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飘浮在天河上的故事(散文)

精品 【江南】飘浮在天河上的故事(散文)


作者:龙飘飘 秀才,234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5发表时间:2014-08-07 13:16:17

导语:
   七夕,近些年升格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这节日似乎应该很浪漫、也很热烈。其实,在我的记忆中,七夕的浪漫倒是印象不深,这热烈却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每年的七月七,天气都热、都在流着火!
   【天河里的轶事】
   这七夕是织女与牛郎鹊桥相会的日子,织女牛郎两心相望、苦苦煎熬了三百六十多天了,就天气的这点热度,如何比得了他们久别重逢的浓烈热情!或许天河的鹊桥上压根就不似地上这般流火的光景,否则怎会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慨?
   织女原本就是仙女。那牛郎虽凡,却得益于上仙所赐的那张牛皮,披了牛皮的牛郎也就拥有了通天的法力,地位一路看长,竟是准仙之体了。这么着,鹊桥相会该定格为神仙会。连神仙都孜孜追求的境界,那肯定是无限美妙的了!
   这则已入神册的爱情,其境界也的确精典,都几千年了还能这么恋旧如新、激情四溢,而且还岁岁年年孜孜不倦,这绝对是超钻的级别,当真是一曲况世绝唱!眼下那些个辣爆男女也时常曝出一些轰轰烈烈的故事,可这超钻级的情事往他们面前一搁,准得把他们吓哭的!
   回头细品,这七夕之会原非织女与牛郎之本意,他们原本是真心要过那种虽平凡,但却能长相厮守的居家小日子的。无奈这仙凡之恋却是犯了天条,上意难违,没被销声匿迹已是万幸,这两地分居实乃不得已之事。估计选这日子让他二人相会,玉帝与王母娘娘表面上是彰示了天恩浩荡,实质上还是要出出心中的恶气,让他二人在这流火的日子里被蒸、被烤、被煎熬。谁让他们目无长尊、破坏规矩!
   实际上这七夕之约,是天地的主宰玉帝和王母娘娘在后宫私下里筹谋出来的。
   牛郎与织女的情和爱很真挚,似也博得天地人神的同情,若是执意要棒打了这对鸳鸯,太不尽人情,有些说不过去,也有拂众多的神意、仙意,或许还会引起诸神、诸仙的骚动,这可不是弄着玩的。与其得不偿失,倒也不如落个顺水人情,遂了二小的愿。不过二小如此目无领导的这种习气不能滋长,必须刹一刹。来明的不行,太招眼,那样也太没有技术含量。稍作手脚,就能让二小吃不了兜着走。青春美好,也得让他们晓得美好的东西都得交费、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得让他们既付出了代价,还得对咱感恩戴德。
   于是乎,一个冠冕堂皇的决定出笼了:准予他二人相会!但时间和路线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是七月初七,还必须经过天河。
   传说,这个有关情和爱的天字号决定宣布完毕,有人见王母娘娘把天蓬元帅叫过去耳语了几句,天蓬谄媚地点着猪脑袋领命而去。此后天河里的一切舰船全部回港封存,说是要例行一年一度的检修,即日起形成惯例,不得有违!从此,天河在七月七这一天就看不到船了。天河对于神仙们当然不是问题,只是苦了要渡河过去会梦中情人的牛郎,他虽有那张牛皮,却限于从地到天的飞跃,还是过不得天河的。喜鹊们虽有心相助搭起了鹊桥,可牛郎肩头上还用担子挑了一对儿女,这深一脚、浅一脚的,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彼岸!那头的织女看在眼里、痛在心头,泪水涟涟洒滴到水中,天河的水都看涨了。
   七夕里,天上的那条天河的确横在夜空上,也能找见织女星与牵牛星,只是太遥远,看不到他们的形象而已。地上的大家只好凭着想象去尽力演绎这段凄美的故事,入情处众人也个个潸然泪下。玉帝与王母娘娘在后宫的那架万象镜内都看到了,他俩四目一对,两张脸上同时挂出了得意的笑容。那确是一组诡笑。
   ……
   这天河上的故事听着有点神,但这故事每年都会上演,只是大家仅当作故事听着而已。大家都很期羡这段情事,但谁也不愿去实践这样的生活。通常理想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反差,大家也都更为注重现实。如此唯美的情事,有时浪漫一下可以,着实不敢当真的。
   这么看,把七夕定为中国情人节,也是有道理的。
   再看那个宋代叫作秦观的书生吵吵什么,“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扯,这真是书生之见!再则,他这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在他的衙内,如果没有三、五个美色相伴,他岂能写得出这么荒谬的文字?别说分开一年,就是三天,估计他也耐活不过的。
   对于这么神的情,更多的人除了点赞,剩下的也只能是带着无比的崇敬,去参观、去膜拜,去到那个塑造了这段情事地方耍热闹、也看热闹。
  
   【没有天河的鹊桥会】
   虽说现实生活中唯美的、神一样的情事当不得真,但在这七夕的鹊桥会里万不可造次,因为织女、牛郎已是神了。对于神佛之事,可以不问,绝对不能亵渎。因为冥冥中的事物往往很微妙。
   织女、牛郎的传说很久远,有说周代就有,也有的说起源于西汉。《诗经》中有织女、牵牛的记载;汉代乐府诗中也有相关的诗句;东汉史学家班固在《西京赋》里记载得更是直观,“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也就是说,天上的天河在地上所对应的就是这个古昆明池了,昆明池实际就是“天河”。虽现时“天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织女与牛郎的化身还在,石婆庙与石爷庙既是神证、也是人证。
   石婆庙里的石婆像与隔古昆明池相望的石爷(牛郎)像,是诞生在汉武帝时代的。那两尊“爷像”与汉武帝的茂陵所藏石刻相比,完全是一样的艺术技法,一种追求自然奔放的风格:朴素、粗犷、传神。这也寓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 — 开拓进取的精神。
   自汉武帝开凿了这作为海军基地的昆明池,同时也把这段浪漫的神话置入到了昆明池。汉武帝虽尚武,但却并非一味生冷,“金屋藏娇”的典故还是他儿时创造出来的!这个有着雄才大略、武功卓著的天之骄子,不光只有铁血,还有着不同凡响的浪漫。“马踏匈奴”的石刻竖立在茂陵,牛郎、织女座落在昆明池畔,这就是这位绝代帝王的缩影:铁血柔情!
   大汉朝号称天朝,汉武帝号称天子,昆明池出自天子之手、且浩淼接天,因此昆明池就被御指为“天河”了。安置织女在天河之东,牛郎在天河之西。从此,这个有着唯美色彩的爱情故事,也就被钦定是从这里开始的了。
   这世界也许是资源太紧缺,一切都要去争。明明织女、牛郎的故事已有了根源,可这社会上还总是发生节外生枝的事。织女、牛郎,河南人说是河南鲁山人,山西人说是山西和顺人,山东人又说是山东沂源人。林林总总,争论不休。有趣的是“中国民协”同时命名鲁山和和顺都是发源地。这似乎也行,织女总得有两个家,一个娘家,一个婆家。只可惜在地理位置上却有些出入,圆不了故事中河东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之说。到底有些荒唐。
   荒唐就让它荒唐去吧,这世上荒唐之事已多的大家都懒得搭理了。现今这个社会往往各怀心事,也各行其事。就这七夕,你过你的七夕,我搭我的鹊桥,你高兴、我快乐,井水不犯河水,各自演绎着各自的故事。
   那个在七夕里演绎唯美情事、令众人纷纷然趋之若鹜、且崇拜得要五体投地的地方,远的、别处的且先放下不说,就说近在眼前的吧,那地方就是“织女寺”。
   “织女寺”,其实就是古昆明池岸边的那座小庙,本地人俗称“石婆庙”。不过,这石婆庙看似不大,名气和影响可不小,据说石婆还是长安城的神呢!
   这个长安城的神驻驾的地方,位于长安城西南、沣水东边、阿房宫之南、古昆明池的北岸。石婆庙里敬奉着的神就是石婆、也就是织女。记得信众们来这庙里纳头奉拜的是石婆,但许愿祷告时口里却喊着“爷”,并不喊“婆”。当初自己认为是那些敬神者、特别是那些老太太们无知无识的缘故。可等自己长大了一些、更兼洞察和融通了一些世事后,方知自己当初那见识何其武断和浅薄。
   原来,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女性,其地位和身份往往却会脱离了女性的世界,跃身加入到有着男权色彩的男人社会。似乎女性只有这样的华丽转身,才足以彰显其卓越的成就和崇高的地位。比如国母宋庆龄,被称作先生;冰心老人,被称作先生;当今那个老太太杨绛,也是被称作先生的。似乎神仙世界里的运作模式也与人世间相仿,或许因为从下界的人到上界的神仙,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是高高在上的另一个层次。到了那个层次,无论男女,都称作“爷”的!
   反正石婆是被称作“爷”的。同理,石婆的神像也就被称作“爷像”了。
   这石婆与别的寺庙里所奉之神最大的不同的是:那些神的像大多是泥塑的,即使许多的像有金身,那金身却也不大实在,空的多。石婆之像却是实实在在的石头的。据说她是实心实意地佑护着这一方生灵,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石婆这名字虽很俗,但大家却以为这更亲切些。记得本地人把家中德高望重、慈祥可亲的奶奶唤作“婆”的。
   石婆庙每年有两次庙会,正月十七一次,七月七一次。据说正月十七是织女、牛郎大婚的日子,七月七则是织女、牛郎的鹊桥会。似乎这七夕庙会比正月十七的庙会更有人气、更热闹些。这也许是因为“新婚不如小别”的缘故。
   七夕的庙会一般从初六开始,到初七傍晚结束。这是石婆庙最热闹的日子。但见庙里庙外、庙前庙后,香烟缭绕、人山人海。在这人山人海中,有香客,也有居士,更多的是观众。这观众之中,自然也少不了我们这帮孩子的。
   香客和居士大多来自四面八方,似乎以女性为主,这女性中老太太居多。青年男女也有前来上香的,但大多数只是来看热闹。
   到正殿的佛前敬拜得排队,因为人实在太多了,一时半会难得近前。就有许多人只是先在正殿给石婆磕个头,还有的在殿下远远作揖,然后就在殿前的院子里设香坛祷告、祈愿、敬拜。等殿内人松泛了,他们再瞅空子到跟前细细跟石婆攒谈、倾诉一番。
   正殿不大,四壁绘了图案,那图案讲述的是织女、牛郎的情事。正中有座小阁,有似传统的闺房,这闺房里正襟危坐着的就是石婆了。节日里的石婆是披红挂彩、容光焕发的,虽是素面朝天,但似乎能察得出灰青色面下的和蔼与慈详。
   这时,但见老太太小心谨慎地拿出供品,恭恭敬敬地摆到香案上,点上蜡,进上香。再退后几步,弹弹灰尘,理理发髻,净心向佛,郑重其事。先是舞舞蹈蹈地作揖,接着口中念念有词地祷告,最后还要虔诚地磕头,磕头往往还要五体投地。
   老太太们是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有的还是从几十里乃至上百里之外步行而来的。她们风餐露宿、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地赶过来为看热闹?不是。她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似要把自己的这一切都寄托在石婆这里,前缘、今生、来世。她们深信着慈爱、善良、万能的石婆足以寄托住她们这一切的。
   她们来石婆庙也不光只为寄托,还要祈求的。所祈之事,有的是为了自己,有的是为了家人 。有求神佛保祐的、有求攘灾除病的,也有祈福求子的。在她们心中,石婆是万能的,而且还是本土的神,不但会有求必应,还能包医百病呢。
   据说,你身体上那个地方有病,你伸手先摸一下石婆相应的部位,再回手摸着自己的病处,只要你心诚,会马上手到病除的。因此上,石婆的神像上十分润泽光滑,这都是人们手上所带温热和汗渍反复摩挲的结果。人们都说十分灵验的,只是过去我从未试过。
   还说石婆曾挽救过长安城的命运。传言当时这地方有一处恶泉,发狂时搅得天昏地暗,涌出了巨大的洪水,眼看洪水就把长安城淹没了,是石婆舍身堵住了那泉眼。随后,云散日出,水也慢慢退去,长安城的众苍生得救了。
   但文革后期碑林博物馆要把石婆迁往碑林,当时差一干犯人,拆毁了老庙、吊走了石婆神像。好像没有出现传说要打雷闪电、地上蛇蝎纵横的凶险场面。神像底下也没见到泉眼,更没涌出洪水。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的石婆庙是本乡民众和士绅,经多方努力又请回了石婆后重建起来的。新庙比老庙气魄,香火似乎也更盛了些,庙会也一年比一年热闹。至于庙会上那些通俗的搞卖的、搞卖的,杂耍的、唱戏的,等等等等,谁都见过,就不必赘言了,实际上它们只是想搭了这七夕的便车,借这方宝地赚几个铜钱而已。
   七夕,这称呼似乎与除夕相近,除夕夜是大年的前夜,七夕夜就应是七月初七的前夜。奇妙的是,除夕要守夜,而七夕也要守夜的。只是这七夕夜自有其自己的特色。这特色就是布道、听道。
   布道者往往是尼姑、道姑,或者是修行的居士。其所布内容估计也是一些经典的佛经。这布道也可称作念经,往往跟读书、讲故事差不多。这七夕夜所讲的内容大概是与织女牛郎的故事有关的。有一点很肯定,这里边都是劝人为善的。
   讲经的讲得很动情,听讲的听得很投入。讲经也叫念经,是唱着的,但那调子很单调,有些道情艺术的味道,弦律不大优美,甚至有些难听。但那些信众们却很入迷、也很投入。这不大优美的腔调是否会持续到太阳又从东边升起来?不知道。因为我早就回家睡觉去了。
   过去只知七夕热闹,那么多人听着那么难听的念经声,还那么津津有味,很滑稽!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就不滑稽了。因为这是七夕,是织女、牛郎相会的日子,这日子对于他二人来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多么的珍贵!他们一定有无限的恩爱、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共 1012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标题是:飘浮在天河上的故事。于是全文就围绕着这一中心思想展开了层层的叙述。《天河里的轶事》用近乎诙谐的手法将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演绎了一番。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相会已是人尽皆知的神话故事,大家乐于传道的是那种凄美而浪漫的意境,本文作者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运用了一些技巧,将其情节更能贴近于生活现象,让我们明白理想与生活永远是截然不同的,只是生活中不能没有理想,理想下也不能缺少生活。《没有天河的鹊桥会》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众口不一,因天上的天河对应地上的古昆明池,故而可喻昆明池为“天河”,自然,昆明湖两边的石婆和石爷庙便成了织女与牛郎的化身。然而,若昆明池水干掉,那么那段美丽的传说没有了阻隔,轻而易举便可重逢的有情人是否会少了些许美丽的成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因为了太多的阻隔,而终成功才能得以传唱,得以升华。所以人们极尽演绎着这段故事,也争抢着故事的发源地,再凭空制造些传说中的“天河”,所以,故事才会更美。天河相隔的牛郎织女,更会得到同情,赞美,祝福。《石婆庙里的趣事》通过石婆庙里那些虔诚的小脚老太太们烧香,磕头,膜拜的样子,再到顽皮的孩子们偷去贡品的一些恶作剧,让人感觉到,其实信仰一直在自己的心中,无论什么,信,便是神,不信,便一无所有。全文通顺自然,洋洋洒洒,好不痛快,作者运用灵动,富有内涵的笔法,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享受,且读后久久回味这些故事和故事中透视出来的生活的意义。非常精彩的文章,倾情推荐。——编缉:指间年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08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8-07 13:18:34
  问好龙哥,这故事,也太精彩了吧?
指间年华
回复1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8-07 21:53:45
  你的按语也很精彩!能见作者之所见,言作者所未言,着实精彩!
2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8-07 13:19:22
  还说小闺女吵你,不吵,你还要如何?这一万字的散文,哥,你牛!
指间年华
回复2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8-07 21:57:40
  哎,这么夸着虽有些发飘,可醉了的感觉呢?脸上烧乎乎的……
3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8-07 13:20:20
  我表示:我编得很吃力,水平还真是有点不够,不过拉进去了,不编说不过去,凑合凑合就收了吧!哈……
指间年华
回复3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8-07 22:06:05
  说凑合是过谦,自当全盘收下;说吃力是现实,谁见了老太太这么长的裹脚都会头疼的!多谢年华忍痛审阅,还给打了个圈。问好!
4 楼        文友:宿昔难梳        2014-08-07 18:39:48
  飘飘大哥好久不见
回复4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8-07 22:10:43
  人说这人情如纸,这不对嘛!老弟还念想起愚兄,心里很是受用。问好老弟,问你快乐每一天!
5 楼        文友:禹鼎侯        2014-08-07 22:25:23
  此文厚重精纯,不简单,飘飘,大部头啊
禹鼎侯
回复5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8-08 08:55:42
  多谢捧场。其实这几行文字并不复杂,要紧的是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快乐。祝安好!
6 楼        文友:嫣然盼晨曦        2014-08-10 10:02:41
  龙哥,这故事太美!
   要是真的就好了!
嫣然盼晨曦
回复6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8-10 12:01:45
  小妹妹,这些故事还的确都是真的,绝非杜撰。愚兄文中的故事,都能找到出处的。小妹爱听,我也吝啬的。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8-10 12:06:13
  不好意思吝啬!?
7 楼        文友:嫣然盼晨曦        2014-08-10 22:27:49
  我在说牛郎织女呐!
   不是别的,大哥别误解!O(∩_∩)O哈哈~
嫣然盼晨曦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