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窗】我的读书生活(散文)

精品 【西窗】我的读书生活(散文)


作者:李锦恒 榜眼,2594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2发表时间:2014-09-01 23:28:06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原农村,温饱问题尚不能彻底解决,庄户人家为孩子置办一些玩具倒是常见,皆都是顺手为之,大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说白了,就是为了糊弄小孩子不哭不闹。单说真正的玩具很少,也鲜有人提及。小孩子学会走路后,依靠着年长的哥哥姐姐带着一起玩耍。天气好的时候,一群小伙伴们呆在房前屋后打打杀杀,纯粹就是模仿电影里的一些情节,拿到现实的世界中来打发童年匮乏的精神生活,片刻功夫就没了兴致。那时,我四五岁,很多时候不想出门,就喜欢窝在家里,无所事事之余,还是闲不住的,除了睡觉简直没有消停过,用翻箱倒柜来形容当时的生活恰如其分。母亲出嫁带来的柜橱,家里大大小小的桌椅板凳,存放碎布片和针头线脑的用高粱莛做的小方筐,凡是家中可以移动的物什,在我的手中每天都会发生传奇般的故事。父母偶尔训斥,幼儿的心性哪里去理会这些,花样翻新,我行我素。板子打在屁股上,疼是一时的,欢乐是无穷的。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床上床下,墙角门后,有淌满汗珠的异样欢悦,有摔了跟头的龇牙咧嘴,有划破手指的嚎啕大哭,每天不同的姿态上演悲喜剧,在童年的岁月里摇曳生辉。尽管时光飞逝,带走了很多储存在记忆里的东西,不经意想起,嘴角总会上扬……
   直到有一天,在落满尘土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另一片充满神秘的天地——一个废旧的纸箱里,盛放了大半箱长短不齐的书本,摆放的比较凌乱,还有几本练习簿。我小心翼翼地翻拣,那些书厚薄不一、封面不同,看起来应该好久没有动过了。书上面有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涂涂画画的,在我眼里,是一群群形态各异的小蝌蚪,有一些是游动的,有一些是趴着的,还有一些似乎睡着了,这些都不能足够吸引我,翻过几次就能跳越过去。有印象的是里面那些五颜六色的插图,真是太漂亮了,盛开的花儿像真的一般,比河坡上地头边的野花美多了。这让极度单调的生活注入了一丝活力,更给我增添了无尽的精彩,也促使我开始认识汉字,接纳汉字在我生命里真正出现,尝试着感受阅读的乐趣,探索文字的表面意义,以及形式上的表达,而所饱含的情感、味道、魅力等等是我当时不曾体味和咀嚼的佳肴。
   那些书是父亲求学高中的课本,因为当时的大环境,毕业后的父亲直接回乡务农,基本放弃了靠知识来谋取前途的梦想,心甘情愿留守贫瘠落后的家园。那些书对于已经习惯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亲来说,是他在回首往事时最大的记忆奢侈品。另外,还有一些当时很盛行的书籍,有工农兵小说,最多的是不同版本的几套《毛主席选集》和小册子一样的《毛主席语录》。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那些历史课本,几乎每一页都有插图,人物和地图的居多,其他就是武器、钱币和工具之类。当时我哪里能够看懂这些,尽挑有意思的图,每天无数遍地翻,乐此不疲,再也不愿意去外边闲耍,那份认真劲儿让现在的我都有些汗颜。若说是我第一次的启蒙读书,并不为过,虽然一个汉字也不识得,但与书本的零距离接触,起码在某种程度上让我觉得不再神秘和好奇。父亲的那些书陪伴着我成长,也让我像一只耗子一样,把那些书本拉的满屋都是。好像也就是秋冬来临的时候,我爱上了一种纸牌游戏,把书一页页撕掉,叠起来呈方形,一面显示折痕,一面没有,在地上如能从一面打翻到另一面,即是赢家。刚开始,我是输多赢少,头脑发热之下就把父亲的许多书变成了游戏的纸牌。后来,我成为村里的最大赢家,但父亲的书再也不能恢复原状了,也成为因我贪玩而留下来不少追悔和懊恼。
   其实,开启我读书时代道路的,还不是父亲存放的那些书,而是八十年代盛行一时的连环画。适逢我五六岁光景,作为很普通的大众读物,在村里的代销店都有销售,《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杨家将》等古典文学名著,还有《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特殊使命》《夜幕下的哈尔滨》《保卫延安》等抗日题材的故事类连环画。对此,我是十分的喜爱。在跟随大人们走亲访友之时,进行大量收集。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和无赖,亲戚家是我获得连环画的主要来源,每次都是抱着目的去做客,等和表兄弟们玩好耍好不亦乐乎的时候,我便涎着脸皮巧取豪夺。逐渐地,我的连环画多了起来,就存放在抽屉里,每天我会查好数量后再一本本地翻阅,爱不释手和津津有味是那时真实的写照。
   乡村闭塞,孩子手中的连环画少之又少,家里也没多少闲钱供孩子购买。购买的话,主要是村里的代销点,种类比较少,题材不是古典类,就是革命类,偶尔还会有武侠类的,我曾买到过《螳螂拳演义》《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神鞭》等。至今记得,一次远房表哥来我家做客,出于礼节,给我买了一本关于三国的《三让徐州》连环画。从村西头的代销店到村东头的我们家,需要经过把村子一分为二的东西街道,走起来也就十分钟的事情。很不幸,正是夏天,小孩子大都喜欢穿很少的衣服,几乎没有口袋,一般是让短袖的下摆系在短裤里面。我就把新买的连环画塞到了里面,位置是紧贴肚皮,这一路走来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蹦蹦跳跳的,回程半路突然发现连环画丢了,丢在哪里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掉的,转回身直接搜寻到代销店门前,也没有发现踪影,路上行人那么多,哪里还能寻得到。表哥看着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就答应再给我买一本。表哥建议我买本别的,只是我个人性格比较专一,二话没说还是挑了《三让徐州》,表哥无奈付了款。依稀记得是四角九分钱一本,一根冰棍才五分钱,真是极大的奢侈投入。
   小学阶段,最大的业余爱好还是收集和购买连环画。课外之余没事总爱翻看,将自己沉醉在那些黑白画面上,幻想着自己也是里面的一员。如果说连环画是要我更好地学习汉字的话,那一点也不过分,连环画册里面总会有一些要当时的我感到迷惘的字词,我总会拿起字典一一核查,总要弄个清楚明白了才行。或许,就是靠着这种看似笨拙的办法,从部首到拼音的转换,竟然让我在书海中的遨游更加游刃有余,开始收集除了连环画之外的故事类书籍。
   当我的个人连环画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自然是被同龄的亲戚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艳羡,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我央求父亲帮我弄了一个纸箱,分门别类地在箱内狭小的空间堆砌出一种只有我才懂得的“建筑”乐趣。有些封面或是内页缺失的,我就会放在箱外,供别人参观和阅读,若是有人交换,我自是欣喜万分。我的目标是收集完本和整套的画册,追求完美的性格在那时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我曾经逝去的童年和正在流失的青春,都产生了很大的深远影响。
   那些年的冬季,一直流行着拍纸牌的游戏。做纸牌的道具主要是书本,一般是课本或者烟盒,偶尔也有用连环画册折叠而成。当我发现伙伴们的纸牌带有一些图案在地面上摔来打去的时候,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被触动了,或者说有些想法在蠢蠢欲动。于是,让我在收集和积累连环画册上又多了一些壮举。人多,纸牌周转的速度就快,输赢的人自然两级分化,各自选好同盟。我是专挑拣那些用连环画册做的纸牌去赢,到手之后便会装入口袋,凭借我高超的技术,一般人没那个本事赢光我手中的纸牌。一来二去,当小伙伴们没有纸牌可玩的时候,就被我怂恿着毁掉他们珍爱的连环画册,一一成为我手中的战利品。在我归家之后,把赢来的连环画册按照顺序铺展开来,拿母亲纳鞋底的绳子串起来,就这样一本本的连环画册被我以拍纸牌的形式得手。待到后来,我便不这么做了,而是直接拿赢来的别人的纸牌去置换他们手中的连环画册,有时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纸牌换回一本连环画册,这让我在玩纸牌的战斗之余,感受着与文字和图画靠近身心的愉悦享受,体验着生活带来的豪礼馈赠,赞叹着游戏与生活之间所充满的无穷妙趣和魅力。那些辉煌的历史已经沉睡在故乡老屋的书箱里了,每年春节回到老家,总会去看看他们这些年沉淀的沧桑,双手抚摸着,如同逝去的岁月透过指尖抵近心灵,享受着给予我的温暖和感动,重温少年时代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点点滴滴的记忆,唤醒我那些年的读书梦。
   二
   待我进入校门,抚摸着老师从讲堂上发下来的崭新书本,自是十分爱惜——在扉页上轻轻写上自己的名字,又在外面包上了一层牛皮纸。之后,课堂上必须记录在课本的就认真书写,不需要的任谁都不能对我的书有所染指,往往一学期过后,我的课本没有卷页,更不显得破旧。尔后,我便把学习过的书籍放进父亲给我找的废旧农药箱子里,码放得整整齐齐,以便以后翻查或者重温。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存放一箱;初中了,一个学年的就要存放一箱了;高中了,书本越来越多,课外习题集满天飞,已不再是用箱子存放那么简单的事情了。高考前夕,所有的高中课本都被集中起来温习,贯穿学过的知识时才醒悟,把每一本书都摞起来的话明显超过我的身高了,本是柔软的书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这也是我读书生活中的一次重大收获,至少让我懂得了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书本是引导人生前行的坐标,也是思想升腾起火花的信号,更是梦想选择成功与失败的保险箱。
   如果单纯从文学阅读的角度来说,我的读书生活是从初一开始的。那年我十二岁,从交通极不发达的村子里来到了四五公里外的小镇上,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到什么都是好奇的,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陌生而又充满太多的诱惑,那种感觉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总有幻觉在眼前闪烁。不仅仅是见到了楼房,见到了汽车,琳琅满目的商品,吃的喝的玩的,好久我都迷失在小镇的街头,有时真的不知道去吃什么买什么,或者说对于一个刚刚独立生活的少年来说,未来不仅是一个梦,更多了一些幻想,无论是不切实际还是内心迸发的理想,都在一点点的改变固有的观念,接受着新鲜,磨蚀着个性。街上只有一家新华书店,之外便是一些个体经营的书店专门出售学生习题集。相比我自己的存书,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书籍,惟有感叹,内心总迸发出一种愿望——有朝一日,我要读尽天下书。口气很大,也从未想过天下到底有多少书,只是觉得接触了更多的书后,就如同在乡下吃惯了馒头炒菜,突然吃上了烧饼夹牛肉,顿时觉得是比天上掉馅饼还幸运还光荣的事情,两眼冒光恨不得读不完也要收藏在眼睛里。
   坦白地说,我在初中的学习生涯当中,绝对是一个三好学生,不仅在班级是名列前茅,也误打误撞地考过几次全校第一。正是如此,才得以我在语文早读和教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地阅读课外书。代价就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时准备老师的提问,凡是需要背诵的课文都对我不定期地抽查,这些对我都不是问题。初一上半学期,在语文晨课上我见缝插针地读完了《平凡的世界》。我在我的一个本子上,写下过路遥著《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作为阅读的战利品,记录一下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的大部头,以便加深印象。数十年里我也前前后后又读了数次,也成为我日后向书友隆重推荐的书目之一。
   在这里,不能不提的一本杂志《故事会》。薄薄的,正儿八经地去读,可能用不了一天的时间,但所吸收到的东西却是比那些大部头的要多得多,不但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更是对社会的认知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班级里是最受欢迎的读物,有人买了一本,不出半月基本就会传遍整个班级。尽管不能常年或者长期地阅读《故事会》,一旦有了机会便会牢牢地抓住不放。若说,好的书籍影响一生绝对是有道理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仅仅靠购买或者去镇上的书店办理借阅证的我们,其力量是有限的。年轻人的好奇心性,肯定是想更多熟知小镇之外的世界,除去借助新期刊杂志就是那些盗版书了。
   我的中学时代,是盗版书最为猖獗的时期。九月刚过,一个卖书人在高中校园里侧的两行梧桐树下,连续数天摆开了摊位,其实是很简单的,拿个凉席往地上一铺,上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籍,从教辅参考书籍到中外名著,一律五元一本,相当于我一个星期的菜金(一顿菜钱三角)。省是省不下来的,也不敢多向家里索取,当时我和哥哥都读了中学,家里负担也是蛮大的。围观的人很多,真正买书的人很少,多是傍晚的时候,趁着天还未黑,晚自习开始还早,在飘落的梧桐树叶下面的书摊上,安静地读上一本书,绝不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可惜当时未曾体会这份情致,只顾自地找寻着自己喜欢的书,看上几眼,翻上几页,恨不得一双眼睛一下子就把一本书读完。最好的读书办法就是借,看到谁买了新书,便会提前打招呼,很多同学买书根本不是为了阅读,从我当时借阅情况看,基本是有求必应,他们一学期结束了,放假了,或许一本书都没看上几页,甚至买的书流落何方都不清楚了。
   我当时给自己设定的计划就是周一到周五期间认真学习,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所有作业、练习簿和训练手册。周六和周日是专为优秀生补课的时间,没有作业就可以在课后阅读。莫泊桑的《羊脂球》、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金庸部分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等。不过我很排斥当时盛行的言情小说,琼瑶和席绢几乎席卷校园,就算我没课外书阅读,也不去碰触。不在于老师对我们尖子生成绩和早恋的重点关注,或许是爱好决定的,直到今日也就是偶尔看几眼改编的电视剧,言情书籍差不多绝缘。曾有友人笑曰,怪不得情商那么低,原因就在于此了。

共 15728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高尔基还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少年强则中国强,文明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人类最好的进步就是阅读书籍。这篇作品,作者回顾了多年来的读书生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求学的过程,很多熟悉的往事在作者的弊端娓娓道来,似乎将时光拉近,拉伸到我们的视域范围之内,犹如我们身在现场,亦如我们自己的经历。作者从识字课本到爱上课外读物,严格来说,不是一种良好的读书生活,但在乡村无限匮乏的精神生活里,或许惟有课外读物才能给予少年内心的温暖,让一颗熊熊燃烧的心灵感知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当沉迷在其间时,所收获的自然是学业的倒退、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担忧。故,作者在高中毕业后最终放弃学业,选择在流浪中寻觅阅读的乐趣,十年苦读终换来写作的进步,创作带给作者思想的丰盈。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仅仅是从读书到写作的一种转换,或者说是爱好的某种转移。这两种关系的的确确给予作者生活的信心、奋斗的动力、美好的追求。这篇作品,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写出了一个爱书者心境的改变,更是通过写读书生活,蕴含了辛酸的心路历程,文字深处嵌入时代的影子。归根结底,道出了一个深爱文字的人精神世界和价值观。作品描写细腻,内心世界揭露得一览无遗。一路阅读一路收获,一路追求一路讴歌。非常棒的作品,特别推荐!【编辑:温柔小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02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9-01 23:35:17
  哇,高大上啊。九月份第一篇作品哎,这么细腻。呈现了过往岁月。嗯,有些东西,闲暇时打捞出来晒晒,会有更多感触。那些岁月,真切地走过。经历过,不计别的,就计收获。
   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嗯。还不错。
   那么,晚安。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0-30 11:53:58
  你好!我今天编辑的诗发到《我主江山》,有两首编辑重复了,我不知道怎么联系你们,请你帮助我一下,给我退回来我重新编辑好吗?我现在把重新编辑的发到社团。
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03 13:00:07
  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什么意思?
   请问您投稿到哪里了?
   我主江湖社团后台未收到您的投稿。请仔细核查。
   感谢您的关注,问好。
3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1-06 12:21:31
  我今天发了文字到《江湖》,不知道你在不在,会不会看到,也不知道能不能发表。欣赏你的文采!是你的忠实读者,嘿嘿!
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06 19:26:23
  收到,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稍后就去欣赏您的文字,祝安好!
4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1-11 12:08:54
  希望你能够看到。问好!
岁月静好
回复4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11 13:37:58
  已看到。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请后续多关注江湖社团。一起精彩。
5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1-12 10:16:19
  谢谢!我会的。
岁月静好
回复5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12 12:26:50
  期待精彩。
  
   问好你。
6 楼        文友:竹林子        2014-11-24 17:24:16
  老乡的文章,唤起了童年失落的梦。我们豫东黄泛区,穷啊!儿时没有电视,没有书读,一本连环画,常常是几个人争来夺去,翻动像“牛肉烂”一般。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回复6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24 22:53:55
  故乡是一本写不完的书。流浪的旅途,在思念异常强烈的时候,让我更认真地品读。
   往事不可追,梦里依稀唏嘘。
   感谢老乡前来赏读。问好。
7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4-03-02 21:27:58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李老师的成长书是多彩的、朦胧的、人性的,闪烁着尘世间真善美的光芒。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