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陕北村落(散文外一篇)

精品 【流年】陕北村落(散文外一篇)


作者:高宝军 秀才,160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3发表时间:2014-07-31 17:33:25

【陕北村落】
   陕北的村落,随山形而筑,沿地势而建。站远了看,它像一颗颗棋子,零零星星地散落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塬畔上、山坳里;走近了瞧,村庄又像一个拆卸了的机器,分散成无数座参差不齐的四合院、独门院、土窑院。要寻找这些村落,白天,你就看哪里能瞅见浓郁的树木,哪里能听到啾啾的鸟叫;夜晚,你就只能觅着幽幽灯光找,闻着鸡叫狗咬声寻了。
   树木是村落的标志。凡有村落的地方,都有一片片绿色,和四周的荒凉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退耕还林前,陕北树木很少,仅有的小片树林,基本集中在村落和坟墓。陕北人忌讳坟前栽花果树,坟地里多为景观树,松柏居多,国槐其次,榆树再次。树林的规模较小,像贴在山坡上的一片膏药。村落里多为实用树,柳树最多,杨树其次,椿树国槐等树种再次,稍远一点的是花果树。树林的规模和村落的大小相匹配,绿树成荫的,那是大村落;树木稀疏的,多为“吊庄户”。每走进一个村落,不是柳树成荫,就是杨树葳蕤,抑或花果树鲜花怒放、果实累累,处处一派生机盎然。
   由于干旱缺水,陕北的村落多为近水而建。如果把整个陕北地区比作一片树叶的话,无定河、洛河、延河等河流就是它的主脉,几乎所有的县城都在这主脉上,小城镇和大村落都在支脉上,而更多的小村庄则花撒在乱纷纷的毛细脉上。水是陕北人的生命,因此有水的地方便是村落最热闹的地方。沟里的村落热闹处是在穿村而过的小河。春秋季节的小河边,清晨有担水饮驴农人的脚步,中午有浇园洗菜村妇的身影,傍晚有排成长队喝水的羊群;夏日正午的小河,孩子们在水中戏闹,姑娘们在溪边洗衣,鸭子和鹅尽情地浮在水面上捕食;冬季小河结了冰,冰滩上尽是些滑冰的孩童,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山村。山上的村落红火处是驮水的小道,每天取水的时间,就是村民集会的时候,脚步声、吆喝声、说笑声就会把静寂的山沟搅和得沸沸扬扬。小道从河边开始时还比较粗壮,到后来便分成了几条小径,像用树枝“拓”出来一般。这树枝的分叉处和末端就是一个个院落,一户户人家,这是村落最基本的单位。
   陕北地广人稀,虽然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人类居住的历史相当久远,但人口大规模增加还是后来的事。因此,绝大部分村落都是由一个户族的几户人家组成,村名大多以居住者或最早的住户姓氏打头,第二个字表示第一个字的从属关系,最后的字则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定,如张家川、刘家山、郭家沟、贺家塬、高家圪台、孙家崾岘、杜家寨子等等。不要问,一听村名就知道这村子的地形特点和大多数人家的姓氏,这种村名文化甚为方便。
   陕北村落最有特点的,当数窑洞了。陕北窑洞,有靠山凿就的土窑,有砖石接口的土窑,也有石块砌成的石窑。这三种窑洞,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时代。土窑资格最老,它是人类最早居住的洞穴演变而来的,几乎与人类文明同龄。修这种窑,须选土质坚硬、粘合度高的崖面,先斩直窑面,然后开口挖窑,挖进几尺后就得等土质干了再挖,否则就会坍塌。修一处土窑,总得先失败好多次,有的还因挖土窑塌死过人。接口窑是在土窑的面子上加一层石头或砖的窑洞,它是人们为保护土窑面被雨水冲刷、防止窑洞坍塌所采取的一种措施,能起到保护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石窑出现较晚,是近现代的产物,既保持了土窑冬暧夏凉的优点,也避免了土窑潮湿阴暗的缺点,其实用价值和美观程度都优于土窑和接口石窑。
   陕北村落最有情趣的,那就是农家的院落了。无论是独门独户的四合院,还是多户同居的大杂院,一个个都是陕北的民俗展览馆,生活气息浓烈,文化色彩斑斓。站在硷外看,那石块砌成的院墙大气如虹,座着石狮子的门楼朴实敦厚,院地上的石板在阳光下生辉,窑檐下的穿廊颇有几分庄严;院墙外的场院上堆满了庄稼的秸秆,菜园里的蔬菜发疯地猛长,梨树果树上的果实迎风摇晃,硷塄畔的鲜花遍地飘香。走进院子,门框上贴着红纸黑字的对联,窗棂间嵌着栩栩如生的剪纸,窑腿子中间的小窑内还雕刻着一个财神爷的神像;窑檐上垒着黄橙橙的玉米棒子,墙崖上挂着红彤彤的辣椒串子,窗台上还摆放着几只扭楸趔挂的老南瓜,整个院子散发着一种乡野的独特气息。
   陕北的村口有特点。村口多在山里的崾岘口和沟道间的目及处,路旁总是长着一两棵历经沧桑的古树。早晨,住在村里的人们走出村口,背上梨耩、扛着锄头、赶着牛羊走向不同的山里;傍晚,人们又从不同方向的山里返回村口。逢集过会,人们在这里等齐了人出发,回来时又凑在这里闲聊一天的所见所闻,这时的村口热闹得像个市场。特别是年头节下,村口总会站立着一两个神情焦虑的人向村外张望,那不是送子女外出上学、工作,在树下抹眼泪的老人,就是盼远在异乡打工丈夫归来的村妇,他们的身影与村口的古树,凝结成了一幅固定的画。
   陕北村落最迷人的时间在晚上。月亮悄悄地爬上树梢,好像要偷偷窥探村子里的所有秘密;村道上泛着白色的光韵,似乎怕晚归的人们找不着回家的方向;柳树轻轻地摆动着枝条,像是专门为闷热的村庄驱热送爽;榆树上的蝉声此起彼落,仿佛是为解除农人的劳作疲困尽情地歌唱。那农户中闪烁的点点灯火,老远望去好像天上的星星撒落在人间,使人如临仙境;那窑洞里锅碗瓢盆的撞击声,仿佛一场轻音乐会正在演奏,让人周身轻爽。等到月色西斜,灯火熄灭时,村子才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这就是陕北村落,诗一样的美妙,画一样的神奇!
  
   【古城寨堡】
   有一种景致,让人流连忘返;有一种景致,让人心醉神迷;而有一种景致,却让人思绪越百代,联想接万端。
   要领略这样的景致,你最好走一趟陕北。
   走进这块神圣的土地,你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时空的隧道、历史的长廊。那些或屹立于山梁峁盖、或镶嵌于塬畔崾岘、或蛰伏于荒野秃岭的古城堡,给你无言地诉说着边塞战地的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给你展示着陕北高原的苍茫神韵和独特风情。
   这些从千百年历史中走来的古城寨堡,年代有远近之分,规模有大小之别,但共同特点就是它的苍劲、沧桑和厚重,给人一种“无数风流云散去,几多辉煌付残垣”的感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陕北一直是帝王诸侯争疆拓域的军事要地。历朝历代的战争不断,修城筑堡的工程不停,于是就留下了这些见证历史的古城寨堡。
   这些遗迹,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长城,近可延续到清末民初的古寨子,其中最具规模的,当数北宋与西夏对峙时留下的城堡。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北宋与西夏近200年连续不断的战争中,双方形成了一条长达1000多公里的军事分界线。在这条漫长的分界线上,修筑了数也数不清的寨堡,仅陕、甘、宁一带,有文字记载的寨堡就有493个,其中陕北地区就占一半左右。
   站在绵延不断的黄土高原上,遥望这些点缀在残塬沟壑中的古城寨堡,首先被它的雄伟、悲壮、坚毅和沧桑所征服。你顿时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艰辛的岁月,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浸溢着王者的威仪和先贤的智慧。那些残存下来的古城寨堡、长城直道、烽台营燧,让人领略到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真正意蕴,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确切含义。
   这些沐浴过秦风汉雨,经历过金戈铁马,饱受过血与火洗礼的古城寨堡,虽然满身疮痍,但仍旧昂然地挺立着,顽强地固守着,用支离破碎的身躯强调着曾有过的力量、智慧和信念。尽管它的身体将要和这大漠的黄土融为一体,化为一色,但它的骨架未垮,气节未断,魂魄未散。这就是古城寨堡的灵魂,这就是古城寨堡的精神,这就是古城寨堡书写在陕北大地上的警世悲歌。
   这悲歌中包涵着历史的前车之鉴,也包涵着人民希望安宁的祈祷和期盼。这一点清楚地表现在古城寨堡的名称中,如保安、招安、安边、安塞、顺宁、永宁等等。它像久旱的禾苗期待甘霖,像迷路的孩子呼唤爹妈。这是国家求安定,民族求团结,人民求幸福的真切心声。
   发出这声音的人中有帝王将相,有戍边官兵;有侠客义士,也有平民百姓,但最能打动人心的是那些文人墨客的声音。他们在这块边塞战地上留下的诗句千古传唱,其中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的喟叹;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哀怨;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乡愁;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情思;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慨;有“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无奈……
   走进任何一座古城堡,你都会发出一些感慨,生出一些遐思。尽管雨水冲毁了城墙,风沙掩盖了颓垣,但一看到那些掩没于杂草丛中的断壁残墙、破砖碎瓦、老树枯藤,你就似乎看到了曾经骋驰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夏盟主赫连勃勃、西夏枭雄李元昊,看到了戍边卫国的北宋将领范仲淹、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看到烽火狼烟的悲壮、杀声四起的血腥。
   目睹民族兴衰成败的陕北古城寨堡,经历战争烽火的陕北古城寨堡啊,你的城头变换过多少搏击西风的旗帜,你的身边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战斗,你的脚下埋葬着多少热血男儿的尸骨,你的城内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到访者都会这样深沉地发问。
   他们问遍挺立在劲风中的枯树,问遍静卧在夕阳下的群山,问遍山山峁峁、沟沟梁梁上的古城寨堡。在问的过程中,寄情于高山,托意于流水,发怀古之幽思,振人生之斗志。
   春回边塞战地,绿染黄土高原。今天,陕北境内的古城寨堡已被退耕还林后的绿树青草装妆成一处处新的景观。它的城内,是绿叶婆娑的常青树,是果香四溢的经济林,是迎风起舞的庄稼苗;它的身边,抽油机此起彼伏,油灌车往来穿梭,输油管跨沟越河;而它的脚下,则是宽阔笔直的公路,别致敞亮的民宅,高楼林立的城镇……
   国家是人民幸福的保障,人民是推动国家富强的动力。在民族团结、国家振兴的今天,陕北这块饱受战争洗礼的边塞要地,又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相信它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会发挥比历史上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是古城寨堡的历史见证,这是人类进步的时代感言。
   战争的硝烟不再弥漫,历史的悲歌不再重奏。古城寨堡消逝了,但它给陕北这块沧桑厚土留下了引人入胜的景致和一枚枚见证历史的印章。
   这景致,就是镶嵌在陕北大地上的一幅幅山水画,一首首读不透的抒情诗;这印章,就是一部部书写在黄土高原上的历史巨著,一尊尊永不褪色的时代雕塑。

共 40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陕北村落】作者以轻松质朴的笔触,介绍了陕北村落零星分布近水而建的特点,及其窑洞院落的种类特征。陕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久远,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景观。由于干旱缺水,村人取水成了最热闹的集会。陕北的窑洞冬暖夏凉,院落各具特色,散发着乡野的气息,村口的古树是村庄的标志。这些共同构成了美妙而神奇的陕北村落。【古城寨堡】陕北的古城寨堡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由于地处要塞,历朝历代战争不乱。也就留下了这些见证历史的古遗迹。在这篇小散文中,作者介绍了这些古建筑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回顾了当年烽烟四起的古战场,这一座座的古城堡,一个个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这两篇散文,都抒写了陕北的风貌,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的特征,对了解陕北地区文化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18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4-07-31 17:34:11
  欣赏佳作。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4-08-18 07:55:4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