人生出沉入过去的意思;昆明园艺林里茶博园的雕像是一种茶文化,是一组人拉马驮茶担的场面;旅行者和日日夜夜是两个雕塑作品,以及西方雕塑中真实感与场景感会让人如临其境,它甚至有种破坏性;有些作品没有什么含金量,却有活跃生活的搞笑效果;成都这座城市里的铜板地雕、宽窄巷子随处可看到嵌入式的雕塑。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详尽介绍这些雕塑作品,细致得让我们好象见到了真品一样,甚至于一个纹路,一个动作都那么栩栩如生。作者最后说明,自己最喜欢这种随处可见的雕塑式的生活,没有钢筋混泥土的干扰。行走的文字,这篇散文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读完全文,我觉得好像上了一堂生动的雕塑课,感觉自己也领略了文中所述的那一件件或严肃或活泼的精美艺术品,受益匪浅。文章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文笔细腻,有条不紊,实乃上层佳作,编者倾情推荐,问候作者。【编辑:清影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影儿        2014-07-29 15:10:51
  我感到了惊艳,为雪飞描述的这些雕塑品,为雪飞的博学。问好雪飞,我又偷着学到了一些,从文章中,谢谢哦。
回复1 楼        文友:雪飞        2014-07-29 18:36:22
  影儿,别说这文像学术,那我会哭死的,失败了,哈哈,行走的文字,你概括得真棒!
2 楼        文友:雪飞扬        2014-07-29 17:31:38
  雪飞写得棒,影儿编按棒,一起赞!
回复2 楼        文友:雪飞        2014-07-29 18:32:29
  谢谢影儿的编按!辛苦了!文字本无明显的界限,贾平凹有一本集子名叫《人情练达皆文章》这人情我理解为各方面,人际交往,以及涉及我们喜欢迷恋之物,报纸载一京城玩家把各种玩儿艺儿写成了一本书,所以啊,我们写什么,真不要规定得太多,喜欢便是理由了。再谢影儿!
回复2 楼        文友:雪飞        2014-07-29 18:40:20
  雪家的小妹,哼哼,下次编按一定不放过你,哈哈!
3 楼        文友:一朵回忆        2014-07-29 19:24:24
  雪飞姐文中的雕塑有些也见过,生动逼真到可以乱真,而且很多体现出一种状态。
   读文的时候,脑子中杨到这些雕塑,再加上文字的解读,仿佛又重回到那些时刻。
   好的雕塑是有生命力的,好文章是动态鲜活的。这些都在这里!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回复3 楼        文友:雪飞        2014-07-29 20:40:04
  表达,好像这个词最贴切,以什么方式无所谓,或者是一节音乐,或是一件雕塑作品,亦或是一段文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已的心向,这是很惬意的事,谢谢朵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