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古长城的背影(散文)

精品 【流年】古长城的背影(散文)


作者:嘎玛丹增 秀才,192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3发表时间:2014-07-31 10:40:10

【流年】古长城的背影(散文) 我的目光,跪了下去。
   爬上长城的时候,我的仰望注定要紧跟匍匐,并被长城反复描述。
   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天梯和望京楼,作为古长城的建筑精髓,经过四百多年的凄风苦雨,依然耸峙在燕山陡峭的山脊之上。用沧桑地站立,话语着一个民族曾经的傲骨。不管你是来自美利坚的总统、阿拉伯的大亨,还是埃塞俄比亚的贫民,蜗行在倾斜角高达五十度以上的石阶上,你只有跪着,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爬,方能登临高处,感官和证实长城的险峻。也只有在我们大多忘记的这种姿势中,你才能完成对先人智慧和创造力的顶礼,成为匍匐和仰望本身。
   我没有跪过天跪过地,甚至也没有跪过父母高堂,在长城面前,只有跪着,才能表达我对先人毫无瑕疵的崇敬。
   我从金山岭向北川口方向攀爬。这是万里长城中敌楼比较稠密的一段。敌楼设计奇巧、工程浩大,咄咄逼人的宏伟气势,让人油然生起久违的豪迈。这些初建于明洪武元年(1373)、后由戚继光率部加固修整的敌楼,虽然弹痕遍布、墙体残缺、木作门窗全无,仍属我国长城线上原貌保护得最好的段落。游人蚂蚁样爬行在高高的石阶上,脚步虽然纷乱,人人都很小心,生怕身体和声音的温度,加速风化日渐脆弱的城墙。很多砖石上,都刻着当年烧制兵营的名号,他们被保存在长城的内部,成为讲述和活着的部分。
   在挑剔的世界面前,万里长城的建筑奇迹,没人存有歧义。所有的目光,都会下跪。
  
   一、烽烟古北口
   可以确定,1933年的古北口,充满了硝烟和血腥。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以后,难以按捺的帝国野心蠢蠢欲动,侵入华北的战火一触即发。古北口位于居庸关和山海关中段,距离京城仅一百二十公里。这段长城由明朝将领戚继光、谭纶率部,于1567年在明初已有长城的基础上改筑而成。1933年那场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战火,在国民革命军坚持了八十天的顽强抵抗之后,古长城抵御外敌的社会功用,从此永远丧失。
   3月11日拂晓。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刚刚走进道堂,燃香还没来得及插进香炉,一阵猛烈的炮声突然飞来,雷一样滚过山原。整个大地开始颤抖。他打开庙门,借助朦胧的曙色,见到对面东关外的土地庙,在一遍火光过后,青灰砖墙瞬间被撕裂出几个口子。其时,国民十七军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刚刚步入这个临时指挥所几小时,正在部署抵御日军防务。日军精锐第八师团和骑兵第三旅团,借助飞机、重炮、坦克的配合,气势汹汹,试图一举拿下通往北平和华北的长城关口。没想在北关,遭遇了东北军六十七军和中央军十七军官兵的坚决抵抗。闪电占领古北口的企图未果。
   战争很突然。虽然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并不是什么深度秘密,国民党对京东以西长城一线的布放仍很薄弱。兵力和军火粮草严重不足,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通讯设施刹那被毁,后勤运输线中断。上午十时,右翼一一八师将军楼阵地被日军突破。正面一线防守的一一二师,寡不敌众,被逼放弃了古北口正关的抵抗,撤至南关一带,剩下二十五师在前线孤军坚守。师长关麟征于此率领官兵浴血奋战。敌人占领正关后,主力转向二十五师右翼龙儿峪阵地。驻守该地的一四五团,受敌左右夹击,伤亡惨重,交通中断,电话不通,具体战况不明。关麟征师长决定前往支援,并将正面防线交由七十三旅旅长杜聿明指挥,自己亲率特务连赶赴右翼前线,会同指挥七十五旅主力,意图夺回将军楼阵地,解一四五团之围。途中,遭遇日军战斗前哨,与敌短兵相接。仓促上阵的国军士兵,半月前还在徐州、蚌埠驻防,除了迫击炮,既无对空作战武器,也无对日作战经验。部分士兵,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遭遇战中,一位新兵慌急拉开手榴弹引线后,忘了投掷。关麟征不幸被自己的士兵炸伤。七十三旅旅长杜聿明,当即被任命为副师长,代理师长指挥战斗,自此开始了一代名将,长留抗日册页的历史。这位年仅二十九岁的米脂汉子,率部与日军鏖战于古北口与龙儿峪阵地,经过三天三夜的恶战,毙敌二千余人,守住了潮河右岸阵地。我军近四千具将士的尸体,摆满了寒冷的山原谷地。
   我走进龙儿峪烽火台的时候,狼烟已经熄灭了八十年。除了不会开口的城墙和砖石,什么也没有。但长城的背后,分明有刀光剑影在上跳下蹿;潮河两岸的枪炮声,仍在时间深处炸响轰鸣。
   战争,从来就是惨烈的,既是血腥的杀戮,也是英雄的对决。日军蓄谋已久,战争准备充分。国军开赴前线时,士兵还穿着草鞋和单薄棉衣。毛毯、大衣抗寒衣物概无。三月的燕山,春寒料峭,群山高处还有零星的积雪。国军的粮秣弹药补给远在京城,那时没有通衢大道,更无火车汽车,只能依靠骆驼、毛驴和人力推车进行运输。战争开始,日军飞机就紧盯着运输队不放。为躲避空袭,只能夜行。从北平来回一趟,需要七八天时间。无论保家卫国的斗志多么高昂,爱国的热忱多么强盛,抵抗又是多么勇敢无畏,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国军终因战争准备和后勤保障不足,加之通信联络不畅,友军各部毫无协调防御作战能力。古北口长城保卫战,开始就注定了悲剧性的命运。
   根据杜聿明将军的回忆,战争进行到第三天,因为通讯不畅,指挥难达,各部只能各自为战,一线阵地相继失守,逐渐退回二线阵地。“河西村内,到处都是溃退的零散队伍。整个阵线后方一遍混乱”。(注)
   杨令公庙距离古北口东关不到二百米,供奉着杨家将塑像极其先祖灵位,始建于辽太平五年(1025)。杨业作为北宋名将,曾是辽国最强大的敌人之一。为自己的敌人修建庙堂,这在历史上比较罕见。其实,人民对英雄的敬仰,多与政治和种族无关,有时,统治集团也需要造像一种精神来引领人心。当年辽人修建杨令公庙,除了纪念杨业及其家族,更是为了弘扬“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具有教化民众的政治功用。
   八十年前那个春天,也就是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被突发的炮火惊呆那天的次日下午,一四五团派往帽儿山高地的前卫哨组,未得到主力撤退消息,困在一座敌楼里,四面受敌。七个士兵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强大敌人,依据有利地形,展开了最为惨烈英勇的阻击,击败了敌军数十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他们用长城砖石当作武器,继续抵抗,杀敌百余人。历代君王期望长城固若金汤的梦想,似乎再一次得到了实证。日军久攻不下,动用飞机大炮将帽儿山阵地夷为平地。当指挥进攻的日军长官,终于站在久攻不下的帽儿山,面对七具烧焦的中国军人,他的惊愕并不亚于王道士。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阻击自己的只是七个穿着单衣草鞋的普通士兵。我有理由相信,不管这个军官是什么级别,应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职业军人的道德信仰,不然,不会命令他的士兵就地挖坑,掩埋自己的敌人。更不会在倒塌的砖石中,找来一根木梁,上书“支那七勇士之墓”的日文,恭敬地立于墓前。自小习惯了日本军人在中国实行“烧、杀、抢”的纳粹形象,这个日本军曹,竟意外地颠覆了我的过往经验,并留给我毫无来由的良善感概。就想质疑自己的民族立场,并有可能被国人“八格牙路”的口水淹死。我崇敬英雄的个人情感,确凿无疑,而对那个日本侵略者的所作作为,同样肃然起敬。关于七勇士的故事,在古北口家喻户晓。我是听陪同者张桂芬讲述的。“听老人们讲,日本人当时站在墓前,恭敬得很。带队军官叽哩哇啦说了一通日语,日军们纷纷脱下军帽,向七勇士默哀致敬……”那是军人与军人之间的事情,似乎跟政治立场和民族仇恨无关。问题是,这个在古北口广为人知的往事,至今找不到对应七个勇士的身份,也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可以在抗日将领的名册上找到他们。他们跟传奇和烽烟一起消失了,曾经的历史事实,成了一个只和古北口抗战相关的民间传说。
   1933年4月21日。潮河右岸,近五公里的阵线上,战争已经僵持了38天。日军第八师团,并同第六师团主力和近六千人的第三十三旅,向坚守在此的国军第十七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先期驻防的二十五师和一一二师,损失惨重,已经撤至密云县城休整。接防的二师黄杰师长和八十三师刘戡师长,率部进行了顽强抵抗。日军攻势异常迅猛,经过八天八夜苦战,我军后退六百米至南天门阵地继续抵抗。此战歼敌三千多人,国军伤亡也极其惨重。
   战争,再一次进入胶着状态。此间,国军派出别动分队,绕道日军后方,进行了多次偷袭,给予敌军后方沉重打击,极大地消弱了日军锐气。
   受国民政府摇摆不定的对日政策影响,留在南关坚守的国军遭受重创后,没有及时得到兵员补充。日军又调集了第五师团第十一联队加入到南天门前线,5月10日发起总攻,以绝对的空中优势,在步兵、火炮、坦克的强大攻势下,防御工事被炮火一一荡平。南天门阵地全线崩溃,人员伤亡不可胜数。剩下残军,被迫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12日,阵地失守。至此,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惨然落幕。
   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从古北口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就带领村民开始了救护活动。国军败退后,长城内外,尸横遍野。堆积在街巷、关口、房前屋后的将士遗体,被当地群众自发掩埋于田间地头,或自家菜窖。王道士则带领一帮青壮汉子,爬山涉谷,掩埋了散落在荒野的国军遗体。
   死亡官兵实在太多了!相关资料表明,古北口战役我军死亡一万五千余人,敌军死亡约五千人。
   日军控制古北口以后,也在收集阵亡遗体。双方各不相扰,只是我军死亡的将士,既无入殓的器物,更无悼念的仪仗,只能就地挖坑掩埋。他们像尘土样皈依尘土,其籍贯、姓名、年龄、音容笑貌等等,让人缅怀的地址,永远秘藏在了燕山深处。在艰苦卓绝的古长城抗战中,他们只是阵亡名册上的名字,仅仅留给亲人们,一个模糊的悼念方向。
  
   二、谁在墓前落泪
   在当地村民张桂芬的引领下,我们沿着蟠龙山脊,西侧古长城行走。这段长城已无城墙,属于古北口长城,比戚继光更早,明初由徐达率部修筑的部分。墙体不存,地表上残留着模糊的墙基。我们眼前的敌楼,也是根据旅游需要,近年复建。长城两侧,灌木丛生。密密麻麻的野山枣树相拥其间,枝头结满密密麻麻的细小果实。站在这里,古北口镇尽收眼底。潮河沿北而来,穿过蟠龙、卧虎两山峡谷,流经河西、河东两个村落,弯弯曲曲,一路向南,非常坚决,一头扎进了烟波浩渺的密云水库。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在更东的山脊上盘龙伏虎,把燕山的险峻和奇诡,推向了绝对仰视的高度。
   在这块无山不古,有水则名的弹丸之地,历史上有书面记载的大小战役,就发生过138起。古往今来,究竟有多少帝王将相、骚人墨客来过此地,难以翔实考证。那些远去的历史和传说,在张桂芬的讲述中,异样的鲜活生动。
   “明初,刘伯温为规划迁都燕京,走遍了燕山。回南京不久,见到孙思邈。对孙说,燕京东北一带瘟疫流行,民众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孙思邈于是来到了古北口,快要进村时,见一只白虎卧伏山口,挡了去路。那长虫张开大口,齁嘍不止。原来,老虎之前到一农家觅食无果,饥肠辘辘中,将院落里晾晒的腌菜咽进了喉咙,得了哮喘,昼夜难眠。知道孙思邈到来,专门在路边等候。孙思邈说可以给你治病,但你今后不得继续伤害人畜。老虎点头哈腰,立马答应。老虎吃药后,没有几天就好了。‘齁嘍爷’从此住在山上,不再下山伤害人畜,恪守了诺言……”民间传说,总把历史、愿望和想象纠结一体,很难分清何为真实,何为想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传说,雕刻了一座老虎的石像,并取名为“齁嘍爷”。这尊小型石像,于今就安放在东关药王庙孙思邈塑像前。
   流传在民间的“齁嘍爷”的故事,也是卧虎山名字的由来。古北口长城由蟠龙、卧虎、司马台三段构成,最早建于北齐六年(555),现存的长城建于十六世纪的明朝,未经现代修整,基本保持原态,属于古长城中最具规模和沧桑的部分。
   在当年第十七军指挥所——东关土地庙遗址,已经看不到建筑物的痕迹。坡地之上草木葳蕤,三两根挺拔的杨树,绿叶纷披,一如既往地造形着四季青黄。有“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之称的古北口,人文积淀深厚。人神共居的关帝庙保存完好,分别供奉着神龙氏、华佗、孙思邈等药王、关公、观音等的塑像。以道教为主的庙堂,在烽烟不断的古北口,从不寂寞。香火鼎盛时期,数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式寺庙达百余座。于今,仍有十多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庙宇,可燃香火。
   古北口,作为华北通往内蒙的重要关隘,历代均住有重兵把守,仅清代就在河西村建柳林营,设提督府。历代扼守边关的将帅们,陆续将家眷带到此地,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多民族交融共居的场镇。河东村和河西村,居住着汉、满、蒙古、回、苗、朝鲜和裕固等民族,族姓人名十分庞杂,在近三千户村民中,姓氏多达一百三十个。除朝鲜、裕固族人,九一八事变后,躲避战乱流亡于此的居民,均为驻军后裔。

共 804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着嘎玛先生的此文,我的心也随着作者的目光跪了下来——为粮秣弹药补给不力却顽强抵抗日寇八十天的国民革命军,为他们摆满了寒冷的山原谷地的近四千具将士的尸体;为帽儿山高地七个弹尽粮绝之后,用长城砖石当作武器,继续抵抗,杀敌百余人穿着单衣草鞋普通的英勇士兵;为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和村民自发的救护活动,他们爬山涉谷,掩埋了散落在荒野的国军遗体;为至今将抗战阵亡将士铭刻于心千里迢迢赶来长跪嚎啕的白发苍苍的台湾老兵;为长眠于这片土地没有留下姓名的将士以及深情于这片厚重的土地的将士的后裔们;也为将那些笨重砖石搬到山脊参与了这项工程浩大的建设的军工民夫!耸立在燕山脊梁上的古长城,砖墙日渐苍老,不老的,是凝结着我们民族精髓的长城精神。作者以厚重的文笔追叙着长城的历史风云,将以一个个历史悲壮的故事深情诉说。面对着气势恢弘的古长城,作者深情的描叙,铺陈出一幅幅悲壮的画面,那一句句有力的诘问,沉重地叩击着人的灵魂。读罢此文,心在沉重着,对记录着无数浴血奋战先烈业绩的古长城,情不自禁让自己的心与目光一起匍匐于地,跪拜下来。 一篇感人肺腑的力作,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01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4-07-31 10:43:21
  读罢良久,心依然走不出嘎玛先生文字营造的氛围中。
   一篇感人至深的力作,带给人的感触难以言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08-01 08:14:1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若花满溪        2014-08-08 07:26:07
  文章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读了之后那种历史的浑朴厚重触及到了人的心灵。美文,欣赏了。
写出若花的文字
4 楼        文友:向维鑫        2014-08-08 08:58:00
  品读先生的文章,确实让我学习了不少,感情充沛,内容丰富
在文学的海洋里我是一条小鱼,我要穿越在大海的每一个充满生命激荡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热血在流淌。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