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红娘报纱窗(赏析)

编辑推荐 【流年】红娘报纱窗(赏析) ——读《西厢记》


作者:依湄湄 举人,378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0发表时间:2014-07-29 22:07:01
摘要:《西厢记》,果然当得起“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中的一璧,另一璧是《红楼梦》……

说来也是惭愧,我喜欢听戏,却没有读过戏文。是因为看见那些什么曲牌名就会没来由的头痛?抑或,什么南曲北曲的分不清?还或许就是“听戏”?戏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读”的?到底戏文里又是有好文章的。记得念书时语文课本上有元朝剧作家马致远的一只“天净沙”,念起来也非常的惊艳,觉得一点不输唐诗宋词,却也并没有想起来要找了戏文来读,只在读《红楼梦》的时候读过警幻仙姑“新制”的“红楼梦十二只”曲子,却亦只是想是关于“金陵十二钗”,并不曾想到戏文上去,只觉得是小说里的一部分罢了。现在想来还是对戏文不敏感,就是林黛玉路过梨香院听见芳官她们演习戏文时想的那样:“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戏里无限好文章,果然是的。旁的不说,我手里的《西厢记》的“前言”第一句话就写:“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就作品而论,有两座高峰,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一句话,《西厢记》,一定要读的,否则错过了多少好文章?
   《西厢记》,妙。
   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里还可以有自由恋爱的事情,尽管最终崔莺莺跟张君瑞并没有结合,到底是自由恋爱,就好像木心先生说的:“古代爱情很好玩,都是一见钟情,我看简直是不见也钟情。”张生见了崔莺莺立刻就惊呼“撞着了五百年前风流业冤。”也不怪张生立刻就钟了情,莺莺可是“休说那模样儿,则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镒之金。”当然可以说张生原有些登徒子的味道?毕竟,就是老和尚法聪的疑惑:“诺远地,他(莺莺)在那壁,你(张生)在这壁,系着长裙儿,你便怎知他脚儿小?”张生答:“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且休提眼角儿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张生果然是懂得女人的呀。也难怪,张生已经是“大龄剩男”了诶:“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剩男怎么会不懂女人心?况且,莺莺年纪也已经不小了,《西厢记》一开幕她的母亲,崔夫人就告诉了出来:“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比起来张生,莺莺不是“大龄剩女”,她是名花有主了:“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只是,莺莺命不济,父亲去世,不得不守孝。所以,莺莺应该是实际意思上的“大龄剩女”罢?而剩女往往恨嫁,莺莺亦然呢。所以,见了张生,莺莺是心动的罢?不然,也不会有下边的戏了。
   张生看见莺莺立刻相思成灾:“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莺莺那里却不看见半点端倪,却在听见红娘笑话张生“世上有这等傻角!”时笑着说了一句:“红娘,你休对夫人说。”或许,莺莺不认为张生搭讪红娘多么严重;或许,对于母亲对自己的严加看管莺莺心有微词?又或许,莺莺看见张生心里也有所动?反正,莺莺没有让红娘告诉母亲张生搭讪红娘的事情,接着又隔墙跟张生和韵做了诗,让张生欢呼:“好应酬得快了呵!早是那脸儿上扑堆着可憎(是可爱的意思),那堪那心儿里埋没着聪明。他把那新诗和得忒应声,一字字诉衷情,堪听。”莺莺是欺负红娘不懂得,所以才放心跟张生和诗?
   莺莺是想错了罢?红娘是怎样伶俐的小姑娘?虽说她不识得字,却也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红娘看穿了小姐的心事,又知道张生的意图,当然,红娘心里或许也有对崔夫人言而无信的轻藐罢,又看见了张生跟莺莺两个是:“一个价糊突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搵湿了脸上胭脂。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指;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红娘是不忍看见两个有情意的男女被相思病害了?于是就做起了传书的鸿雁,终于是将两个人撮合在了一起。
   当然,王实甫的四本十六出的《西厢记》脱胎于唐朝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里,张君瑞对莺莺是始乱终弃,弃了就弃了,更说了什么:“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憀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张生真是无耻是呀!饶占了便宜还说了嘴,实在可恨可恶!王实甫是剧作家,而中国人看戏往往有“团圆情节”,可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偏没有最后的“团圆”。《西厢记》四本十六出戏,结尾在“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张生应崔夫人之命上京赶考,途中梦见莺莺,却是被一卒子抢走,张生惊醒,剧终。这样的结局会让人回味无穷的罢?——由了观众自己去写结局。王实甫实在是高明,就是木心先生说的:“王实甫又有浪漫主义又有现实主义的表现力,他凭一本《西厢记》,即可永垂不朽。”欧洲亦有这样的评价:“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像这样完美的剧本。”——《西厢记》,果然当得起“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中的一璧,另一璧是《红楼梦》。
   《西厢记》,故事迷人,人物亦迷人,细节嚜,呵呵,也有迷人处:“我将这钮扣儿松,把搂带儿解,兰麝散幽斋。……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农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但蘸着些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搵香腮。”——那样的大胆,却又不失精致,而且“仍然守得住诗意”,如何不迷人?

共 22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如此迷人之作《西厢记》在作者的条分缕析之下,发散出别样的魅力。过去的自由爱情故事,被附加上剩男剩女的现代气息,让人忍不住设想,仿佛这两个人儿就在我们的身边。 爱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即便他们是一见钟情也好,再见钟情也罢,在那个封建闭塞的年代,勇敢表达爱,就是一种现在语言中的“汉子”所为。爱差点错过,恍然一梦,开放式的结局让人始终带着未曾拥有的伤感,共期盼爱的久久长长,共同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 此文将原文巧妙镶嵌,附加灵动的气息,让人读懂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共同领略这与红楼齐名的一璧,与红娘共纱窗,共品爱的味道。 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4-07-29 22:11:55
  我也不懂戏文,西厢记也没看过,在你文章中,顺着你的指引,恶补了一下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