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楚风湘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湘韵】流浪的少年(小说)

精品 【湘韵】流浪的少年(小说)


作者:乡下人的故事 布衣,41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8发表时间:2014-09-01 10:28:55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八号。秋天到了,红小豆开割了。今天起早下了一点雨,早起不用上地割红小豆的老石头,帮着老婆收拾着院里的那些破东烂西。刚刚扫完了院子,放开了鸡鸭鹅。又起雾了,老天还没有放晴的意思。等吃完了早饭,次了次了(消消露水)在上地吧。
   老石头膈肌窝里夹着扫帚从大门外往院里走,身后刚刚关上的大铁门,咣当一声。跟在身子旁边的小狗,马上回转身子,汪汪地咬着,直扑大门而去。
   老石头赶忙停住了脚步,转回身子,嘴里吆呵着自己家里往院外跑着汪汪咬的小狗:“回来!别咬。”
   大门外站着一个小孩子,个子不高,长得很瘦,剃了个光头。只见他长的是:长挂脸、大眼睛、秃眉毛、大蒜头鼻子、小嘴。也不知道这孩子是瘦的,还是这孩子穿的一身迷彩服有些大。乍一眼看上去,他的脖子好像比别人都长,只见他双手抓住自己家大铁门的铁栏杆,肩膀子上斜挎着一个大兜子,趴在大门上,正嘻嘻地笑着,看着老石头问道:“你是石头爷爷吧?我找您有事。”
   老石头有些疑惑的看着门口的这个孩子,心里在说:“我不认识你啊,找我?这孩子是哪里的,找我干啥?”
   老石头想着,来到了门口,打开了院子门,他把自己家的小狗吆喝到一边去,领着看着能有十多岁的男孩子进了院,来到了屋里。老石头让孩子坐到了椅子上,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总觉得有些面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坐在椅子上的男孩子,他看着老石头有些疑问的眼光,他没等老石头问他,他先开口说道:“您就是石头爷爷吧?我知道您不认识我,您看看您还认识这个数字吗?”
   小男孩说着,他把背在身后的挎包转到胸前来,用左手打开背包的拉锁,用右手从里边掏出一个小本本。小男孩小心地打开了小本本,站了起来。他来到了老石头的跟前,把手里的小本本递到了老石头的手里。老石头疑惑的接过来了小男孩递过来的小本。他低下头一看,只见上下一行人名,了了草草地出现在了老石头的面前,那人名从上到下,排的满满的,几十个。老石头好奇地翻了一篇,还是人名,整整三篇子。大约有一百多个人名。在人名字的后边,有一行数字。在一群人的名字里边,老石头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在自己名字的后边,也有一行数字,1000元。再往下看,几百、几十的都有。这?
   老石头不知所以,他不明白眼前这个孩子拿了这样一个写满了人的名字,又有数字的小本本是啥意思。老石头看完了,他把手里的小本子送回到站在跟前的男孩子的手里,说道:“孩子?你这是?”
   男孩子接过了小本子,小心地合上,又小心的把它放到了挎包里,然后嘻嘻地一笑说道:“爷爷,您还记得二林吗?我是他的儿子,金锁,小名赵不长……”
   一句话,在老石头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一个两间小草房,屋里外面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个三口之家。别看房子很破,可院里和屋里都拾捏得利利索索的。
   那是一年的一个夏天,在屋里边的腰炕上,(在屋里的中间)一个面黄肌瘦,三十不到的一个男人,光着膀子,头使劲的顶到了炕上,双腿和双手都蜷缩起来,用膝盖和胳膊肘子当脚使,吭吭哧哧地满炕爬着。那瘦得只剩一层皮的肋巴骨,从那惨白的皮肤里往外滚着豆大的汗珠,一个五尺高的汉子,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抵抗病魔给他带来的痛疼。这就是金锁的爸爸,赵二林。
   赵二林是这个靠山小屯的坐地户,本来家境很好,父母年岁也不大,二林是个独生子。二林也挺有脑袋的,二十二岁的二林,离开了学校,也离开了父母。随着社会的大潮,出去打工了。外出了两年,领回来了一个城里的媳妇,第二年有了儿子金锁,就在一家人红红火火往前奔的时候,不幸光顾了这个家庭。先是五十岁不到的爸爸得了胃癌,开刀手术,差不多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爸爸的病没治好,还是走了,接着是妈妈伤心过度,由乳腺肿块,变成了肿瘤,还是恶性的,手术没过两个月也走了。为了给妈妈治病,卖掉了家里的三间砖房,利落的小院。可这些还是没够,又拉了五万多块钱的外债。在二林的妈妈爸爸生病的四年里,为了照顾爸爸妈妈,二林没法出去打工挣钱,只靠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是没办法养活一家人的。爸爸妈妈走了,为了还债。二林选择了最挣钱的苦力,挖下水道。一米十块,一个人一天十米。二林起早贪黑地干,他一天二十米。两年的时间他还清了外债,就在二林家的生活开始好转的时候。在大兴安岭挖下水道的二林,胃病突发,他舍不得手里的活计,更舍不得花钱买药。胃实在痛得受不了了,他便蹲一会,喝一把面起子(小苏打粉)挺着。终于有一天他倒下了,进了医院,到医院一查,肝癌晚期……
   回到屯子里的二林倒下了,刚刚还完饥荒的二林,哪有钱治病啊。可屯子里的乡亲们自动捐款……
   那小本子上的记录,就是那次捐款人的名字和数目。
   老石头看着眼前的金锁,想着这孩子拿着这个账本要干啥。眼前这个孩子应该有十八九了吧,可看眼前这个孩子,瘦小枯干,一米五都不到的个头,看脸面、还是看个头,哪有一处像的,哪儿也不像个十八大九的小伙子。这孩子还真应了大伙给起的外号了,赵不长,真的不长了。
   老石头看着眼前的赵不长,他不解地问道:“孩子?你这是从哪来啊。你拿着这个账本是要干啥啊?这是不是你爸爸生病的时候大伙捐的款吗?那时候不都说明白了吗,都不要了。你这孩子是?”
   赵不长听了老石头的话,只是笑了笑说道:“爷爷!这本账是我爸爸留给我唯一的东西,这也是我爸爸临走时唯一的一个遗憾,我拿着它,就会想到我爸爸,我要为我爸爸做点啥,了且他的心愿。”说完,这孩子从新用手拉开了兜子的拉锁,从里边掏出一沓子钱来。再看看这一沓子钱,大小票都有,一元、两元、五十是最大的票。一千块钱一沓,这孩子查了好一会才查完。查完了,赵不长把这一千块钱送到了老石头的手里。老石头看着眼前的这个瘦小枯干的小孩子,自己怎么都不相信眼前的这一幕是真的。老石头不想要,可这孩子的眼神是那么的坚定,不可抗拒。老石头接过赵不长递过来的钱,赵不长又从兜子里掏出来了账本,很熟练地找到了老石头的名字,在老石头名字的前边用炭笔点了一个小点。站在一边的老石头这才看清楚赵不长小本上那些名字的前边,差不多都点上点了。
   好倔强,好让人感动的孩子。送完了钱,赵不长起身就想走,老石头一把抓住了他,老石头的老婆也从外屋进来了,她已经在西屋里放好了桌子,饭菜都已经收拾上去了。赵不长无奈,只好坐到了桌子上。老石头一心想知道这孩子这些年是咋过的?他妈妈还啥样?这么点的一个孩子是咋攒了这两三万块钱的,是她妈妈帮他的,还是另有原因……
   吃完了早饭的老石头,他不想上地了,他把赵不长拉到了下屋里,开了一个西瓜,上园子里把自己家里果树上的各种果摘了一些,花生毛嗑都是现成的。这一老一小就坐在了下屋里的一张床上,老石头就听赵不长说开了自己这些年在外边的种种事情……
   安葬完了爸爸的后事,妈妈就领着五岁的金锁,回了辽宁的开原,上了姥姥家。原来老老家也是农村的,是在开原靠打工为生,姥姥是和舅舅舅妈在一起生活的,一家之主是舅妈。姥爷早就没了,姥姥也六十多岁的人了。刚开始还行,没过上一个月,舅妈就开始甩脸子。妈妈只好外出打工,半年没到。妈妈又处了个对象,并跟那个男人说没有孩子。这样,金锁就成了姥姥的跟班的,可舅舅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女儿。舅舅的女儿八岁上一年了,可金锁连幼儿班都不知道在哪,他真正地成了一个多余的。舅妈时常指桑骂槐,小姐姐也时常告金锁的状。一次晚上,小姐姐放学回家在写作业,金锁他出于好奇,他也想念书,也想知道那些书本上写的都是啥。小金锁就凑凑乎乎地凑到了小姐姐的桌子跟前,伸长了本来就很长的脖子,想看看那些书里都画的啥东东,写作业的小姐姐发现了,她不想让金锁看。她不写了,猛地把书本往怀里拽,着急了,只听刺啦一声,语文书被拽了一个大口子。这一下糟了,小姐姐张开大嘴,哇哇地大哭起来,并说那书是金锁抢夺整坏的。姥姥在厨房做饭听到了孙女的哭声,赶忙的跑了出来。打了金锁一巴掌,金锁说不是他撕的,可小姐姐一口咬定就是他撕的。金锁说不是,小姐姐就说是。就在这时,舅妈下班回来了,她没听金锁解释什么。一把抓过金锁就是几个嘴巴,嘴里并说道:“有妈养没妈教的东西,连拖油瓶都当不了,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那,养一条狗还能看家那,吃闲饭的东西,嘴还挺长,还挺能犟犟,不是你撕掉的,还是我啊。我让你嘴犟,我让你嘴犟……”
   就在这时,舅舅回来了,本想舅舅可能会听自己说说。可舅舅连理都没理金锁,他就像是没看到金锁一样,从自己的身边过去了。他到了小姐姐的身边,一把抱起小姐姐,从跨兜里掏出来了几块巧克力还有几块泡泡糖塞到了小姐姐的手里,嘴里哄着小姐姐说道:“乖女儿,别跟那个小野狗一样的,啊!以后离他远点。赶明个他在有一回地,爸爸就整死他,给他扔到东门外炼人炉哪里去炼了。”
   小姐姐听了,哈哈的笑了起来说道:“现在就把他撵出去,我不想看到他。”
   舅舅还真听话,他把站在墙边挨了舅妈几嘴巴的金锁抓起来,拽着肩膀头子上的衣服提了起来,打开了房门就给扔了出去。没吃晚饭的金锁,被舅舅摔了一流滚,鼻子都卡出了血。掘强的金锁,从地上爬起来,一路小声地哭着,离开了姥姥家。
   七岁的金锁,他也怕黑。还好,这时候正是夏天,不冷。金锁也不知道自己是走到了哪里,他来到了一处工地旁边的塔吊底下,坐在了一圈都是铁栅栏的塔吊底座上。漫天的蚊子轰轰乱叫,哪里露肉就在那里亲上一口。金锁被亲的实在没法了,他坐在那里四处地看着,可他一眼发现了在一个水池子旁边,有一大堆装水泥的空丝袋子。金锁急忙的站了起来,钻出了塔吊的底座,跑了过去。他拿起来一个空丝袋子,一下就套到了头上。
   咳咳!咳咳!金锁一下咳嗽起来,他是被水泥灰给呛的。金锁赶紧把套在头上的水泥袋子撸下来,用双手抓住了,使劲的抖了起来。他拿着抖净了的水泥袋子,回到了塔吊的底座上,把丝带子从新套到了头上,身子靠到了塔吊的栏杆上,就这样地迷了一夜。
   金锁他有些后悔了,想回家。可家在哪里?还好,工地上干活的都是外来打工的,吃饭的时候,谁都以为他是哪一家打工带来的孩子,一个馒头,一碗饭也就够了。在工地待了三天,第三天的中午还是被姥姥找到了。金锁又回到了那个不属于他的家,晚上第一个回来的还是小姐姐,小姐姐背着书包一进屋,当看到金锁的时候。他把小脸一扭说道:“哎呀!你咋回来了?啾啾、外边一定比家里好吧,是回来看看啊,还是想偷点啥啊,今晚上啥时候走啊?”
   在厨房里做饭的姥姥听到了他孙女说的话,老太太他头伸出了厨房,瞪了一眼孙女说道:“大孙女儿!你瞎说啥呐,那不是你弟弟吗?不许那么说。”
   小姐姐一听奶奶在说她,她把小嘴一张,又哭了起来。小姐姐刚哭,舅妈就进屋了。刚进到屋里的舅妈,一眼发现了金锁,她用恶狠狠用眼睛盯了金锁一眼说道:“你这小野杂种咋还回来了,有尿跑了就别回来啊。小逼崽子不大,心眼还挺花花呢。是不是你又欺负我闺女了,你给我滚出去!”
   姥姥从厨房里出来了,她刚要张嘴说啥,舅妈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说道:“有娘养的没娘教的东西,一群白吃饱的窝囊废。自己还得别人养的东西,别给脸不要脸啊,想说话啊,上外边说去。又能哎就别回来……”
   七岁的金锁听了舅妈的话,他想了想自己在这个家里生活的一切。衣服是自己洗,吃的是剩饭,穿的是从大街上捡来的破衣服,自己都不如舅妈家养的一只猫。舅舅的不闻不问,舅妈的白眼和时常的打骂,小姐姐的蛮横与不讲理,妈妈那鸟无音信的抛弃,自己是多余的,是被人抛弃的,是无家可归的野孩子。别再给姥姥添乱了,姥姥那哀伤的叹气与无奈,走吧,离开这里,永远的不再回来了……
   金锁不再犹豫,他悄悄的走进了姥姥的房间,从姥姥和自己的床底下掏出来了一个帆布的书包,那是爸爸留下的唯一的遗物。他就向爸爸一样,珍藏在自己的心底。兜子不太沉,里边就是几本爸爸写过的日记……
   七岁的金锁走了,切切底底地走了。金锁来到了大街上的一个拐角处,在那里有很多的垃圾箱。被扔出来的垃圾,有很多是能吃的。金锁在垃圾箱里翻了点吃的,晚上的蚊子叮的你无处藏身,金锁只好藏身在垃圾箱里,他在垃圾箱里睡着了。睡的正香的金锁,突然被整了个跟头,他就觉得忽悠一下子,一下被摔进了一大堆的垃圾里,随后金锁就觉得晃晃悠悠的走了起来。金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起早拉垃圾的车给拉到了开原的垃圾场。小小年纪的金锁,就像一堆垃圾一样,在垃圾场里落户了,衣食住行都在这里。

共 973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金锁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先是爷爷奶奶病故,父亲为了还清爷爷奶奶治病欠下的钱,夜以继日的劳作。钱还完了,可是自己又因为肝癌病倒了。金锁五岁时父亲就病故了,母亲领着他投奔姥姥家。姥姥自己也居住在舅舅家,时间长了舅舅舅妈很不高兴。母亲改嫁又不知去向,因此金锁在舅舅家受到百般虐待,还连累姥姥。七岁的金锁便决定离开舅舅家自谋生路。他去到了垃圾场捡垃圾为生,他以父亲留给自己的两本日记为信念,他决心为父亲偿还患病时乡亲们为父亲的捐款。其间有一伙同为流浪儿童的孩子邀他去偷盗,他认识到那是违法犯罪后便离开了他们。最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够了一笔钱,回到家乡还清了乡亲们为父亲捐款的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在村里有了自己的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文章构思明确,故事情节清楚。作者用流畅的文笔描写了一个流浪儿童不幸的生世和一颗善良的心。流浪儿童在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值得人们的关注,这个故事也给予了一些家庭和社会的警示作用。推荐共赏,谢谢惠稿楚风湘韵!【编辑:云淡风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902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淡风清        2014-09-01 10:35:59
  一个不幸的流浪少年却有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难能可贵。
2 楼        文友:云淡风清        2014-09-01 10:45:43
  流浪儿童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文章给予了社会一个警示作用。
3 楼        文友:云淡风清        2014-09-01 10:51:00
  欣赏田野又一篇佳作,问好,祝秋琪!
回复3 楼        文友:乡下人的故事        2014-09-02 20:32:02
  哈哈,弄错了,我不是田野,我是田野的哥哥……
4 楼        文友:潮仙        2014-09-02 08:30:28
  虽说一切都在进行中,可在不久的将来,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下,又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能够正式的,出现在了黑龙江的户籍网上……欣赏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乡下人的故事        2014-09-02 20:33:14
  谢谢文友的一路跟随,这里有你真好!握手
5 楼        文友:郁李仁        2014-09-02 09:48:33
  问好乡下人的故事,预祝中秋愉快!
秃笔写庸,腐纸留浊。郁,愚也!
回复5 楼        文友:乡下人的故事        2014-09-02 20:34:57
  秋收了,乡下人也开忙了,没时间上网了,祝李兄金秋快乐!
6 楼        文友:乡下人的故事        2014-09-02 20:32:25
  谢谢编辑的点评,辛苦了
喜欢您的文字,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
7 楼        文友:丰收的田野        2014-09-03 21:29:34
  热情的乡里人,温暖着一个孤儿的心,记他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更对未来还充满希望,他也会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