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让茶人更加从容生动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让茶人更加从容生动 ——记恒迪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东


作者:宁夏何老三 举人,3709.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9发表时间:2014-08-22 16:18:25

当我把这篇文章的题目让马晓东看时,他摆摆手说:“我可没这么伟大!我只是想要自己更加从容一点生动一点。”不过,举手投足间,这位多年的大学教师、现任北京恒迪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时时都显露出一份坚定与自信。他现在只是一位“准茶人”——如果以涉足茶业20年的打磨才能成为一位标准的合格的“茶人”的话,他从业不到10年的历史,也许还不足以称得上是一位茶人。当然,这只是笔者玩笑之中定的标准,不足为据,况且,如果你有“茶缘”的话,三五年就能成为一个“茶人”也未可得知。
   做茶始自喜乌龙
   马晓东,祖籍山东,笔者2002年见到他的时候,他38岁。哈工大1989年毕业,学的是理工,和茶叶风马牛不相及。大学毕业后留校教了一年多书,又南下到深圳教了3年多书。
   在深圳,马晓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教育,那就是那里的浓烈商业气氛,交谈中,他突然冒出一句令人费解的话: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不下海从商,简直就是犯罪!但是,那里同样也有自己不顺心的东西:学习气氛差,人多浮躁,踏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少之又少。而他,就是想多学点东西。
   他准备去国外做个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就在他在北京等候签证的时候,他的孩子出生了。为了生计,他又到首都经贸大学教企业管理课。课中的案例时时像一颗颗虫子在咬噬他的心,勾起了他的从商愿望。
   这时候,他接触到了茶。
   最早,他接触到的是乌龙茶。不过。他最欣赏的还是乌龙茶中的铁观音。铁观音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他也欣赏铁观音的品茗方法:必备精细的茶具,茶壶、茶杯均以小巧为好。沏茶时,将茶叶放入茶壶中五分满,沸水冲泡洗茶后,再续水冲泡两三分钟,倒入小杯中品饮,以后可连续水冲泡。品饮铁观音先闻其香再品其味,每次饮量虽不多,但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后来,他又开始卖茶。当然,初始是非专业的,只是一种挣零花钱的方法:花70多元买来一个电话簿,然后一个一个商场茶叶柜组打电话推销。他的大学同学有货源,他自己有业余时间和胆量。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赚钱的快感:有时一斤茶叶能挣好多钱呢!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做茶叶的好处:占用资金少,国人的认同度高,不用做过多的说服工作。这时,他完全忘了他在1992年深圳教书时“书生聊发经商狂”被骗走30多万元的悲惨情景,只想着怎么在北京挣大把大把的钞票了。
   1996年,他在海淀永定路租了一个写字楼的两间办公室,开始了他在北京的创业。同时,他还开了一个30平方米的茶庄,名为益友轩。其意很明显,让茶庄成为茶客的益友。
   2000年,北京马连道茶城建成,马晓东和他注册的北京恒迪业科贸有限公司搬进了这个茶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的建设和茶叶经营中,同时,他开始对整个茶叶行业进行认真的思考,也对自己这样一个半路出家的茶商进行审视考量和重新定位。
   只有创造才有机会
   马连道茶城共有五六百户茶商,其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基本上都是福建花茶、浙江、江苏、安徽绿茶、祁门红茶等。很多茶商都信奉这样一个做生意的信条:不怕货不廉,就怕货不全。于是,他们拼命地把自己的品种搞得全一些,生怕客商和顾客来了以后因为货品不全而走失。
   马晓东认为,资源的重复设置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茶叶更是如此。茶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地域性品牌,只能进行个性化营销,如果大家都来搞几个品种,不但会把市场做烂,还会引起杀价竞争等负面反应。只有实行差异化营销,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把老黑格尔说的“这一个”做大。
   他瞄上了黄山贡菊。
   当时,北京只有杭白菊而没有黄山贡菊,而黄山贡菊早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非茶之茶,如果能把它在北京推广,肯定能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于是,他和另外几个业务员开始了北京面对面介绍黄山贡菊的推广攻势。他们跑宾馆,在客房中免费泡上几朵请客人品尝提意见;他们在超市中,用玻璃杯放进黄山贡菊,并不厌其烦地向顾客讲黄山贡菊和杭白菊的区别;他们到公交车上,请售票员免费品尝,亲自体验黄山贡菊独特的润喉效果。
   马晓东成功了!他们把黄山贡菊这位“待字闺中”养在深山人未识的淑女揭开了头盖,走向了市场,并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原来的黄山贡菊只是作药引子用,而且只有黄山脚下金珠岭的一个村是原产地,总产量不过10来万斤,在北京一年不过销售几百斤。现在很多村都种起了黄山贡菊,使黄山贡菊的产量达到了几十吨,销量最少翻了100倍以上,黄山市仅黄山贡菊一个品种一年就要增加收入近一个亿!应该说,马晓东为黄山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过,马晓东还是有点不知足。他觉得,自己当时还是不太懂营销策略。他当年只用现金进了几箱黄山贡菊来北京推销,说明自己对北京的市场还是认识不足。北京的市场是“只要造成认识,就有人欣赏”。他看到,当年他们含辛茹苦地培育的黄山贡菊市场,没有多少日子就已经遍地开花了,不管哪个茶商,现在手里都有一些黄山贡菊的现货或者期货。茶叶并非高科技产品,跟风特别容易,而且也没有什么剽窃侵权之说,只有先来后到而已。马晓东称自己是把黄山贡菊带到北京的第一人,可今天,谁会承认你这“独一人”呢!谁还记得你当年推广时的艰难呢!你做成了市场,大家就一拥而上,管你什么第一不第一的!
   马晓东认为,和当年发现黄山贡菊的市场价值一样,茶商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因此,他每年都抓亮点,拼资源。2000年,他又把眼睛盯在了他认为市场相对比较薄弱的“保健茶系列”上了。
   保健茶是我国传统的特色饮料之一。在我国各种医书中,记录了1100多种有治疗作用的茶饮品。近20年中,新发展的有案可查的各类药茶、中草药保健茶则有350种之多。马晓东分析了市场上现有的、前景较好又已经为消费者认可的保健茶如银杏茶、灵芝茶、枸杞茶、山楂茶等十多个品种。这些保健茶确有保健功能,深得中老年消费者的喜爱。他们将是保健茶最忠实的购买者。而且,中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花钱买健康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共识。饮保健茶,在不知不觉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增加健康因素,防御各种疾病,正是老年朋友最欢迎的。
   马晓东通过各种资料看到,未来五年,全球健康饮料将以高出普通饮料1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另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茶饮料在2002年已经上升至饮料业的第二位了,达到了180万吨。这是一些多么令人激动的数字,它们之中蕴藏着多么大的市场前景!谁抢得这一先机,谁就能分得一块保健茶的蛋糕。这些,也都成了马晓东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吐露的心声。
   另外,马晓东认为,茶叶加工的工艺要改变,要有突破。现在,对品茗忠诚度高的还是中老年朋友,年轻人则喜欢那些饮用方便的饮料、矿泉水等。茶也和中国的国粹京剧一样,面临着一个争夺年轻人的问题。如果第一步先把茶叶包装外形改造一下,把它们变成圆的、方的、三角形的形状,先吸引年轻朋友的眼球,可能从外观上引起他们的购买兴趣。
   这,就叫马晓东的创造性思维吧!
   新生代茶人多忧患
   马晓东和他的公司2002年的营业额达到400多万,零售的份额现在能占到40%以上,团体购买也占到了相当的数量,这和马晓东的经营理念“脚踏实地,诚信经营”分不开,也和马晓东的忧患意识分不开。
   马晓东从马连道茶城招商工作开始就参与了茶街的建设,以他的高素质,他发现了茶业界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
   不少茶商文化水平较低,管理方式太原始。据不完全统计,在茶商中,大专以上的只占10%左右。春季生产,全年卖茶,家人生产,家人卖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才问题已经成为茶商之间进行竞争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马晓东认为,茶叶只是茶文化的一种载体,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广、去演绎,因为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括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的内容又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这些,对茶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
   马晓东对员工进行培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他把员工分成初级、中级、高级培训,以老带新,自己也亲自培训职工。他的员工都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有的还能用英语介绍茶叶。在非典时期,经常有老外来买茶,他们不但用英语介绍茶,还介绍茶的解毒和保健作用,使老外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马晓东还把销售窗口开到了使馆区,让外国朋友通过这个窗口直接接受中国茶文化的熏陶。
   马晓东还搞了个网上销售,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客人都从电子商务中心买到了可心的茶叶。
   马晓东还有很多忧患,也有很多无奈。
   比如说,茶叶的标准化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可至今也没有一个真正全国统一的茶叶标准化体系。我国现有很多茶叶标准,什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什么有机茶、无公害茶、绿色茶等等,标准很多,真正哪一个标准能在市场上统一起来,有哪些茶叶真正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销售?
   再比如茶业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目前,茶叶行业主管机构有国家经贸委主管外销茶,农业部主管茶叶种植,供销总社总管茶叶流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是个民间组织,要负担行业自律的重任,中国茶叶总公司主管茶叶进出口配额。这么多的管理部门,叫茶商听谁的!
   再比如茶叶流通的信息化问题。现在的茶业信息化几乎就是零。马晓东从自身的营销实践中认识到,开展茶叶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是适合茶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只有借助电子商务,才能做大做强茶市。
   最近,马晓东正式接到了贵州方面的邀请,到贵州去看一看那里的茶叶和茶市,共商振兴当地经济的大事。马晓东已经不是单纯的茶商了,他已经成为振兴当地经济的有用之才。
  

共 39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写了茶人马晓东的从商经历。作者首先讲述了他从商的原因。接着写他的创业,初始是一种挣零钱的方式,后开茶庄,让茶成为茶客的益友。接着讲述马晓东给自己创造机会,推广黄山贡菊,推广保健茶,创造性思维。最后讲述马晓东在营销茶叶过程中“脚踏实地,诚信经营”增加忧患意识,对员工进行培训,把销售开到了使馆区。开展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达到了很好的效益。文章从马晓东的从商经历成功中说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单是卖茶这么简单,而是发展一种适合物品流通的有效模式,把人的营销理念与市场,信息有效的统一,表现出了马晓东的独特个性与才能。欣赏!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编辑:冰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凌        2014-08-22 16:20:49
  这篇散文写了茶人马晓东的从商经历。作者首先讲述了他从商的原因,接着写他的创业,最后写他的营销理念。文章从马晓东的从商经历成功中说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单是卖茶这么简单,而是发展一种适合物品流通的有效模式,把人的营销理念与市场,信息有效的统一,表现出了马晓东的独特个性与才能。欣赏
回复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8-22 16:43:26
  谢谢冰凌。问好。
回复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8-22 16:43:30
  谢谢冰凌。问好。
2 楼        文友:诗词        2014-08-22 20:45:09
  欣赏师伯佳作,期待精彩。
  
   茶,
   底蕴,奇葩。
   源久远,络中华。
   清心涤性,韵雅盈佳。
   胜凡尘百草,羞岭陌千花。
   天下只应独我,世间惟具无瑕。
   兴唐始宋结宗教,天下茶人是一家。
回复2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8-22 21:28:14
  谢谢诗词“茶人”的到访与留评!诗让我醉了。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8-28 08:50:21
  本篇散文,作者运用多情细腻的语言,通过对主人公马晓东的从商经历的描写,深刻体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主,故事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为事业努力拼博进取的精神,主题突出,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8-28 10:53:55
  谢谢晚霞社长的点评,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