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作家专栏】我学古韵的经历(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作家专栏】我学古韵的经历(散文)


作者:云儿飘 秀才,209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0发表时间:2014-08-04 12:09:11
摘要:根据他的建议,2013年年底,我去书店购买了唐诗宋词,声律启蒙。然后在2013年寒假,我每天早早起来诵读,“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一遍又一遍,读着读着,就朗朗上口,原来对子就是这么一回事。难怪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从2013年年底开始喜欢上古韵,觉得古韵奥妙无穷。
   那时因为陈老师给我们代课,他是一个博学多才之人,他能博古通今,对传统文化,尤其古诗词颇有研究。他言语幽默,上课生动活泼,声情并茂。
  
   听完他上的第一节课我就喜欢上了古韵。那时我对古韵一窍不通,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只要字数够就可以了,还不懂有格律、平仄。期末考试前,我就写了一幅对联“答纸笔挪字慌阵乱,街道镊露画盗图整”,当时的心情还很自豪,自我感觉良好,真是没文化真可怕。写完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给陈老师发信息,希望得到他的指导和认可。我发的信息是:“答纸笔挪字慌阵乱,街道镊露画盗图整。“陈老师,这是我新学写的对联,期待您的高见,劳烦您了,不胜感激。”信息发出后,你可以想象得到,我是多么焦急地等他的回复,期待与害怕共存。害怕是因为他不回复,毕竟人家是学校领导;期待是希望得到他的认同,没有哪一个人不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虽然他很快就回复了我,但我还是觉得很漫长。他的回复让我知道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不像有的人自以为是领导就很了不起,就凭这点,我就很敬佩他。他的回复如下:“您的大作我已拜读,很遗憾不合平仄啊。请您在考完试后先自行琢磨和修改。感恩,祝福。”用词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意思,对于常年不被老师重视的我来说,是多么的欢欣鼓舞。看完他发来的信息后,我上网查了一下平仄表,研究了好几天,紧锁的眉头才稍稍缓了一些,对平仄有了浅层次的理解。但是第一副对联没有去改,仔细想了想,缺乏意境,改了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又写了一副对联,然后发给了陈老师,“江山妙笔书中画,世界巧针缎上花。师者,陈也。吾上改之矣,求汝高见。诚恳期复,扰之,望见谅,谢万分!”这次比上次更为紧张,因为我研究了几天,惨谈经营才写出这副,那时的期待心情可想而知了。他回的信息是:“不错,我收藏了。感恩。祝福”得到他的肯定,我的信心大增,对古韵的劲头更足了。后来他建议我去买格律和入门诗词自行研究,当然我也采纳了。
  
   根据他的建议,2013年年底,我去书店购买了唐诗宋词,声律启蒙。然后在2013年寒假,我每天早早起来诵读,“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一遍又一遍,读着读着,就朗朗上口,原来对子就是这么一回事。难怪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况且那种晨读的感觉让人变得神气清爽,精神抖擞。想想在微风拂面,空气清新的早上,拿着一小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那该多惬意呀。睡前我也读几遍,那飘香的文字,送我入梦。在梦里,我还看见诗中的或优美或凄清的意境。每天试着去赏析一两首诗歌,试着想象作者的当时的心境。以前学诗歌都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只是抄抄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要求背诵的。课后又不认真去看去思,学它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殚精竭虑地研究它,玩味它,至于意境是什么,读者的心境是什么只是胡乱写一通。直到上大学后遇到陈老师,我才发现古诗是那么的让人陶醉,那么的令人魂牵梦萦。每天的用心积累,每天的用心揣摩感悟,渐渐地把我所做的事与诗歌联系起来。有一天我练隶书,练着练着,突然灵光一闪,马上用手机把一刹那的微妙感觉用诗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不想让这美妙的感觉稍纵即逝。诗如下:
  
   品隶书
   怪状奇形错,刚囊赤子柔
   任凭花竞艳,善水润悠悠。
  
   写完后赶紧发给陈老师,让他指导一下我凭灵感写出的诗会是怎么样的。在焦急的等待中,陈老师的回复来了:“《拜读×××君五绝品隶书》燕尾护蚕头,身闲笔墨悠。天高云彩淡,两汉一春秋。敬请您批评指正,感恩,祝福!素心顿首。”素心是陈老师的号。他回复用古诗的话,就说明我进步了。我明白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的道理,我的努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不会让我白白辛苦,这或许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但我知道我懂的只是皮毛,还要继续努力,不能半途而废,而要坚持到底。后来读到唐代杜甫的《望岳》山水的诗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我也想起了我在桂林七星公园爬山的情形:山是那么的陡,天气又热。对常呆在教室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高高的陡陡的岩石,可谓爬山路艰辛。想着想着,就做了一首诗,略表那时痛苦的心情。诗如下:
  
   《正午七星攀石山》
   峭壁奇石乱,攀徒巨汗催。
   立颠穷四海,锦绣画铺来。
  
   写完后自我欣赏一番,感觉写得很好的,便有点得意洋洋起来。然后就发给了陈老师,希望得到他的鼓励与认同。谁知事与愿违,他电话给我说,写得太贴近现代白话文了,写古诗要古代思维和古诗语言。他叫我好好修改。经过他这么一点拨,我的思想顷刻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认真斟酌了一番,深思熟虑后,修改如下:
  
   《中午攀七星石山》
   峭壁奇石乱,丝襟厚雨催。
   卷帘叠秀翠,锦绣窦情开。
  
   修改完毕后,我再发给他,让他再看看我改得怎么样,不足的我还要继续修改,必须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决心。这次等待我并没有趾高气扬,因为我懂得了做学问是不能有半点骄傲之心,在学问面前必须严肃谨慎。由于我静静地等,所以觉察不到时间的流逝,感觉很快他就回复了:“甚好甚好,如此一改,水准提高了很多,只是厚雨的“厚”尚可琢磨,或许还能改为更妙的字。感恩,祝福!”虽然还存在不足,但我懂得要用古代的语言去写诗,用古代的思维去感悟,在不断的修改中不断进步,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或许是最重要的吧。我按照陈老师的建议我思索了几天,后就把“厚”改为“骤”来更加突出爬山的艰辛,不过这次修改没有发给陈老师修改,只是自己掂量了一下。诗歌就是要不断思考,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后来因为参加桂林八大高校联盟认识了竹林君子,他也很喜欢古韵,对此成就不错。在与他的聊天中我收获了很多,他叫我怎样看图作诗,写诗要写得具体,要捉住意境,才能进步更快。 他教给我方法后,我就去体验了一下这个方法,看图作了一首七律,律诗如下:
  
   看纪昀故居有怀
  
   武昌陋舍藤萝绿,鹤去鸿儒榭犹馨。
   四库阅微香墨洒,书房半夜智人醒。
   鞠躬虎卧隆中对,忠炽鹏举背刺青。
   镂彩英雄芳载史,唯留日月照古亭。
  
   写完后我就发给了陈老师,试试看图作诗的效果怎么样。他没有回信息给我,而是打电话给我,他说这首写得富有古雅气息,总体来说还不错,但是题目还要古雅一点。叫我继续努力,说我有才情。听完他的电话后,我很开心。开心归开心,我没有自满,我自己也以读者的身份去一遍又一遍地读,然后改了题目,把诗句里的个别字也给改了。最终版如下:
  
   纪昀故居幽幽
  
   武昌陋舍藤萝绿,鹤去鸿儒榭缕馨。
   四库阅微香墨洒,书房半夜智人醒。
   鞠躬虎卧隆中对,忠炽鹏举背刺青。
   镂彩英雄芳载史,闲留日月照空庭。
  
   律诗题目改为《纪昀故居幽幽》主要和律诗的古典风格相同,更重要的是突出纪昀思想如明月高悬。“犹”改为“缕”,牵动人心的意味,“咸留”改为“闲留”,“古”改为“空”,抒发物是人非而豁达坦然之情。作诗就是这样,每一首诗不是完美的,每看一遍,或许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读诗作诗改诗都和心境有关。反正不管怎么看图作诗的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感谢君子给我拨开迷雾,让我进一步看清创作古诗的道路,在我在古诗的创作之路上少点辛苦。
  
   再后来,进了江山文学网杨柳春风社团,遇到暗雪老师。暗雪老师对古韵研究较深,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文章里写过:“写诗的人要惜字,要反复的提炼反复的修改,用一个字能表达意思的,就不要用两个字,最终做到“篇无闲句,句无闲字。”才算达到要求。写诗的人要炼字,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是啊,一字千金,在不断玩味中得出更为准确的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高境界。对于初学者来说或许有点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追求的境界便会不同。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想说作诗也是同样的道理,每进一步,所追求的境界也会越来越高。积累的知识越多,写起诗来也会信手拈来,那么作诗也会追求更上一层楼了。
  
   以上就是我的学古韵经历,有苦有甜,跌倒也要爬起,再苦也要苦中作乐。虽困难重重我也不会放弃,仍然坚持每天去读去思。爱古诗,就要永不止步,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奔跑,追逐古人的平静的作诗的心。
  
   爱迪生说:“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作诗也一样,把汗水付于书香,让灵动的文字汗水中熠熠生辉。
  
   我学古韵的经历中认识到作诗不求数量求用心,作诗不仅仅是作诗,也是做人。作诗要忍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如做人要沉稳镇静一样的道理。作诗和做人都需要刚柔并济,虚怀若谷,包罗万象。诗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黄金屋,活用一些诗句,作诗让我拥有更多的朋友,与更多贤人对话,与他们高深的思想交融在一起,让我拥有更多的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穷!
   我学古韵的经历,亦是无情也有情。学古韵就像积蓄够能量就能冲破泥土那样,让圣人的灵光照耀稚嫩的我,让我更加茁壮成长!
  
   最后,感谢陈老师、竹林君子和暗雪老师,感谢所有在我背后默默支持我的人,谢谢你们的给我指点迷津,祝你们事事胜意、天天开心!

共 38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学写诗,因为心里有爱。写好诗,还是因为心里有爱。古诗有要求有规律有必备的先决因素来表达一时人物内心的对事物的变化和感悟,如果诗情达不到画意就不叫诗了。因此诗歌的平仄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境界的最高表达就是爱。斟字酌句更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正向作者自己悟出来的道理一样:“学古韵的经历中认识到作诗不求数量求用心,作诗不仅仅是作诗,也是做人。作诗要忍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如做人要沉稳镇静一样的道理。作诗和做人都需要刚柔并济,虚怀若谷,包罗万象。诗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黄金屋,活用一些诗句,作诗让我拥有更多的朋友,与更多贤人对话,与他们高深的思想交融在一起,让我拥有更多的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穷!”这可能就是学写诗写好诗的一种境界吧!这种境界只有在写作后才能有所提升,才会受益才会满盈。作者文字如春风般飘洒着墨香带着对诗情的追求与执着,火辣刚烈的性格,柔水万千的内质,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展示给大家很可敬,虚怀若谷的一面很可爱。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枯野秋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4-08-04 12:15:47
  作者在文章里引经据典讲了很多诗的有趣的例子,很是文本文添了光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读书的可爱!
回复1 楼        文友:云儿飘        2014-08-04 13:12:29
  辛苦了,编辑!献不了茶,只有祝语,祝你事事胜意,天天开心!
2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4-08-04 12:21:22
  编辑您的散文本编辑实在不够格,因为你的散文旨在表达诗的意境,大有“传诗”留世之嫌,因此,对于本编辑而言这个诗外行编辑起来难度就大了。不能达意反被点戳实在是“汗不敢出了!”
回复2 楼        文友:云儿飘        2014-08-04 18:22:10
  说那里的话,得多向你学习才对呀,我是晚辈,望多多指教!
3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4-08-04 12:26:49
  如今,常见春风绿南岸,云儿飘儿挂树梢,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时空,有梦就好!加油吧!
4 楼        文友:欢笑的眼泪        2014-08-04 12:48:11
  看了云儿的文字,感动了我。还得学习。
我,就是我,永远不附随于别人。
回复4 楼        文友:云儿飘        2014-08-04 13:15:07
  枫叶哥的大驾光临,给我助威,云儿我会继续努力!也祝福你笑口常开,在文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5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8-04 13:29:30
  作者写诗经历值得大家学习!本文推荐申报!
回复5 楼        文友:云儿飘        2014-08-04 18:17:43
  谢谢社长前来欣赏拙作,祝福!
6 楼        文友:暗雪        2014-08-04 22:21:11
  看了这篇文章,对于云儿飘的好学精神所感动。我想说的是,云儿飘对散文、小说、诗词均由涉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求全,要专一门学问,然后再去拓展别的体裁。祝你学有所获,心想事成。
文章有骨千斤重,笔墨无神万言空。
7 楼        文友:槿木        2014-08-06 17:46:00
  文友的文章别具风格,此文学诗的技巧通过文友的学诗的经历灵活灵现得展现在读者的眼前,逻辑分析透彻有力,读此文既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学习。文友通过对几位文友的虚心请教,渐渐逐步靠近古韵的气息,写出了文友的刻苦用心的学习,也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文友的文辞严谨缜密,用词适当,且善于引用词句来衬托学习诗的艰苦与执着,从中也深刻的表达了作诗和做人一般,要刚柔并济。此文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拜读了,继续努力,相信你会有更迭出的文。谢谢文友投稿杨柳,问好文友,午安![杨柳督察组]
越长大、越孤单
回复7 楼        文友:云儿飘        2014-08-07 01:40:18
  督察组辛苦了,谢谢欣赏!祝你天天开心!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