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字触角】建立在悖论之上的深刻揭示

精品 【文字触角】建立在悖论之上的深刻揭示 ——散文《村里人,城里人》赏析


作者:夏冰 榜眼,2621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27发表时间:2014-08-13 22:17:36
摘要:——散文《村里人,城里人》赏析

文风劲健,表达入骨,散文《村里人,城里人》多角度、多侧面着笔,深入开掘,以其鲜明凌厉的语言风格和题旨揭示,令人瞩目。
   围绕一批又一批村人进城的现状,作者擅长撷取生活中不同人不同事,巧妙裁剪嫁接,让文本形成先按面综述,次按点——包括被小偷吓怕的兴财,被碰过瓷的程老六,被一泡尿憋怕的菊花娘……等人颇具戏剧性的经历来叙述,然后述说妻子对村庄生活的深情留恋,接着说大妹两口子奔波于城乡之间的无奈,以及与进城后接孙子的兴财对话,与大家伙儿的聚会唠嗑……这样的结构格局。如此,全文点面结合,手法各异,犹如一幕幕情景剧,让人看到了各色人等在“城里人、村里人”这个命题下的本色出演。其中,以细节取胜是每一章节共同的特点,像被小偷吓怕的兴财,像妻子把城里的家当做了村里的招待所,接待村人时兴头十足,鲜活得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大妹公公对牛和土地的执着守护,几近顽固不化以及对子辈的深刻影响,接孙子的兴财跟“我”聊天时对县标的大光其火……亮点频出,语言形象,妙趣横生,不仅各色人物活现,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而且还给予人无尽的思索。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文章标题,“村里人,城里人”,不但给人新颖感,而且它还是着力表现文章核心的“眼”。用它做标题,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村里人,城里人,究竟是咋回事?未读全文,先看标题,已经生发了一种阅读欲望。作者精心围绕这一半的一半来下笔,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看到,那些村里人已经在城里安营扎寨讨生活了,已经成了城里人了,但只是半个,不是一个。既然是“半个”,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那么另外“半个”在哪里?在村里。为什么会在村里?是什么牵绊着他们?老人?土地?对,还有什么?乡村情结。就是说,对比来对比去,总是觉得城里没有自己那个既穷且脏的村子好。村里究竟有什么好?让我们来看文中的一处描写,足可窥斑见豹:
   “上下午往地里走时,在一个方向的女人们你喊喊我,我催催你,一路叽叽喳喳,像刚出窝的喜鹊。各在各家地里干活时,闷了就互相喊着拉家常,戳着笑点便没心没肺放肆地笑。早午晚吃饭时,妻子爱端着碗出去,与邻家的人坐在院前树荫下,边往嘴里送饭边胡七马八地喧。空气中弥漫着乡村特有的泥土味,花草味,骡马牛驴的屎尿味,可饭场的红火劲儿加这些混合味,就像湖南人的辣椒,山东人的大葱,山西人的醋,特别帮他们下饭。”
   为什么乡村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为什么他们宁愿把魂留在那里?这些极富表现力的文字,极尽描摹、渲染、状写之功,通过一组组镜头来说明,来映照,于是,“村里”的“好”,村子的魅力,就分外立体鲜明地钻心入肺了,让人信服之余,深深感佩。尤其是于上世纪生活在村里的人读来,越发有一种亲近感。
   更让人感受深刻的是,文章呈现出来的思想含量。
   时下,越来越多的乡下人举家迁住到了城里,这是一种大趋势,不是谁能够左右得了的。或者为了做生意,或者为了过把城里人的瘾,或者为了孩子上学,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不惜辛苦自己,忍受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做起了所谓的城里人。既然住到了城里,按说可以好好享受城市生活,充分体会城里人的“优越性”了,然而并非如此,正所谓住在城里不等于就是城里人。几年下来,他们谈吐变了,着装变了,或许你从外表上看,他们俨然成了城里人,可其骨子里,还保留着浓浓的乡村情结,那份对故土乡村的亲切和不舍,绝对不是你人住到了城里,就会全然丢弃的。真正变成城里人,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一点,我们在该篇散文中,得到了显明的印证。
   我们看到,一方面,他们人虽在城里,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与人相处,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判断,生活中事无巨细,都无法真正融入到城里人的圈子里。生活环境改变之后,生活质量未必跟得上,生活情趣未必跟得上,自小形成的生活习性,个体修养,再加上所接受的参差不一的文化教育熏陶,会左右人的一辈子。比如“我”的妻子,她最初还能乐滋滋伙同几个乡下来的邻居女人一起逛大街,日久天长就腻歪了,“闷闷的变成个木头人”,就无比怀想其乐融融的乡下生活了。一旦村里女伴找来,她就“活”了,“陪着她们满街跑,并把她们拖到家里来吃午饭。……来人边吃饭,边和妻子聊村里新发生的事,妻子不失时机哇哇哇哇插话点评,一副找到感觉的样子。”两相比较,判若两人;另一方面,所谓“城里人”的光环,所谓城里人的光鲜,其实只是一种假象,或者是有所约束的光环,是受到限制的光鲜。城里人的紧张憋屈艰辛烦恼,村里人并不曾体会感受,所以,就算是真正成了城里人,也会因为城里的种种不适而熬煎、痛苦,那种如影随形的尴尬、失落、无奈,窘迫,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他们。
   乡村群体构成在城市化大范围扩展的情态下土崩瓦解,已是不争的事实。诚如文中所言,老一辈,骨子里对土地、乡村牵肠挂肚,无法割舍;第二代人,是真正的两栖人,常年两头跑,奔波于城乡之间,置身不上不下、不城不乡的尴尬境地;第三代人,就算是城里空气再不好,人和人之间再冷漠,也不会轻易改变扎根城里坚持生活打拼未来的信心和决心,这同时也是其父母对他们的期许,尽管还掺杂着丝丝缕缕的矛盾心理。尤其是第二代人,不管是那个老旧落后的乡下的家,还是这个貌似现代意味浓郁的城里的家,都是活生生地把他们的心分成了两半的。文中说妻子的人进了城,心却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城里,一半在村里。这个说法很形象,很真实,有其代表性。这样揪着心、牵着魂的滋味,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可以说是潜在的,是终身的。除了要照顾的父母双亲,除了要作务的庄稼田地,住在城里的他们很轻易会想起乡村生活的融洽随性,本真质朴,悠然自得,去衷心怀念曾经的乡村生活。对比之下,失落感更甚。这样一种“夹生”的生活况味,绝对不会随着日月的逝去而淡化,而是会渐渐成为心理上的痛感,一旦意识到,就像针刺一样,深深入心,拔除不得。
   除此之外,置身城里的乡下人,对城市文化的正确认识有难度,理解有偏差,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关键是缺乏认识理解的心理基础。老兴财关于“县标”的糊涂不解进而恼火以至骂骂咧咧,就很能说明问题。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碰撞。要让乡村来的人彻底理解并接受城市文化的内涵、价值,实在不容易,而且站在当前严峻的现实民生现状之下看,老兴财所言“把你说的那些话在墙上写成大标语,不一样是宣传吗?不能把这几十万省下来,救济了活不过去的老百姓?”,也不是没道理。当某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纷纷上马并造成负面效应之时,老百姓肯定不好理解,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也便是必然。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办事,还是搞花花架子走形式主义甚或花红柳绿给自己仕途增添点缀砝码?也是很考验人的。诚然,真正对人的思想和精神能起到作用的城市文化无可非议,也值得大做特做,但能否在做的同时适当考虑当地经济整体情形、老百姓整体生活状态?尽量做到契合民心?
   所以在当前这样的严峻局势下,该篇文字对住到城里的乡村人这个身处城乡节点上的群体之心理纠结困境能够予以足够的关注,就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和良知自觉。毋庸讳言,努力摆脱农村落后的生存环境,尽量享受城里的文明时尚生活,是人类进步、社会改良的目的,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是辩证的统一体。城里也好,村里也罢,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孬。如果能把两者的好统一起来,才是最好,不过这显然是痴人说梦。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大片土地消失,诸多乡村学校被撤并,大量务工人员以及陪读家长陆续离开自己山村里的家进城,那些山里的村庄先是有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然后就逐渐成为空村,城市对乡村的侵蚀越来越烈,就算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子里,也难寻根本意义上的让人怀念的自然随性亲切热闹,很多物欲潮流影响下的东西趁虚而入,乡村文明的式微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这些成长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至今犹记得小时候跟在父母脚后欢天喜地拾麦穗的情景,而生活在城里的乡村第三代人居然不相信白面是从地里种出来的,这种对生命之“根”的无知、漠视已经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
   回归,还是出去?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实在说,继承传统,不忘寻根,和对城市现代文明的憧憬践行,构成了一个深刻的悖论。这个悖论是一个两难,不仅让作者以及他的同代人困惑,也让阅读这篇文章的我们困惑。尴尬和无奈也就形成。这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所以我们看到本文结尾,众人说道着在城里村里活人,话到最后,都沉默不语,“脸上都有点沮丧”了。这正触及到了众人的痛点。人们只能说说而已,任何热望期冀,都貌似很遥远。除了一声叹息,还能怎样?而透过这叹息与沮丧,文本的思想意义与认识价值就予以凸显。
   阅读的同时,会再三流连于文章很见特点的运笔,“现在养孩子,一家手里只攥着一个两个,都是千娇百宠的宝贝,哪容得有半点闪失。”你注意他这个“攥”字,读之前不能预想,读之时感觉新颖,读之后越琢磨越得味,好像除此之外,你随便换一个其他什么字都没有这样的效果。
   还有,“住惯了村里熟人社会的他们,像一下被扔进空旷荒漠,心里边灰得要死。街两旁林立的高楼,冷着高傲的脸,眼皮都懒得撩一下。”“扔”,“灰”,“冷”,“撩”,这些单字的表现力都十分好,很接地气,是切合地域、人物的生动十足的表达,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种浓郁的生活底蕴。
   类似精彩独到的运笔,在文中比比皆是,限于篇幅,笔者就不再赘述。
   概而言之,《村里人,城里人》这篇散文切入角度好,挖掘提炼深,练达,干脆,精准,深入,把置身尴尬纠结精神境地的“半个城里人”现象予以形象化的展示,充分显示了作者清醒的忧患意识和其对生活的深度洞见把握,是其性格因素及写作惯性的综合作用。而我们知道,性格因素是与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个“村里”密切相关的,决定性格生成的种种都会在不经意中得到村子周遭山山水水及民风民俗的熏染、历练,从而在文字中得以彰显。这一点在作者其它文本中也有所体现,所以说呈现出一种写作惯性。这种写作惯性的形成,表明了一个作家的创作心性及文字底功的成熟程度,也是他文字魅力的标志性呈示。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本文中,作者这种独到运笔显得游刃有余,驾轻就熟,从而完成了倾诉、探讨的目的,成功地支撑起了题旨以及情志的表达,故此唤起人们的充分关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2014-7-15——7-18
   《村里人,城里人》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436755.html

共 42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主要从“值得称道的是文章标题”、“文章呈现出来的思想含量”、“再三流连于文章很见特点的精彩独到运笔”等三个方面对原作进行了剖析,对号入座,入情入意。充分展示了原作者那“清醒的忧患意识和其对生活的深度洞见把握”,并进一步地提示了文章的创作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原作者的“鲜明凌厉的语言风格和题旨揭示”、“其性格因素及写作惯性的综合作用”。本篇,作者语言细腻,详略得当,在给人美感的同时,更多的给人以精神上的支持、鼓励,还有对生活的思考。精美的文字,推荐读者朋友阅读欣赏。【编辑:桐疏枝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816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4-08-14 21:48:50
  看到这篇赏析作品,第一个反应就是,太行风老师的作品?
   我对这片散文记忆深刻,是因为当时一读,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起以笔为刀的比喻,太行风老师的作品篇篇如刀,读后犹如刀刻,久久无法忘怀。
   感谢夏冰老师带来与原作相媲美的佳作欣赏。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1 楼        文友:夏冰        2014-08-20 10:44:51
  谢谢琴声悠扬的关注点评!问候安好!
2 楼        文友:夏冰        2014-08-20 10:45:09
  桐疏兄辛苦了!谢谢佳按。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