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读书笔记三则)

编辑推荐 【流年】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读书笔记三则)


作者:野水 童生,85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3发表时间:2014-08-03 21:39:47

【流年】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读书笔记三则) 一、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
   ——读范超散文集《乡城》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余光中先生的这枚“邮票”,静静地贴在这本书的封面。封皮的纸张白中略黄,极像白土刷过的墙壁,能看见里边有被碌碡碾碎的细小的麦秸,在风中悠闲地飘飞之后,凝固于地上的痕迹。这枚邮票,是一幅乡村的风景油画。蓝天,白云,绿树,院落;一条黄土路伸向远方,消失在无边的天际;看不到行人,路上却有纷乱的车辙。邮票的右下角,一个黑色的邮戳,中间盖着“陕西礼泉”四个字,犹如一个孤独的车轮,从作者的故乡踽踽驶来,停顿在这一片泛黄的纸上。车轮后面拖动的几条淡黑的细线,疑是独轮车的拽绳,拖拉着过去的村庄,一路走向远方。
   《乡城》。
   初识范超,是在一个朋友的诗集里,他写的序文。语句活泛,平静散淡;行文绵厚,悠然沉着。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遂向朋友讨要到他的散文集《土天堂》。一连三日,手未释卷。
   多年以来,城市化的进程,还没有催生出纯属于城市本体的文学,乡村文学仍旧是游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作家们笔下的恒久主题。白云炊烟,细雨窄巷,牛哞人欢的场景已经渐行渐远。好多作家执意在水泥巷道和千篇一律的小洋楼村庄里寻找曾经的精神归宿,其文字不乏真情流露和精神回归,语言锤炼得也很筋道,但总给人以置身物外,回首翘望的感觉,其震撼人心的力量进而被削弱了。
   范超的乡土散文,却是进入的,内在的;没有眷恋穷城,徘徊歧路的犹豫,是实实在在的“在场”。他赋予了乡村的土墙、麦子、黄豆、红薯、棉花等人性的东西。在它们鲜活的成长过程中,我看到一个在乡村里懵懂成长的少年,亲手将一管浓烈的饱含真情的汁液,注入到那些正在和他一样在乡野的土地上疯长的植物们的身体里。那些植物和他一样调皮捣蛋:“你一个人在地里锄草,草和玉米是一块来的,草和玉米说了什么你不知道,你把草锄去了,玉米又少了一些朋友。玉米在旁边挠你的脚,她们肯定在表白一些道理。你从来没有扎下过深深的根,你听不懂。你停下来的时候,感觉自己也在长,你身上有许多的小东西,在和玉米一起长,但你永远长不过她们。她们看着你,说,来呀,来呀!你抬头看看,忽然‘扑哧’一声就笑了。”“我从地里借来一些土,捏出窝棚,围成的一个个房子结为村子。村子是地身上的疙瘩,人是疙瘩上的垢,垢一片一片落在村庄两边的田地上。一大片田地收拾平整后注定有几块是划归我家的。我给地起了名字:大口井、渠北、二畛地、旧堡硷、沟北……”但他知道,他们有一天终会走远,离开他,于是他说:“我知道他们总有一天会走远的,走得让眼花的我看不见,再也看不见,那时候我老了,我会离开他们,像一只实在跑不动也不想跑的兔子,慢慢踱回我最初的地里,使劲捅开窝棚锈蚀的锁,在角落里安静地躺下来,把这辈子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等遍地儿女们有朝一日想起了我,我呀,已经长成窝棚边的那蓬草了。”无需更多的抒情和理论,在这些灵动的字句里,范超对故乡物事的情怀,通过地里羞涩调皮,含苞待放的玉米;麦场里颗粒饱满,到处飞蹦的麦子;洁白绵软,温暖舒适的棉花的语言,已经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了。
   来自乡村的少年,自有乡村气息浓郁的童年。那时的他,手提着黑陶水罐,远远地跟在父辈和兄长的身后,在麦子的河流里痛快地学水;晚上爬上树梢去拿挂在叶梢的月亮;冬天在冰封的河面上滑行。对于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范超没有采取回忆式的翻拍,而是用一个喜欢思考的少年的眼光,观察村人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性,解释千百年来凝结在他们身上的朴实厚道和狡黠小气。是批判的,反省的。我想,批判的原因,不是嫌弃和厌恶,而是爱之惟深的表现。
   范超没有将自己的思绪仅仅停留在对乡村物事的故作念想之中。他在通过自己的文笔描述那些给人们提供生命能量的农作物的生长成熟的自然过程中,亦自省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跃过“龙门”的人身上的“小”:“那时候我觉得一件事情干得太久就没多大意思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发现,有哪一件事情会让人们一直干着都觉得有意思。我把过去的和手头的事情都撂荒了,这些不断重复的事情倒戈过来,也把我撂荒了,我越来越不认识了自己所遭遇的人事。我们捆绑在一起,在宿命里,日渐荒疏下去。”我们都是在城市里生活而来自于乡村的人,虽然他在体制内,我在体制外,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乡村生活,已经在我们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印痕。我想,一个从乡村走出来,在城市里“混到”一定物质地位和精神地位的人,必然要失去或者被打磨掉一些纯真和朴实的东西。我们可能会最终老死在城市,但灵魂却不会融入城市。是自己不想融入,还是城市本身不接纳你,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在这个繁华的古都,我们其实都是浮游在水上的人。也许,一个猛子,可能会扎下去很深,但最终仍然会漂浮上来,那是因为,我们的根基,并没有在这一汪水域。这片水,已非山野之水般清澈了。于是,他将自己漂游的魂灵一次次地拽曳回乡村,在那片自己亲手抓捏窝棚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地放声歌唱。
   在还乡的日子,他会突然将车子停在路边,将大把的野花野草摘下来放在座椅旁边,这样,他就能带着一身野土气回家了。“我要带他们回家,如果我能够很快回到我的故乡,我一定要把这一路撒在别人田地里的那几泡尿都洒在我们村的地里,让那一块庄稼或者荒草激灵灵窜起老高,于大清早传话给下地的乡亲:‘你们经常念叨的那个超娃子,他夜黑里回来过啦!’”我想,他和我一样,一年里会回去几趟。四时八节,清明冬至,那里有年少的朋友和亲戚,有故去的亲人。小时候自己亲手栽植的树木,也许在风中摇曳身姿,召唤他的灵魂。
   因了木南《一字一世界》的展览,我和他在现场不期而遇了。作为木南和我共同的朋友,我与范超却是初次见面,但却没有一点生涩之感,因为彼此都很熟悉对方的文字气息。看到他斯文的气质,听着他的喁喁细语,我怀疑他是来自江南而隐身渭北的才子。无怪乎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这样说道:“范超长着一张最具中国文化人气质的脸,他以其宁静构建出自己独特的精神体系,做的是草木文章,灵光照耀在最小的生物之上,带给人无穷品味。”
   我们有共同的渭北故乡,有共同的乡村生活体验。“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相与细论文”。范超是个诗人,他的文字亦不乏李白的浪漫,我自然不是杜工部了,只能望其项背而心向往之。但在那天,我还是想起这首诗。此次相聚,也满足了我吃过鸡蛋再见母鸡的愿望。
   以范超不到四十岁的“芳龄”和他的勤奋努力,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一本《乡城》,让我与他相逢在华商美术馆这个人文荟萃的宝地。感谢范超赠给的这本书,我会检讨自己的文字,——尽量不去回望,而是走进去,再一次俯察那片土地上深踩下来的足迹,以虔诚低伏的姿态重新认识那些哺育我们生命成长的生物。因为,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
  
   二、槛外风光
   ——读指尖的散文
   读指尖的文字,可以归纳出一些关键词语:村庄、隐秘、谶语、古木,神性和寺庙。
   她的字初看起来也许有些冰冷。一个人在静谧的乡村荒野里踽踽行走,冷不丁一个鸡皮鹤发的老人,坐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将沧桑的脸从残破却又富于质感的土墙断垣下抬起,冷森森地看你,如一幅复活的油画。你突然就有些小心害怕,不得不快步行走,几欲离开,但你忍不住还是要回过头去——你想知道那张脸上的年轮有多少圈——里面到底凝固了多少故事。
   《槛外梨花》可能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作者以幼年生活的经历见闻,外延至青年的青涩彷徨。收到这本书之前,在博客里亦看过她一些文字,感觉是一个将自己包裹得很严实的人。行文平静绵密,不苟言笑,从容不迫。也许是喜欢安静的原因,她能听到暗夜里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那是《骨头上的花朵》开放的声响。她在渐渐长大。祖母,母亲,同学,他们伴着自己老去和成长。身体的秘密在轻柔的暗夜里融于生活的秘密之中,最终被生活自然绵延的覆盖所淹没,而她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一场场无声降临的覆盖过程。她在那些极为平常的农村生活的场景里,以一双善于观察思索的眼睛,记录并解剖了看似模糊,却极为清晰的乡村生活肌理。
   散文是一个人的生活、思想沉淀过程的记录与剥落。《花酿》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整理与思考。她开始了对自己,对人生的进一步审视。在审视的过程里,语言也多了沉厚和内敛。一只蜜蜂在酿造自身生活的过程中,注定是要经历一些坎坷和曲折的,要不何以到达那些花开的盛地呢。
   从《槛外梨花》到《河流里的母亲》,指尖从着眼自身完成了放眼时代和当下,其文字写作的背景亦变得宏阔博大。那些树木,其实就是生长在晋北大地的父老乡亲。树木是不说话的人,那些树木的生长迁徙,干渴烧灼,其实也是依附在乡野的人们的情绪感知。树木与白云同坐,人与日月共生,相依相附。树活了千年百年,人活了一辈又一辈。在红尘的挤压和磕碰中,人变成了禅房外面静默独立的树木。他们淡定地看着生活当中一场又一场开幕落幕的大戏。经风见雨,炼就仙风道骨,入世出世,却也本是芸芸众生。经历那么多的世事,又何必争多论少呢。那些所有的村子,都变成了人神共居的村庄。正如她所言:有神看着,人间就有了生气。
   在指尖的文字里,祖母是一个出现概率较大的名词,如莫言之爷爷。我固执地认为,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他(她)日后成为一个作家的可能。祖母的经历和她口中的故事,就是一个作家文字开始的地方。一个日夜和有故事的祖母或祖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注定在繁多的盘问里早熟聪慧于其他的儿童。红尘中的祖母身上凝结了太多的过往。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难的行走,而她的那些谶语,亦会在恍惚的现实里,注定要和那些人神共居的乡村一起,在岁月的撕扯风化中永恒地保留非物质的风骨。
   文字中的祖母,其实是世上所有的祖母。
   在那些渐行渐远的村庄,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长了坚硬的翅膀,飞向四面八方。曾经的村子热闹不再,她变得萧条破落。但是,外表坚冷的她,内心依然温热。她时刻准备以生生不息的热量,温暖那些衣锦还乡或铩羽而归之人。正是这股热量,让所有的坚守变得令人感动。
   “槛外”二字,让我想起《红楼梦》里带发修行的妙玉。她渊博聪明却孤傲清高。文字在指尖的笔下汩汩流淌,没有风花雪月,只有坚实平静。在如今这个文学边缘化的功利时代,她算不算一个“槛外”人呢。
   彼时,河流里的母亲安静平和。槛外的一树梨花开得正艳。
  
   三、众人皆醉我独醒
   ——读鲍人散文集《无非世事》
   这本17万多字的集子,分为四部分:《轩中人语》《篱外屐痕》《半箧陈稗》《几叶时芹》。就这四个中标,你大可预测作者的文字底子了。
   一本没有“妖疯”,没有名人作序的书,应该是有底气的书。但这老兄古怪,居然也没有作者介绍,自序或者跋。他在说,要看什么呢,不就是要看文章吗?那就看吧。我虽驽钝,但一向看书挑剔,瞧不上的坚决不看,那怕你多么的“大名鼎鼎”。一口气看完大半,因为眼睛需要休息,就放下了,心却是放不下的,遂合目假寐,思考文字里的东西。
   坐于轩中,斜望晨光。禅茶窗景,为其首乐也。淡雅宁静的龙胆花听他朗诵宋词。半支粉桃,一树杏花俱在窗外摇曳,正所谓“春风醉人,始于醉花”;他赏莲,喝清水莲子羹,妻加了冰糖慢炖,于是清朗的汤色沁出香气,他兀自眯着眼享受清心;泡一壶正山小种,几盏金液就将屋子填满馨香。他摇头晃脑,竟将一朵梅花弄过三遍。
   篱外屐痕,是他在故乡的青梅花丛留下的一串脚印。青梅煮酒,当为议论英雄。豪气之外,他一边嗅着梅的气息,一边读李清照的《点绛唇》。一泓碧水,两岸青山,我真羡慕这位生在江南水乡的老兄。他站在山顶说,云,你过来,那云真就来了;他站在海边说,浪,你跳一下,那浪就真的站起来向他挥手。一蓑烟雨,心不惆怅,他在村溪漫步,木槿芬芳,小桥流水,那么曲折的廊桥啊。夜幕降临,聆听一片蛙声,嗅闻十里稻香,好不快意。
   半箧的陈稗,叙说着景佑三年天空激荡的风云。把酒临风的范文正公,面对严先生祠堂,发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慨叹。红枫摇落,秋风萧瑟的日子,他手捧史书,为戊戌君子的命运徒自添愁。读过贾谊的《过秦论》,他亦对不暇自哀的亡秦发出了自己震聋发聩的声音。面对当下的教育,他愤激而起,夙夜忧叹,家国情怀,可见一斑。
   几叶时芹,折射信仰危机。世风日下,疾呼道德重建。纷繁杂乱的体制,日益涣散的人心,将毒害的因子无处不在地渗入我们的身体。鲍人以刮骨疗毒的精神分析渊源,梳理脉络,试图给治理者以正本清源的解释和说明。我惊叹于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他,居然能如此慷慨激昂如渡易水的勇士。这是文弱书生一时生发的意气,还是读书之后钙质增强的结果?
   鲍人兄是生于江南的书生,但他没有沉浸在吟风弄月和琴瑟和鸣当中,而是用单薄的身体发出强力的呐喊。这个声音也许是微弱的,但发出来了,却是一件幸事,至少,高高在上的劳心者们应该有所思考,有所启发吧。
   谁说文人无有硬骨呢。
   人云:奇文共赏之,但你却将书藏着掖着,慢吞吞不肯示人。博客里也不贴淘宝网的什么邮购地址,却是自掏腰包快递给几个朋友,这是不对的。虽然你不缺钱,也不以文字为生,但比起狂呼乱叫的那些不忍卒读的上当产品,我要说,老兄,你还是太谦虚了。你的文字秀气灵动,自然天成;唐宋诗词浸淫,明清随笔作垫,五四文风遗拾,底蕴深厚中藏锋埋骨,是不输名家大腕的。你不请名人作序写封底荐语也就罢了,但藏于闺中不肯嫁人,这不应该哦,以后改之。
   正山小种是你家乡长出来的好东西,干净,澄明,馨香,但不能总是你一个人喝。下次有好的,早些给我尝尝。我等着呢。

共 551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们在大地上只过一生》是读范超的散文集《乡城》有感。作者与范超,最初相遇在文字之中,范超别有味道的文字,深深地将他吸引,那种平静、沉着,无不在描写着他的乡村,他的城。亦或他的人生,而人生对于谁都只有一次。之后相见,相见恨晚,他亦学会对于文字,应该不去回望,而是真实地走进去。 《槛外风光》是读指尖散文有感。指尖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女作者,她的文字初看冰冷,细品之后,却可以从中品味到生命的悸动,这是人性的力量,更是一种掳获人心的魔力。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读鲍人散文集《无非世事》有感。这篇散文集没有作者介绍,没有自序,没有跋,直接就是文章。他没有通过各种途径来推荐自己,而他干净、澄明、馨香的文字却如深巷的酒一般,香飘万里。岂能独醉? 三篇读书笔记,与原作很好融合的同时,将作者鲜明的个性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对其文其人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对原作有了深深地向往。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4-08-03 21:40:37
  三位作者中,我最熟悉指尖,我很喜欢她,正如您所描写。其他二位还不熟悉,但却已经深深地喜欢,定会找来相关图书,学习,欣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