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故乡的桥(散文外一篇)

精品 【流年】故乡的桥(散文外一篇)


作者:张谋 秀才,10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48发表时间:2014-09-08 17:36:00

【便桥】
   从我有记忆开始,那座桥便存在了,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单薄,我只能用单薄这个词来形容我所认识的这座桥,它简易,钢铁的架子,护栏,外加两个河床里的水泥桥墩,桥面也是铁板铺就的,走上去锵锵作响。桥很窄,只容一个人走过,两个人并排走都显得拥挤,甩不开胳膊,这座桥之所以叫便桥,我想无非是这座桥的落成给河两岸的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便利。
   便桥是我年少时走过的第一座有模有样的桥,也是走过最多的一座桥,外婆家在河西,母亲嫁到了河东,然后生下了我,生我那天,母亲正好在外婆家,赶回家的路上肚子就疼了起来,我想母亲必是经过便桥回到家,然后去医院生产的。媳妇都喜欢回娘家,母亲带着我经过便桥,一次又一次,直到我有了记忆,记住并认识了这座桥。每次去外婆家,经过便桥便意味着走了刚好一半的路了,剩下了一半路当然越走越快,很容易就走到外婆家了。外婆家和我们家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拉条直线,与便桥差不多就构成了平行线,就是因为一条河,才把这地方分成河东河西,去河西的人说去哪,从来不提河西那个镇子,或者村子的名头,而是直接说去河西,这样的叫法显得亲切,自然。提到桥,当然提及的都是便桥,其实离便桥上游不远处有一座大桥,但寻常人是不会走大桥的,除非要去的地方在大桥上游,能省不少的脚力。大桥的桥身不美观,一个大块头,桥面上尘土飞扬,坑洼不平,只有那些大卡车不得己才会走大桥,便桥快捷,走在上面轻盈,沿着便桥边走边看,看到河水流的欢畅,像一条玉带在河床上铺向远方。
   便桥是一座淳朴的桥,设计者在两座桥墩处设计了一个圆型的桥面,方便在桥上相对着走过的人让路,或者歇脚,以桥面为中轴,向两边各半圈,合在一起刚好一起圆,这种简易的设计增加了桥的美感不说,还给行人带来了诸多方便,礼让在这座小桥上显得民风淳朴,每每走上便桥,看到桥面对面有人过来,离那个半圆近的人会事先让进去,给其它人先通行,有时碰到熟人,之间相互礼让,这个说你先过,你带着孩子,那个说,我没有要紧事,你先过去。僵持在那里,搞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怪不好意思的,这样的场景,在异域他乡并不多见。
   便桥是孤独的,它立在河间一年又一年,在许多事物发生变化的今天,便桥一直没有变过。我不知道便桥是哪一年建造的,但就以我的记忆和年龄,我推算便桥至少在这站了不下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风霜雪雨,便桥挺着身子,把河东和河西沟通,让通过便桥走向远方的人走的更远,让远归的游子踏上去就感到亲切,踏实。
   离家以后,我见过很多大桥,修得气壮山河,但我总是会想起家乡的那座叫便桥的小桥。它远离喧嚣,远离尘埃,静谧的像天上的银河。
   【吊桥】
   吊桥是我上初中后,去过最多的一座桥,并不是我每天都经过它,我才到它上面去的多,而是稀奇,虽然在一个靠近河边的村庄长大,但见过的桥却寥寥无几,再加上住在吊桥附近村子里几位同学的渲染,我肯定要去见识一下,认识一下这座叫做吊桥的桥。去过一次后,我便记住了这座桥,和很多同伴一样,每天放学无所事事的时候,都会踩上单车去吊桥上兜一圈。吊桥在我们眼里是新奇,别具一色的。
   吊桥没有桥墩,桥两边高高竖起了两个大钢铁架子,后面用钢丝绳坐地拉着,吊桥顾名思义就是吊在空中的桥。桥两边是简易的交织起来的网状结构,算做是护栏。桥身是木板铺就的,是那种厚实,硬朗的木板,每块一米左右长,宽半尺有余,厚约两公分,板与板之间都有一公分左右不等的缝隙,不是完全闭合的。整座桥长五十米左右,宽一米多,呈下弧状悬在河床上,桥身正中间离河床最低,不足一丈,河水很少有溢满河床的时候,一般都从两边低处走了。
   吊桥不像其它的桥那般稳当,走在上面会摇摇晃晃,感觉重心不稳。没走习惯的人走在上面会心惊胆寒。胆小的人甚至扶着两边的护栏挪着走。在吊桥上行走,要克服吊桥的此起彼伏,跟着吊桥晃动的节奏走,这样省力,而且稳当。走习惯的人,大踏步向前,步伐轻快,轻松自然的就走过去了,没走习惯的人,走几步停一下,左顾右盼,调整一下节奏,迈不开步子。
   我一直以为吊桥的另一端是个大的概念,比如是个大的镇子,或者是几个村子,后来去过以后,我才知道,吊桥的另一端原来还是河床,只不过位置高些,住着几十户人家,很多房屋己经废弃了,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我想他们必是离开了这里,去了桥的那端一些村子落户,或者把家安在了繁华的城镇,但有一部分人还留在这里,他们是不愿意离开故居呢?还是没办法?看这里的情况并不乐观,经常遭水灾,庄稼收成不好。我看到过成片的庄稼地,绿绿的一片,还有留守在这里的人家,在房前屋后种的各种蔬菜,都还整齐有序。这里的生活虽然有些清苦,但却安逸自在。这里的人出行只有吊桥。吊桥使他们与外界发生联系。我想象着他们一次一次的走过吊桥,还是希望能走到吊桥的那一端吧。大多数人都安然的走过去了,我想他们也可以,只要他们愿意。如果这里的人都往外走,走光了,吊桥的存在还有没有意义?由此,我想到吊桥会不会是最早住在这里的人们修建的,能大费周折的修这么一座桥,我想这里先前住的人肯定至少有一个村子,但现在,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吊桥还立在那里。
   若干年后,我不知道吊桥会不会消失掉,如果人都走光了,吊桥的存在也将失去意义。吊桥已经显得破旧,桥中间有几块板都断裂了,我不知道它还能承载起多少人通向彼岸的路。吊桥把所有的人都送出去,它也就完成了它了使命。
  
   【心上的秋千】
   总觉得心上的某一个位置悬着一架秋千,那秋千有时会荡漾起童年时欢乐的笑声,但更多的时候,它是沉默的,孤零零空荡荡的,不悲不喜,就那样悬在哪里,像蒲公英的轻,飘忽不定,又像蝴蝶的梦,斑斑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没有带任何色彩,它属于记忆里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
   童年时心里的那架秋千,高大挺拔,颇有气势,让人望而生畏。我生长在一个边远的村庄,每逢过年,村里的大人们都会一起动手扶起一座秋千,在麦场子中间位置。那座秋千是我见过的最高大的秋千,虽然极其简易粗陋,两边各用三根碗口粗的白杨树干支撑,接地的一头埋进土里,高度一丈有余,上面横着一根,然后用井绳粗细的麻绳从上面悬下来,再找块结实厚重的木板钻两个孔,把悬下的麻绳穿过,打上死结,一定要打结实,这样差不多就好了。荡秋千的感觉像在飞,所以无比的舒心。那时候,每天从早到晚,都有无数的孩子和大人围在秋千四周,大家你上去玩一会,换下来再换别人玩一会,别提有多开心。这座大型的秋千老少皆宜,孩童们玩时都是坐在上面,两手抓紧绳子,怕掉下来,在两侧扶秋千的也不敢送的太高,稍微一送高,孩童们便会大叫大喊,有胆子小的甚至会被吓哭。大人们玩时情况就不一样了,那简直是疯狂,两个人一起对立着站在秋千的板上,一屈腿一用力,就把对方送出老高,落下来时,对方也如此,在我们那叫踩,如此反复,越踩越高,看的周边的人手心里都捏出一把冷汗。我小时候胆子小,吓得都不敢上去,躲在人群后面,但心里很想玩,于是,在回家后,爸爸帮我用家里的绳子在自家院子里的树上绑上,一架小小的秋千也就成了,我坐在上面,轻快的荡着,也很开心。就是这样的小秋千,也摔过我,摔的我一鼻子的灰,好在不高,也不疼,爬起来又坐上去玩。
   在我长大了一些后,那架秋千便没有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知道后来每年过年时,再也没有人扶那架秋千了,少了那架秋千,少了很多开心,尽管我只是一个曾经的围观者。不过在我心里,每逢过年时,我都会想起村里麦场上曾经挺立的那架秋千,它和我的童年似曾相识。一大群孩童,一架挺立的秋千,就意味着快乐的氛围将会延伸。
   很多年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随一个好友在过年时去走他远方的一个亲戚,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山村,吃过饭,闲的无聊,便出了门去山村走走,在村子的另一头,我奇迹般的发现的一座秋千,这座秋千和我记忆里麦场上挺立的秋千相差无几,不过不同的是,秋千周围并没有成群的围观者,也没有成群的孩童在玩,只有零星的几个孩子,看到我和朋友朝这边走来,便都跑开了。于是,我眼前的秋千成了空荡荡的,它没有的往日的欢声笑语,变得萧条起来。索性,我和朋友一起上去,使劲踩起来,什么都没变,唯独少了观众。正当我思忖间,那些跑开的几个孩童又慢慢的靠拢了过来,围在了秋千边上,我知道,他们和我当年一样,想玩又害怕,所以只能做一个围观者。我和朋友从秋千上下来,鼓励这几个孩童上去试试,他们一个个的摇头。后来在我的一再劝说下,终于有一个孩童有了意象,我和朋友把他扶上秋千,站在两侧帮他壮胆,秋千上再次传来欢笑声,我和朋友则知足的离开。
   早些年的乡村,都有这个习俗,在过年时,全村人扶起一架秋千,可是慢慢的秋千己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知道,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去游戏厅,可以去网吧,还可以去游乐场。我曾在公园的角落里见过一架秋千,用钢铁割焊的架子,很小气,一点气势也没有,显得佝偻,而且无人问津。相形之下,我更怀念记忆里遥远乡村的秋千,那才是我心上的秋千。

共 36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带有强烈怀旧色彩的文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边桥、吊脚桥抑或秋千,作者在细数它们的境状时。字里行间,也无不透漏出作者的骄傲和欢喜。无论是边桥的单薄、吊脚桥的危险还是秋千的简单……都给包括作者在内的大家提供了方便,带来了快乐。这篇文章,除了表现出作者细腻精彩的文笔,更突出了边桥、吊脚桥以及秋千这些承载了自己儿时记忆的物什,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编辑:上官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09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风        2014-09-08 17:39:54
  “明月千里寄相思”,祝作者中秋节快乐!
2 楼        文友:风逝        2014-09-09 09:06:0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