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雀巢小说】痴巴罗

精品 【雀巢小说】痴巴罗


作者:林之林之 秀才,118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3发表时间:2014-09-11 10:41:55
摘要:家里有个痴巴,是很没脸面的事,所以痴巴罗的哥哥相亲的那天,爹娘早早打发他放猪了——《痴巴罗》并非小说,痴巴罗就生活在我的乡村……

家里有个痴巴,是很没脸面的事,所以痴巴罗的哥哥相亲的那天,爹娘早早打发他放猪了,为了不让他回来,还在他的破棉袄里掖了一个又大又暄的白面锅贴子作中饭,高兴得痴巴罗手舞足蹈。可是,痴巴罗还是从另一个放猪的那里听说了他哥哥今天相媳妇的消息,问他怎么不在家吃好饭儿。痴巴罗就吆猪撵回了家。正酒足饭饱、宾主尽欢的时候,痴巴罗进了屋,抱着鞭杆直走到那个未来的嫂子跟前,对脸一瞅,咧开满嘴黄牙乐开了:嘿嘿嘿,嘿嘿嘿,媳妇,媳妇,真好看!
   好看的媳妇吓坏了,哥哥的婚事却就此黄了。
   痴巴罗是个不跑,不颠,不打人,不骂人,还能干很多活的痴巴,最讨人嫌的毛病就是爱看漂亮女人,看还得零距离看,一张吃水啦答的脏脸伸过去与人家对眼瞅,过关了,就高兴的拍手唱:媳妇,媳妇,真好看。不过关的,就哼哼地捏起鼻子,就像闻到的是一泡臭狗屎。
   痴巴罗的痴巴举动仅此而已,他即不会纠缠你,更不会腌脏你。他充当的是个媳妇产品检验员的角色,过关的说好,不过关的说臭。往雅来说,他是个诚实的赏花者,月季花香说香,臭朴子花臭说臭。
   可仅此而已也不行,你一个死痴巴,有什么资格呀!
   为此,痴巴罗经常挨打,挨一二个耳刮子、三、四个窝心脚是常有的事。
   但痴巴罗挨打知道跑,而且跑得特快,“嘟嘟嘟”跑到你够不到他的地方,就回来头来跳着脚拍巴掌:干气干鼓,蛤蟆盖屋。
   痴巴罗哥哥的亲事黄了,痴巴罗自然是挨了一顿饱揍。家里人接受教训,痴巴罗两个哥哥从相亲到结婚的所有好日子,都是用链子把痴巴罗固定在驴棚里。急得痴巴罗“唔哇唔哇”直学驴叫。不知情的亲戚说,你们这里喜欢养驴哈!
   除了爱看漂亮女人,痴巴罗还有一大爱好:念大字报。那时候,人们特喜欢往墙上写字,进了哪个村,最显眼的就是一墙一墙的横幅标语、口号、大字报、宣传栏。痴巴罗不识字,但每有新字上墙,必要前去朗诵一番,引得许多人围观。痴巴罗很会煞有介事,用赶猪鞭一行行指点着朗读,他的声音呜呜噜噜,像含了满口的浆糊一样混浊不清。当然,他读的什么并不重要,看一个痴巴表情严肃、教授似地在抑扬顿挫,就足以让你开怀一乐了。
   到了集日,痴巴罗就去念大队的宣传栏,宣传栏的字多,靠集又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农事不忙的时候,赶闲集的人多,反正没别的消遣,就去看痴巴罗念大字报,一围上百人是常事,比演大戏还热闹。痴巴罗是个人来疯,看见人更兴奋,唔哇,唔哇,念得眉飞色舞,口水淋漓。
   人们弯腰弓背,肠子都要笑断了。
   再闹的闹剧重复三遍,也会惹人厌的。很快,听众就稀稀拉拉只剩几个游手好闲的人了,到最后,这些人也厌了,不来了,只剩“铁杆罗迷”痴巴利撅着大屁股。在那里一脸崇敬地倾听,听到精彩处,便爆以热烈的鼓掌。只是他因患小儿麻痹,右臂软白如小儿,掌鼓得热闹,却没有声音。所谓热烈,指的是他发自内心的欢欣。
   但痴巴利对痴巴罗的痴迷与崇拜一丝也不亚于当下的粉丝、海带丝、地瓜萝卜丝。有一次,痴巴利正给大哥看孩子,忽然得知痴巴罗又在念宣传栏了,急了,把小侄往左胳膊窝一夹,朝着南街就跑,左胳膊原没多少劲,又跑得急,结果,跑着跑着,小侄就漏地下了,抢了个鼻青眼肿。痴巴利仍夹着野狼一样嚎叫的小侄听完痴巴罗的朗诵,爆以了热烈鼓掌才回的家。这次的代价非常惨重,那只好胳膊也被暴怒的“哥嫂联军”打残了,无声的掌也鼓不成了,痴巴利只好改鼓掌为欢呼,唔哇唔哇,唔哇唔哇。
   两个痴巴,一个流着口水“唔哇唔哇”朗诵,一个撅着屁股“唔哇唔哇”欢呼,你就是有千年的愁肠,看到这一对活宝贝的表演,也会忍不住咧嘴一乐的。
   这可乐的一幕持续了多少年,有人说到大街上的字没了,也有人说到痴巴利去世。痴巴罗念大字报不需要有字,对着一面白墙他照样唔哇,他需要听众,最后一个听众也没了,他自然也会失了兴趣,不念了。
   农村实行土地责任制后,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变化在痴巴罗的感觉里,就是人们忽然都不理他了,原来看见他,总要调笑、逗玩一阵子,大家嘻嘻哈哈,乐够了再各自去做各自的活路。可现在,人们都忙,走路的速度像救火,看见他像没看见一样,好像每个人都变成了只知干活吃饭的哑巴。
   这期间,他家里也发生了大变化。爹死了,娘的眼瞎了,两个姐姐嫁人了,两个哥哥分家单过了,原来吵吵闹闹的老屋只剩了瞎眼娘和他痴巴罗。他很想放猪,可队里的猪都处理了,家里没有猪放。念大字报,又没人听。小罗不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村子一下子变得不好玩了。他感到郁闷,每天抱着鞭杆四处遛达。他想弄点有意义的事做。
   有意义的事很快就来了。
   瞎眼娘自从瞎了眼,脾气一下子坏了,不仅脾气坏了,还添了喝酒的坏毛病,一天三顿,顿顿得吸溜两盅,有酒就得有肴哇,可一个狗窝似地破家有饭填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酒肴。可这个瞎眼婆子眼瞎脑子也瞎了,整天坐在炕上叫骂:你们这些坏了肠子、烂了心肝的穷种,老娘养你们小,你们不能养老娘老,老娘还能熬几个太阳,问你们要点肉吃都不给,你们要是让老娘吃不上肉,等我见了阎罗爷,当了饿死鬼,我一个个回来找你们算帐。大概觉得单独叫骂没有声势,就加了敲窗棂子,握一根牛骨纺线锤子,边敲边骂:“梆梆梆”,你们这些坏了肠子、烂了心肝的穷种,老娘养你们小,你们不能养老娘老,梆梆梆,老娘还能熬几个太阳,问你们要点肉吃都不给,梆梆梆……
   这一招真管用,俩儿子烦死了,骂着老不死的好死了也不死净折磨人,却不能过去把老娘掐死。没办法,只好给一家人每人发块棉絮,进门塞在耳朵里。可是,这样也有毛病,老不死的动静听不到了,自家人的声音也听不到了,而且,耳朵整天塞块棉絮也难受。可巧,村里直街规划,两个儿子欣喜若狂,什么也不顾,先去村外起了房子,远远离了瞎眼老煞才。
   瞎眼婆子仍然每天敲骂,可受众只有一个痴巴罗了。也是这瞎眼婆子命好,这个自已最不看好的痴巴儿却是个孝子,对于娘的敲骂不仅不烦,还兴奋。不论什么时候,“梆梆”一敲,痴巴罗就“嘟嘟”往村前跑。村前有什么,村前有饭馆呀,有饭馆就有食客,有食客就有剩菜剩饭呀。不大一会儿,痴巴罗就怀抱着一帽头酒肴欢天喜地跑回家了,跑回家往炕上一扣,立即打回头,这次他是为自已找吃的。
   改革开放后,村前的公路入了318国道,来往的车辆多起来,道路两旁的饭馆也越来越多。长途司机都是舍得大把花钱的主儿,一叫一大桌子菜,吃一半,扔一半,酒也是,喝半瓶,扔半瓶,划拉划拉就是一帽头——轻而易举,痴巴罗就把娘的酒肴和自已的生计问题给解决了。
   人们这才明白痴巴罗为什么一年到头戴顶内里糊塑料薄膜的破棉帽子。
   可是,这不出力不流汗、伸手一划拉就得的生计也不是一帆风顺,先是村子里和周围村里的痴巴来和他争抢,但那些痴巴的心眼和经验都不如痴巴罗,对痴巴罗构不成威胁,而且饭店多,痴巴少,好歹都有一份。可后来,邻村有个养猪专业户介入了,每天到饭店收剩菜剩饭,因为是有偿的,饭店里自然愿意给喂猪的。这次痴巴罗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不敢再像从前一样去别处悠哉游哉够了再去饭店,而是吃完饭就去饭店门口候着,看哪个饭店进人了,又出人了,就“嘟嘟”冲过去。乡里的人情味还是浓的,痴巴罗先到就先给痴巴罗,毕竟人和人是同类,猪等而次之。但人家不许他蹲在门口,因为怕影响食客胃口。痴巴罗很听话,撤得远远的,为了讨好店老板,还主动撤到路对面。店老板是高兴了,可也多了份隐患,每天从呼啸的车辆中穿越马路,不说缺心少肺的痴巴罗,就是好好的聪明人也难保不出事情。有一次,痴巴罗就是被急驶而过的大卡扫了,扫出老远,但无大碍,人当时昏了,抬到医院一检查,只是点皮肉伤。可是,两个哥哥非说脑子出了问题,硬逼着司机出八千块钱。那司机明知是讹诈,可人家是当地人,强龙不压地头蛇,认栽!
   得了钱,两个哥哥一分为二,放进自已的衣兜。然后揪起弟弟去了陈秀美的诊所,流血处抹了紫药水,糊了纱布,擦去皮的地方贴了创可贴,共花3块2毛5。想想,又觉于心不忍,又花10元钱去给瞎眼娘买了两瓶景芝白干和一斤猪头肉。老娘眉开眼笑,说到头来还得指望聪明儿子,知道买酒买肉孝顺娘老子,不像那个痴巴,整天弄些口水猪食糊弄老娘。
   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去年,痴巴罗终于叫车撞死了,这一次直接把人撞飞了,囫囵的,除了那顶油脂麻花的破棉帽子,就是一地的肉包子。
   保险公司赔了10万块钱,如果能全到瞎眼婆子的手,痴巴罗就算是一次性把娘有生之年的酒肴全给了!
  
  
  

共 34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塑造的痴巴罗,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但是,他的孝心却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品德。连傻子都知道孝敬老娘,我们这些“正常人”为什么不好好地孝敬老人呢?小说中,痴巴罗的两个正常的哥哥的形象,是作者在幽默中讽刺了那些道貌岸然甚至满腹经纶的“精英”们的所作所为。文笔是朴实的,主题是深刻的。推荐阅读。编辑:邵魁先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13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4-09-11 14:40:20
  作者是个写小说的行家,精心塑造了痴巴罗这个小人物,这个人物显然不是什么高大上,也看不出什么光辉形像。但这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却让人们看到了丰满的人物特征,表现了丰富的主题,也表达了作者对正能量人物的主观述求。用网络流行语的四个字送给作者:为你点赞!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1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9-13 08:43:19
  非常感谢树兄主编点赞,说我是写小说的行家,塑造了痴巴罗这个人物形象——这高评让我脸红,真的脸红了。说实话,我真不会写小说。如果这一篇东西真的写得像小说,我只能如实交代,是我身边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人物本身就是小说,我只是个记录者,顶多,是个有心的记录者。
2 楼        文友:暮云开        2014-09-12 22:39:18
  林之姐的小说和她的散文一样,从容不迫,叙家常似的流泄而出,读着亲切痛快,也感人若思
靠着文学,倔强自恋天真地活着
回复2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9-13 08:44:48
  云开的"家常"二字看家常,却极准确,因为,我就是在啦“家常”。不过用的不是嘴,而是文字而已。
3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9-13 08:29:40
  写了若干年字,却没有多少是自己满意的,盖因天赋不足,也就把写字定位于记录生活、聊以自娱,不敢妄称写作。如此,即使写不出好文字,自也免了自责之虞。这篇小文《痴巴罗》也属生活记录,主人公是我夫家乡村的一个真人物。每次跟随丈夫回去,都能在街上碰见他,且有幸被他对眼瞅过和赞过:媳妇。这是他对女人的最高肯定——第一次面对他我竟莫名地一阵紧张。因为早就听丈夫说,痴巴罗眼里的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美的“媳妇”,一种是让他捏起鼻子的“臭狗屎”,我很怕他对着我突然捏起鼻子。因为,任何正常人的赞美你都可以漫应着一笑置之,而一个心眼脑子都不够用的痴巴的褒奖,你却不能不认真对待,因为,只有他说的话才是真的。
   文中着重写了他和他的两个正常的哥哥对待瞎眼老娘的种种,也都是生活原状。表面看来是在写孝道,写两个正常人还不如一个痴儿更懂得孝敬娘亲,语调也是轻松而佻达的。可是,我的内心却很沉重,想表达的也绝不仅仅是孝道本身,而是想通过孝道这一人人都应具有的基本人性,写出人性的普遍堕落与丧失。让人悲凉的是:普遍的人性,可贵的人性,却只残存在一个非常人的体内,到最后,竟也被现实的车轮撞飞、碾碎了……
   最后说一句,这是我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的文字稍为满意的一篇。
4 楼        文友:碎月岁月        2014-09-14 11:06:23
  复审理由:一篇篇幅不长的小说却成功的刻画了一种“性本善”的心灵。小说从民众的思潮着眼,从而更真实更理性地让读者对“人之初”以及人性道德的思考。这是篇很有启迪和赏阅价值的优异的作品。
5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4-09-14 17:24:15
  不知编辑的程序,也不知还有复审一节,看到碎月岁月编辑的复审理由,心里一动,态度竟是如此严肃认真?所以,除了说声谢谢,我也在学习“认真”。
6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09-14 22:43:37
  复审理由:一篇篇幅不长的小说却成功的刻画了一种“性本善”的心灵。小说从民众的思潮着眼,从而更真实更理性地让读者对“人之初”以及人性道德的思考。这是篇很有启迪和欣阅价值的优异的作品。
江山任鸟飞
7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4-09-29 14:49:19
  感谢林之林之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8 楼        文友:山路遥望        2014-09-29 15:41:54
  看到都是资深级的编辑在写评,我有些惶恐,自觉差距太远,怕是辱了大姐的佳作。不过,不说点什么总是觉得遗憾。思索再三自我安慰:我写的不是评论,只是我的感受。
   痴罗巴这种人在我们家乡也有,我的一个本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年纪与我相仿,我们一块长大的,只是我们“正常”的孩子从不与他玩,怕丢人,倒是一帮小屁孩子喜欢跟在他身后喊他“憨子,憨子!”。不过他从不再乎别人的态度,一天到晚傻呼呼地憨笑着,连他家死人了他都是这副表情。不过,他人憨有憨力,若谁家有需要出力气的活,打声招呼他就过去,只须发支烟就可以让他幸福半天。
   前年听我妈说他的姐姐嫁人后被婆家无端欺负了,一家人长吁短叹也无人敢出面,没想到一向不懂人情事故的他听到消息后哭了半夜,次日发疯一般打到他姐夫家,把一家人打得服服帖帖,唯其姐马首是瞻。
   年年回家,年年见他,他还是憨憨地笑着,只是年纪大了,衣服更破旧了,也没有孩子跟他身后叫“憨子”了,村里没有了孩子,他们都到镇里、城里读书去了。
文字的世界里渴望与你邂逅!
9 楼        文友:吕典洲        2014-10-18 16:35:34
  活在底层的人好可怜!家乡话很亲切。
.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