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嵩山

精品 【梧桐散文】嵩山


作者:当阳山人 举人,386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88发表时间:2014-08-10 09:58:52

一、
   嵩山,中华文化的圣山,独享五岳之中、万山之祖的尊崇,又被称为天地之中,国之起源。
   嵩山,就是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不需要任何的附丽,任何附加的修饰词都会显得冗余。
   嵩山的历史由来已久。“天地始融结,此山已高极。”据相关的文献记载:嵩山最初名为“外方”。(《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孔颖达疏:“嵩高,山在颖川嵩高县,古文以为外方山。”而夏商时称“崇高”。“崇”字拆分即为山中之宗。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后来又称为“嵩高”。据东汉班固的《白虎通》载:“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唐武则天(公元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称中岳嵩山。
   嵩山内敛中透着风骨,淡然中显着尊崇。亿万年的沧海桑田缔造了嵩山的美妙胜景,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嵩山的厚重文化。
   嵩山,犹如一部卷帙繁浩的宏篇巨著,令人百读不厌。嵩山的一天一地,一佛一道,一文一武,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足以让人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二、
   对于嵩山,我一直在仰视。嵩山太过于玄奥和高大了,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更贴切的表述内心的感觉,在诚惶诚恐中一次次走近嵩山,一次次地观看有关嵩山的文字、书画和影像,一次次地回味,一次次地揣摩。
   我曾经许多次登上嵩山,虽然没有走遍嵩山七十二峰,但峻极峰、天都峰、香炉峰、连天峰、黄盖峰等等都留下我的足迹。我享受登山的过程,那是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不断挑战个人极限的过程。
   少年时第一次登上峻极峰,那是学校教师带领大家一起野游。也许那时“少年壮志当凌云”,渴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几十年前的记忆,早已没有太多的细节可供回忆。后来,又去过一两次,陪朋友纯粹的休闲或者锻炼,同样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记忆最深的一次却是去年初春,在一个年轻同伴的带领下,我们从嵩阴出发,沿一条偏僻小径穿越嵩山。早就听说那是一条极艰难的线路,但对于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的我来说,一开始还不是太在意,并且还有相当的自信。
   远望“嵩山如卧”,一道道山峰连绵不断,逶迤的山势隐隐约约勾勒出一尊横亘于天地间的卧佛。走到山下,只见座座山峰直插云霄,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下,高耸的岩石熠熠生辉。一条若隐若现的小径如草蛇一般,在草甸中向上蜿蜒,伸展。山坡上长着不算高大的松林,厚厚的松针铺满了山坡。
   在最初的兴奋过后,很快就疲惫不已。咬牙坚持,一步一步踏实地行进。山风分外清爽,偶尔还可以看到岩石下的残雪,向阳的山坳处青青的萌芽,和摇曳的不知名的小花。顺着山势,旋转回环,在曲折的羊肠小道上,在陡峭的绝壁中,我们沿着不足两尺的小径,手脚并用,朝着顶峰行进。
   一次次上山,下山,山陡,路窄,气力似乎要耗尽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辛,我们终于来到了太室山的最高处。放眼望去,群山叠嶂,绵延不绝,心胸豁然开朗。黄河如带,洛阳、开封、郑州笼罩在云雾缥缈之中。
   站在峻极峰上,没有君临天下的气势和豪迈。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却真的是“一览众山小”。连绵群峰间云岚飘忽不定,美不胜收,正如诗中所说:
   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
   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
   置身苍茫天地间,只感觉自己极渺小。躺在草甸上,不过如一粒草芥。松涛阵阵中,我极虔诚、极劳累的把自己的的生命与这山山水水联系在了一起。
   下山的路似乎更难走。膝关节隐隐作疼,只能斜着身子沿着台阶一级级向下挪动。下到半山腰,完全是麻木地抬腿,放腿。如残兵败将,连说笑的力气都没有了,默不作声的,磕磕碰碰中总算走到了嵩阳书院。
   这一次登山,给我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心中想着这样的经历绝不会有第二次了。
   我不知道未来嵩山的开发,会不会有一条直通峻极峰的索道,那样可以使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免受劳顿之困。但毫无疑问,到了那时,再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了。
   登山,也许最有滋味的就是像徐霞客那样苦旅,但我知道,现代社会再也走不出徐霞客式的游人了。
  
   三、
   峻极峰是太室山的最高峰,这里似乎一直承纳着嵩山的荣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天活动常常在这里举行,这里又称“御碑峰”,缘于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
   其实,少室山的连天峰才是嵩山的最高峰。少室山陡峭峻拔,三十六峰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但主峰连天峰顶却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这里又叫“御寨山”,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
   连天峰,听其名就知其峰势独高,望之若与天接,有诗这样描绘:
   天连嵩岭岭连天,晓抹青云晚带烟。
   且说匡庐高万丈,与天连也未相连。
   但因山势险峻,所以人迹罕至。“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嵩山的石奇,水秀,云诡,树美,在这里表现得似乎更为突出。
   如今,在不断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嵩山的许多景区早已修筑了便宜的登山步道,三皇寨景区还开通了观光索道,游客们不需要经过太艰难的跋涉就可以观赏嵩山的自然风貌。但这样得来的感悟和体会,总不会那么深刻。所以,才会有许多“驴友”独辟蹊径,寻觅樵路古道或沿狼踪兔迹,寻幽探险。每一年总要有失踪坠崖的噩耗或被困绝境的消息,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
  
   四、
   嵩山同其它名山一样,既是一座自然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圣山。作为自然意义的名山,我可以登上它的峰巅,探寻它的奇幽秀险。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圣山,我却只能仰慕它的博大精深。
   这里到处流传的创世神话,如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等,可以把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追溯得更早更远更深更广。
   中国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在此交融荟萃,除中国传统的古文化以及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外,已经中国化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佛教文化也在这里大放异彩。
   “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而大大小小的道观、庙宇等更是星罗棋布。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自然是佛、道、儒三教文化的标志性代表,他们在冲突与厮杀中渐渐走上和谐。
   嵩山可以证明,中国文化是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和谐文化。只有这种博大的胸怀,才会兼收并蓄,“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同途”。
   无处不神,无物不怪。随处可见的庙宇祭坛,不仅是乡间的名胜,也是那里的标志性建筑。翻过一道岭,走过一道洼,走不了多远就有一座。有青石板砌成的,几块青石嵌在一起,构成一座小屋,里边供奉一尊神位,一座香炉,几把香烛,一团黄裱纸屑。也有房屋结构的,青砖青瓦,雕梁画栋。还有石洞结构的,浑然天成。鸟儿在旁边的树上筑窝,整日绕着树冠叽叽喳喳,与庙的静谧肃穆相得益彰。这便是乡间的名胜,也是山野的标志性建筑。
   行走在嵩山大地,脚踢秦砖汉瓦;攀援在崇山峻岭之间,倾听唐风宋韵。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在这里的积淀。同全国各地的名山一样,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高僧名道,拳豪义侠都常到嵩山活动,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那些陈年往事,或喜或悲,都会让我们感动。
  
   五、
   虽然这里也有破旧立新的壮举,但历史的辉煌依然被记忆在这些空间里。幸运的是,这里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只留下口头上的五千年历史。毕竟,这里为我们保存了大量富有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历史遗存、名人故居和历史名胜,如周公测景台、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塔林、初祖庵等优秀的历史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绵延不绝,见证与记忆着这个地区以及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
   《史记?封禅书》载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嵩山东毗五代京都汴梁,西邻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中原腹地矗立了这样鼎立的嵩山,真是中华民族的大安慰。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嵩山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地位似乎也并不低。也许,嵩山又走上了一段新的征程,他能在科学的开发与保护中,永远为我们呈现一处功利与喧嚣之外的文化圣坛和精神祭坛。
   细雨濛濛中,嵩山依然表现出沉静、深邃的大气质,仿佛这喧嚣、浮躁的世界与他无关。他的肃穆让我再一次虔诚地低下头。
  

共 35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写了嵩山中华文化圣地被称为天地之中,国之起源。全文分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嵩山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写自己曾经的登山和这一次登山的感受不同,这一次令人记忆深刻。第三部分写了峻极峰是太室山的最高峰,山势险峻,人迹罕至,但“无限风光在险峰”。第四部分写嵩山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在此交融荟萃,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第五部分写了这里虽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但名人故里和历史名胜保存完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整篇文章是对嵩山秀美山川的赞美,对这里的传统文化圣坛的仰慕。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既有看到的,又有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的介绍,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精练优美。非常欣赏!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编辑:冰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140811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凌        2014-08-10 10:01:13
  这篇散文写了嵩山中华文化圣地被称为天地之中,国之起源。全文分了五个部分叙述。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既有看到的,又有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的介绍,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精练优美。
回复1 楼        文友:当阳山人        2014-08-10 12:48:48
  非常感谢冰凌的编辑点评!顺祝安好!
2 楼        文友:丹枫醉晚        2014-08-10 23:15:33
  欣赏精练优美的文字,问候,遥祝秋安。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8-11 08:49:31
  祝贺当阳山人老师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诗词        2014-08-11 16:45:59
  恭喜老师精品不断,遥祝快乐。
  
   书生仗笔走天涯,
   泼墨穷诗绘彩霞。
   南国风情心底赋,
   北疆雪韵梦中花。
   偷来龙骨尝仙乐,
   送去梅香酬客家。
   隐逸清泉甘茗品,
   流云山海月升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