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月光如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月光如水】一盏明灯(杂文)

编辑推荐 【月光如水】一盏明灯(杂文)


作者:黄土地 秀才,129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4发表时间:2014-08-30 10:55:50
摘要:读书提升修养,书香伴随成长,理论指导实践,文字留有余香。

读书提升修养,书香伴随成长,理论指导实践,文字留有余香。《陶行知文集》是乡村教育路上的一盏明灯!
   ——题记
  
   陶行知先生是杜威先生的弟子,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当今教育的宝贵财富。《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的作者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能在中国办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工作,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实现“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坚定自己的信仰,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教育的学校就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教育的书本就是死书本。”在死书本、死学校、死教育里鬼混的人就是死人。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先生,一位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放弃了高官厚禄,到乡下办学,并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是中国现代教育最早提出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最早广泛宣传平等教育的人,也是第一位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思想至今仍在广泛推行。
   我和陶行知先生有缘,记得当时我在肥西师范读书时,安徽省成立了陶行知研究会,我校是践行陶行知思想的实践单位,我的老师张振中先生任学校陶研会的主任,那时我也参与了图书整理等活动,期间阅读了陶行知先生的大量文稿。陶先生先生不愧是“万世师表”,他的人生观对我影响很大,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上时,特鄙视那些不做老师而该行的同学们,总认为他们可以在家乡的教育事业中,能支撑一片教育的蓝天,现在想想颇觉得不应该,其实,在任何岗位上都需要陶行知先生的做人、工作之思想,追求进步也是人生的必须课程之一。陶行知先生能放弃高官厚禄,把终身精力投入到教育强国和改变中国落后的教育现状的伟大事业中,真正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面对当今人们的读书观和人生观,也确实令人担忧,如今的青年自高校毕业,往往想尽各种办法,走考公务员进机关工作之路,谋进城市工作舒服之门,求高官厚禄的荣,贪各种不利之财种种,也难怪一些同志往往利令智昏,在人生的舞台中不能自主。我因此建议这些人不妨读读陶行知先生文集。
   《陶行知文集》一书汇集了陶先生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精髓,是指导当今教育的一部典集,从“教学和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等都体现了陶先生的独特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陶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做改造中国教育和生活的唯一出路。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六大解放”:一、解放儿童的头脑,让去思考去想;二、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去做去实践;三、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去观察去看事实;四、解放儿童的嘴巴,人小鬼大,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五、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主动接触空间,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六、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在“做中学”这种新理念,新模式,强调了对学生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和发现的培养。从创造即教育的角度,教师仍然应该起主导作用,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基本功;二是教师必须具有耐心和亲和力;三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师生共生活》一文是陶行知先生写给安徽大学姚文采副校长的信,信中交代了安徽公学秋季招生的注意事项,特别市注意学校的校纪校风建设,陶先生倡导“生生榜样与师生榜样”的作用,要求学校在开学一周内都集中在训育上,注重师生共学、共修养。
   然而,在中国当今的教育中,有悖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的观念和心态不符合陶行知思想的理念。我对当今的教育工资制度改革不敢恭维,什么教育界实现所谓的绩效工资制度,什么农村小学参与课题研究制度等,我们都清楚教育具有特殊性,教育首先讲的就是奉献,它是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岂能与工厂制造产品那么单纯,你能拿什么标准能在短时间内评价出某某教师的成绩优劣呢?如果你走进高校去看看,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能有几人不存在浪费粮食和攀比吃穿的现象?在农村的中小学,又有几位教师闲暇时不参与赌博?我在农村学校工作已经满30年,30年一路走来,最让我欣慰的还是刚参加工作时的学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民办教师仅仅靠微薄工资工作,他们为学生们义务砌土课桌,用麻袋自制草垫给学生们上体育课等等,这些事迹就是陶行知思想的具体体现,他们留给教育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中国当代的教育方向出现了大问题,高考指挥棒扼杀了多少青少年的成长,安徽六安市毛毯厂中学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今年春节走访和调查了在外打工的近100名青年,他们大多是高中及其以下的学历,因为生活,农民工走进了工厂、走进了企业,他们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技术,3至5年的生活实践,他们中约占80%的青年掌握了专业技能,近几年年薪都在十万左右。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农民工的生活能力并不比大学生差,这些农村来的青年人好学,懂技术,不怕吃苦等,这些良好品质也正好是高校毕业生的短板,由此也揭示了我国高校教育的软肋,值得我们深思。三是禁锢了学生的身心,不能以生为本。打个不切当的比喻,如今的教育就是把学生教化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套中人”,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多,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他们在家庭的溺爱中成长,同时也养成了贪图享受的坏品质,加之,当今的高考唯分是举,中小学校也同样只抓学生成绩,特别是私立学校更是左右了家长的心理需求,说句不客气的说,如今的教育现象真正是乌烟瘴气,不能自拔了。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做到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在不断学习中自主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如陶先生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位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教师是创造性的教师,那么,学生自然就会是创造性的学生。生活即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终身教育,是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地等待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相长”,《陶行知文集》要求教师“眼睛向下”。教师必须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接触一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其实难管的多半不是坏孩子,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他们体力充沛,无处发泄,经常捣乱,若多给他们一些实践和体育锻炼的机会,他们往往也会变好。
   因此,我们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合乎学生的心理需求。《陶行知教育名篇》从“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都集中体现了陶先生的独特教育思想。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师必须做个有思想的人,也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务必加强教学研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仔细研读和领悟陶行知教育思想,他不愧是乡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
  

共 28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陶行知文集》是一本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好书。打破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育,推崇了“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教育的学校就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教育的书本就是死书本。”创造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一、解放儿童的头脑,让去思考去想;二、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去做去实践;三、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去观察去看事实;四、解放儿童的嘴巴,人小鬼大,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五、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主动接触空间,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六、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提倡在“做中学”这种新理念,新模式,强调了对学生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和发现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基本功;二是教师必须具有耐心和亲和力;三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再谈谈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不能不说如今的教育就是把学生教化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套中人”,唯分是图,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必须做个有思想的人,也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务必加强教学研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此文通过对《陶行知文集》的剖析,摆事实,讲道理,充分说明了此文集对中国教育的意义,不愧是乡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值得推崇学习的好文章,有理有据,有现实教育意义!好文推荐共赏!【编辑:一米月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8-30 10:57:06
  黄土地老师的文字很有思想,有哲理,值得细细品茗!
2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8-30 10:59:27
  中国“填鸭式”教育确实需要好好思考,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哪来创新?一个模子出来的“人才”,社会怎么进步?《陶行知文集》值得大家认真参考!
3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8-30 11:00:28
  感谢黄土地老师赐稿【月光如水】社团!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4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4-09-01 09:17:16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师必须做个有思想的人,也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务必加强教学研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仔细研读和领悟陶行知教育思想,他不愧是乡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欣赏了,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5 楼        文友:黄土地        2014-09-03 09:06:20
  此文发表在9月3日《肥西报》副刊上,题为《陶行知:乡村教育路上的一盏明灯》希望教育界的朋友们阅读交流。
文化苦旅,苦乐兼容。 人品如竹,如竹文风。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