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随笔】歌后也嫉妒,天王也自卑(外一篇)

精品 【雀巢随笔】歌后也嫉妒,天王也自卑(外一篇)


作者:刘齐 童生,63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3发表时间:2014-08-23 07:45:12

昨日傍晚,北京有一所大房子格外骄傲,因为许多人都想进到里边去。进不去的很着急,攥一把纸币,逢人便问,有票吗?
   大房子离天安门不远,名叫音乐厅,算得上艺术殿堂了,所以走廊里并不贴广告,而是挂了好些油画。油画看上去很有“派”,一笔一笔的油彩,都从画布上鼓出来,偷偷摸一把,有点拉手,不是电脑仿制的平板货。
   演出大厅更有“派”,天棚极高,横横竖竖装了大量金属管子和造型奇特的木头,据说这样对声音特别好。舞台没有幕,公开,透明,简练,一架钢琴,几排阶梯而已。观众在低声闲谈,他们装束整洁,举止得体,怎么看怎么雅。
   观众甲说,某某大师访华时,坐的和今天一样满。
   观众乙说,那是,好音乐谁不爱听?
   观众乙说话不标准,他把音乐说成音药。其实说音药可能更好,音乐如药,灵丹妙药,治痛苦,治庸俗,治小心眼儿,治老气横秋,治人间种种不愉快。
   开演了。由于不用等大人物到场,或者大人物不显山不露水,早早就坐好了,故开演得十分准时。灯光大开,演员上场,一上就是一大群,一百来个,却不是成人,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扎红领结,穿白衣衫,黑裙子或黑短裤,嫩生生的小细腿和小皮鞋往金色地板上一站,特别招人稀罕,掌声便汹涌着不肯停。一位鬓发霜染的男人出来时,掌声更响。报幕的小女孩跨前一步,管他叫老师。
   老师负责指挥,却不拿小棒棒,只用手比划,俗称打拍子。拍子一打,小演员就嫩声嫩气唱起来。哎呀,真好听!清清亮亮的,顺顺当当的,观众好像净了心,赤了足,在软缎上轻盈行走,渐渐滑向远方,远方有小溪,有小动物,有一切天真可爱的好东西。谁知不凑巧,某某人的BP机吱吱叫起来,像一个小恶棍,试图把大家引到比较糟糕的地方。大家不爱去,就狠狠瞪机主。
   孩子用中文唱了几支歌,又用外文唱,不止一国的外文,是好几国的外文,咿咿呀呀唱得爽。这些孩子不简单,去过美、意、日、俄许多外国。当然,现在出国不算很稀奇了,别的一些孩子也能出国,比如富翁的宝宝,官员的贝贝,名流的苗苗。可是,小演员的家庭未必显赫、殷实,出国便只好靠自己,靠辛辛苦苦磨练的本领。出国也不是玩,是演出,是比赛。比赛极严,评委极刁,并不因为你是小孩就格外疼你。
   不疼就不疼,咱自己有出息。千百万成人在国内鸡争鹅斗、无聊度日的时候,这些小家伙竟在国外得了一连串世界大奖。得完奖,鼻子一酸,拥在一起呜呜哭,像凯旋的球员,也像委屈的婴儿。小演员所在的团,是国家级童声合唱团。全世界有七大童声合唱团,他们傲居其一。今天,是建团十五年的纪念演出,算是过生日呢。
   人世间,一般音乐已经很妙了。现在,孩子们的这些音乐更妙,他们在冬日里唱风和树,春天和羊羔,小龙舟和花蛤蟆,燕子和野蜂,野蜂飞舞,野蜂盘旋——内美内美内美内美……他们唱得太快,简直比野蜂振翅还快,怎么可能是用人声唱出来的?是小仙子、小魔童在唱啊!观众如醉如痴,欲仙欲死,简直太快活了。
   唱翠谷双回声时,懂音乐的人从每个声部、每个乐句、每个音符中细听名堂,不懂音乐的人也觉得悠扬婉转怪好听的。觉出好听,也就是懂了音乐。音乐最好相处了,它几乎善待所有的人。忽闻大厅后侧传来回声,幽幽的美不胜收,大家便扭头找,怎么找得见?眼睛不管用,只能用耳朵听。
   观众甲悄声说,回音壁原理。
   观众乙说,唔,天坛。
   曲终,两个小女孩走上台。老师向观众交底:刚才的回声,是她俩藏在一个隐秘地方唱出来的。全场齐喝彩,呵,多么俊秀的回音壁!
   音乐会先是欢快,次而调皮,俏皮,不知不觉转向庄重,圣洁,深情。两曲之间,老师又说话了,语气沉稳,真挚。有这种语气的老师,家长都愿意把孩子交给他管。老师说,台下有不少超龄退团的老团员,我看到你们了,来吧,上台吧,欢迎回家,我们一起唱。老师的脸在笑,手在抖。据说他的办公室比较破,收入也不丰,远不及那些包装出来的、不识谱的星和腕儿。但是在台上,老师的燕尾服永远笔挺,步态永远坚定。老师既能带领如此非凡的团队,老师就是大师了。
   老团员有些羞,迟疑着不离座席,老师亲切地招呼,你,你,上来嘛。三五个身着便装的老团员就上来,插在服饰一致的队伍中,宛如青苗地里间种了花朵。唱着唱着,更多的老团员坐不住,纷纷归队做了花朵。其中几位女性,还热烈拥抱老师,像拥抱久别的父亲。昔日的少男少女已长成青春之人,胸脯或喉结已经凸显,高跟鞋或剃须刀已经常备,入了社会,入了江湖,在外面转了一大圈,算计,怄气,吃灰尘,烦恼逐渐多起来。现在,借着合唱团的神力,水倒流,表逆转,嗖嗖又变回来了,变回到清澈时代,美丽童年,表情纯净,音色无邪,四大歌后也嫉妒,八大天王也自卑。
   台口堆满鲜花,观众都站起来。大家噙着泪水,击着拍节,随童声齐唱。那一刻,我也在场,我望着满台缤纷的童年,也想“变回去”。
  
  
   【慢走,帕瓦罗蒂】
  
   午门森严,午门雄伟,午门六百年来破天荒搭了一个大舞台,不唱京戏,不弄笙箫,专供三个远道来的洋人唱洋歌。洋人名叫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多明戈,人称世界三大男高音,又称三大歌王。歌王本是在封闭的大屋子里唱歌剧起家,近年来却喜欢在露天环境伴着名胜古迹表演。无人说他们是在制作超级卡拉OK,也无人说他们是在效仿猿人,尽管猿人常常对着日月星辰放歌。
   场上密密摆了三万把椅子,坐南朝北,面向午门。午门俯瞰呈凹字形,正好包纳舞台。舞台两侧各立一条三层楼高的中式巨龙,全须全尾,金刺金鳞。龙的样子永远严肃,难得温柔。但这种场合换了鸳鸯、玉兔、大熊猫,怕也不很般配。
   天还大亮时,观众就入场了。有人撩开幔布,往高高垫起的座席下面窥探。工作人员警觉盘问,知其虽是来听音乐的,却多操了一份心,仔细查看古砖石是否吃得消。
   还有人担心世界三高的大嗓门震坏紫禁城。大家齐笑此言荒唐,你以为老祖宗也修豆腐渣工程?老祖宗早料到了这一天,特意留块宝地给歌王余音绕梁。
   梁间燕子漫天飞翔,呢喃不已,不知歌王为何物。人类知道,手中有票为证,个把小时的音乐会,低者一人付银数百,高者须付两千——两千美金,能买一卡车好牛肉了。
   歌王的确是歌王,歌喉哇哇一亮,大家一振,便忘了牛肉。大家用耳朵触摸壮丽,用心灵拥抱辉煌。唱的什么曲目、哪国语言已经无所谓了,山峦和海洋不需要翻译,罡风和烈焰不需要注脚。舍却小溪的柔媚,忽略鱼儿的调皮,三王皇城献艺,献的都是大家伙,恢宏气魄,辽阔胸襟。
   观众痴迷了,肃然了,觉得自己高大或渺小了。曲与曲的间歇仍肃然,政要、使节、富商、名流、望族均规规矩矩,和大家一起肃然。全场一片沉寂,夜空一片灯火,灯火之上还有卫星,等着把故宫奇籁传遍万国。蓦然,午门城楼出了响动,是一个电视人员透过堞墙惊叹。他居高临下,望眼无碍,口也无碍——
   “哎呀,老帕刷牙了!”
   场内顿放欢声,乐不可支。美食家漱口,为了品菜品酒,歌唱家刷牙,为了品些什么?而且他还叫老帕,老帕老帕,仿佛老张老马。
   管弦乐起,三王重新登场。他们热力四射,把音乐会越弄越像太阳,观众的眼睛就成了星星,晶莹流转,璀灿无垠。
   晚风清凉,欢乐恨短,节目单的歌转瞬唱完。三王展臂谢幕,大家不肯放过,六万只手鼓掌犹嫌不足,再添六万只脚,咚咚跺响临时搭建的木板,虽非渔阳鼙鼓,却也动地而来。
   三王显然早有准备,又加唱了几首拿手好歌。
   高潮中,三位仪态万方的美人出现。人们远远望去,以为是大师夫人也来领略欢呼。错,是土生土长的中华女歌手,与大师同台高唱。另有一队古装打扮的姑娘,冠插美丽长翎,含笑献花。
   音乐会结束,歌王离午门,入大会堂。
   拾阶而上,见江山如此多娇巨画,右转,入宴会厅,接受千百人祝酒。求签名者如云,远陈酿而近歌王。平常岁月,惊天动地者鲜见,歌王遂成英雄。
   青年后生数人,热辣辣盯着歌王,好像古人围观一统天下的秦皇。后生若是刘邦,定会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若是项羽,则会直言:彼可取而代也。
   歌王就餐时,小舞台有国人唱歌助兴,也是男高音,相貌堂堂,歌声嘹亮。众人热烈喝彩,宛若主场球迷。
  
  

共 32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童声嘤嘤,在刘齐老师妙笔描述中,回音绕梁。老团员的介入,高潮迭起中,此刻“变回去”的,不仅仅是现场的观众、作者,还有我们这些在文字里读到的和鸣过来人。终于明白了这场音乐会让“歌后也嫉妒,天王也自卑”的奥秘所在。“帕瓦罗蒂”的歌,用耳朵触摸壮丽,用心灵拥抱辉煌。壮阔的音律,罡风和烈焰,迎来京城几万知音,在作者传神的记载里,直令未能亲临现场的读者共鸣之、唏嘘之、遗憾之。推荐阅读。 编辑:耘池墨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824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耘池墨砚        2014-08-23 09:40:17
  音律想通,读文知人,这是一个有着欢乐情愫的文者。问好!
十年网龄,收获了文字、友情。丢失了太多ID.期待这里是个可以让倦鸟栖息的良枝。
2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4-08-23 15:30:50
  读刘奇老师的文章,你可得先崩住笑再读,俺忠告:)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3 楼        文友:碎月岁月        2014-08-23 17:36:06
  两则关于舞台的描述,读着真令人肚皮笑痛。是啊,笑管笑,痛管痛。
4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4-09-02 12:13:41
  感谢刘齐老师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您在微信-通讯录-添加朋友-查找公众账号-输入“quezhichaorongshuxia”或“雀之巢—榕树下”,点击“关注”即可经常看见自己和文友的文章,感谢常来雀之巢赐稿。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